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教学改革

2014-02-10 01:02
文教资料 2014年35期
关键词:基础会计会计工作基础

顾 娟

(钟山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9)

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教学改革

顾 娟

(钟山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9)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本文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出发,按照“以服务岗位为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基础理论够用、加强实践环节、突出职业技能教育”的方针,探讨如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设置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工作过程 《基础会计》 教学改革

《基础会计》是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载体,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入门必修课程,学生对其掌握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好坏。该课程作为首门专业基础课,专业术语多,准则规范性强,对于初学者而言学习有难度。如何让学生学好该课程,需要在教学方面做出更多创新和努力,进行适当教学改革。

一、传统《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枯燥

一般情况下,基础会计内容可以归纳为:会计的发展历史、会计的基本理论、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及其应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账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理论教学所占比重较大,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对抽象的会计知识和方法难以理解,只是简单地死记硬背。

(二)教学和实践脱节

目前,基础会计教学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内容较少。这种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的教学内容,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反而容易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偏低。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设立了模拟实验室,但是这种模拟教学大多在学生学完专业课程之后针对会计学专业进行,针对该门课程的实践尚少。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基础会计这门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抽象、方法具体、实操性强等,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相对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基本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讲授过程主要以灌输为主,到后面讲解会计核算过程时才引入实践环节,这种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缺少对会计工作最基本的感性认识,导致理论和实践脱节。有些学生学完该课程后,很多原始凭证都不认识,更不懂得如何填制原始凭证,不明白所学知识到底如何应用于实际工作当中。

(四)基础会计教材陈旧

基础会计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原理并构建起企业业务流程的认识,掌握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这些知识点分散于企业整个运营过程中,按常规教学模式,现在通行的基础会计教材主要包括以下章节:会计概述、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会计要素的核算、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核算程序、会计报表等知识。这些教材使学生对会计岗位整体缺乏认知,学了后面忘前面,缺乏系统性了解和掌握。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更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

《基础会计》是一门集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于一体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一般开设于第一学期,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知识领域。在初学者眼里,纯粹的会计理论知识抽象、难懂,学生没有任何感性认识,无法感受实际会计工作过程。我们应该打破追求学科知识系统性的思路,按工作过程的实际需要设计、组织和实施,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地位。采用以会计岗位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工作任务为主线,融“教学做”及“课证赛”为一体的工学结合模式,更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以会计岗位群为依据,对会计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结合会计职业能力需求设置工作项目,再以工作任务为驱动设计课程教学模块。通过“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模拟教学”等方法,将工作过程转化为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及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按照会计工作流程这条主线,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其核心内容是依据会计工作基本流程进行的会计实务教学与训练,其中,借贷记账法的应用是这门课程的难点。该课程具体能力训练项目方案如下:

序号训练项目 知识目标1 项目一:建账 认识账簿2 项目二: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掌握熟练填写各类原始凭证,并进行审核3 项目三: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包括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4 项目四:登记账簿 掌握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的登记5 项目五:编制基本会计报表 掌握简单会计报表的编制

该方案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为学习过程的设计者与组织者。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课程,通过拟定若干个基本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突出学生实践操作环节,整个教学过程更贴近企业实际,让学生对专业有更直观和形象的认识。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学生是学习的行动主体,学生的能力不是教师“讲”会的,而是学生“练”会的。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应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在教学内容上应从“理论教学”向“理论+实践”转变,教学方法和手段应多元化,教师为学生设计接近真实的工作任务,让学生在主动、自我构建与情境引导中学习,创设手脑并用的学习情境。教学《基础会计》时主要用到以下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

《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选取企业会计实践第一线的案例,精心筛选并进行适度改造,使模拟企业核算的经济业务内容尽可能新颖、丰富,既有一定深度,又有一定广度。既保证学生学习各个项目的需要,又使学生体会到会计工作流程的连续性、循环性。通过案例演示能较好地引导课程内容的展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加深对基础会计的理解,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

2.以任务为驱动的行动导向法

以任务为驱动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局面,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引导学生构建知识,带领学生实施任务和评价。这种教学方法使原先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在生动多样的任务中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训练,职业素质得到了培养,激发了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习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增强了自信和成就感。

3.模拟教学和角色扮演法

在《基础会计》教学中,通过模拟一个与实际相同的岗位情境,让学生体验实际工作中财务部门各岗位的分工及之间的协作,使用真实的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通过模拟实训和角色扮演,将枯燥的会计循环流程描述转变为生动的课堂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会计岗位的认识。

(三)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材和实训教材

传统《基础会计》教材主要包括会计基本理论、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复式记账、会计要素的核算、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账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等章节。教材内容无法体现会计工作过程,甚至与实际工作岗位脱节。因此,我们应该打破传统教材编写模式,采用项目化编写形式,按照企业会计工作过程,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工学结合教材和实训教材。此外,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离不开真实的会计资料,因此,我们还应准备各类教具,如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等,通过展示和使用真实会计资料,学生在仿真会计场景下进行实训。

(四)完善实训条件

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离不开软件设施,更离不开硬件配置。高职院校应兴建模拟企业真实会计工作环境的实训室,如会计手工一体化教室,设置会计工作场景,配备点钞设备、票据、凭证装订设备等会计用品,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完全按仿真效果进行实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弥补了传统基础会计教学存在的不足,强调工作过程性知识与理论知识的融合,提高学生对会计岗位的认识,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更多、更新的教学设备和资源将应运而生,基础会计课程改革会跟着时代步伐不断向前推进。

[1]平原.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基础会计》课程研究与思考.财会通讯,2012,12.

[2]石峦.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改革.北方经贸,2013,4.

[3]梁艳霞.《基础会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探讨.科技向导,2014(18).

[4]刘宝亮.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基础会计》课程设计.经济研究导刊,2014(7).

猜你喜欢
基础会计会计工作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策略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会计工作现状研究
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第四部分 地方会计工作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