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遂平嵖岈山县立职业学校的乡村工作述评

2014-02-05 22:08李占萍
职教论坛 2014年22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建设

□李占萍

乡村工作是民国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时代主题,与社会各个机关团体具有一定的社会关联性。本文以河南省遂平嵖岈山县立职业学校为例,循着该校乡村工作的历史轨迹,接洽历史人物的思想与实践,解读教育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关系。

一、河南遂平嵖岈山县立职业学校的创建

民国时期的经济基本上是农业经济,农业产值和农业劳动者在国内产值和人口比重中占有大部分的比例。 有研究指出,1933 年的农业净产值,估计为187.6 亿元,占国内净总产值的65%。 这些产值是2.05 亿农业劳动者生产的,占全国劳动力的79%[1]。 由于民国军阀混战,政坛更迭,各派军阀各自倚重自身武力,自镇一方,导致兵连祸结、干戈不已的情势,加上灾荒频繁,生产低落及当时的世界发生了普遍性的经济危机,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挟其政治、经济、武力,来相侵凌。 帝国主义遂加速了对殖民地国家的剥削进程,中国农村产品遭遇外国产品的排斥,农业产品的价格狂跌,中国农村经济随之陷于崩溃与破产的境地,随之,农民生活日益窘迫,贫民遍布。近代人士陈兆庆在1937 年出版的《中国农村教育概论》中指出,据民国十七年夏间的调查,除蒙古西藏外,为数共一万万零五百零三万九千余名[2],作者以民国十五年(1926 年)的人口总数来计算,1928 年的贫民数量竟然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兴起于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是在中国农村日趋衰落和崩溃的背景下逐渐形成的乡村改造运动。 当时的军阀混战无疑放松了对国内思想意识形态的控制,国内文化教育界相对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面对中国农村的发展时势,部分关心国事的知识分子自发组建社会团体,救济农村、复兴农村等声浪弥散全国。他们所创办的所有的救济农村的事业,应运勃兴。如,定县的平民教育促进会从平民教育入手,渐及各项农村事业;后如河南镇平县的自治实施,河南村治学院,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设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农村服务部的各处试验区的设定,燕京大学的清河,金陵大学的乌江,齐鲁大学的龙山,各个团体、机构各自置办其试验区或农场,“其出发点虽有同有异,要皆为时势之产物”[3],目的在于共谋中国农村的救济与复兴。

1927 年4 月18 日,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建立。中央政府一方面加强对经济的控制与调整,一方面健全地方行政体制,尤其重视县政的建设工作。 社会团体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关联性,鉴于民国乡村建设团体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作用,南京国民政府自然对此加以重视,乡村建设运动更与政治密切联系,“通过教育及经济改革复兴农村,意味着与政治当局建立起支持和保护的关系。这当然是因为在一个组织起来的计划中,任何同农民打交道的企图必然引起政治方向的问题和合法性的问题,而不管该计划是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或者活动”[4]。当时的定县实验和邹平实验得到了官方的同意或默许,而有的乡村实验却引起了国家的怀疑、反对和扼杀,乡村建设工作是在一种充满复杂因素的情境下继续发展的。

农民是振兴农村经济的主体,决定着农村发展的长远命脉。有美国学者认为,“中国农民对传统的农业技术运用得极为纯熟,到了可能性的极限。 但是到了19 世纪20 年代,种子、农具、肥料、农药和其他方面的进步知识,很少传入中国农村”[5]。 农民接受教育和培训的程度低下,农业投资主要用于土地方面的投资。由于农民知识闭塞,不能与时俱进,社会遂毫无改造意识和精神。农民的教育程度在农业技术推广、政治参与、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增加民族生命力等方面具有特定的社会意义,人才培养对于复兴农村、推动社会的重要性也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无论在政府层面还是在乡村建设社会团体层面,以乡村小学、民众教育等形式出现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成为了振兴农村的重要途径,甚至是首要途径和突破口。

河南遂平嵖岈山县立职业学校创办于1931年,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创办的,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性和过程性,也是社会情势、国家政策背景和乡村建设运动相结合的成果在学校层面的展现。除了宏大的社会背景,此举还涉及了众多因素,包括乡村建设运动的影响、人脉关系、自然环境等,其中,人物的思想与活动也是重要的因素。 以该校校长魏雁明为例:魏雁明(又名朗斋)(1892—1960年),河南省遂平县城南关人,1924 年毕业于国立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此前曾参加教育部资助农大组织的赴日考察团前往日本考察农业。 1929 年被聘为河南村治学院班主任兼管造林,并教授肥料、土壤、造林学等课程。 他与乡村建设运动的代表梁漱溟、彭禹庭、梁仲华等人结为挚友,遂倾情乡村建设和平民教育。 1930 年,由于中原大战等原因,河南村治学院在河南停办,魏雁明与彭禹庭相约各自返回家乡。 适逢加速县政建设和教育发展的契机,河南省教育厅饬令各县局筹设农科职业学校和乡村师范,遂平县教育局长邀请魏雁明担此重任。

河南遂平县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县境内拥有名胜古迹,嵖岈山更是河南省四大名山之一。“遂平县西五十里嵖岈山,山势奇特,久为汝属名胜。惟地处偏僻,风气闭塞”[6]。虽然嵖岈山地瘠人贫,文化落后,但其环境奇特,并可造林、放牧,有山有水,适合农业教育及生产。

作为乡村建设运动的一员,魏雁明力求使学校教育和农村经济发生直接关系。 1931 年2 月,魏雁明等人于嵖岈山创办遂平县初级农科职业学校,“利用山麓古庙皇经堂地址,及其庙产,计有院落一所,田地一顷四十亩,山场四座,约十余方里,教育局补助经费八百元,遂以成立”[7]。开学后不久,魏雁明应邀去开封任教,当地恶霸聚众捣毁学校。《遂平县志》:“当地劣绅杨栋臣乘魏赴汴之机,捣毁学校,撵走了教师和学生”[8]。刚刚创办的职业学校旋受地方阻挠,中途被迫停止办学。 1932 年,魏雁明亲自住山主持,力加整顿,通过个人的威望和办学的事业心力排一切困难,嵖岈山职业学校第二次开办。 《遂平县志》:“春,魏雁明在嵖岈山恢复遂平县初级农科职业学校,并于秋季增设一年制乡村师范一班”[9]。

遂平嵖岈山县立职业学校创建于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是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一个缩影。 嵖岈山县立职业学校并非单纯的职业学校,而是将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师范教育等各类教育有机融合起来。该校起初招收农科职业及乡村师范各一班,初级小学两班,后来继续扩充。 截止1934 年,计有职业及乡师各两班,小学四班,附近十里以内创立乡村小学三所,五十里以内由本校派师范班学生分期轮流实习,以期原有各乡间小学与本校合作,计由本校师范实习生参加教学者共十七所,每所均设有民众学校。 该校根据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发扬服务实作的精神,实施乡村建设,以改进农民生活、增加农业生产为目的。 该校所具有的务实、明确的办学目标,就是其乡村工作的核心目标,体现了与乡村建设运动接轨的特色。

二、办学盛况

遂平嵖岈山县立职业学校在开办过程中采取了许多举措,办学过程及组织形式颇有特色。 根据该校在定县和无锡两次乡村工作讨论会上的工作报告,以其起初三年来的办学盛况为例,叙述如下:

遂平嵖岈山县立职业学校在校内的组织系统方面进行了纵向等级和横向部门之间的划分,责任明确,分工精细,适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形。校务会议是该校的最高组织机构,对学校的一切事业具有决策权,甚至校长也要执行校务会议的决定。 校务会议下设教导部、生产部、推广部、事务部。 教导部管辖农科、乡师科、附属小学;生产部管辖林事股、农事股、制造股(林事股负责苗圃和荒山造林,农事股负责田艺、园艺、饲养,制造股负责罐头、干菜、草帽等的实验、加工与生产);推广部管辖附属乡村小学、实习乡村小学、民众学校、民众图书馆、民众简报;事务部管辖会计、庶务、校产管理等。 各部成员的构成合理,校内各部职教员领导学生担任实际工作,如农职科学生,半日上课,半日实习。 在此半日实习之时间,即可担任一切生产工作,如:植树、种田、制造之类。乡师科班学生,则两班交互轮流,各半年上课,半年实习。各部在教学、管理、实习方面进行了有机融合,并能引导学生作为教育管理的主体。

根据办学目的,该校的工作要项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教育。自该校以东一片平原,村落稠密,适宜推行教育。促进乡村建设为首要之图,而促进乡村建设需要借助于教育的力量。该校在东南北三方面十里以内,附设乡村小学;二十里以内,由本校乡师班学生自带伙食轮流实习之乡村小学。此种小学,有经本校会同地方专设者;有为原有小学与本校合作者,各处均设有民众学校。 1934 年,该校在十里及五十里内所办之各种学校,总计每年直接承受本校教育者,约有两千余人之多。 由于以乡村小学为推行机关,本校名之曰东教。

第二,建设。 自该校以西数百里,荒山绵延。 虽然政府提倡植树造林,但不能打动农民的心理。 实习造林既可发展本校的经济基础,又可策励西部荒山的造林事业,日后昔日荒废无用之地将会成为广大的利源。本校自开办以来,每在春秋两季,全校学生定有半日造林工作,或采数籽或播种造林,或养育树苗,或植树造林。 二年以来,计播种三万余坑,植树一万余株,并培育苗圃,专为育苗之用,均由学生实习与管理,故本校名之曰西林。

第三,自卫。自卫是河南省工作的基本目标,当时的镇平、内乡县由自卫入手,发展乡村事业。由于嵖岈山县立职业学校成立于山野荒僻之地,常为盗匪出没之区,自卫亦是该县该校重要的工作目标。该校学生皆受军事训练,如遇匪警,则由军事教员指挥在学校内外设岗守卫,并协助地方守寨,作为自卫的实际训练。三年以来,屡过大股土匪(如马希有等)的围困与进攻,险象环生,均得安稳过去。

第四,农场。该校附近属地四十亩,作为育种繁殖等区,农场有牧场、猪场、林场和农田,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遂平嵖岈山县立职业学校在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实践探索,“学校在校实行劳动生产教育,所有农田耕作和造林学都由教师率领学生亲自动手实践”[10]。

三、乡村工作的社会影响及作用

嵖岈山县立职业学校创办于一定的时空背景,具有特定的历史使命,在创办初期就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1933 年,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成立,并于1933 年至1935 年分别在山东邹平、河北定县、江苏无锡召开会议。遂平嵖岈山县立职业学校在初建时期参加了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因为魏雁明是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委员,该校遂三次参会。 在1934年的定县工作讨论会上,该校提交了《遂平县立职业学校工作报告》,在1935 年的无锡工作讨论会上提交了《遂平嵖岈山县立职业学校乡村工作报告》。该校在定县集会与无锡集会上的乡村工作报告已分别收录在《乡村建设实验》的第二集与第三集。两份工作报告介绍了该校成立的经过、工作要项、组织机构、困难情形,措辞简洁优美,谦虚诚恳,毫无夸耀之风,不乏敬业精神,尤其突出该校“作事业负责任,耐劳苦,守纪律之学校精神,以维系之”[11]。 因此,河南遂平嵖岈山县立职业学校在参会的大学、实验区、研究机构中似乎有“万绿丛中一点红”之感,引人注目。

嵖岈山县立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魏雁明的女儿在《遗爱在人——怀念父亲魏朗斋》中回忆说:八年过去了,嵖岈山职业学校培养出毕业生近千名,分布全县各地,甚至西平、泌阳等邻县。 嵖岈山上40 万株林木成活,林场、牧场、猪场相继建成。 水田、旱田、菜园、苗圃整整齐齐。学校树立了劳动为荣、勤俭为本的校风,每天凌晨师生们上早操的歌声、口号声、演讲声迎来山寨的黎明。 夜晚,一片宁静,教室里灯火通明,他们都在专注地学习[12]。

一所县立职业学校能够为当地农村及社会生产服务,既是对乡村建设运动的时代呼应,也是对教育的生产性的反应。 作为一所教育机构,嵖岈山县立职业学校充分履行了自身的教育职责,为当地社会培养了诸多有用人才。 该校毕业生多才多艺,读书、写字、种田、打仗样样精通。 而且,该校在校风、校貌以及学校精神内涵建设方面也具有相当的特色。 抗战胜利后,魏雁明总结了该校将教育与发展农村相结合的实践经验,撰写了《新农建设》。

嵖岈山职业学校所蕴含的时代精神不仅仅在于其教育、生产作用,也在于教育对社会变迁的推动作用。 当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嵖岈山职业学校融入了中国抗日救亡的时代洪流之中,也燃起了熊熊的抗日烈火,由发展乡村事业而转向了民族救亡,将乡村工作与民族救亡相联系,将其教育的历史和革命的历史紧紧结合,从而为乡村建设运动增加了振兴民族的内涵。

首先,嵖岈山职业学校自觉进行抗日宣传与武装组织。 出于战时战略,中共遂平县委将工作重点由县城转向了山区,嵖岈山职业学校就适应战时需要而成为了培养战时人才的阵地,发展抗日组织,积蓄抗日武装力量。嵖岈山职业学校校长魏雁明首先将家中的粮食运到嵖岈山,充当抗日经费。 1944年5 月,遂平县城沦陷,嵖岈山职业学校师生行动起来,学校成为了动员群众、组织群众进行抗日的核心所在,其教职员工被编入了抗日第四中队。1944年“秋,嵖岈山职业学校校长魏雁明授意周子郁、时志仁、魏太初在学校组织师生员工建立抗日武装,号为第四中队。 第四中队是地方抗日武装中保持独立性的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13]。 嵖岈山职业学校成立了遂平抗日救亡活动中心,仅在学校就发展共产党员100 多人,也引起了日寇的注意,后来通过两次反扫荡的胜利,粉碎了日寇的围困梦想,也为新四军开辟嵖岈山根据地打下了群众基础。

其次,根据中共地下党的宣传,嵖岈山职业学校在抗日的同时也进行学校教育的调整,结合乡村工作实际,开辟了适时的办学模式,响应了抗战与建国的国家战略。 1937 年8 月,“共产党员魏中和、金宗仁、张畅九等到嵖岈山职业学校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他们建议学校改变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讲授《政治经济学》、《游击战术》、《国防化学》、《战地测量》等课程;组织学生进行爬山、游泳、越野赛跑、实弹射击等训练。 一切教学活动均从抗战需要出发,嵖岈山的抗日救亡活动搞得热火朝天”[14]。1938 年“春,嵖岈山职业学校的中共组织第一次向确山竹沟(中共河南省委所在地)军政教导队输送学生东聚鑫、朱祥集、赵瑞云等。之后,又多次输送。7 月,范文澜、马致远来遂平开展统战宣传工作,先后在遂平抗敌训练班、嵖岈山职业学校讲学”[15]。

一所县立职业学校能够融入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时代潮流,无疑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抉择。 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学校与乡村工作的关系是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教育与乡村建设的相结合的典范。 同时,人物的思想与活动也是历史的核心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今人抚今追昔,缅怀先贤,魏朗斋先生纪念碑于2012 年在嵖岈山建成揭幕。 2012 年4 月,专程从美国、加拿大等国赶来的20 多名贵宾,到遂平县嵖岈山,在70 多年前的嵖岈山职业技术学校旧址,为著名爱国人士、教育家魏朗斋的塑像揭幕,祭奠这位爱国重教的前辈[16]。 伴随当今对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现实回顾,从一个学校的层面来探微,嵖岈山职业学校的乡村工作场景及经验在明确地昭示着教育的信念与信仰,虽已离去,亦能荡气回肠。

[1][5][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65,77.

[2]陈兆庆.中国农村教育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22.

[3]乡村工作讨论会.乡村建设实验(第一集)[Z].北京:中华书局,1934:2.

[4][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357.

[6][7][11]乡村工作讨论会.乡村建设实验(第二集)[Z].北京:中华书局,1935:453,453,457.

[8][9][13][14][15]遂平县志编纂委员会.遂平县志[Z].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25,26,29,27,27.

[10][12]河南省遂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遂平县文史资料(第三辑)[Z].1992:44,45.

[16]魏朗斋塑像在遂平县嵖岈山揭幕[EB/OL].www.henan.gov.cn/zwgk/systm/2012/04/12/0103.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建设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职业写作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我爱的职业
学校推介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