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

2014-02-10 00:57:48车广侠李飞燕李晓红
现代商贸工业 2014年2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

车广侠 李飞燕 李晓红

摘要:为利于学生就业及未来的职业拓展,高职院校课程的课程标准在制订时应能够体现规范、指导、评价课程等多方面的作用。而职业岗位技能标准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所以课程标准的内容应能反映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社会及学生等多方面的要求,并得到企业的认同。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开发的角度出发,在分解职业岗位技能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本专业的定位、工作领域及各工作岗位典型的职业能力,探讨了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如何实现对接。

关键词:工作领域;课程标准;职业岗位群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2010901

1前言

高职院校课程的课程标准有别于教学大纲,从某一层面上来说,是对学生学习结果和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等多方面的综合描述,是对课程具有规范、指导、评价和组织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一方面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明确而详细的要求,不断地动态检验着课程的质量;一方面又是教师传授课程进行课堂教学和多环节动态评价学业成就的依据。实际上,课程标准引领着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方向,能够规范课程教学、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良性发展。可以说,高职课程课程标准的不断制订与完善,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实现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整体性突破的切入点。

要想从传统的纯理论式教学模式转型,真正开发建设工学结合所需要的教学情境、学习领域、师资队伍、教学评价及教学资源库等诸多环节,从而培养出行业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这些问题在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都需要重点考虑和体现。

伴随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的批复及吉林省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需要,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按照服务区域经济,瞄准市场需求的原则,从2011年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正式招生。由于专业是学院的新专业,如何进行专业的外延和内涵建设,制订出符合专业长远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专业定位等),归纳并整合满足职业岗位群需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充分体现工学结合要求的课程标准是首要任务。

2基于职业工作的岗位群,开发课程标准

为使学生能够胜任工作直接上岗,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标准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制订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时,一方面引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务员(含票务、厅巡、安检、客服等)、车站值班员、值班站长或行车调度员的职业岗位技能标准,这样做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也可以实现“双证书”式的教育机制;另一方面构建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整合归纳出新的课程内容,也能够实现三个对接,即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学习型工作任务与课程内容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能力对接。

3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分析

针对某种职业岗位,职业岗位技能标准是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水平而提出的具体要求。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是一项以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质量工程。伴随着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形势,实施校企的深度合作、实现专业建设的机制体制创新,围绕“课证融合”的主旨,构建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程体系,不断完善与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与模式,建立课程的动态评价、激励与质量监控体系,以适应社会与行业企业不断更新与变化的人才需求,进而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当前,从业者职业岗位技能的获得可通过岗位技能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两种途径来体现。如果把岗位培训与院校教育两者相比较,岗位培训从培训动机、培训性质、培训内容、培训效益及培训结果等方面与院校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岗位培训的目的来看,其具有较明显的职业性和定向性,主要解决的是从业者岗位综合素质的需要,培养的是某种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专项能力,传授的是某种岗位规范要求的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获取的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因此说,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职业岗位技能的要求更详细具体,针对性和适用性更突出。

4课程标准的制定

4.1专业定位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对站务、行车等专业人才的要求和高职教育的特点,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研究讨论,确定了本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及相应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将本专业定位为:立足吉林省,培养掌握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客运组织及服务等方面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一定创新能力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

4.2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通过到企业调研和专家座谈,依据车站站务员(含票务、厅巡、安检、客服等)、车站值班员、值班站长或行车调度员等职业岗位群的技能标准要求,分析本专业职业岗位群所从事的业务范围及标准要求,并通过归纳得出相应的工作领域。

在工作领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各岗位的具体工作过程分析,整合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对专业课程进行设置。

4.3开发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的课程标准

对车站站务员(含票务、厅巡、安检、客服等)、车站值班员、值班站长或行车调度员等工作领域中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剖析、选取、归纳、序化和教学化,得出学习型工作任务,按照紧贴岗位、职业素质为先、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育人思路,依据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前述职业岗位技能标准要求,引用BAG法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的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5结束语

作为朝阳专业,2011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开始招生,坎坷中一路摸索,目前已走过了三个风雨春秋。笔者认为,随着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骨干院校示范建设的不断深入及验收工作的圆满完成,本专业将会始终跟随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类行业企业职业岗位要求的变化,在推进形成新的课程内容的同时,兼顾考虑推进专业职业岗位技能的鉴定工作,最终使综合素质教育与业务能力培养相结合、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相结合,实现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与课程内容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由初学者——准职业人——职业人——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与职业岗位能力对接。

参考文献

[1]陈晓琴.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探究[J].综合研究,2011,(14).

[2]姚庆文,丁辉.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12).

[3]陈志澜,泮红,吴维彪.高职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29).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辽宁教育(2022年19期)2022-11-18 07:21:44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体育教学(2022年9期)2022-10-11 08:20:26
依托《课程标准》的一轮复习侧略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34
学前教育课程标准的实现与超越——《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标准的实践与思考》评略
基于课程标准的问题导向式学习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2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语文知识(2014年10期)2014-02-28 2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