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华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北京 100048)
世界经济强国和新兴经济体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得益于一批世界级创新企业的崛起。当前,越来越多来自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已经突破了创新的地域局限,成为全球市场的创新领先企业[1],但是这些企业是如何实现全球创新的,有哪些内外部因素影响企业实现全球创新,这些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到地解答。
从本地创新到全球创新,企业创新网络布局的扩大必然要求更加开放化和全球化的技术资源配置和使用方式[2]。虽然学术界日益关注外部技术获取对全球创新的影响,但是目前的国外研究仍以发达国家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国内研究还处于起步和理论探讨阶段,缺乏基于大样本的实证分析;许多研究将外部技术获取作为一个整体,或者只关注某一种技术获取模式对创新的影响,缺乏对不同技术获取模式作用的比较研究[3];现有研究对外部技术获取与企业创新两者之间是否有其他因素的影响还未进行充分的讨论。基于以上研究不足,本文将不同的外部技术获取模式、技术获取广度和深度、内部研发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目的在于深入探讨外部技术获取对本土企业全球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加深对我国本土企业全球创新和技术获取战略的理解,并为企业的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全球创新意味着企业将竞争由本地市场扩展到全球市场,能够在全球市场上快速而有效地推出创新性产品、流程或服务[4]。为了应对全球市场竞争,企业会采取多种创新策略和活动,例如进行海外研发、与国外组织开展研发或市场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些活动促进了企业对当地市场的快速反应和对技术知识的有效获取,对全球创新企业维持竞争优势至关重要[5]。可见,全球创新企业的最终目的是推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成果,建立和维护竞争优势。为了对全球创新企业和本地创新企业进行区分,进一步了解二者之间在创新机制方面的差异,奥斯陆创新调查手册引入了创新新颖度的概念,建议以企业创新成果是“全球最新”、“市场最新”、还是“企业最新”来判断不同企业的创新程度[6],这被以OECD 为代表的国家在创新调查中广泛采用。Kalantaridis 和Pheby 根据创新程度将企业分为全球创新者、渐进创新者、本地创新者、无创新者四类,其中全球创新者是指在全球市场上最先推出新产品、新工艺等创新成果的企业,这些企业是创新的开拓者,能够获得技术领先和市场先导优势[7]。基于已有研究,本文认为如果本土企业率先在全球市场上推出了最新的产品、流程或服务,就可以认为是实现了全球创新。
企业知识基础理论认为,企业能力本质上是知识的整合,内部组织学习和外部组织学习带来的知识积累、创造和整合推动了企业能力的演化[8]。全球创新作为一种突破性创新[9],对内外部技术知识的需求尤为突出,并表现为两个主要特征:第一,全球创新具有更高的技术复杂性,需要进行反复的研究开发或试验,因此内部研发的有力支撑非常关键;第二,全球创新面临着更高的创新风险,对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的需求更为强烈,这意味着企业很难仅依靠内部开发来获取全部技术知识,必须加大对外部技术的获取[10]。但是,企业的内部知识与外部知识是互补关系[11],企业在外部技术获取中,只有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对外部知识的转化能力,才能推动创新能力的升级[12]。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企业正在经历从产品走出国门到创新走出国门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技术资源获取并与自身能力进行互补和有效融合是至为关键的。
本文基于企业知识基础理论,将外部技术获取与内部技术开发纳入本土企业全球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框架,重点分析不同的外部技术获取模式、技术获取广度与深度对本土企业全球创新的影响,并探讨内部研发在外部技术获取和全球创新中可能发挥的中介作用。
外部技术获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基于组织学习视角,外部技术获取能够为企业的技术学习提供自身所不具备的多种互补性知识[9];第二,外部技术获取可以降低企业创新的风险性,使企业更加聚焦于核心技术能力开发,有利于推出更具差异性的产品和服务[3]。
虽然外部技术获取对创新的积极作用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但是不同的技术获取模式对创新的影响机制是不同的。在先进设备引进模式中,企业主要是引进内嵌于设备的生产和开发技术,这有利于推动企业的产品新功能开发和工艺改进,实现创新升级。在技术许可模式中,企业获取的主要是标准技术和成熟技术,技术可选择的余地很大,同时也降低了技术开发的成本、降低了开发周期,会对新产品开发产生直接、快速的影响。在与大学和企业的技术合作模式中,企业不仅可以获得显性技术知识,还可以通过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推动各种难以表述的隐性知识在企业间的扩散,促进了企业创新潜力的增加。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
H1a:先进设备引进对本土企业全球创新具有正向影响;
H1b:技术许可对本土企业全球创新具有正向影响;
H1c:与大学技术合作对本土企业全球创新具有正向影响;
H1d:与企业技术合作对本土企业全球创新具有正向影响。
Laursen 和Salter 从广度和深度两个层面来刻画企业外部技术搜索战略的特征,技术搜索广度是指企业外部技术搜索的渠道或获取的技术资源的数量,技术搜索深度是指企业在技术获取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他们对英国制造企业的研究发现外部知识获取广度和深度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13]。相比本地市场创新,全球创新中涉及的技术复杂性、系统性更高,高的技术获取开放度可以降低封闭式创新带来的风险。同时,企业在与技术伙伴的互动中可以发现更多的创新机会并提高产品性能和创新性。基于此,本文假设:
H2a:外部技术获取广度对本土企业全球创新具有正向影响;
H2b:外部技术获取深度对本土企业全球创新具有正向影响。
目前新一轮科技浪潮已席卷全球,全球创新企业要在对手如林的竞争环境中站在创新前沿,如果不将知识获取网络扩展到国外,将很难适应全球市场对产品和技术的需求,降低对市场反应的灵活性。当前,全球的先进技术仍然主要源自发达国家,扩展从国外获取先进技术的渠道,是企业了解技术和产品发展动态并据以推出创新成果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
H2c:与国内技术获取广度相比,国外技术获取广度对本土企业全球创新的影响更大。
内部研发对企业创新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内部研发是企业技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有助于对外部知识的吸收利用;其次,内部研发实力强的企业更有能力搜索行业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并捕获有用的技术知识,将其应用到创新活动中。在全球市场推出最新产品或服务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创新,需要大量的内部知识创造过程。我国走在创新前沿的企业都普遍重视内部研发,例如段姗和宁建荣总结了以浙江为代表的本土创新示范企业在加大研发机构建设和研发投入方面的典型特征[14]。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
H3a:内部研发对本土企业全球创新具有正向影响。
外部技术获取可能会推动企业的内部研发活动。首先,内部研发能力的形成依赖于企业多年的知识创造和积累,而外部技术获取可以扩展企业的内部知识基础,弥补内部技术开发的不足;其次,在对外部新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研发人员的技术能力得以提高,进而促进了内部研发工作的效率提升;此外,通过对外部技术的扫描和获取,企业可以接触到全球最新的技术知识,这些知识可能会成为催发内部技术开发的“种子”[15]。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
H3b:内部研发在外部技术获取与本土企业全球创新之间发挥着正向中介效应。
本文的企业样本来自于对北京地区软件、生物、汽车零部件三个产业的创新调查,调查问卷借鉴了欧盟创新调查的设计思路,问卷内容包括企业背景、市场进入战略、创新的类型与程度、内部资源与能力、外部联系和渠道五个部分。问卷的发放主要是通过与北京市一家著名调查公司合作,采用电话联系和直接邮寄问卷两种方式进行。在经过小规模预调查和个别企业访谈后,修改了问卷的部分题项,于2011年7月开始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以企业2010年的实际经营情况为依据,最终得到有效问卷500 份。样本企业特征见表1。
表1 样本企业特征
(1)全球创新。本研究从产品、流程、组织三个方面来询问企业在被调查期间是否有创新成果,并请企业确认该项创新成果是属于“全球最新”、“国内最新”还是“企业最新”,如果企业在这三类创新成果中至少有1 项属于全球最新,则判断该企业实现了全球创新,对其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
(2)外部技术获取模式。本文重点分析4 种外部技术获取模式:先进设备引进、技术许可、与大学技术合作、与企业技术合作,每一种技术获取模式都是二分类变量,如果企业在被调查期间进行了该种技术获取模式,则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
(3)外部技术获取广度和深度。对外部技术获取广度,借鉴Laursen 和Salter 等学者的做法[13],将国内、国外的4 种技术获取模式的数量分别加总,得到国内技术获取广度、国外技术获取广度两个变量,每个变量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4。对外部技术获取深度,根据企业在技术交流中涉及的生产制造、技术研发、技术培训、技术管理、技术战略5 个方面的内容,设计了5 个题项并请企业判断在这5 个方面与技术提供方进行技术交流的频率,然后根据问卷结果计算5 个题项得分的平均值作为技术获取深度的测量值,测量出的技术获取深度是离散型的数值变量。
(4)内部研发。内部研发是一个二分类变量,若企业在被调查期间进行了内部研发活动,则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
(5)控制变量。不同产业间的技术体制、市场结构与创新的相关关系随产业的不同而存在差异[16]。企业规模越和年龄越大,所积累的知识基础越丰厚,在内部管理和知识应用方面的能力越强,更有可能实现全球创新[17]。鉴于此,本文还考虑了产业类型、企业规模、企业年龄三个控制变量。对产业类型设置三个虚拟变量,分别是“生物”、“软件”、“汽车零部件”,若该企业属于相应产业,则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企业规模按照员工人数设置为有序分类变量,1=50人以下,2=50~99 人,3=100~499 人,4=500人及以上。企业年龄也设置为有序分类变量,1=5年及以下,2=6~10年,3=11~15年,4=15年以上。
由于研究模型中的因变量是二分类变量,因此采用了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并运用SPSS17.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首先检验了外部技术获取各要素以及内部研发对全球创新的影响,回归结果见表2。
表2 外部技术获取和内部研发对本土企业全球创新的影响
从模型1 可以看出,虽然本文所选取的3 个产业在产业形态、技术特征方面有着较大的不同,但是回归结果表明,这三个产业的企业在全球创新方面的差异并不显著,企业规模和年龄也没有取得统计显著性。
在模型2 中,先进设备引进、技术许可、与大学技术合作对全球创新的影响都在5%水平下显著,且系数为正,说明这三种技术获取模式对本土企业全球创新产生了直接的正向影响,假设H1a、H1b、H1c 得到支持。与企业技术合作对全球创新的影响系数为负,但没有取得统计显著性,假设H1d 没有得到支持。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四种外部技术获取模式中,与大学的技术合作对本土企业全球创新的影响最大,这可能是由于来自大学的技术知识更具有科学前沿性,而全球创新往往需要企业站在技术前沿进行产品开发,技术难度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双方的合作[18],有利于更高水平的创新。
在模型3 中,国内技术获取广度、国外技术获取广度、技术获取深度与全球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都通过了检验,假设H2a、H2b 得到支持。从模型3 还可以看出,相比国内技术获取广度,国外技术获取广度对全球创新的影响更大更显著,说明更多地与国外技术提供方建立联系,比国内技术获取更能推动全球创新,假设H2c 得到支持。
在模型4 中,内部研发与全球创新的正向关系通过了验证,假设H3a 得到了支持,这既印证了学者普遍认可的内部研发对创新具有积极影响的观点,还进一步证实了内部研发对更高程度的全球创新的正向推动作用。
根据Baron 和Kenny 的中介作用检验方法,对内部研发中介效应的检验包括三个步骤。(1)检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影响显著的自变量进入中介效应检验,由表2 的模型2、模型3 可知,除与企业技术合作外,其他6 个外部技术获取变量都需要进入中介效应检验模型。(2)依次检验自变量对中介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以及中介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本文以内部研发为因变量,按单因素二元logistic 回归模型将外部技术获取的6 个变量分别分析,回归结果见表3。可以看出,每个单因素分析模型的整体拟合优度较好,各个外部技术获取变量都和内部研发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将自变量、中介变量同时放入回归方程,如果自变量的回归系数不再显著,则说明是完全中介过程,如果显著,则说明是部分中介过程。由表2 的模型5、模型6 可以看出,加入中介变量之后,先进设备引进、技术许可、国外技术获取广度、技术获取深度对全球创新的影响依然显著,但回归系数都减小了,说明内部研发在这几个变量与全球创新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大学技术合作、国内技术获取广度对全球创新的影响不再显著,说明内部研发在其中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假设H3b得到了支持。
表3 外部技术获取对内部研发的影响
(1)外部技术获取模式普遍对本土企业实现全球创新存在积极影响,但影响存在差异。通过先进设备引进、技术许可、与大学进行技术合作的方式可以显著推动本土企业的全球创新,特别是与大学的技术合作对全球创新的影响最为显著,但是与企业的技术合作对全球创新却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是由于企业之间出于占有更多创新利益的动机,倾向于更多地获取对方的技术并保护自己的核心技术不被暴露,由于全球创新的潜在收益更高,这种动机可能会更强烈[19]。这表明,本土企业要在全球市场上获得创新先导优势,既要积极建立多种国内、国外的技术获取渠道,也需要结合自身的资源与能力以及与技术提供方之间的关系性质,谨慎选择和管理外部技术获取过程。
(2)提高外部技术获取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本土企业实现全球创新,其中国外技术获取广度的影响要显著大于国内技术获取广度。这表明,本土企业要实现全球创新,积极扩展外部技术获取的渠道,加强与技术提供方的技术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企业要格外重视扩展与国外技术提供方的联系,了解全球技术和市场的动态发展趋势,并在外部技术获取的过程中加强自主技术学习,增强自身的研发实力。
(3)内部研发是本土企业进行全球创新的重要内部推动因素,同时还在外部技术获取和全球创新之间发挥中介效应。这首先表明内部研发在全球创新中是不可替代的。其次,外部技术获取对全球创新的作用,部分或全部是通过内部研发来实现的,企业不能仅依赖对外部技术的获取来实现创新突破,而是要充分发挥内部研发的桥梁作用。另外,研究还显示企业外部技术获取越多样,与技术提供方的交流越频繁,越有助于企业的内部研发活动,这表明企业的内部研发能力不仅要依靠自身的努力,还要通过加强与外部技术提供方的互动来予以提升。本土企业要突破闭门造车或过度依赖外部技术的两种误区,加强外部与内部技术活动的融合和互补。
(4)产业特征对样本企业实现全球创新的影响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全球创新更多地取决于企业自身可利用的资源和努力程度,并非特定产业的企业才有实现全球创新的特别优势。研究还发现,规模较小的企业和规模较大的企业在实现全球创新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规模较小的企业与大企业一样具有全球创新的机会。
[1]Bruche,G.The emergence of China and India as new competitors in MNC's innovation networks[J].Competition &Change,2009,13(3):267-288.
[2]Amara,N.,Landry,R.,Becheikh,N.,Ouimet,M.Learning and novelty of innovation in established manufacturing SMEs[J].Technovation,2008,28(7):450-463.
[3]Tsai K.-H.,Hsieh M.-H.,Hultink E.J.External technology acquisition and product innovativeness:The moderating roles of R&D investment and configurational context[J].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1,28(3):184-200.
[4]Fallah M.H.,Lechler T.G.Glob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Strategic challenges for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J].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8,25(1-2):58-74.
[5]Doz,Y.,Santos,J.,Williamson,P.From Global to Metanational:How Companies Win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1.
[6]OECD/Eurostat.Oslo Manual:Guidelines for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ata[M].Paris:OECD/Eurostat,2005.
[7]Kalantaridis,C.,Pheby,J.Processes of innovation among manufacturing SMEs:the experience of Bedfordshire[J].Entrepreneurship&Regional Development,1999,11(1):57-78.
[8]Grant,R.M.Toward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Special Issue:Knowledge and the Firm):109-122.
[9]Therrien,P.,Doloreux,D.,Chamberlin,T.Innovation novelty and(commercial)performance in the service sector:A Canadian firmlevel analysis[J].Technovation,2011,31(12):655-665.
[10]Srinivasan,R.,Lilien,G.L.Rangaswamy,A.When being first is not enough:network externalities and the survival of pioneers[R].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Business Markets,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Report 4-2002.
[11]Cassiman,B.,Veugelers,R.R&D cooperation and spillovers:Som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Belgium[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2,92(4):1169-1184.
[12]Ernst D.,Kim L.Global Productions Networks,Knowledge Diffusion,and Local Capability Form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R].Economics Study Area Working Papers,2002,19,East-West Center,Economics Study Area.
[13]Laursen,K.,Salter,A.Open for innovation:the role of openness in explain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mong U.K.manufacturing fir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6,27(2):131-150.
[14]段姗,宁建荣.充分发挥创新型企业引领转型发展的作用——对浙江省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分析与评价[J].中国科技论坛,2012,(11):91-97.
[15]Iwasa,T.,Odagiri,H.Overseas R&D,knowledge sourcing,and patenting:an empirical study of Japanese R&D investment in the US[J].Research Policy,2004,33(5):807-828.
[16]Castellacci,F.Technological paradigms,regimes and trajectories: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industries in a new taxonomy of sectoral patterns of innovation[J].Research Policy,2008,37(6-7):978-994.
[17]Nooteboom,B.,Van Haverbeke,W.,Duysters,G.,Gilsing,V.,van den Oord,A.Optimal cognitive distance and absorptive capacity[J].Research Policy,2007,36(7):1016-1034.
[18]黄攸立,王茜,洪嵩.基于竞合视角的产学R&D 联盟发展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1):18-23.
[19]赵炎,周娟.企业合作网络中嵌入性及联盟类型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中国半导体战略联盟网络为例[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25(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