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校智库开展协同创新的探索与思考
——以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为个案*

2014-02-06 04:15刘鸿武
关键词:中非智库非洲

王 珩, 刘鸿武

(浙江师范大学 非洲研究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教育部近日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要求高校智库发挥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的重要功能,结合高校优势和特色,统筹规划,协同创新,凝练智库主攻方向,力求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外交与国际问题等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倡导以“2011协同创新计划”和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为抓手,努力打造“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新型高校智库。[1]什么是新型高校智库?高校智库开展协同创新的意义何在?如何实现高校智库的协同创新?本文将以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成立的“非洲研究与中非合作协同创新中心”为个案,对以高校智库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机制进行探索和思考。

一、新型高校智库开展协同创新的意义

智库(Think Tank),也称智囊机构、智囊集团或思想库、头脑企业、顾问班子等,是指由多学科的专家组成的,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领域的发展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2]

高校智库是隶属于大学的,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从事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的科研组织或机构。国外知名智库半数以上依托高校,国内知名高校智库有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等。高校新型智库一要有新理念,树立“从分散向集聚转变,从封闭向开放转变,从单兵作战向联合攻关转变”的发展理念;二要有新机制,对内完善机制,对外扩大影响,实现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是国内第一家致力于中国对非战略研究的新型高校智库。在其基础上成立的“非洲研究与中非合作协同创新中心”,是浙江省第二批协同创新中心之一。该中心以学校非洲研究和各学科为核心,汇聚国家外交部、商务部、教育部、国家开发银行、新华社非洲总分社、中国与非洲多个著名智库、浙江地方政府与民间资本等综合性资源与要素,集对非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政策咨询、汉语推广、社会服务、国际交流诸功能为一体,以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成果服务国家外交重大战略需求,推进新时期中非在政治、安全、贸易、投资、教育、农业、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为目标宗旨的协同创新平台。

建设中非研究学术思想平台,通过学术创新研究,从战略高度解决国家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新时期中非各领域合作提供一流学术成果、高级专业人才、高端资政服务,是高校智库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是高校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通过协同创新和机制变革而积极主动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智库开展协同创新的迫切性

高校智库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基础,但是我国缺乏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智库,进入全球顶尖智库前100的,我国仅有6家,其中没有高校智库。[3]事实上高校智库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如独立性很强、氛围良好、人才资源丰富、学科门类综合、信息资料丰富、对外交流积极等,但也存在问题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人才支撑乏力、体制机制滞后等问题,其中机制问题是关键。就我国非洲研究和对非合作而言,面临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各部门间缺乏整体协同的集成效应,各种涉非资源与项目分散在各个部门和领域,具体表现在:

第一,学科内涵与知识体系较为分散零乱,远未形成具有中国自主精神并能适应中非关系快速发展需要的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与知识形态。非洲研究涉及50多个国家、10亿人口,内容涉及非洲政治与经济、安全与发展、历史与文化、教育与科技、内政与外交,需要综合运用跨学科、多学科的知识与理论。而目前我国高校学科划分与归属却难以涵盖非洲研究的各个领域,现有的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法学或社会学的一级、二级学科分类,无法包容非洲研究的全部内容。因而必须打破现有学科界限,通过建立交叉性、综合性新兴学科,运用各种不同的知识与理论,并加以综合与创新,形成适合于非洲研究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和研究目的的新兴学科“非洲学”。

第二,研究价值与社会功能的理论自觉尚待加强,特别是理论研究、政策应用、学术部门、政府机构、企业民间各要素间的沟通对话渠道不畅,协同配合缺乏持久动力与稳定平台。非洲研究是一个具有十分突出的实际运用价值与现实关联性的领域,它必须与国家外交实践和中非合作的现实需要紧密结合,不能关起门来做理论脱离实践的“闭门造车”。但以往中国的研究学者往往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涉非企业、新闻媒体联系不紧密,甚至相互隔绝。一方面对非实践工作往往不能及时获得理论上的总结、提升与指导,就事论事,决策过程盲目性突出,外交实践短期行为明显,缺乏长期战略与系统思想的支撑。另一方面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又往往不了解国家外交实践和中非经贸合作实际需要,大学传授的知识陈旧,理论空洞枯燥,结果,研究提出的对策与实践不对路,培养的人才与需求不适用。

因而,必须打通非洲理论研究与对非外交实践的界限,根据中非合作的现实需要创新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模式,让学术研究更好地服务于中非合作。通过协同机制创新,在大学科研机构、政府管理部门、市场活动几个方面建立起沟通协调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聚合与重组。

三、高校智库协同创新的现状分析

从可行性角度看,作为一所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见长的省属重点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的非洲研究和对非教育工作自2007年建成国内高校首个综合性非洲研究院后,便拟定了以“服务国家对非外交战略、推动中非经贸往来、扩大中华文化在非影响”为指向的发展宗旨,更以高起点、国际化、开放性的治学理念与合作精神,积极整合校内校外各种资源、努力积聚国内国外各类要素,致力于非洲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的综合化研究和对非教育工作的协同并进。通过对校内外、省内外、国内外的资源聚集与协同创新,非洲研究与中非合作协同创新中心已逐渐建构起了非洲研究和对非工作的开阔平台和良好环境,初步形成了联合攻关、协同创新的有效机制,呈现出以下特点:

1.协同领域广泛

协同创新有高校内部和高校外部之分。其中高校内部协同创新主要是与其相关的核心要素和若干支撑要素(如学科、教学、科研、管理、师生等)的协同创新。学科门类齐全是高校智库的优势之一,非洲研究与中非合作协同创新中心充分发挥高校的学科平台优势,在校内整合资源,形成学科的聚合与协同,如协同交通与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非洲交通三十年研究、非洲职业教育研究,与艺术学院合作开展非洲艺术研究等。对外还与科研院所、企业、国外高校及组织等协同创新。协同内容丰富,可分为人才培养的协同、科学研究的协同、学科交融研究的协同、产学研协同等。

2.协同主体多元

智库与高校内外、行业内外、国内外的政府(部门)、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开展全方位协同。在省内与浙江大学农村发展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开展中非农业合作及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经验国际化问题的合作研究,与义乌工商管理学院合作开展“在义乌的非洲人与中非关系”的调研等。在协同的国际化方面,与非洲著名智库如尼日利亚国际问题研究所、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埃塞俄比亚大学和平安全研究所等机构建立合作,还与非洲和平论坛、英国更安全世界等组织建立协作,并与国家汉办在喀麦隆和莫桑比克合作建立孔子学院开展对非汉语推广工作等。

3.协同平台扎实

协同中心下设若干平台推动协同工作进展。以非洲研究院学术团队为核心平台,以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非洲研究中心”、外交部与商务部等支持的“中非合作论坛——中非智库论坛”为支撑基地,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新时期中非合作关系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非洲地区发展报告》和《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文库》的研究和编纂为项目抓手,并集合非洲博物馆、非洲翻译馆、中非国际商学院、教育部教育援助基地、商务部基础教育援助研修基地等诸多资源为一体,形成综合化、多层次的协同创新格局。

4.协同路径多样

由高校牵头,纵向有国家部委、地方政府支持,横向上与同类院校、研究院所合作,并拓展与行业或企业的深度融合。其协同路径主要有以下几种:智库与高校协同、与研究院所协同、与企业(行业)协同、与地方政府(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类型。目前,非洲研究与中非合作协同创新中心已实现与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国际智库资源的合作共享与协同发展。如与国家外交部非洲司、中非合作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秘书处共建中非智库论坛,与国家商务部援外司、西亚非洲司、研究院合作开展中国对非援助理论研究与政策调研,与国家开发银行国际合作局、专家委员会、研究院合作开展非洲跨区域规划与行业规划设计,与新华社非洲总分社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共建联合研究分院,与中非智库论坛协办单位如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合作,与国外知名非洲研究智库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等。

四、推进新型高校智库协同创新的策略

按照国家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基本精神与目标,非洲研究智库应紧紧围绕新时期中非合作的重大战略需求和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通过的《政治宣言》和《行动计划》所提出的要求与任务,结合浙江省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对非合作的实际需要,通过机制创新,使各参与单位建立起更紧密有效的分工合作、协同创新关系,综合化地开展对非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政策咨询、国际交流、社会服务,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家级思想智库,有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的“非洲学”理论体系与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形成,显著提升中国非洲研究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为新时期中非合作关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

1.服务国家对非战略,创建互动合作机制

高校智库应明确自身科研机制变革的方向和定位。非洲研究要从中国外交总体战略布局的高度,具有未来中国与世界关系结构变革的开阔视野,汇集国内外学术力量开展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对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非关系所面临的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焦点、难点问题,如对新时期中非合作战略目标的选择与优化、中国在非利益的拓展与维护、对非政策的创新与调整等,做严谨深入的实证性调研,提出战略性、前瞻性的攻关研究,形成对未来中非合作关系具有启示性指导意义和实际运用价值的政策建议。

基于此,高校应打通学术机构与政府实务部门的界限,探索学术机构机制变革的新思路,建构智库、政府、企业、市场要素互动的新模式。以“当代非洲发展问题”与“新时期中非合作关系”两大相互关联的命题为当前学术研究重点,统筹协调创新中心各参与单位的学术资源,在大学、智库、政府、媒体、金融机构间建立起日益密切的合作关系,形成既有专攻又相互借鉴的学科发展集群效应与团队优势,就“当代非洲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及中非合作关系如何有效促进中非共同发展并进而影响未来世界格局变革”这一重大命题展开创新研究。

新时期高校智库还应重视国际化协同、跨行业合作。结合国家对非合作战略需要,组建“中非跨国联合研究院暨中非学术合作发展基金”,加快开放型学术机构建设与人才培育国际化进程。组建“非洲研究成果转化中心与项目培育基地”,与国家开发银行和非洲国家合作,编制《中非中长期发展合作行业规划》、《非洲国别与跨区域发展规划》,全面提升学术成果的运用水平与实际成效。在与尼日利亚国际问题研究所、斯坦陵布什大学等非洲科研机构和高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基础上,探索与新华社非洲总分社合作,在肯尼亚筹建非洲研究联合分院,将研究基地前移到非洲国家,直接在非洲当地开展研究工作,聘请非洲本土学者,努力提升中国学术的在非影响力。

2.服务地方发展战略,深化校地协同模式

高校智库应与地方政府、企业深化战略合作,促进高校在地方的教育科研基地建设和成果转化,加强对地方政府改革发展的智力和技术支持。双方应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以服务区域经济、推动贸易改革为导向,充分发挥高校智库教育科研、人才资源优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开展基础教育、科技转移、科研办学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探索学术成果转化与运用的新机制,推动地方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创新高校办学模式,增强学校综合竞争力。

浙江师范大学地处金华,毗邻国际商贸之都义乌——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和展示中心、出口中心。随着中国和非洲经济、政治往来密切,义乌和非洲民间的经贸往来也越来越频繁,已成为中非贸易的重要窗口。浙江师大非洲研究智库的性质和义乌对非经贸的窗口地位,意味着拓展和延伸校地协同创新服务的巨大可能。一是共建协同平台,建立校企联合研发机构、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共建研究生创新示范基地、大学生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基地,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合作开展科技服务工作。二是创新协同平台,通过共同举办中非智库论坛、中非投资贸易高端论坛、中非贸易博览会、非洲文化艺术展览等活动,引进更多的中非、亚非高端会议和论坛,双方共同策划设计论坛的配套系列活动,打造中非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三是创建协同载体,如成立高校智库的地方研究院所,建设非洲研究院义乌研究中心,引进高校智库的专家研究团队,推动对非政治法律、投资贸易、文化艺术、教育科技、交通旅游等研究成果在地方的转化,帮助策划优质合作项目,发布非洲商贸指数等。研究院定期派出对非研究专家,研究义乌市场如何“走进非洲”,积极为义乌企业和对非投资贸易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提升企业家对非洲投资贸易的认知水平与合作能力。四是丰富协同路径,双方可共建中非国际商学院义乌对非贸易培训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涉非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定期派专家入驻中心,为义乌企业及非洲商务人员提供信息和咨询,积极引领中非经贸关系从低端向高端发展,把投资兴业作为中非合作的重点领域。

3.服务高校特色发展,强化校内外学科融合

高校智库极具特色和优势,如多学科综合的优势,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优势,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优势,以及国际化的优势。[4]但其中最根本的是学科优势,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科门类齐全,2012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显示,中国高校的学科门类有12个,专业类92个;由352种基本专业和154种特设专业构成。二是学科人才充足,我国高校聚集了80%以上的社科力量、近半数的两院院士、60%的“千人计划”入选者,以及规模庞大的研究生本科生队伍,研究实力雄厚、信息资料丰富、对外交流广泛,是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力量。[5]三是学科资源丰富,网络迅猛发展、专业数据信息库的建立,以及专供资料、专门信息渠道等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学科资源,方便了资源共享及交流。

基于学科优势,高校智库应进一步推进基础理论创新与知识系统积累,深化学术融合与学科协同。学术融合要以实施重大项目和课题攻关为着力点,整合国内非洲研究战略资源,聚集国内外非洲研究学术力量,建立高起点、国际化的推进新型非洲研究机构发展的思路与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协同建设,在原有非洲政治、经济、教育、历史4个研究所基础上,招聘多学科跨学科专业人才,建立专兼职结合的人才聘用机制,继续实施人才“旋转门”制度,邀请退休外交官、驻非大使等融入研究队伍,紧密围绕“当代非洲发展问题与中非发展合作”这两大相互关联的主题开展协同攻关研究。加强高校协同,汇集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外交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南非罗得斯大学、英国圣安得鲁斯大学等高校的学者于一体,建立协同攻关团队,承担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共同开展调查研究。强化平台协同,以公开招标方式聘请国内外一流专家组成编纂委员会,编辑出版《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文库》系列成果,跨地区跨学科协同完成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非洲地区年度发展报告”等。学科协同即要有特色地融合中国思想与文化传统、国外非洲研究合理成分、中非合作丰富实践内容的“中国非洲学”理论形态与知识体系,从而努力提升中国学术在当代国际非洲研究的学术竞争力、话语权与影响力,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的通知[EB/OL].[2014-02-18].http://www.sinoss.net/2014/0303/49444.html.

[2]于今.中国智库发展报告2012:智库产业的体系构建[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3:3.

[3]褚国飞,杨敏.《2013年全球智库发展报告》发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1-27(A4).

[4]杨玉良.大学智库的使命[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3.

[5]李卫红.高校在新型智库建设中的使命担当[N].人民日报,2014-02-16(5).

猜你喜欢
中非智库非洲
An Uncommon Trip
中国家猫起源于非洲
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与中非合作
民居智库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SelTrac®CBTC系统中非通信障碍物的设计和处理
中政智库“五朵云”
非洲鼓,打起来
深化中非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对叶百部中非生物碱化学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