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铁路物流转型发展策略的研究

2014-02-10 22:30张广州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4年5期
关键词:云南省运输铁路

张广州

(昆明铁路局,云南 昆明 650011)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扩大,东、中、西部地区经济联动将进一步加强,在国际通道上也将集中快速增长的物流需求,铁路物流也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作为西部内陆交通系统的骨干,铁路依托单次运量大、运输成本相对低廉、可全天候运输等优势,通过加快推进铁路运输向现代物流转型,与其他运输方式协同共建高效的物流集疏运系统,应为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提供良好的物流服务条件,在疏通好国内物流通道的同时,进一步构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物流通道,为有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有力的保障。

1 云南省物流产业发展概况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自治区,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毗邻,国境线长 4 060 km,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拥有国家一类口岸 16 个、二类口岸 7 个,与缅甸、越南、老挝 3 国接壤;与泰国和柬埔寨通过澜沧江—湄公河相连,并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孟加拉国等国邻近。近年来,云南省在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新形势下,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网络日趋完善,初步形成通往东南亚、南亚国家的3条国际大通道。《 云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 2006—2020 年 )》关于全省物流区域及功能定位中明确提出:围绕把云南省建设成为以口岸物流和支柱产业物流为重点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和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物流枢纽的总体目标,根据全省物流流向、流量和区域物流市场发展潜力,在整合物流资源的基础上,加快构筑“一个物流核心圈、三大物流枢纽、五大物流区”(“135”布局 ),最终形成国际国内双向物流、区域分工合理、重点突出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和产业体系,促成物流业与支柱产业和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1.1 公路物流高速发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经济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运输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宗货物所占社会货运总量的比重不断减少,高附加值、小批量货物运输不断增加,对货物运输在快捷性、机动性、准确性、安全性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公路运输发展迅速,特别是经济发达、公路密度大的地区,公路以其快速、灵活的优势,分流了铁路相当多的短途运量和部分中、长途运量,铁路货源不断流失,物流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

1.2 航空货运日渐形成

云南省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及构建面向东盟、南亚物流枢纽的战略布局吸引了众多航空公司、物流公司建立物流基地。随着昆明长水机场的投入使用,制约云南航空物流业发展的硬件问题得到解决,为云南省航空货运形成枢纽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云南省已经拥有机场 12 个,其中长水机场为区域性枢纽机场,其余为支线机场。开通航线 258条,通航城市 111 个,国际航线主要通航东南亚、南亚、中东及日韩。航空运输已经初步形成以昆明为中心,省内与周边省份、国内大中城市、东南亚和南亚 3 大网络布局为主,以及城市对式结构互补的航线网络。到 2015 年,全省机场总数将达到 19 个,形成 1 个大型枢纽、6 个中型机场、12 个小型支线机场的布局结构,实现干、支线机场的全面发展。2013 年云南机场集团所辖 12 个机场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 4 000.5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31.5 万 t,同比分别增长 25.3% 和 11.3%。

1.3 水运通道初现雏形

通过“十一五”建设,云南省水运通道雏形初现,水富港已经开港,富宁港、勐罕码头、关累码头二期工程等通道重点建设项目主体工程相继投产,主要通道基本具备出省、出境的基础条件,水运正在成为公路、铁路的重要补充。截至 2012 年,云南省内河通航里程已达 3 375 km,计划到 2015 年,全省内河通航里程将达 4 000 km。其中,五级及以上航道里程从 506 km 上升到1 240 km;港口作业泊位从 190 个增加到 250 个左右,口岸和通道港口、码头全面实现机械化装卸;取得中越红河水运通道联合开发的战略突破,达到金沙江—长江和右江—珠江千吨级航道的贯通,推进中缅伊洛瓦底江陆水联运通道和印度洋通道的建设;提升运输船舶标准化率到 30%,船舶运力实现翻番。

1.4 管道通道建设起步

2010 年云南省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昆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中缅油气管道工程 ( 中国境内段 ) 及云南炼油厂项目在安宁开工建设,该项目是云南省历史上投资额最大的工业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年炼化原油 1 000 万 t 的能力。2006 年云南昆明大红山铁精矿输送管道正式投入运营,管道起始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终点位于安宁市昆钢厂区,全长 171 km,是全国运输里程最长的铁精矿输送管道,年输送铁精矿设计能力为 230 万 t。随着云南省管道运输通道建设步伐加快,云南省大宗货物运输格局将出现较大变化,一是入滇成品油目前主要依赖铁路运输的局面将发生根本性改变;二是大型工业企业原料采购物流成本将大幅降低,对铁路和公路运输的依赖性也将逐步减弱。

1.5 快递行业发展迅速

2013 年云南省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总量累计完成 6 870.32 万件,同比增长 82.03%,业务收入累计完成 10.53 亿元,同比增长 23.39%。其中,省会昆明由于人口聚集,交通便利,互联网线上消费能力及意识较强等原因,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占全省的 76.8% 和 74.7%。从总体看,昆明占据全省快递业务量及业务收入的绝对比重,从侧面也反映出云南省快递行业发展不均衡,地州、县、乡一级受交通、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及消费意识等因素限制,快递行业仍然处于起步及市场开拓阶段。

2 云南省铁路物流发展概况

2.1 发展现状

铁路物流 ( Railway Logistics ) 是依托铁路点、线集合,发挥基础设施和生产运营 2 个层面的网络经济特征,链接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根据铁路资源配置和优化条件,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是货物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实体流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从云南省铁路物流发展总体情况看,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云南省以铁路、公路为干线,以航空、航运、管道为支线的综合交通物流体系建设步伐加快,云南省铁路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逐步改善,铁路物流与公路、航空、航运等其他物流部门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同时,相互间的合力效应也逐步形成,铁路物流自身内部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的政策体系也在逐步完善。

(1)铁路区域性优势得以凸显。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加快实施西南开放的区域性物流枢纽建设,使云南省铁路从边陲末端走向开放前沿,泛亚铁路的设想让云南省铁路处在区域性节点和中心枢纽的战略地位。目前泛亚铁路东线玉溪—蒙自段已正式投入运营,蒙河铁路建设也进入最后攻坚阶段,蒙河铁路竣工后与玉蒙铁路相连,使泛亚铁路东线国内段得以贯通。通过这条国际铁路通道,云南将成为中国连接东南亚的起点,昆明、玉溪、蒙自等城市也将成为国际大通道上的重要物流枢纽。同时,按照《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 2008 年调整 )》,2020 年前,随着泛亚铁路中线、西线的建成通车,我国将以云南省昆明市为起点,拥有直达印度洋出海口的 3 条高速通道,云南省铁路物流也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2)铁路物流业保持持续增长。目前,云南省社会物流总额以每年高达 20% 的增速增长,铁路作为 5 大运输方式之一,以运量大、安全性高、全天候运输、单位能耗小等优势,在云南省社会物流体系中的地位凸显。近年来,铁路货运量和运输收入实现大幅增长,昆明铁路局 2013 年货物发送量完成 6 011.3 万 t,同比增长 3.3%;货物周转量完成389.4 亿 t · km,同比增长 2.6%;运输收入完成 121.3亿元,同比增长 18.4%。随着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不断深入,铁路物流能力日渐显现,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加快新线建设的同时,还将大力改造部分既有线路,既有线客货高密度混跑、高速铁路快速发展,铁路物流能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并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3)铁路物流集装化运输得到大力发展。铁路物流集装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云南铁路物流依托全国的线路网络和节点站,以及TMIS (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DMIS ( 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 ) 等信息系统,为集装化运输提供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目前,云南省化肥铁路干散集装箱成组自动化灌装系统、化肥集装袋铁路运输、焦炭包装箱铁路运输等集装化运输技术已经达到成熟运用阶段,在提高物流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费用,更重要的是为铁路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铁路物流信息化水平提高。目前TDCS(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 )、TMIS、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等信息系统的成熟运用和不断完善,物流信息联网共享机制已经基本形成。随着王家营西物流中心 RFID 技术应用实验室的投入使用,铁路物流射频识别系统也得到广泛开发与应用,云南铁路物流供应链管理将实现对货物的实时追踪和过程控制,同时也将是铁路物流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铁路网建设亟待加快。云南省铁路路网规模仅占全国总规模的 2.49%,滇西大部分地区不通铁路,仅有昆河线 ( 米轨 ) 1 条出境通道。同时,云南省铁路路网密度仅 49.5 km / 万 km2,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60.74%,居全国第 27 位。此外,云南省铁路路网技术标准低,是全国惟一的准、米轨并存的路网,在既有铁路中,米轨铁路占全省营业线总长的 30.5%,非电气化铁路占全省总营业线长度的54%。由于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铁路建设技术标准较低、多种轨距并存也限制了云南铁路技术水平的提高。这样,不仅加剧了云南铁路运输紧张的局面,同时也成为制约云南铁路物流发展的瓶颈。

(2)物流综合服务能力较弱。在现代物流的运输、装卸、仓储、配送、包装、加工、金融、信息等供应链环节中,云南省铁路物流目前主要提供的仍然是运输、装卸、暂存、配送等服务,很难为客户提供延伸或定制化的增值服务,既有铁路物流基地还不具备完整的现代物流服务功能,缺乏分拣、包装、加工和信息服务的相关设备和技术。

(3)运输能力难以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由于货物的生产、销售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不均衡性,运输能力与运力组织应考虑货流在季节和区域上的波动性,车流组织调整应与货流时空变化相协调。目前,受分界口能力不足、点线能力不匹配、货运站点布局与运力资源未得到最优配置等因素影响,云南省铁路物流在货源及运输组织方面均受到制约,导致目前货运量提升存在瓶颈,货运集疏分流能力有限。

(4)专业铁路物流人才严重匮乏。铁路物流业高级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滞后于铁路物流发展步伐,既有铁路物流管理人员大多没有进行过专业物流业务及理论培训,管理意识和业务技能落后。现代物流理论发展和科技含量日益提升,市场对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铁路物流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是制约铁路物流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5)物流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铁路货场及既有物流中心硬件设施相对落后,物流信息感知及捕获能力欠缺,RFID、EDI、WMS 等技术应用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物流基地智能化水平较低,物联网、大数据等运用基本处于空白。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系统功能有待完善,货物实时在途查询、网上电子支付等功能尚未达到成熟运用阶段。

(6)铁路物流多式联运亟待加强。云南省铁路物流多式联运能力十分有限,与国内沿海地区相比差距较为明显。目前,以“站到站”两端汽车短途配送为主的公铁联运业务刚刚起步,与水运、航空等其他方式的联合运输尚处于摸索阶段,同时与社会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缺乏数据接口,无法实现信息数据交换和运输资源共享,与其他物流运输的融合度不高。

3 云南省铁路物流转型发展对策

云南省铁路物流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为:把握好当前西部大开发战略下良好的物流发展政策环境,适应铁路未来客货分线运输、货运组织改革带来的重大契机,满足不断提高的社会物流需求,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并与国情、省情、路情相结合,加快推进云南省铁路物流向现代化物流转型发展。

3.1 加快铁路网建设

云南省提出了“十二五”及铁路为主导的中长期综合交通体系发展总体思路,即:以构建云南桥头堡为总目标,以形成云南省铁路交通枢纽为重点,以推进印度洋国际大通道建设为突破口,以“八入滇、四出境”通道为骨干,加快构建完善云南省铁路网,建成昆明、曲靖、红河、大理 4 个区域枢纽,注重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共同形成布局合理、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全省所有州市、具备条件的州市首府所在地都有铁路连接,目前人口在 20 万人以上的城市、主要口岸、内河港口都要有铁路连接。到 2020 年,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8 000 km 以上,铁路网密度达到 200 km / 万 km2以上,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 30% 和 100%,快速客运网总规模接近 3 000 km,占 35% 以上;货物运输能力约5 亿 t / 年,旅客运输能力在 2 亿人 / 年以上。为此,昆明铁路局管内路网结构、运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将发生大幅度变化,六盘水—沾益、广通—昆明、昆明—南宁、昆明—玉溪、玉溪—蒙自等既有线路及昆明枢纽扩能改造,大理—瑞丽、蒙自—河口、云桂线 ( 昆明—南宁 )、长昆线 ( 长沙—昆明 )、昆明枢纽东南环线等新线建设完成,线路能力将得到很大释放,部分路段将实现客货分线,物流网络节点布局将发生重大调整。

3.2 深化铁路物流发展方式转变

(1)畅通受理物流需求的渠道。充分发挥多种受理渠道作用,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加强铁路物流电子商务系统平台应用,增强电商系统服务功能,使其成为客户网上自助提报物流需求的快捷通道,并做到需求自动流转、及时回复。严格执行红线管理,建立监督长效机制,畅通客户投诉渠道。规范大宗货物协议运输,对签订协议的大宗物资,按协议运量全力给予运力保障并突出个性化物流服务。

(2)强化运输保障能力。建立实货运力保障机制,加强运输集中统一指挥,动态优化物流组织方案,做到计划、组织、调度指挥服从并服务于市场,千方百计满足物流需求,为铁路物流开拓市场创造条件。加强短平快项目实施,结合物流设施设备建设 3 年规划和铁路局短平快项目实施,梳理全局物流设施设备薄弱环节,补齐补强物流设施设备,重点解决货运站、物流基地物流能力不配套的问题,同时研究物流基地、专用线扩能改造方案,积极协调专用线产权单位,投入适当经费,增加专用线装卸作业车数和货区货位,改善装卸及运输组织条件,满足新增物流需求。

(3)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优化调整营业厅布局,完善营业厅功能,考虑在物流 ( 工业 ) 园区,城市商业聚集区增设无轨站营业厅,同时结合地方物流园区、陆港建设规划,在具备条件的车站营业厅引入银行、社会物流、快递、“一关三检”等服务功能。优化物流功能区域设置,将单一功能服务窗口向“一站式”服务综合窗口整合;加快整合物流业务相关信息系统,优化集成到综合窗口的设备终端,实现各系统间数据共享和自动调用,为综合窗口办结所有物流业务提供技术支撑。加强 12306 服务品牌建设,以标准化营业厅为抓手,按照首问负责制和 1 个窗口办结所有业务的总体要求,重点对营业场所服务环境进行全面整治,提升物流服务形象。

(4)建立铁路运价浮动机制。坚持实行“一口价”收费,进一步规范收费管理,充分发挥铁路的运价优势。完善运价下浮机制,配合运价水平调整,研究完善运价下浮管理机制,按照“公开、公正、透明、规范”的要求建立价格浮动决策机制,对运价下浮与运量增长实行联挂考核。

(5)打造铁路物流品牌。强化物流品牌建设,打造王家营西至广州铁路 ( 集团 ) 公司的 X248/5 次和 81504 次“滇粤快线”班列物流品牌,构建滇粤物流快捷通道。依托地方,积极探索与物流行业先进企业的携手合作,按网格化营销方式,积极组织第一手货源,培育 1 批多式联运物流项目,努力打造 1~2 个区域性的铁路物流品牌,2~3 个跨局全程物流品牌。全力拓展“白货”市场,形成以金马村、王家营西站为核心的快速班列物流基地,理顺集装箱管理机制,优化集装箱办理站点,发挥广通、甸尾地区的仓储优势,尽快恢复广通集装箱物流业务,满足滇西片区白糖运输需求。

(6)加快推进全程物流业务。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制定各货运站、物流基地适宜的接取送达费率标准,为扩大接取送达运输市场份额奠定基础。关注新开货运站、物流基地、专用线及新客户,从源头介入,扩大新增客户群,加大营销力度,力争发到货物全部纳入接取送达服务。加强跨局合作,培育和打造一批高质量的跨局全程物流项目,以点带面提高铁路全程物流运作水平。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利用仓储费的差异化收费方式,吸引客户选择接取送达服务的试点工作。强化配送基础管理,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严格执行对汽车运输企业的资质确认、委托决策程序、配送价格核定等方面的规定,在规范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同时,研究搭建铁路局统一物流配送平台的可行性,统一服务品牌和标准,同时鼓励多元经营企业参与配送体系建设,努力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加快配送信息化建设,与信息部门配合,加快研发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物流信息共享,为进一步融入综合交通物流信息体系做好准备。

3.3 创新运输组织模式

除了适当投入提升车站、物流基地硬件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用足用好现有运力资源,转变观念,从实践中探索创新运输组织的新方法和新手段。

(1)提高调度精细化组织水平,尽可能地组织车流“东进东出、西进西出”,减轻枢纽车流解编压力。加强读书铺站辅助编组站作用,努力提高昆明东站的无调比重。

(2)坚持按图行车,继续优化调整管内客货列车开行方案,严肃作业纪律,加强联劳协作,保持各工种作业有序衔接,努力提高货物列车正点率,最大限度减少车辆站内积压时间。

(3)狠抓主要作业站的运输效率,继续优化站区合署办公的运作机制,对全局 21 个主要作业站实施重点盯控,合理调整区域调车作业,改进调车机车流动配送加油和入库整备办法。

(4)充分发挥车务段调度车间作用,积极探索区段站与区段站、区段站与临近小站间的运输协作机制,切实在调车机车运用、小运转开行和装卸进度盯控方面发挥好作用。

(5)提高系统间的联劳协作水平。协调车辆部门完善列检现有固定的轮班、派班班制,根据车流情况灵活调整,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适当增配技检作业人员,提高技检作业效率,缓解车站作业组织压力。进一步研究优化机车交路和机车整备上油、调车机车区域作业方案,提高机车的运用效率。

3.4 加强物流人才队伍建设

现代物流涉及多学科、多领域,而铁路物流服务能力的提升将伴随大量的新装备、新技术的投入运用,这就要求必须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作为保证,必须加速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人才。

(1)针对铁路物流发展形势的变化和需求,科学调整主要营销、物流、运输工种的岗位设置,配足配强关键岗位人员,建立起一套适应现代物流行业特点的岗位设置体系。

(2)研究完善车务系统物流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以加强主要工种、专业技能人才、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分层次抓紧落实人才培训和锻炼培养计划,大力选塑工人首席技师和技术标兵,以点带面提高职工整体队伍素质。

(3)针对运输组织方式的变化和物流新技术的运用,编制实用性强、易于职工学习掌握的文字和视频培训教材,注重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切实提高职工的实作能力和现代物流技术运用水平。

(4)营造吸引物流人才的氛围和机制,在实践中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吸纳一批精通运输、仓储业务,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深谙物流运作规律的人才,建设好自己的物流专业队伍。

3.5 加快信息技术应用

铁路物流应当重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统一综合的铁路货运物流化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形成一个具有网上交易、货物在途追踪、仓储管理、定制化服务、电子支付、客户管理、代理商管理等功能的全流程一体化物流电子信息平台,使铁路物流信息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通过对 RFID、WMS、EDI 等技术的有效应用,使物流中心管理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通过对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增强对物流信息的感知、捕获和追踪能力,实现对货物状态的动态管理,同时有效利用大数据的数据挖掘功能,为物流过程控制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3.6 大力拓展铁路物流多式联运

多式联运是铁路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铁路延伸物流服务链条的必备条件。目前云南省物流枢纽规划区位优势较为突出,地方物流 ( 工业园区 ) 基本邻近铁路车站或直接修建专用线 ( 铁路 ),为开展公铁等多式联运预留了接口,同时政府政策导向侧重于打造规模化的物资交易市场和集配中心,为铁路物流开展多式联运提供了潜在货源。铁路物流应灵活采用多种方式参与多式联运项目投资和运营,充分发挥好铁路物流干线运输优势,有效整合公路、水运、航空等物流资源,有效控制物流配送市场,降低铁路物流配送成本,增加物流延伸服务业务比重,有效突破铁路物流与社会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融合的瓶颈,为转型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应与社会物流合力打造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立能够辐射较大区域范围,实现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物流信息、数据开放、透明、共享的数据平台,使社会物流需求在最短时间内寻找到最合适的物流服务供应商和解决方案,提升社会物流整体运作效率。

4 结束语

铁路实施货运组织改革以来,铁路物流紧紧把握历史机遇,发展十分迅速,但同时也应看到,铁路物流的发展仍然面临十分艰巨的挑战。因此,云南省铁路物流必须实施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的中长期发展策略,不仅加快推进铁路路网建设,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套适应市场需求的运输体制和现代物流运作模式,在物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背景下,积极有效地与公路、水运、航空等其他社会物流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有效整合社会物流资源,以开拓市场为目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优质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质量,实现铁路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型发展。

猜你喜欢
云南省运输铁路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一路欢声一路歌 中老铁路看点多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梦想在铁路人心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