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记红 刘春灵
(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漯河 462002)
所谓医德,就是医疗卫生行业的从业人员在医疗卫生实践中形成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在 “医闹”频发,医患矛盾日益激化的现状面前,强化医德建设不仅仅体现在医疗行业,医德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切实加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成为解决医患冲突的关键问题之一。而基础课程中的医德教育环节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旨在探讨病理学教学中的医德教育渗透。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人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崇高的医德目标可以为医学生在复杂的医疗环境中指引方向、坚定信念,因此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目标在医德培养中至关重要。
如何在病理学教学中强化学生追求高尚职业道德的理想和信念呢?在病理学绪论中,将病理诊断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和誓词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相联系,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才能一步一步接近理想。正确的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前提和保证,也是 “救死扶伤”的关键一步,著名病理学家纪小龙曾说:病理诊断是目前所有诊断方法中最准确的,明了学习病理的重要性以外,同时理解医生的责任。此外,在讲到良恶性肿瘤的区别时,设问:假设诊断错误后果会如何?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的品格。在实践教学中,运用CPC案例教学法,给出病例,分组讨论,诊断,最后教师答疑、点评,分析学生的诊断,角色扮演可使学生真实体会医生的责任,培养医学生的责任心,将崇高的职业道德具体化、实践化。
崇高的医德目标与对生命的敬畏心息息相关。在病理学实践教学中组织学生观摩尸体解剖,切身体会当下紧张的医疗环境,体会尸检人员对生命的敬畏,把尸体当 “患者”,把解剖台当手术台[1],学习一丝不苟、严谨的操作手法,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同时仔细观察病变、认真思考,最后诊断。此外,在平时的实践教学中,观察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时,提醒学生对提供标本者心存感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科学的探索精神是崇高医德目标的延伸。在病理学教学中引入相关医学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启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精神[2]。例如,2008年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 (Harald zur Hausen)因发现人乳头瘤病毒 (HPV)引发子宫颈癌获诺贝尔医学奖。zur Hausen首先提出假说:认为HPV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并坚定这一想法,经过10多年坚持不懈的研究终于发现HPV-16,18整合入宿主宫颈细胞基因组中,并被不断转录,因此导致了宫颈癌的发生[3]。基于HPV的发现,宫颈癌疫苗问世,减少了手术需求及宫颈癌的全球负担,为医学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此外,本教研室在实践教学中增加创新性实验设计模块[4],设计实验项目如急性肝中毒,学生查找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最后观察实验结果,教师起指导作用,突出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及创新能力、探索精神的培养。
前面已经提到CPC案例教学在实践中应用可以增加学生对医生角色的认识;此外,通过典型的医疗纠纷案例的学习,可使学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准确地认清医生的责任及如何成为一名好医生,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加深对崇高医德的追求。如引用 《今日说法》中的一些医疗纠纷案例 《34天的生命》,医生未经家属同意将患先天性脊柱裂、化脓性脑膜炎、脑积水且未脱离危险的男婴带离病房。此案例双方当事人各执一词,我们无从判断事情的真相,但是,无论家长是否已经放弃对孩子的治疗,医院及医生对危重病人都有救死扶伤的义务,而医生要恪守职业道德。从这一反面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医生恪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及未遵守职业道德的后果的严重性。又如,在另一案例 《小牛的手指》中[5],医生未经家属同意,未做活体组织检查就切除了小牛的手指。通过这一案例启发学生思考学习医学知识的重要性。
良好的沟通及协作能力是医师道德规范的一项必要内容。学生座谈会是一个反馈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较有效的方法,或者通过不记名的方式把建议写下来交给老师,建立有效的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建议和问题。另外通过课堂讨论及CPC案例讨论都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及协作能力。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可以为学生以后解决医德两难事件提供有力的帮助。
所谓 “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医德教育中同样是这样。因此教师不仅要认真、负责地传授知识、技能,更要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目标 “身正为师,行高为范”,处处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英国教育家洛克也说过:“没有什么事情象榜样能够温和而又深刻地打动人们的心理。”所以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能做到慎独,淡泊名利,廉洁从教,勇于奉献,诲人不倦,对待学生如春风化雨,用仁爱之心影响学生。孔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书更要育人,这是医疗行业的需求,更是我们教育者的使命。
[1]王凤臣,王维峰.解剖学教学中融入医德教育的探索[J].解剖科学进展,2010,16(6):581-582.
[2]王记红.病理学教学与相关医学史引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2):66-67.
[3]宋伟,宋德懋.HPV、HIV的发现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09,40(1):89-96.
[4]杜华贞,张延新.仿真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探讨[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8,25(2):213-215.
[5]张麦秀.浅议病理教学过程中的医德渗透[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1):7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