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2014-02-09 01:07史栋梁史桂荣孟庆良杜旭召周子朋谷慧敏郭中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根型颈椎病疗程

史栋梁,史桂荣,孟庆良,杜旭召,周子朋,谷慧敏,郭中华

(河南省中医院风湿骨病科,郑州 450000)

神经根型颈椎病占颈椎病类型首位,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压力增大,患病人群逐渐年轻化,好发于40~60岁,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率在50~60%。目前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首选方法是非手术治疗,其中中药、理疗、穴位注射等是常用的治疗方法。笔者从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应用中药内服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7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组136例患者全部为我院明确诊断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活血通络治疗组67例,对照组穴位注射69例。治疗组男39例,女28例,平均年龄(42.35±10.57)岁;病程6~12月。对照组男42例,女27例,平均年龄(43.05±9.68)岁;病程6~11月,2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确定诊断标准为:①典型的根性疼痛和麻木,向上肢放射、窜痛;②脊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或Spurling试验阳性、Eaten试验阳性;③患侧上肢相应神经根感觉减退或异常、肌力下降,肌肉可出现萎缩无力;④X线检查:正位片示颈椎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侧位片示椎间隙变窄,斜位片示椎间孔变小;⑤临床表现与X线检查相一致。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坚持全程治疗。年龄符合25~70岁,病程>3个月。排除标准:有手术治疗适应证患者;合并心、脑、肾等严重疾病和精神患者;排除其他颈椎病变引起颈椎症状患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年龄>65岁;影像学表现异常,没有临床症状者。

1.5 治疗方法

1.5.1 治疗组 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活血通络方:葛根30 g,黄芪30 g,归尾10 g,白芍15 g,桂枝15 g,丹参30 g,川芎15 g,蜈蚣2条,防风18 g,地龙18 g,鸡血藤30 g,甘草10 g。手臂疼痛者加姜黄,畏寒痛甚者加制川草乌,肝阳上亢者加天麻去桂枝,热者加忍冬藤、败酱草,疼痛严重者加制乳香。每日1剂,早晚各1次口服。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同时采用穴位注射治疗,取双侧风池穴、华佗夹脊第1穴,当归注射液2 ml(国药准字Z3100419)+地塞米松注射液1 ml(含5 mg),每次2个穴位,交替穴位注射,每天1次,隔日1次,1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休息2d,再继续第2个疗程并观察疗效。

1.5.2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服用根痛平胶囊(吉林敖东力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次6粒,每日2次。同时采用针刺治疗,选取凤池、曲池、肩髃、养老等穴位,长约1~1.5寸毫针针刺,得气后留针15 min,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并观察疗效。

2 疗效评定标准

2.1 症状体征改善评定

表1显示,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情况评价采用简化症状与功能评定表,治疗前及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2.2 疼痛评估标准

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做出记录。0~10:代表疼痛程度,0:无痛;1~3:轻度疼痛(疼痛不影响睡眠);4~6:中度疼痛;7~9:重度疼痛(不能入睡或者睡眠中痛醒);10:剧痛。

2.3 临床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临床痊愈:症状基本消失,各种体征检查正常,基本能参加工作和生理活动;显效:症状部分消失,活动功能改善,无明显压痛点,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阴性,基本能参加工作和生理活动;有效:有轻度临床症状,臂丛神经牵拉可疑阳性,部分恢复工作;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臂丛神经牵拉阳性,不能工作。

表1 颈椎症状与功能评分表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表2显示,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颈肩疼痛、颈部活动度、压痛、上肢疼痛和/或麻木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2 2组治疗前后体征比较

表3显示,2组治疗后压顶试验、椎间孔试验、臂丛牵拉试验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3 2组治疗前后体征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3 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表4显示,2组治疗后疼痛比较,治疗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4 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4 2组总疗效比较

表5显示,根据疗效评定标准,治疗组总有效率89.55%,对照组总有效率76.8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颈椎病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典型症状为上肢放射痛。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痹证》云:“诸痹,风寒湿三气杂合,而犯其经络之阴也……或肌肉麻木,或肢节挛急……或偏身走注疼痛。”

表5 2组总疗效比较

注:χ2=3.93,P<0.05

按照中医分型属于痹痛型颈椎病,治疗主要以活血通络、养血舒筋为主,因此我们在治疗中采用上述方剂治疗。葛根生津活血、舒缓痉挛,是治疗颈肩疼痛圣药;黄芪补气补血、益卫固表,2味君药共奏活血止痛之效;川芎、归尾合用祛风湿、通经络[3],并能增强活血止痛功效;地龙为佐助药,佐助君药散寒活血通络除痹[4]。叶天士云:“治痹用搜风剔邪通络之品,如蜣螂、全蝎、地龙之类。”白芍为佐制药,保护津液;鸡血藤、蜈蚣、白芍为佐药、行血补血;桂枝具有扩张血管、抗凝抗纤维蛋白酶作用,甘草调和诸药。上述药物相辅相成,共奏君臣佐使之功,长期服用患者易耐受。局部穴位注射能够起到抗炎症、消除水肿、镇痛等作用,有持续刺激治疗作用,水肿、黏连、僵硬的神经纤维、韧带组织得以松解,缓解临床症状,使中药内服相结合、标本兼治。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2] 陈佑邦.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5:186.

[3] 陈君生,张继东,葛孚章, 等. 活血化瘀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 2006,34(5):548-551.

[4] 赵一男. 中药扶正祛邪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4):168-170.

猜你喜欢
根型颈椎病疗程
多功能治疗仪联合颈通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取穴规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
特殊针法联合循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