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昱方,徐 悦
(江南大学商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城市作为区域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中心,担负着提高国家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国际竞争能力的重任[1]。建立健全城市创新系统,增强城市创新能力,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和国家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城市创新系统的研究是在国家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上发展而来的。相较于国家和地区,城市创新更加具有地方性、独特性和开放性,是我国形成后发优势的主要贡献单位。国内学者密切关注对城市创新系统的研究,但多集中在探讨其构成与评价,对城市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研究并不多。城市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解释的是城市创新系统的生成,尤其是为打破现有平衡完善城市创新系统而服务。
部分学者努力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创新系统的动力来源,其中影响力较广泛的是通过引入了系统动力学与自组织理论揭示创新系统的动力生成的过程,这些研究均基于硬系统思想。这种硬系统的思想由构成论的角度出发,强调基于解决问题的逻辑,追求目标实现过程整体优化的思想[2]。然而,人类的活动不仅涉及结构化问题,还涉及人类丰富多元的价值判断问题。在这种“软”问题情境中,硬系统思想往往无法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人类独特的“自我意识”使得人类活动系统具有与其他系统不同的复杂性,反映了一种反思、学习、预见以及选择行动的自由和能力[3]。在研究城市创新系统动力生成机制时,我们应当清晰地认识到系统中人类活动的重要性。
创新人才是城市创新系统的元单位,人类的创新即是城市创新系统的元动力,但这种动力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怎么样才能驱使创新的产生呢?创新受到个体与其所处的创新环境双方面的交互影响,人与环境匹配理论认为个体与环境间的匹配程度决定了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要素的集聚。因此从人与环境匹配的角度来解释创新的产生是合理且具有理论意义的。
城市创新系统不仅是一个人类活动系统,同时也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个体与其他个体以及创新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不断改变着个体自身同时也改变着创新环境,在整体层次上表现出适应性。这种自下而上的系统思想认为,创新活动主体自身的目的性和积极主动性与环境的反复相互作用应当是系统发展和进化的基本动因[4]。这种反复交互作用不是固定在一个平面的简单循环,而是在不同层次间的跃迁与交叉催化,是推动系统原始反终不断创生新起点的可持续生成过程。霍兰把在科学和技术创新中引导创新资源向某一地域集中起作用的机制叫做标识。城市创新系统动力生成来自创新活动主体与创新环境资源间标识的匹配后形成的黏着机制,其表现为创新环境刺激和推动创新主体产生创新需求,并转化为创新行动的制度化条件[1]。
图1 城市创新系统动力生成机制
创新活动主体通过标识相互识别与选择,不同的活动主体在创新环境下为了达到整体效应形成了新的更高层次的主体——集聚体。创新环境中集聚体标识与创新环境标识之间的匹配实现了最终的黏着。霍兰认为,这种黏着机制为创新活动主体逐渐适应环境并充分利用集聚体中其他主体提供的特定环境提供了解释[1]。如果标识间的匹配结果良好,创新活动主体可以获得创新环境中大部分的资源,实现创新系统的涌现(指的是系统整体获得了个体所不存在的属性、行为,是创新系统中经过知识学习的创新行为的产生);如果匹配结果不好,创新活动主体便无法获取需要的资源,进而无法形成黏着产生创新。因此,创新环境必须具有各类创新要素,并与创新活动主体间发生良好的匹配形成黏着方可产生系统的动力(见图1)。
(1)城市创新系统的创新活动主体。系统的动力生成机制为整个系统提供和传输运动、发展、变化的能源和能量[2],使创新活动保持旺盛的动力。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推动的科技创新越来越多的内在于物质资本之中”[5]。人才是知识资本载体和人力资本的载体,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愿的个体是创新系统中最重要的创新资源,也是城市创新系统中人类创新活动的主体[5]。
(2)人与环境匹配机制。在城市创新系统动力生成的过程中,匹配是动力生成的核心环节。人与环境匹配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匹配的发生机理,它研究的是个体与环境间的相适应性,反映了行为主体与环境间的一种交互式作用。人与环境匹配的观念可以追溯到勒温的场论。勒温认为,行为是活动主体内在需要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函数,即B=f (P,E),其中B 指的是行为,P 指的是包括内在需求、欲望等的主体,而E 指的是心理环境(感知到的环境)[6]。由此可知城市创新系统中的创新行为也离不开创新活动主体与创新环境的相互作用。
1987年施耐德(Schneider)提出了“吸引-选择-摩擦”(Attraction-Selection-Attrion,ASA)模型,认为行为主体对其自身与环境的匹配状况进行评估,对目标相似的环境产生偏好[7]。通过长期的“吸引-选择-摩擦”循环,主体及其行为构成了环境的特征,也就是E=f (P,B),同时也决定了环境的结构与文化等,这是对匹配的机制的最早的解释。创新活动主体与创新环境间通过对双方的标识(例如是否具有创新条件)的初步判断而产生吸引,继而与自身的标识形成对比确定匹配程度。系统中创新活动主体的目的性使得其对环境具有一定的期望,而系统对与创新活动主体也有着一定的要求,二者达成匹配从而产生创新行为。各要素的不匹配会导致创新系统的失效[8]。
创新的主体要素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愿的个体,其特点是吸引并使得自身被创新环境所选择的重要标识。由于匹配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因此创新活动主体也对创新环境进行着筛选。他要求创新环境能够为其创新实现提供必要的物力、财力、人力等支撑,同时包括对创新的价值追求与社会文化氛围。不同的创新价值链中的所有活动都有可能产生创新[9],因此不同的创新阶段创新活动主体的需求重点也会发生改变,这与其自身的创新特点与需求相关。若这种双向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则匹配良好并形成黏着,创新活动主体对创新环境所提供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产生创新的涌现。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城市创新系统动力生成机制的匹配过程(见图2)。
图2 城市创新系统动力生成机制中的匹配过程
城市创新系统动力生成机制的核心是人与环境的匹配,确切讲是进行创新活动人才与创新环境间的匹配。人才与环境的匹配是组织层面发生突现的基础。匹配的要素究竟具体有哪些?为此我们必须了解创新活动主体对创新环境有何需求。因为其感知到的创新环境与其需求密不可分,换言之,进行创新活动的人才需求要素即是其感知的创新环境要素。城市创新系统要求将创新成果商业化、扩展化,创新活动主体同时承担着城市创新系统中创新转化的任务。因此,我们的调查对象选取为创新创业人才,这样更能反映出他们的创新转化能力。
由于感知到的环境要素是人才的一种主观判断,因此本文采取问卷调查发来获取此方面的信息。无锡市在引进创新创业人才推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进行了率先的探索,因此本次调研主要是以无锡市为例。
(1)量表开发。基于人与环境匹配理论,本研究探索开发了城市创新系统动力要素匹配量表,以期能够反映出创新活动主体的创新需求,并能够对现有创新环境进行评价,考察其匹配程度是否能够形成黏着。
表1 城市创新系统环境动力要素匹配量表因子分析结果
研究过程中,我们随机选择了24 名无锡引进的创新创业人才进行访谈。访谈结束后,对访谈结果记录内容进行编码分析,并加以总结提炼。通过对最初条目进行筛选、简化及分类,得到创新创业人才关注的创新环境条目33 个(见表1)。
根据访谈结果及已有的相关研究,本研究设计了结构化问卷。为了探索创新创业人才的创新需求,本研究对各条目从重要性与满意度两方面进行测量。重要性主要用于测量创新创业人才自身需求,反映了个体对环境标识的期望;满意度主要用于测量创新创业人才对现有环境的感知与评价,反映了个体对于环境标识的评价;两者的一致程度即可反映创新活动主体与创新环境的匹配程度。所有项目全部采用Likert 式5 点量表进行评价,从1~5 记分,表示从“很低程度”到“很高程度”等5 个等级变化选择,请研究被试者根据实际情况以Likert 式5 点量表进行评价。
(2)样本与数据来源。本次调研向无锡引进的创新创业人才发放问卷600 份,回收443 份,回收率为73.8%,其中调研对象不符的问卷249 份,有缺失项的问卷68 份,剩余有效问卷126 份,有效回收率为21%。
(1)信度与效度分析。本研究运用SPSS19.0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利用KMO 和Bartlett 球形检验对量表的建构效度进行检验,利用Cronbach'α 系数检验对量表进行信度检验。KMO 值为0.910,累计贡献率均达到69.67%,表明问卷有较好的效度。
本研究使用的量表是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剖析的基础上,通过与被试者深度访谈后设计得来。新设计的量表中各分量表的Cronbach'α 值最低为0.864,各分量表数据内部一致性较高。
(2)因子分析结果。问卷因子分析共得到5个公共因子。根据因子的具体内容,分别命名为“城市现代化水平”、“创业创新配套服务”、“政策环境”、“基本生活条件”、“人力资源支持”。具体各因子所包含的题项与各题项的因子载荷如表2所示。
重要性—绩效分析方法 (Important-Performance Analysis,又称IPA 分析法)最早由玛帝拉(Martilla)和詹姆斯(James)提出,通过将影响某一目标或事物的各相关指标从重要性和绩效表现性(即满意度)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并将数据结果直观地反映在同一坐标系,为决策者提供重点问题分析和决策选择项目[10-12]。
重要性是个体根据自身的需求对事物价值的一种判断,反映了个体的期望;而满意度则是个体根据主观感知到的客观现实做出的评价。IPA方法本质上是基于主观期望与客观感知的一致性分析对客观事物进行评价。应用IPA 方法,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各创新要素的匹配情况。高重要性、高满意度与低重要性、低满意度两个象限属于匹配良好的区域,另两象限则属于匹配较差的区域。
为检验每个项目重要性和满意度的差别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采取配对样本t 检验,设置95%的置信区间,若p<00.05,表明差别显著;若p<00.01,则差别非常显著。检测结果显示33个题项的差异均非常显著,表明被测者能够清晰的区别重要性与满意度,且重要性均值与满意度均值之差均为正值,表明目前无锡的各项环境并未完全达到创新主体的期望。
(1)落在第一象限的测度项目包括:政策环境、城市现代化水平、基本生活条件。根据IPA 原理,本象限的评价结果表明受访者认为这些项目对创新的产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且实际情况令人较为满意,匹配度较高。无锡地区政策环境、城市现代化水平、基本生活条件与创新活动主体的需求间差异较小,可视为形成了黏着,对创新的产生有一定的动力效应(见图3)。
图3 无锡市城市创新系统动力要素IPA 分析图
对政策环境的关注是创新创业人才对环境中创业创新价值观需求的体现。“后发优势”理论认为,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理论上可以通过政策变量强化创新环境[13]。政策作为政府引导资源配置的一种措施,体现了政府关于创业创新的态度与理念[14]。针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鼓励政策直接导致了创业创新增加[15]。
城市现代化水平与体现了创新主体对创新环境的观念层面要求。城市现代化一般是指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等由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过程[16]。城市现代化具体表现在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以及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中,展现了现代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精神文明水平[17],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与理念的先进水平[18],为创新提供了便利与支持。
基本生活条件满足的是人才在生活中的基本需求,是人才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前提。现有的政策在不同程度上为其提供了生活上的帮助与便利,理解人才对基本生活的需求和困难,为创新动力生成提供了基础保障。
(2)落在第二象限与第四象限的分别是创业创新配套服务与人力资源支持。尽管相较于其他的动力因素创业创新配套服务的重要性略低,尽管如此它的重要性评分也有3.8。这表明在在所有的因素当中它的发展可以暂缓,当务之急仍是落在第四象限的人力资源支持。
依靠中间性服务组织建立的完善的创业创新配套服务是硅谷等世界著名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典型特征,它能够加速创新产出的价值实现和技术升级。实践中政府主导的配套服务传递了政府扶持政策,同时把企业的需求、技术市场的信息、等信息传递给政府部门,以便纠正以往支持策略的不足[19]。目前测得的创业创新配套服务重要性较其他项目得分较低,可能是由于目前的创新创业活动更多的集中于新产品的设计研发上,对于其他的各类配套服务的重视程度有一定的滞后性。而满意度只有3 分表明,在现有认知水平上无锡的配套服务仍不能使创业创新人才满意。
良好的人力资源支持是创业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将创新成果及其周围潜在的商业机会转变为现实的基础[20]。人力资源支持情况反映了城市的人才储备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人力资源支持的不满意意味着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得不到与其创新活动相关的人才。较高的重要性与较低的满意度,意味着该领域的题项匹配程度较差。对重要性问题的不满意将会直接拉低创新创业人才对创新环境的评价,对城市创新系统产生不满。人力资源支持不仅没有形成较好的黏着成为创新的动力,反而可能成为限制创新的短板。因此,该领域的问题成为了目前亟待改善与改进的问题,反映出的问题亦是与无锡同类的非中心城市所面临的问题。
(1)实证结果表明,创新活动主体基于其自身需求而关注的创新环境主要体现在城市现代化水平、政策环境、创业创新配套服务、人力资源支持和基本生活条件五个方面。创新环境通过这五个方面创新资源的标识吸引着创新人才,创新人才通过评价环境中的创新要素水平判断其是否符合自身的要求。当其感知到的创新要素与自身发生良好的匹配时,创新人才会选择驻留进行创新活动,由此形成了紧密的黏着机制,进而推动着城市创新系统的发展与创新的产出。
(2)在以无锡为例的实证研究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要素都实现了良好的匹配。这与无锡地区的区域特征、产业发展基础息息相关。对于像无锡这样的非中心城市,在缺乏大学支撑的情况下,本地可提供的人才数量与人才的专用性都受到了较大的挑战。尽管人力资源支持与配套的服务并没有达到创新活动主体的期望值,但是无锡仍然吸引到了不少创新创业人才进行创新活动。这有效地说明了,在现阶段城市现代化水平、政策环境、基本生活条件成为了无锡最有力的标识,吸引了人才的到来并与之形成了良好的匹配,发挥了这些要素的驱动作用。由于研究样本的局限性,人力资源支持与配套服务的驱动作用并没有得到验证。接下来的研究我们将试图选取更多的城市来进行调查研究,尤其是选择那些目前已具备良好城市创新系统的城市。
(3)对于需要建立后发优势的城市而言,具体而明确的标识是吸引人才进行创新活动的首要因素。标志的建立不仅仅需要切实的基础建设还需要对标识的扩散进行有效的宣传。另外,创新的不同时期所需的创新要素侧重不同,任何一个阶段的要素不匹配都会导致创新的无法完成。配套服务与人力资源支持会随着创新的深入而变得异常重要,这种环境要素的感知是具有滞后性的。城市创新系统的建立要避免短板现象的产生,否则会使得创新流产。
[1]张省,顾新.城市创新系统动力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5):35-39.
[2]闫旭辉,颜泽贤.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诠释主义立场与认识论功能[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28(12):29-35.
[3]闫旭辉,严泽贤.切克兰德软系统思想评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26(12):24-30.
[4]王桂山,金福.高新技术企业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对策[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3(2):103-112.
[5]洪银兴.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J].经济学家,2013,(1):5-11.
[6]刘宏宇.勒温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评述[J].社会心理科学,1998,(1):57-61.
[7]Schneider B.The People Make the Place[J].Personnel Psychology,1987,40(3):437-453.
[8]樊春良.国家R&D 计划在建设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作用[J].中国软科学,2006,(10):96-102.
[9]李飞,张晓立,覃巍.城市创新系统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7,(10):29-33.
[10]王丹丹.基于LIBQUAL+的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之IPA 分析[J].情报科学,2008,26(9):1349-1352.
[11]廖治学,骆毓燕,戈鹏,任佩瑜,郑伟民..基于PC-FUZZY-IPA 法的旅游地游客满意度研究——以九寨沟景区为例[J].软科学,2012,26(9):95-98.
[12]张光,庄玉乙.公民期望与政府职能的改进——基于一项对大学生财政支出认知态度的调查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2,9(3):11-18.
[13]宋美丽,孙健.国外人才集聚模式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纵横,2010,(2):119-122.
[14]赵都敏,李剑力.创业政策与创业活动关系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03):19-26.
[15]王东明,张文霞.留学回国人员的职业发展优势分析——以科技工作者群体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0,(12):117-122.
[16]朱铁臻.城市现代化发展中的几个理论问题[J].当代贵州,2003,(3):10-12.
[17]邵颖萍.中国城市现代化的内涵与核心[J].城市问题,2012,(11):15-21.
[18]高文杰,高旭基.于SEM 的我国重要城市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40(18):56-64.
[19]李柏洲,孙立梅.创新系统中科技中介组织的角色定位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9):29-33.
[20]王丽平,李乃秋.立足技术创新的企业人力资源支持体系[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09):15-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