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无为之为

2014-02-10 01:02夏婵娟
文教资料 2014年35期
关键词:丁丁语文教育

夏婵娟

(富阳市永兴小学,浙江 富阳 311400)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无为之为

夏婵娟

(富阳市永兴小学,浙江 富阳 311400)

“自然无为”教育思想渊源流长,与现代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规律相融。本文力图串联新旧思想的结合线,从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课堂领域展开实践研究,论证教育要依教学之理、顺学生之性,用貌似消极“无为”抵制不当的教学行为,实现真正的积极“有为”。

无为 自然而为 教学行为

“无为”源自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所谓“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无背道之行,顺自然而为”。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无为就是顺应教育目的、教育规律,实施因势利导的“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教育就是要依教学之理、顺学生之性,尽力减少教学中的干扰和阻滞,在貌似消极的教学“无为”中实现师生真正意义上的积极“有为”,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引导学生进行自化,从而达到“师无为而生自化”的目的,看似无章法,却循自然规律浑然而成。

一、新课程背景下研究“无为”教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无为教育思想绵延千年发展到今天,自然地与现代课程的主体创新、情景体验、多元评价等诸多理念相融,演变进化成新的无为教育艺术。它提倡教师尽力不干预学生,给学生的学习尽可能多的自主,促进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天性。从“无为”教学的隐蔽性、体验性等特点来看,教学手法就如春风拂面,不触犯学生的自尊和面子,更不会引来抵触情绪。在“无为”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真正理解尊重、平等的深刻内涵,真正体验独立人格的尊贵,真正感受参与教学全过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育无痕,润物无声,是现代无为教育理念的至高境界。

《中国教育报》曾以《不教而教的启示》为题,刊登了这样一个教育故事:一个女孩初学小提琴,琴声如同锯木头,父母不愿听。孩子一气之下跑到公园中学练,突然,她听到一位老年人的赞许,老人说:“我感觉你拉得不错!只是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小女孩受到鼓励,于是每天都到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鼓励说:“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家长惊异地发现了女儿优美的琴声,忙问是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女孩才知道,林中的老人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且耳朵从未聋过。

这则故事是对无为教育的最好阐释,教师装耳聋,认真倾听孩子悠扬的琴声,不断对孩子进行鼓励,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看似没有具体施教琴艺和进行任何说教,却给了孩子动力和自信,有效地引导孩子走向自信。这个传奇故事便蕴含着丰富的“无为”教育哲理,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被教育主体的学生,其在没有意识到被教育的状况下,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

从上面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体知无为教育在师生互动上具有隐蔽性、间接性、示范性、体验性等特征。根据它所具有的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以利于师生间的融洽性和亲和性,从而有效地形成宽松、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生活氛围。“无为教育”既是一种千年文化思想的沉淀,又是现代课程理念的创新;既是一种教育思想,又是一种教育方式技巧,其诸多教育手法都能在教学的主阵地——课堂领域中得以印证。

二、教学内容处理上的“无为”

“无为”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体现了课程的自然创造性,是“无背道之行,顺自然而为”。“无为”的教学智慧,恰是教师的“无为”,从而有效地促使学生“有为”,追求“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要求教师具有深究课程和融汇教材的能力,教材是特有知识传授的载体,它给予我们一个知识的框架和结构形式,但并不是唯一形式。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我们应“顺自然而为”,结合实际,灵活、创造性地变通教材。如杭州胜利小学副校长,全国著名特教虞大明老师执教《一束白色的栀子花》时的教材处理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上课前,老师发给学生的课文,故意删掉了一个结尾,结尾是这样写的:“我就是在这栀子花香中成长,一直到22岁。这一年,我妈妈过世了,生日里的栀子花也就是在这一年中断的。”教师首先以谈话引入新课,让学生说说自己过生日时会收到谁送的什么礼物?学生各抒己见。接着老师设下一个悬念:在生日那天,收到一束白色的栀子花是非常平常的事,但是为什么这个小女孩把它写成一篇文章呢?为了揭开这个谜,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个个很认真地阅读课文,力求尽快找到答案。

学完课文后,老师这才告诉同学们:“其实这篇文章还有一个结尾。”课堂的气氛立刻沉默下来,学生立刻陷入到很深的思考中,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真正产生共鸣。

像这样大胆删改教学内容的教学手法,看似“无为”,其实遵循了教学规律,因势利导,是“自然之无为”。无为教育思想就是要依教学之理、顺学生之性。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学科教学,是文化学科教学,历来倡导让学生与文本进行“零距离”接触,“原汁原味”感受文本。老师不能让学生猜,应与学生走进文本,一起学习,一起实现。学生和教师的知识在不同层次,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情绪体验,审美经验和个性特征是不同的,所以对文本的理解也不同,教师不应把自己的经验强加给学生。这次教学实例看似并没有什么“特别之为”,但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有为”,是真正的“顺自然而为”。

三、教学程序的设计上的“无为”

“无为”在教学程序的设计上,体现课程的灵活变通性,是“自然而行,有心之为”。教师的“有所为”体现在教师的“为”有时是隐藏的(如教学目的)和间接的(如教学法),所以,教师促进学生“无为”的“表面”,最终达到的是教师真正意义上的“有为”,以“无为”求其“无不为”,从而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火烧云》一课的教学实录就很好地体现了“无为”手法的灵活变通性。

教学流程 教法 学法思考领悟,找规律默读4—6节,说出哪些地方写了火烧云变化多、变化快,引读思考——天空出现了什么?怎么样?后来怎样了?看的人怎样表现?领悟写法——先写某种动物出现,接着写样子,又写变模糊,不见了,最后写观察者的表现。模仿练说,巧内化让学生仿照这种方法进行说话训练,鼓励学生用其他动物和静物比拟火烧云的形状。同时,教师有意地营造质疑问难的气氛,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形成认知冲突,找出疑点,大胆推测和想象,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交流练笔,勤积累 要求学生把练说、练笔结合起来。学生争相发言,获取信息,取长补短,形成自己的描摹,享受成功喜悦。通过运用悟法—练说—练写的手法,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创新,鼓励求异,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无弊。教学程序顺自然而成,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能力,是无为教育的典型教学手法。

在细节性的教学程序设计上,“无为”手法讲究隐蔽性。该教学设计妙就妙在设计的问题,看似不经意的 “无所作为”,其实是“请君入瓮”的“有心之为”,妙趣横生,于无声处听惊雷。教育无痕,润物无声,我们不能采用把知识切碎、咀嚼,然后喂给学生的方法,通过简单的,完全从“无为”的教学目的的思想。

四、教学方法的运用上的“无为”

“无为”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体现了创新性,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做某事。孔夫子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则,即教师应以学生为基础,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产生求知动机时才启发他。

“无为”并非真的不为,而是要求教师“等待时机,视情况而定,不能盲目不顾一切”;“不言”并非真的不言,而是要求教师“慎言”和“善言”,不能随意“乱言”。《丰碑》一课的教学实录就是教师在教学方法运用上的“特意而为”。

《丰碑》一课,在讲读到课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丰碑”一词时,教师让学生说出这个词的本义后,又进一步问:“如果让你为这座‘丰碑’刻上一段碑文,你会写些什么?”学生纷纷回答,有的说:“我会写上‘军需处长永垂不朽’!”有的说:“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有的说:“您把死留给自己,把温暖送给别人!”有的说:“您和日月同光,您与雪山长存!”孩子们说得非常好,在教师的启发下,他们展开了想象,自然地进行了创造性思维。

这样运用“空白”进行扩散,正是无为教学手法的“妙笔生花之为”。当然,教学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当的“有为”,是背道之行,往往给教学带来干扰和阻滞。

五、教学评价上的“无为”

“无为”不能为所欲为,在教学评价中,体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课程,倡导“迂回”,根据教育对象的人格特征,探索最合适的教育方法。有这么一个案例:

某学生就“勇敢”一词的造句竟然是“丁丁敢捅马蜂窝,真勇敢”,教师在看得哭笑不得后,冷静思考觉得不能简单评价纠正,于是展开了一场小小的“捅马蜂窝是不是真正勇敢”的讨论。

生:“丁丁知道捅马蜂窝是要被咬的,但还是去捅了,所以他很勇敢!”

生:“丁丁既然敢捅马蜂窝就不要跑,所以他不勇敢!”

生:“我觉得丁丁是勇敢的,丁丁被咬了后应该在家里,而他还是去学校了,丁丁不怕别人嘲笑,应该是勇敢的。”

在一番辩论后,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推导出较为辩证的看法:那要看马蜂窝是长在哪里的,如果是生在野林里,丁丁去捅这个马蜂窝,就是闹着玩,不能说是勇敢。如果是生在屋檐下,那么丁丁是做好事,他当然是勇敢的。这时,教师可以适时进行总结:不能把词的褒义和贬义混淆,要注意词意的特定情景。

在学生各自发表见解后,教师曾一度为学生没有按预想的设计方向去做而略感“恼火”时,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角色性错误”——课堂是学生的,我们不能喧宾夺主。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对话过程,评价过程也一样,这个过程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让学生充分陈述理由,无疑会带动学生留意生活,大胆思考,学生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同时,孩子们的每一份观点,都是他们幼小的心灵对这个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判断,无论答案是否在理,教师都不能轻易给他们下一个“不对”、“错误”的定论,要知道“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参与、引导和组织,更何况孩子们能不畏正误,大胆质疑,各执己见,这本身就是一种“捅马蜂窝”的精神。让学生最终认识到错误之处并自己找出比较合理的解决方式,正是这种“以守为攻”的策略,体现了“无为”教育的评价手法。

总之,灵活运用“自然无为”教育思想对当代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启迪意义,只有把“无为”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有机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程序、方法、评价等体系中,依教学之理、顺学生之性,才能实现真正的意义上的积极“有为”。

[1]张悦红.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刘济远.小学语文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童子双.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与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4]魏本亚.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夏家发.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6]刘颂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丁丁语文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动物“叫”各不同
一起去踏春
谈天气
神奇的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