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衔接连贯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设想※

2014-02-06 17:09:48刘春灵宋文刚高凤兰赵丽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20期
关键词:基础医学连贯病理学

刘春灵 杨 旭 宋文刚 高凤兰 赵丽丽

(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漯河 462002)

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创新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切入点和原动力,与创造性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着紧密联系[1,2],所培养的医学人才必须具有扎实宽厚的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学生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起着重要作用[3]。但是对于医学专科学校仍然存在着学生数量大、师资队伍相对不足,学时较少的状况,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理论知识,提高教学效率,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目标,使前后所学的知识衔接连贯,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提高学习兴趣,以及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求高等教育教学必须进行合理的改革,才能适应时代发展。本研究通过在课堂中采用衔接连贯式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能力和学习效果,为以后病理学课程及相关专业课的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方法

以病理学为改革课程,按照随机的原则,选取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两个自然班,其中一个自然班170人为教改班,即实验班,采取衔接连贯式教学模式授课;另一个自然班168人为对照班,采用常规的授课方式授课。教学实施为13级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的整个学期的病理学课程。

全程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同时结合平时成绩、测试成绩、期终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个班的教学效果。

2 研究思路

本教改的研究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以病理学为改革课程,查阅、收集、参考大量的图片、动画及相关资料,从中选取典型的用于课件制作,积极和解剖学、组织学教研室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沟通、学习、讨论,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统一认识。②课件制作体现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内容的衔接连贯,层层递进的特点,即先介绍解剖学和(或)组织学的相关知识,以此为切入点,引入病理学知识的讲解,同时附上相对应的正常与病理改变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总结图片的异同点,突出病理学的病变特点。③教案书写过程中也同样体现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内容的衔接连贯,层层递进的特点。把切入点加以标注,进一步突出病理学的知识点。④建立评价体系,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平时成绩、阶段性课堂小测试,实验考试成绩、期终理论考试成绩,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可行性分析

①学校领导对教学改革高度重视,成立以主管校长为组长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制定各种支持教学改革的政策以及有利的措施,对于教学改革,每年都进行有计划的经费投入,使科研及教学改革得到了有力的保障。②改革目标符合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③有一支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共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助教2人;研究生10人 (含在读)。④具有先进的教学设施,所有授课班级都有多媒体,实验室配备有两个数码互动实验室,四个虚拟实验室,四个多媒体实验室,为病理学教学改革提供充足的条件。

4 预期的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能巩固旧知识,启发新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②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基础医学知识认识疾病、分析疾病和诊断疾病,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能力。③学生能不断学习和运用新知识、新理论去探索医学奥秘,培养征服疾病的创新能力。④使教师自身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一个台阶,即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⑤设计出对比鲜明,图片典型,重点突出,难点易懂,知识衔接连贯的优秀教学课件。

5 总结

总之,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形态实验中心所拥有的先进教学设施,再加上课题组主要人员有强烈的责任心,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同时又有较强的科研能力,通过衔接连贯式教学模式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巩固旧知识,启发新知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真正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衔接,突出临床专业特色,训练学生的连贯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4,5]。立足病理学学科,联系其他相关学科,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基础医学知识认识疾病、分析疾病和诊断疾病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素质。使学生能不断学习和运用新知识、新理论去探索医学奥秘,培养征服疾病的创新能力。使教师自身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一个台阶,促进教师知识拓宽、知识更新、知识渗透,有利教师互相学习,即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1]危晓莉,姚根有,周韧,等.病理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0,30(8):889-891.

[2]欧阳康.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高等教育创新[J].企业经济,2004,(4):145-146.

[3]王莹,保丽玲,刘彦,等.病理学二段式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9):104+107.

[4]高凤兰,刘春灵,程琦,等.组织胚胎学与病理学实验整合及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4):107-109.

[5]危晓莉,林海燕,姚根有.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41(11):1099-1102.

猜你喜欢
基础医学连贯病理学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衔接连贯题的复习备考注意点
将句子写连贯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