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方方 张 娟 李 光
(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郑州 450008)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改革,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它是具有先进教师队伍、教学方法及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是未来高等院校课程建设的方向,在未来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医学实验基本技能操作这门课程是我院为了医学科学的发展,适应现代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从2007年开始为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独立实验课程。这是我院近几年实行实验教学改革的产物,本课程突出 “加强学生基本动手能力培养”的原则,实验项目紧紧围绕医学生在今后医学和科研中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而开设[1]。作为一门省级精品课程,我们的目标是要凸显此课程的 “精”,更加注重它的后期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真正为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而努力。
医学实验基本技能操作课程的建设目标立意于通过优质课程的建设,强化医学、中医学院校学生基本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创新思维,同时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以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为目标;探索和建立能够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改变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建成教学、科研需要的示范型实验教学中心;培养一支教育思想先进、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本课程主要设置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医学实验基本要求,主要有医学实验室一般规则、实验操作基本要求和实验结果处理等内容。第二部分涵盖了基础医学实验各个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实验为主,包括:显微形态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生物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和医学机能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从基本仪器的熟练使用、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及科研能力逐步培养等方面由浅入深安排所有实验课程[2]。在课程上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教师用简短的时间进行实验的示范,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留给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实验,教师少说,学生多做。
经过几年的积累,试题组对实验操作考试试题不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对题库试题内容精选、规范,重点检查题库结构是否合理、试题分布是否适当、覆盖面是否广、试题格式规范程度如何、命题是否严谨[3]等。组织主考教师集体备课,要求主考教师熟练掌握医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实验操作考试标准化,精确判分标准,确保考试的公平性。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平时成绩占30%,主要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自主学习情况综合判断;客观上根据学生对每一次实验的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判断;②理论考试占30%,主要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③操作考试占40%,采用 “一对一”抽签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应变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4]。
我们对原来零散、重复的实验内容进行了调整、更新、优化组合,形成了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中心,设计性综合实验为主要内容,由 “基本理论和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创新能力训练”构成的新的课程体系。由系统知识传授为主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转移。使课程更容易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实践和创新培养独立发现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课程建设,制定教师培养计划,进一步提高教学队伍整体水平。对队伍成员强化技能培训,定期开展专业知识竞赛。抓好日常培训,如集体备课、课前预讲预示、全程听课等,即通过对青年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严格要求,使其教学基本功得到锻炼、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建成一支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医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以先进的教学内容为核心,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根本,努力将此课程建设成为国家精品课程,以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医学人才。
[1]刘芳娥,曲萍,于军,等.实验基础医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9(5):122-124.
[2]杜彩霞,张董喆.医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优化设计与实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3(17):236-237.
[3]张紫娟,杜彩霞,白瑞樱.医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标准化实验操作考试系统的建立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3):80-81.
[4]王白燕,张晓琴,朱艳琴.浅谈医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创新性教学[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9,22(15):1276-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