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硼是粮、棉、油作物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其实绝大多数蔬菜也不能缺少它,如豆角缺它花无荚,茄果缺它蕾而不花,花菜缺它花蕾干缩,芹菜缺它茎秆发裂等等。蔬菜施硼对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蔬菜缺硼时,会出现以下5种症状:一是生长点萎缩、死亡,形成枯顶现象,叶片皱缩,扭曲畸形,在大白菜,食用甜菜、莴苣等叶菜类上尤为明显。二是茎和叶柄短粗、开裂、变脆。如芹菜的“茎裂病”;大白菜内叶干硬龟裂;番茄叶柄主脉硬化变脆;洋葱管状叶僵硬易碎;甘蓝或花椰菜肉质茎心部开裂等。三是根菜类肉质根内组织坏死变褐、木栓化、空洞化。如萝卜、芜菁肉质根的“褐心病”、糖用甜菜的“心腐病”。萝卜肉质根的颈部还会变得粗糙,是特有的鲨鱼皮状病变。四是花而不实。如大豆缺硼花少而小,甚至不开花;大白菜、甘蓝、花椰菜等留种植株花而不实。五是果肉、果皮坏死木栓化。如黄瓜果实中心木栓化,果皮纵向开裂;番茄果实表面出现坏死的锈角斑等。
一是需硼量高。据测定,不同作物中干物质中的含硼量不同,块根、块茎类蔬菜最高,比麦类高8-20倍,比玉米高5-10倍。番茄、豆类蔬菜和马铃薯含硼量也很高。叶菜类的含硼量比禾本科作物高2-4倍。果菜需硼量高于叶菜类。二是土壤硼的消耗量大,尤其是大棚蔬菜推广后,使土壤中有效硼缺乏更是明显,棚菜更易发生缺硼症。三是栽培措施不当易造成硼的有效性降低,氮、磷、钾肥施用量越来越大,出现营养不平衡,以及土壤水分状况的变化等也会影响硼的吸收和利用。相对其他营养元素来说,硼的再利用率低。这些因素常导致蔬菜作物缺硼而带来各种缺硼症状。
适用于蔬菜的常用硼肥有硼砂、硼酸、还有含硼过磷酸钙、硼碳酸钙、硼硼镁石、硼泥等。常用的施硼方法有:1.作基肥。在中度或严重缺硼的土壤上基肥施用效果最好。每亩用“持力硼”200克,可与细土或有机肥、化肥混合均匀,开沟条施、穴施均可。也可用硼砂每亩0.5-0.7千克与干细土,或有机肥料混合均匀后开沟条施或穴施,或与氮、磷、钾等肥料混匀后一起基施。切忌硼肥接触种子或幼苗,以免影响发芽、出苗、幼根及幼苗的生长。不宜深翻或撒施,用量不能过大,每亩沟施不能超过2.5千克。否则会降低出苗率。甚至死苗。一般施用硼砂的亩用量在0.5-1.4千克之间,视土壤缺硼程度和蔬菜种类而定。如在缺硼地块,花椰菜、马铃薯、胡萝卜、番茄等每亩施1-1.4千克。2.叶面喷施。这种方法用肥量少、见效快。茄果类蔬菜在苗后期、莲座期、初花期各喷一次;甘蓝类在苗后期、莲座期、结球初期喷2-3次;根茎类蔬菜在苗后期及块根生长期喷2次;叶菜类在苗后期至生长旺期各喷施2-3次。使用硼酸、速乐硼、硼砂的浓度一般为0.1%-0.2%。因蔬菜种类不同而异,如番茄、花椰菜等用0.2%,洋葱用0.1%浓度为宜。肥液的用量一般苗期每亩用稀释液50千克,后期约80-100千克、喷后4小时内遇雨需重喷。由于硼砂是热水溶性物质,所以配制时就先用热水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