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琴
步入21世纪瞻望未来教育的发展,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神圣而伟大的使命写在教育的卷首。信息技术环境为创新人才培养营造了理想的环境,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构建中小学创新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思路。教师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并合理地启发、诱导学生,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一、创新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改已经走进我们的课堂,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首先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者,转变为有思想、有主见、有创意、大胆质疑的新型学习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对象,充分发挥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主动性。教师要善于采用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不拘泥于课本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把自己从“教书匠“的角色转变为知识的引领者、启发者,共同与学生互动设计完成创新的学习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真正使课本知识活学活用,从而强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教师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有热情。这将使我们的教育走向一个新的里程碑,也就顺应素质教育和生本教育对当前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新理念。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依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来灵活解决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问题。在实践教育中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学生具有科学的学习态度。教师做到知识应用的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探索实践和大胆创新能力,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并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信息技术课堂的教育不再是一味的灌输,不再拘泥于如何学会,而是注重如何学会去用。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讲究活动质量,不走过场,实践活动要坚持做到经常化、实效化,实践活动要有声有色,能够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结合信息技术课的学科特点,进行學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劳技课,它强调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应用操作能力,它的特点在于让学生掌握操作原理的基础上,巧妙设计问题情景,让学生更富有热情、更富有创造性地去解决与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的现实问题。教师要不拘泥于课堂,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开发课本知识、创设与信息技术课相适宜的开放课堂,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去探索。
培养创新思维要从培养质疑问难开始,教师应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注重激发学生求异思维的兴趣,引导他们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逐步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从而更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教师也要及时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和启发,善于让学生找到知识的异同点,让学生在牢固掌握基本知识结构体系的基础上,认真体会到知识的可拓展性和外延性,用一种共同的原理解决各种不同表象的实际问题。例如,在讲授《Flash物体的运动渐变——小球运动》这节课时,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演示,创设情境。先把物体运动渐变的动画原理讲解给学生,如物体变成动画元件、确定动画的起始和终点关键帧、设置运动渐变动画的属性。为使动画设计具有创意,我启发学生利用上节课所学的图层知识,来组织动画场景,实现动画叠加。让学生设计出多个小球同时发生碰撞运动,并且找出运动结合的空间点和时间点,使学生更好地产生“疑”,并促使其独立思考,学生发现利用多个图层组合动画,巧妙设计出碰撞点和碰撞后的效果,让学生在思考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创建自主创新课堂教学的效果
1.学生的发展
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自主创新课堂教学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满足了个人的表现欲、成就感,实现了动手尝试、动脑思考的愿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致。学生学习能力得以发展,创新课堂还原了学生好动、好问的天性和愿望,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原动力,使他们畅所欲言,问其所思,做其所想,问题意识明显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2.教师的发展
教师理论水平提高,对课堂教学的含义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对课堂的各环节、各要素有了理论层次上的认识。教师授课水平、教学效率提高,课堂上反复练习少了,分析活动多了。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从语言、活动、教学设计上进行了调整,努力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表现自己潜能的机会,许多教师在有限的准备时间内展示出了较高的设计水平和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创新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教育制度的创新,老师才能敢教,学生才能敢说。敢教,老师才有了创造性。敢说,学生才能有创造性思维的学习。实践证明,让学生听得懂,乐意学,用得上,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能力,从而真正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目的。
?誗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