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践”课程运用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分析和评价

2014-02-05 06:55:20洪,申婷,何
职教通讯 2014年3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法评价

朱 惠 洪,申 婷,何 美 仙

“微生物实践”课程运用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分析和评价

朱 惠 洪,申 婷,何 美 仙

通过PBL教学法教学效果的测评,对“微生物实践”课程运用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PBL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能力、锻炼学生协作交流的社会能力、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的专业能力。但PBL教学法也存在不足之处,需通过加强后进生教育、挖掘优秀学生潜力和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等措施加以改进。

PBL教学法;教学效果;评价;“微生物实践”课程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是近年来广泛受到重视和推广的教学模式。[1-2]此方法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的不同,它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鼓励学生自主探究。[3-4]笔者在“微生物实践”课程中尝试采用了PBL教学法,为客观分析和评价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设计了《PBL教学反馈意见表》,要求学生在课程完成之后填写。本文根据测评结果,对PBL教学法在“微生物实践”课程中的运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同时,针对PBL教学法运用于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一、PBL教学法教学效果的测评

(一)学生对PBL教学法的评价

笔者对采用PBL教学法的班级和学生就PBL教学效果、PBL教学的适应性、PBL的教学主体及PBL教学对其它学科的影响等四方面进行了测评,结果如图1-图9。

图1表明,对于PBL教学效果的评价,75.5%的学生认为教学效果好,22.4%的学生认为教学效果一般,2.1%的学生认为教学效果不好;图2表明,对于采用PBL教学法,22.2%的学生能适应,69.3%的学生基本适应,8.5%的学生不适应;图3表明,学生对于PBL教学主体的评价,91.7%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法的主体是学生,3.2%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法的主体是教师,5.1%的学生对这一问题不发表意见;图4表明,PBL教学对其它学科影响的评价,73.3%的学生认为,有正面影响,26.7%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此外,没有学生认为PBL教学法对其它学科有负面影响。

图1 学生对PBL教学效果的评价

图2 学生对PBL教学适应性的评价

图3 学生对PBL教学主体的评价

图4 学生对PBL教学影响其它学科的评价

(二)学生对自身综合能力的评价

图5表明,采用PBL教学法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影响,65.8%的学生认为学习主动性有明显提高,32.8%的学生认为有所提高,1.4%的学生认为无变化;图6表明,采用PBL教学法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33.7%的学生认为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63.6%的学生认为有所提高,2.7%的学生认为无变化;图7表明,采用PBL教学法对于团队协作精神的影响,28.4%的学生认为团队协作精神明显提高,69.1%的学生认为有所提高,2.5%的学生认为无变化;图8表明,采用PBL教学法对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70.3%的学生认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明显提高,27.6%的学生认为有所提高,2.1%的学生认为无变化;图9表明,采用PBL教学法对于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影响,50.6%的学生认为实践操作技能有明显提高,46.3%的学生认为有所提高,3.1%的学生认为无变化。

课后,通过与学生座谈发现,学生对测评项目的评价跟个人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学生由于基础差,表现出对PBL教学法接受能力较差,综合能力未能提高。

图5 学生对学习主动性的评价

图6 学生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评价

图7 学生对团队协作精神的评价

图8 学生对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图9 学生对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

二、运用PBL教学法取得的教学效果

(一)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能力

在PBL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不再死记硬背,而是通过交流、辩论,为解决问题归纳整理所学的知识。他们接受信息是多向的而不是单向的,可以从网络课程等途径得到广泛的信息,从而使学习成为自主的学习。PBL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被持久地吸引到寻找答案的学习活动上,活跃了课堂气氛,这种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在PBL教学实践中,学生积极参与解决问题,并运用计算机知识制作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PBL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将讲解、讨论紧密结合起来,在寻求问题答案时,学生充分开动脑筋,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综合、归纳,逐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讨论和自学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强化了对知识的吸收,培养了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锻炼了学生协作交流的社会能力

PBL教学法要求小组同学分工协作,这在无形中锻炼了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在分析、整理资料及小组讨论研究过程中,每个成员受共同目标的指引,相互取长补短,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协作。学生能体会到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领悟到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要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要获得成功,就离不开群体的努力,只有善于合作,才能获得更大的竞争力。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沟通、合作的技能,学会处理分歧,能够分享学习成果。

(三)培养了学生职业岗位的专业能力

PBL教学法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每次实践课前,指导教师明确实践要求、内容及应达到的技能操作水平,而学生必须要有对于学习任务的自觉性和责任心,要全身心投入问题中。学生在实践课前,带着问题去预习,了解仪器设备原理构造、方法步骤,对不懂之处,提出相应问题,以供小组讨论。在实践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参与实践的准备工作,进行实践内容、步骤、方案的设计,鼓励其自主探究。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指导和把关工作,可有针对性地指导关键的或较易出错、较难掌握的操作技术,提醒学生实践操作的注意事项及说明原由。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很大,使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三、PBL教学法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不足

1.学生条件的不足。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年龄小、文化程度低、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习惯于传统授课形式,而采用PBL教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会使一些学生无所适从,给实施PBL教学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而对于成绩突出,平时爱动手、喜钻研的学生,会感觉上课不过瘾、“吃不饱”。因此,不能机械使用PBL教学法,这其中既存在着学生的可接受性问题,也存在着发挥学生潜力的问题。

2.教学资源的不足。为试行和推广PBL教学法,保证教学效果,必须扩大图书馆藏书量以及添置必要的实验设备、教学器具等,此外,还需要解决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受课堂时间的限制,有时问题讨论无法进一步深入,因此,个别课程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有待提高,以避免因课堂时间掌握不当而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3.角色转换的不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由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记笔记,学生“学答”,而不是“学问”,偶尔才有师生相互交流。在PBL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帮促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独立的学习者。PBL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自身具有多变性,再加上学校和教师的理解程度不一,个别教师和学生对其了解不多、疑惑不少,造成双方角色转换不到位。

(二)改进措施

1.加强后进生的教育。对于基础较差的班级和学生,教师必须花较长时间和较多精力用于对学生的指导,并着重进行方法上的引导。因此,在教学改革中,不应机械地套用PBL教学法,而应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生特点,并结合本校具体情况,不断探索,不断改进。

2.挖掘优秀学生的潜力。对于成绩突出,平时爱动手、喜钻研的学生,可以通过成立兴趣小组、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完成科研论文小设计等途径,挖掘他们的潜力。

具体做法为:在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设立课题小组,学生以课题小组为单位,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到实验室做实验前需先提出申请,设计好实验方案,教师根据其方案的可行性给予指导和安排。实验室的开放使那些热爱专业、具有探索精神的学生有了研究条件,学习积极性倍增。他们主动查阅大量资料,参与实验的准备和安装实验仪器的过程,有些学生还能进行独立的实验设计、操作和测试分析。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思考的机会增多,广开思路,强化了实验技能,培养了创新意识。

3.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要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实现双方教学主体角色的转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其主动性与自觉性是教师必须做好的工作。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资源提供者、促进者和引导者,即扮演场外教练的角色。教师应善于控制讨论场面,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进而掌握教学进度、深度和广度。[5]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都是开放性的,学生的思维是发散性的、批判性的,因此,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加强调控,在关键点上对学生进行提示、启发和引导,尤其是在学生的讨论偏离主旨时,要及时进行纠正。

[1]郭俊朝.PBL在学会做事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8):30-31.

[2]李文,王红炜.PBL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法初探[J].河南中医药学刊,2001,16(3):41 -42.

[3]王红军.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07,30(2):136 -139.

[4]何秋叶,王麟阁.对高职学生采用“PBL”学习模式的探究[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1):32-34.

[5]韩玮娜,常亮,阎芳.PBL教学中教师的转变及作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8,21(4):495 -496.

[责任编辑 盛 艳]

朱惠洪,女,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实践教学;申婷,女,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实践教学;何美仙,女,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实践教学。

G712

A

1674-7747(2014)03-0057-04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教学法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2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24期)2014-02-27 14:20:03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体育师友(2012年4期)2012-03-20 15: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