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耀光
在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中,“机械加工检测技术”是专业技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相关机械类专业的主干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训,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常用量具的原理及使用方法,能根据工程要求,正确选用量具及测量方法,并胜任一般机械产品的检测工作。本文对该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毕业生,将来主要从事装备制造类企业生产一线数控加工类关键岗位的操作工、质量检验员、设备管理员等岗位工作,也可从事数控编程员、生产现场技术服务等工作。经过企业的再培养,工作若干年后还可从事生产一线主管、工段长、车间主任等工作。通过对本地机械、金属制品、汽车等企业的调研,以及根据历届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调查反馈统计,目前数控人员中,从事数控机床操作的约占80%,从事数控编程及质量检验的约占10%,另有少量从事数控维修及产品销售等。
基于以上调研分析,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主要来源于数控设备的操作、产品质量的检验等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并参考了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通过对职业岗位行动领域工作、职业行动能力分析,制定课程的教学内容。[1]笔者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将零件加工和检验的工作过程转化为学习项目情境,并结合学生的实习,确定了 7 个项目,[2]如表 1。
表1 学习项目、知识点确定
续表1
根据教学需要,笔者将教学场所搬到了适合理实一体教学的新型教室,如图1。新型教室被设计成一个综合性的学习空间,其中包含了各种不同的功能区域。1是讲授区,主要功能为教师对学生进行集中授课。2是小组讨论及资料区,对于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学生可以在此区域进行资料的查阅、检索及讨论分析。如:教学中有一拓展项目任务为“直齿圆柱齿轮模数的检测”,所涉测量工具的使用学生已经掌握,而对应奇偶齿数的不同,有不同的测量方法。教师仅提出任务要求,资料收集分析、检测方案的确定等都由学生小组协作自行完成。各小组可以在这一区域通过查阅图书资料,或利用电脑在线搜索,收集、分析、学习模数的测量方法,讨论阐述各自对测量方法的理解,并由各组代表交流工作结果,最终形成测量方案。3是小组工作区,各小组在此区域完成零件的测量工作。考虑到在测量课程中很多量具的使用,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指导(一对一的指导),因此,根据人眼的视觉理论(人双眼的理想视角为120°左右),将工作台安排成小的环形。
该新型教室的布置,使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可随时灵活运用。无论是集体授课还是小组讨论或个体学习,都可以快速转换完成,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有利于学生的团队协作及自主学习。[3]
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灵活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头脑风暴法、师徒教学法、引导文法、角色扮演法等。不同教学方法的组合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项目的总体实施,笔者借鉴基于工作过程的“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阶段法,根据课程内容特点,按照“资讯、计划、实施、检查与评价”四个阶段来组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集教、学、做于一体。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工作,能掌握工作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提高专业能力。[4]
图1 新型教室平面布置示意
对于具体某项技能的训练,则采用来源于企业的技能训练方法,该方法可以概括为16个字:“我说我做、你说我做、我说你做、你说你做”。具体分为4个阶段(环节)实施:(1)教师边传授操作流程边动手操作,演示给学生看;(2)由学生说出操作流程,教师重复操作,帮学生巩固熟悉;(3)教师说操作流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操作;(4)学生边说边做,教师验收掌握情况。四步教学法实质上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循序渐进地调动手、口、脑并用,并通过循环训练不断刺激大脑加强印象及动作技能的重复训练,最终达到掌握技能的目标。[5]该训练方法运用于指导学生掌握外径千分尺测量轴直径、内径百分表测量轴套内径等项目任务中,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评价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局面,扮演被管理者的角色,同时,“一考定成绩”的做法也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学习状况。为此,必须对教学评价进行改革,注重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方式。
评价主体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等。学生在评价时能够进行对照和比较,既看到优点也看到不足,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内在的潜能,提高了自我调控能力,从而主动发展,起到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作用。
每一个项目的考核,应包括技能考核、实训过程、理论考核等,此外,在单项技能完成后,进行综合测量技术考核。对于课程中的每一个项目,都制定了具体的技能操作评价表,做到无论是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还是学生自评都有章可依;对于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素质表现,也提出了参考性的要求(如是否遵守课堂纪律、能否进行团队协作、能否良性思考解决问题、是否能自主学习等)。此外,对于不同的知识内容,采用不同的评价考核方式,如:外径千分尺的操作技能考核采用绝对评价法,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才可以通过;对于测量结果的分析,则采用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形式。评价方式的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5-42.
[2]钟耀光《机械测量技术》课程的项目化教学[J].机械职业教育,2011(9):36-37.
[3]冯大鸣.国外课改:西方国家新型课堂布局及其对课程改革的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06(6):23-24.
[4]李彩霞.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环境监测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9(6):76.
[5]钟耀光.操作技能的四步法教学[J].机械职业教育,2013(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