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举名 王汉蛟 蒋明勇
广安市岳池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四川广安 638300
糖尿病并发高血糖高渗状态和酮症酸中毒的急救研究
何举名 王汉蛟 蒋明勇
广安市岳池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四川广安 638300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并发高血糖高渗状态和酮症酸中毒的急救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该院2011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发高血糖高渗状态和酮症酸中毒患者中选取58例,并按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胰岛素泵联合胃肠补液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大量补液和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均为29例,对比两组患者恢复率、病死率、出现并发症发生率、尿酮转阴时间和高渗纠正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恢复率为96.55%、病死率为3.45%、并发症发生率为3.45%、尿酮转阴时间为(21.21±2.13)h、高渗纠正时间为(22.62±2.51)h同对照组患者的9.31%、20.69%、17.24%、(29.03±2.18)h和(29.52±2.87)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联合胃肠补液在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糖高渗状态和酮症酸中毒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
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酮症酸中毒;临床效果
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其给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且该疾病具有较多并发症,其中较为严重的为高血糖高渗状态和酮症酸中毒,给患者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且具有较高死亡率。为进一步了解分析糖尿病并发高血糖高渗状态和酮症酸中毒的急救方法,特从该院2011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发高血糖高渗状态和酮症酸中毒患者中选取58例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58例糖尿病并发高血糖高渗状态和酮症酸中毒患者,并按照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9例,男18例,女11例;平均年龄(42.12± 1.16)岁;平均病程(5.24±0.13)年;对照组29例,男17例,女12例;平均年龄(42.65±1.23)岁;平均病程(5.64±0.84)年。对58例糖尿病并发高血糖高渗状态和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采用大量补液和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持续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加静脉补液,同时,置胃管给以患者大量饮用水,剂量为全部补液的一半。
1.2.2 治疗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联合胃肠补液治疗,采用0.2 U/kg负荷计量为患者泵入诺和锐,之后每小时泵入0.1 U/kg的诺和锐,同时,置胃管给以患者大量饮用水,剂量为全部补液的一半。
1.3 观察指标[1]
观察两组患者恢复率、病死率、出现并发症发生率、尿酮转阴时间和高渗纠正时间。
1.4 统计方法
该次医学研究通过SPSS17.0软件对临床治疗过程中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表示单位为(±s),不同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差异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统计学处理方法为χ2检验法,如果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P<0.05,说明两者间数据资料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治疗组患者恢复率为96.55%(28/29),病死率为3.45%(1/29),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45%(1/29),其中,1例为肾衰,0例为休克,尿酮转阴时间为(21.21±2.13)h,高渗纠正时间为(22.62± 2.51)h;对照组患者恢复率为79.31%(23/29),病死率为20.69%(6/29),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7.24%(5/29),其中,3例为肾衰,2例为休克,尿酮转阴时间为(29.03±2.18)h,高渗纠正时间为(29.52±2.87)h。对比两组患者恢复率、病死率、出现并发症发生率、尿酮转阴时间和高渗纠正时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
高血糖高渗状态和酮症酸中毒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昏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现象,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现象,给患者生命带来严重威胁。临床上,较快降低血糖、血浆和血钠渗透压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目标,其对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显著改善作用。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大量补液和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其具有一定临床效果,但不够理想。胰岛素泵联合胃肠补液治疗方法可在短时间内有效降低患者血糖、血浆和血钠渗透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出现死亡现象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综上所述,在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糖高渗状态和酮症酸中毒疾病临床上胰岛素泵联合胃肠补液临床效果显著,该次研究选取的58例糖尿病并发高血糖高渗状态和酮症酸中毒患者中,治疗组患者恢复率、病死率、出现并发症发生率、尿酮转阴时间和高渗纠正时间均同对照组患者间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该研究结果同艾合买提·买买提、林郁峰和米叶斯尔·买买提艾力学者在《糖尿病并发高血糖高渗状态和酮症酸中毒的急救研究》中研究结果基本一致[3]。因此,胰岛素泵联合胃肠补液方法值得在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糖高渗状态和酮症酸中毒疾病临床上推广应用。
[1]罗有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血糖高渗状态26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国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8):35-36.
[2]杨美娟.糖尿病并发高血糖高渗状态和酮症酸中毒的急救和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1,10(2):147-148.
[3]艾合买提·买买提,林郁峰,米叶斯尔·买买提艾力.糖尿病并发高血糖高渗状态和酮症酸中毒的急救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9):1459-1460.
R587.1
A
1672-4062(2014)08(a)-0020-01
2014-05-10)
何举名(1966,6-),男,汉族,四川岳池人,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内分泌及急诊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