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科研”的价值、内涵与实践
——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

2014-02-06 02:59:16余华云谢菁菁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4年6期
关键词:沙坪坝区全区课题

余华云 谢菁菁

(1.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 重庆 400030;2.重庆市第七中学校 400030)

如何促进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创新发展是区县级教研机构的重要任务。20世纪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说过:“任何发问都是一种寻求。任何寻求都有从它所寻求的东西方面而来的事先引导。”我们提出“成长科研”这个问题,旨在寻求区域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创新路径。对于这一寻求的事先引导,来自我们对新时期沙坪坝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背景分析。在此背景分析基础上,我们确立了“成长科研”的价值定位,厘清了“成长科研”的内涵特征,开展了“成长科研”的实践探索,有效促进了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成长科研”的价值定位

沙坪坝区是重庆市传统的科教文化中心区,历来重视教育科研的先导地位和引领作用。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区就以市级课题“目标教学常规管理体系研究”为载体,以目标导教、导学、导管,大面积提高了中小学教学质量,赢得了在全国目标教学研究领域的话语权。国家新课程改革启动以后,我区先后以市级课题“校本教研与教学优质化研究”“中小学教师STM(选拔培训管理)体系研究”、区级项目“特色学校建设工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国家级课题“区域性推进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的实践研究”为龙头,引领中小学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相关研究成果获得了教育部、市政府、市教委表彰奖励。

2009年底,在全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基本均衡背景下,区教委确立了在重庆市率先建成现代化教育强区的战略目标,启动了教育内涵发展三年规划。教育科研既是内涵发展的核心内涵,又是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引擎,需要抢抓内涵发展之机发展内涵。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我们发现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改进,如:保障系统中的组织不健全、制度不优、投入不足,课题立项时的行政主导、攀龙附凤、问题空泛,研究过程中的脱离实际、忽视管理、欠缺方法,课题结题时的主研人员名不副实、研究成果不可推广、研究成果束之高阁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认识浅表化、价值功利化、研究虚无化等。在新的教育发展背景下,中小学教育科研如何在传承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真正成为广大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内涵发展的推进器,是当前摆在全区教育科研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而又紧迫的问题。

教育科学在传统上归属于社会科学。教育科学研究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理论研究关注教育理论的构建、修正或补充,实践研究注重教育理论的应用与开发。教育研究一般采取经验研究方法,即基于经验材料建构关于事物发展机理的理论解释,并将理论诉诸实践检验的研究活动。经验研究方法包括“实证性”经验研究方法和“解释性”经验研究方法。前者强调假说基础上的实践验证,后者突出观察基础上的理论解释。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的草根性、应用性、行动性研究,主要目的不是追求理论和方法的创新,而是在于成长教师和发展学生。因此,中小学教育科研应该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科研,应该是亲近、成长、成就教师的科研。简言之,中小学教育科研应该是助推教师成长的科研。2010年初,通过广泛深入的讨论,我们达成了共识:以成长课题研究为载体,引导教师及时发现、提出、分析、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主动提高专业知识、能力和情意,成为全区中小学教师成长科研的价值取向。

二、“成长科研”的内涵特征

20世纪以前,西方主流教育理论还认为教学是艺术。20世纪以来,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说核定之后,西方掀起了教育科学化运动。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也是科学,并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教育科研是指人们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方法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和问题为对象,以探索现象和问题背后的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认识和实践活动。一般而言,教育科学研究分为理论、应用和开发研究。具体而言,根据研究的层次可分为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微观研究;根据研究的性质可分为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根据研究的对象可分为专业研究、行动研究。教育科学研究常用方法有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叙事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等。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包括选择课题、查阅文献、制订方案、实施方案、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撰写报告、成果推广等。

从广义的角度说,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师专业化的概念是相通的,均指教师专业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但从狭义的角度说,他们之间还有一定的区别。前者更多是从社会学角度加以考虑的,主要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后者主要是从教育学维度加以界定的,主要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教师专业成长可理解为教师个体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发展的终身性、自主性、阶段性、连续性、丰富性等特点,包含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内容。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成长科研”的内涵是:教师团队以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课题,运用教育科学理论和方法,在较短时间内共同研究,获得成长,研究结论能有效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教育科学研究。“成长科研”的特征有:一是真,研究问题客观,研究过程真实,研究结论可靠;二是小,研究范围窄小,研究内容单一,研究方法简单;三是活,自建队伍,自定课题,自选周期,自主活动;四是简,联系教师实际,简化繁琐程序,坚持宽进严出;五是实,研究过程扎实,研究结论对解决教育教学普遍问题、促进自身成长和学生发展有实际效果。“成长科研”的价值取向是:一是问题即课题。来自于教师教育教学现场的不知道、想知道、有意义的问题,都可成为课题。二是反思即研究。围绕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所进行的教育教学反思活动,都可作为课题研究活动。三是成长即成果。不过分追求论著、论文、报告等课题性研究成果,重点关注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成长。

三、“成长科研”的实践探索

从科学研究的视角来看,未经实践检验,任何概念、判断、推论都只能是假设。从我们提出并开展“成长科研”至今,已经三年有余。总结这三年多的探索历程,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一)做好顶层设计

“成长科研”注重区校联动的顶层设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全区统筹。我们将“成长科研”纳入《沙坪坝区教育科研“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全区教育科研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内涵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制发《沙坪坝区中小学“教师成长课题”实施规程》,规定全区、学校和教师的责、权、利;通过印发《沙坪坝区中小学“教师成长课题”申报书》《沙坪坝区中小学“教师成长课题”过程活动记录》《沙坪坝区中小学“教师成长课题”评审报告书》,规范研究程序;通过持续举办成长科研课题负责人培训班,壮大教育科研骨干队伍;通过建立年度先进个人和优秀成果奖励办法,激活教师的参与热情。二是学校主管。学校是本校“成长科研”课题的主要管理者,负责抓好课题论证、申报、开题、检查、结题、推广、保障等工作,及时向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上传研究活动电子文档和研究成果,主动引导教师走上教育研究道路,在教育教学的问题解决中实现共生共长。三是组内自主。课题组长是课题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做好课题的全员、全程、全面管理工作,力争实现研究结论可推广、学生发展见成效和教师成长有证据。

(二)创新操作策略

“成长科研”采取以师为本的操作策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降低申报条件。全区所有体制的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只要具备小学高级及其以上、中学中级及其以上职称,都可参加区级教师成长课题申报。二是精简研究人员。课题组成员不一定必须7人,可以是5人、3人,甚至可以是1人(教师个人课题)。三是简化申报程序。删减标准规划课题申报书的有关项目,减低字数要求,围绕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重点阐述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等要素。四是缩短研究周期。将课题研究周期缩短为一年或两年,未完成任务的可以申请延长,强调问题解决的短、平、快。五是放宽准入条件。只要符合条件的,都可以获准区级教师成长课题立项。六是加强过程管理。学校严格计划、实施、检查、总结诸环节,及时向区里上传简讯,区里主要采取过程调研方式进行指导。七是注重教师培训。抢抓申报、中期调研、结题等重要环节,区里负责课题主持人培训,学校做好主研人员培训。八是严格结题程序。从规范性、科学性、创新性、成长性四个维度,构建区级教师成长课题评价指导标准;中小学参照全区标准创造性制定学校评价标准,对本校拟结题的课题实施集体评审,给出等级初评意见,并将获得合格及其以上等级的课题报送至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评审专家对学校初评结果进行复评,确认合格等级以上的制发结题证书,不合格的课题提出改进意见并建议延期研究,获得优秀等级的作为评选年度优秀成果和先进个人的重要依据。

(三)注重实践成效

三年来,我们以放大教育科研对课题研究者的自我培训功能为出发点,以动员和组织中小学教师立足教师教育教学实际,广泛开展田野研究,以有效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重点,以增强广大教师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研意识,提高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求真务实,扎实工作,“成长科研”实践取得明显成效。一是优化了研究生态。三年来,全区中小学共申请立项教师成长课题710个,申报范围涉及所有中小学,研究内容涵盖教育教学几乎所有领域,参研教师近2000名,占全区教师总人数的近1/2。不少教师是首次担任课题主持人或主研人员,他们不仅从研究中获得了专业发展,而且影响了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中来,共同支撑起区域教育科学发展的良好生态。二是完善了管理机制。通过三年来的探索实践,我们初步构建起全区统筹、学校主管、组内自主的“成长科研”管理机制,基本厘清了全区、学校、课题组的责、权、利,三方既各司其职,又协同配合,确保教师成长课题研究的规范性、价值性、科学性、创新性和成效性。三是促进了教师成长。在教师成长课题管理过程中,不少学校的教育科研管理者提升了管理水平和研究能力,成长为更高级别的管理干部。课题组成员以课题研究为载体,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个人反思,不仅找到了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而且提高了专业知识、能力和情意。四是催生了研究成果。三年来,全区共有316个教师成长课题申请结题,公开出版教育教学专著7部,公开发表论文281篇。在2013年重庆市政府第二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沙坪坝区获得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名,整体水平名列全市领先地位。▲

关于我刊启用期刊在线采编系统的公告

为适应期刊编辑工作网络化和数字出版的需要,规范稿件编审流程,缩短稿件处理周期,《中小学教师培训》在线采编系统从2014年7月起试运行。在线采编系统,可实现作者在线投稿、查稿,专家在线审稿,编辑在线办公。该系统具有快捷、互动、方便的优点,有利于信息的及时交流。

作者在首次使用“作者投稿系统”时,需点击作者中心首页进行“注册”成为用户,注册时请务必按照提示和要求如实填写作者信息和稿件信息,并将所填信息记录和发送,确认投稿完成,并可再次登陆系统查询稿件进度。

欢迎各位新老作者在线注册和投稿,并将使用过程发现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意见及时反馈给本刊杂志社。原投稿电子信箱jshpx@nenu.edu.cn仍同时使用。▲

《中小学教师培训》采编系统网址http://zxxx.cbpt.cnki.net

猜你喜欢
沙坪坝区全区课题
“钓”口罩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在抗疫中发展的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医院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第一次写课题
创甲路上奋力前行的沙坪坝区中医院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沙坪坝区为例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35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