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伟,尹文强,王 伟
(潍坊医学院管理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guohongww@126.com)
医患沟通
基于沟通过程模型的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郭洪伟,尹文强**,王 伟
(潍坊医学院管理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guohongww@126.com)
通过全面分析医患沟通特点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需求的现状,在沟通过程与胜任力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医学生胜任医患沟通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并通过对山东省三所医学院校现场调研评价医学生对沟通能力及其培养的认知与态度,测评其实际沟通能力水平以及当前在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等的分析,提出了通过增强对医学生的沟通动机培养、沟通理论知识学习、共同能力实训的方法来构建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有效体系。
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体系;沟通过程模型
医务人员沟通能力不足是导致当前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我国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提升医务人员沟通能力已成为医学教育与培训的当务之急。[1]笔者在沟通过程模型与胜任力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医疗服务的特点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形势,探讨医务人员沟通需要的知识、素质与能力等胜任要素,并通过与现场调查的结果进行比较,明确当前医学生沟通能力的不足之处与薄弱环节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体系。
本研究现场资料来源于对山东省三所医学院校的调查,调查遵循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每所院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医学专业生106人,发放问卷1600份,回收问卷16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81份,问卷有效率86.3%。选取样本地区部分授课教师、实习带教老师及学生进行访谈,按信息饱和度的原则确定访谈对象数量。
沟通是一个传递与交流信息的行为与过程,其基本要素与程序见图1,沟通是一个由发送者编码后,通过一定的沟通渠道发送给接收者的过程,接收者通过译码理解发送者的信息并反馈给发送者,在整个沟通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噪音的干扰。而且它还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沟通人员面临发送者与接收者角色的不断转换。通过分析沟通过程模型,可以发现发送者的编码能力,接收者的译码能力,以及沟通过程中的抗噪音能力与信息反馈及时性都会对沟通造成一定影响。编码要求发送者要具备一定语言能力、表达能力、必备的知识结构、掌握合适的沟通渠道并能及时接收对方的反馈,译码要求接收者具备一定的倾听能力、理解能力以及相应的知识结构并且能够将自己的理解及时反馈给发送者环节,发送者与接收者的同质性越强,抗噪音能力越强,信息传递过程中损失的信息就会越少。
图1 沟通过程模型
上述分析结合胜任力理论可知,作为一个有效的沟通者首先要具备较强的沟通动机,在沟通过程中要有合理的自我定位,掌握有效沟通所需要的相应知识,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理解能力,同时也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沟通渠道、反馈技巧,并且具有一定的抗噪音能力。当前我国医务人员尤其是大医院的医务人员工作量较大,用于沟通的时间相对较少。而我国的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则要求医务人员在沟通的过程中不但要准确把握专业知识,而且要熟知相应的卫生政策,不但要有适合专科的沟通能力,还要有适应基层与全科的沟通技巧。
所以,要成为具有有效沟通能力的医务人员,应具备以下素质:较强的沟通动机及换位思考的精神;对沟通、医学及医务人员角色的正确认知;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并能对专业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表达;熟悉当前我国卫生政策及卫生改革动态;快速听、说及处理信息的能力;适应不同对象的沟通能力;多样的非语言沟通能力以及沟通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
2.1 医学生对沟通与沟通能力的认知态度分析
通过对三所医学院校医学生的现场调研发现,有92.3%的医学生认为医学不但要减轻病人身体上的疼痛,也要给病人精神上的照护与治疗,对医学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有97.4%的医学生认为在沟通过程中倾听与表达同等重要,说明医学生能够认识到沟通是一个双向过程;有93.5%的医学生认为沟通能力对于缓和和改善医患关系有帮助,其中有39.3%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帮助。由此可见大部分医学生对医学生的角色定位与沟通的本质及沟通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
2.2 医学生对沟通能力的自我测评
采用百分制让被调查医学生对自己沟通能力进行打分,其自我测评的均分为(76.42±12.99),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其沟通能力自评得分不但未有提升,反而在大二后呈现微弱的降低趋势,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如表1所示。访谈结果显示,此种趋势与医学生对沟通的理解日益深入有关,但也与所在学校仅在大学初期设立与沟通相关的课程,而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忽视沟通能力培养有很大关系。
表1 不同年级医学生沟通能力自评得分
按照前文所述医学生应具备的沟通能力采取里克特五级分类设计条目,由医学生对自身各项沟通能力进行测评,结果如表2所示。在各项沟通能力的自评结果中,倾听能力、观察能力得分较高,快速沟通能力和主动沟通能力得分较低;处于中间的为非语言沟通能力、与不同身份对象沟通能力与抗干扰能力。结合定性访谈结果可知,当前医学生主动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不足,而倾听、观察等接受信息能力较高。这与调查学校沟通能力培养课堂讲授、学生听课为主,缺乏主动沟通能力训练不足的培养模式有关。
表2 医学生各项沟通能力测评结果
2.3 医学生对当前培养体系的评价及对沟通能力培养的需求
通过对三所院校教学资料的查阅与定性访谈,发现上述学校尽管在有关课程中涉及了医患沟通的内容,但仅是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而非专项课程,课时较少。另外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往往更注重沟通理论与重要性的阐释,而忽略了技能培养环节,造成学生对该课程认知不深刻,重视程度不够。在与沟通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有60.9%的医学生表示学习过医学心理学,56.8%的医学生表示学习过医学伦理学,23.1%的医学生表示学习过公共关系学,但与医患沟通关系密切的卫生政策类学科基本没有学过。调查结果发现仅有12.1%的医学生表示上述课程能满足需求,仅有37.1%的医学生认为上述课程对自己沟通能力的提升有帮助。
按照医学生需求程度将沟通能力培养方式从高到低排序分别为医患交往情景模拟、医院实习、课堂讲授和自我实习。可见医学生在沟通能力培养方面更注重在实践情景下的能力培训。定性访谈结果也发现医学生在沟通能力培养方面更需要系统性的学习和实践性教学。而当前医学院校沟通能力培养一般以课堂讲授为主,在临床专业课程学习及专业实习过程中缺少专门的沟通能力培养模块,而沟通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师也很少由临床沟通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承担,使得课程针对性不强。
基于所调查的三所院校在对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体系过程中课时少,重视程度不够,课程体系单薄,重理论灌输轻能力培养,造成医学生对沟通能力培养兴趣缺失、理解存在偏差,沟通能力不足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在动机—知识—技能思路的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体系的基础上,以提升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动机,帮助医学生系统掌握沟通相关知识、技能与经验。
3.1 沟通动机培养
按照胜任力理论,个人动机是决定胜任素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首要环节为沟通动机与学习兴趣的培养。此阶段的目的是通过课程学习与参观讲座使医学生明确医疗过程中沟通的重要性,形成对医患沟通的正确理解,培养其强烈的沟通意识和学习动机。[2]具体的方法首先是医学史、伦理学等课程的讲授,通过课程讲授使得学生明确医学的本质与医患沟通的意义;其次为参观讲座与社会实践,带领学生参观相关医疗机构,邀请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举办沟通重要性讲座,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了解患者疾苦,通过切身体会感受沟通的重要性并形成学习兴趣。
3.2 沟通理论知识学习
此阶段目的为帮助医学生系统掌握沟通及沟通能力培养的相关理论与知识。在此阶段应注重课程选择的全面性与合理性。根据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需要,可以设立以下课程:医患沟通学科,此课程主要讲解与沟通直接相关的理论与知识;心理学科,通过此课程的学习系统掌握居民及患者的求医心理,尤其是医疗消费者心理的特殊性;政策学科,通过此课程系统学习当前我国卫生政策与卫生改革的动向,使得医学生掌握卫生政策的原理及动态;公关礼仪,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掌握基本的公共关系与礼仪技巧,改善自我气质与形象。写作与口才,主要是培养医学生的语言与非语言表达能力;人文法律,培养医学生对当前社会文化与法律体系的了解,夯实沟通能力培养的基础。
3.3 沟通能力实训
培养全方位的沟通能力是体系建构的最主要目的,在理论与知识夯实的基础上,沟通能力的培养是最重要的环节。沟通能力培养不是一个割裂的过程,应贯穿于沟通与专业理论学习及见习实习的全过程,结合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进行,尤其要注重专业学科学习过程中沟通能力培养的意识与实践。在沟通理论及专业理论的学习过程中,应采取恰当的方式使得学生学习的沟通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可采取PBL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现场参观、多媒体教学等方法,[3-5]教学应突出实训和开放式教学,培养的过程中需特别注重根据医患沟通的特点加以培养。沟通的过程要有严格的时间控制,从而提升其快速沟通能力。在见习与实习大纲中应设立专门的沟通部分,督促学生主动与患者沟通,全面培养医学生的沟通能力。鼓励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其沟通能力。在此过程中,可根据学生需求邀请临床一线人员进行沟通能力培养讲座,通过专业人员的现身说法增加医学生对医患沟通能力的理解。
上述三个环节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实训可以影响医学生的沟通动机,沟通能力的实训也有助于学生去进一步学习沟通知识。
[1]赵丽,陈晓彤,刘爽,等.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现状及深层次原因剖析[J].现代医院管理,2013,11(1):72-74.
[2]康青.管理沟通教程[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4.
[3]黄自发,姚志文,鲁翔,等.医学生医患沟通培养模式和考评体系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1,24(2):87-89.
[4]王锦帆.医患沟通学课程教学新模式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7(6):30-32.
[5]周烁.关于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探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3):100-101.
Construction of M edical Students'Communication Ability Training System Based on Communication M odel
GUO Hongwei,YINWenqiang,WANGWei
(School of Management,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Weifang 261053,China,E-mail:guohongww@126.com)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medical and health system reform in our country needs,based on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and competence theory,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medical students qualified for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hould have ability quality.And through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for threemedical schools in shandong province,evaluation ofmedical students'cognition and attitude towards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cultivate,evaluate its practic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level and current in the process ofmedical students'communication ability training problem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put forward by enhancing communication motivation training ofmedical students,communication theory knowledge learning,ability training togethermedical students'communication ability training method to construct the effective system.
Medical Student;Communication Ability;Training System;Communication Process Model
R192
A
1001-8565(2014)05-0673-03
2014-05-16〕
2014-08-10
〔编 辑 李恩昌〕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名称:医学生沟通能力现状调查及培养模式探索,项目编号:2011GG293
**通讯作者,E-mail:yinwq@wfm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