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语境下法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2014-02-05 21:47:09卢小龙
职教通讯 2014年3期
关键词:法学专业教学活动法律

卢小龙

当前,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是关系到中央电大开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能否成功的关键,对开放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作为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教学模式,是试点变革中最具有前提意义的条件,也是开放教育试点改革的核心。因此,如何将教学模式与开放教育进行多视点和多维度的紧密结合,构建适应开放教育的新的课程教学模式,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以开放教育和法学专业课程的特点为视角,着眼于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借鉴教育学和成人学习理论等研究成果,探讨如何构建开放教育环境下的适应多样化需求的法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旨在为提升开放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级应用性法律人才提供理论依据。

一、开放教育的特点对教学模式确立的影响

现代开放教育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之上的师生面授与非面授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是对学校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重大变革和发展,传统的教学过程在现代开放教育领域已经发生了裂变。与传统教学活动相比,开放教育的教学活动具有不同于普通教育教学活动的特殊性质和明显特点。

(一)开放教育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开放教育意味着教育对象的开放、教育观念的开放、教育资源的开放、学习方式的开放和教学过程的开放,它强调师生的时空分离状态。与传统教学活动相比,开放教育的教学活动在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对象、形式、内容上都是不受限制的和开放的。教学时空的延扩性,使得现代开放教育的教学活动得到了极大的延伸和扩展。学生上课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活动可以同步进行,也可以异步进行;可以实时进行,也可以非实时进行,打破了传统课堂讲授的单一模式。

(二)开放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互联网络技术为开放教育架起了一个无限开放的平台,使现代开放教育更为关注学生的学。现代开放教育实现了教育中心的转变,突破了传统教育“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使学生成为自我学习的主宰,从而能够随时、随地、任意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安排学习进程。开放教育下对课程的选择和学习时间的安排更加自主、灵活,教学过程以学生和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其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具体体现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征的一种主动学习,学习者是知识的主动使用者和实践者,可根据自己的特点需求构建知识结构,制定学习计划,选择课程内容,安排学习进程,达到预定目标,并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这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挑战。

(三)开放教育具有交互性的特点

开放教育体现为教学相对异步和教与学行为的时空分离性。为了解决开放教育“师生分离”的问题,可通过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由师生在异地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的交流,以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实时或非实时交互学习。目前,学生通过计算机所进行的人机交互学习已成为远程教育中经常性的学习方式。现代运程教育的教学过程是互动的,是由师、生交互共同来完成的。教与学是一个闭合的系统,必须有师生之间的交互和反馈。因此,现代开放教育手段的主要特点是教师和学生跨越空间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这是现代开放教育与传统教育方式又一显著区别,同时,也是其优势所在。

二、法学专业课程的特性对教学模式确立的影响

就法学教育而言,法律学科的性质属于应用型学科,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和现实性。作为现代开放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学专业课程,属于专业性、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是开放教育各专业课程学科体系中最强调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

法学专业作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的重点专业,中央电大对其教学及考核都有明确的要求。法学专业课程的开设,旨在通过对法学专业各课程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研究和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法学专业各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培养学生运用法学专业理论和知识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法学专业各课程讲求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结合,既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的理解,要求其准确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原理、法律规则、立法理论、司法实践及发展状况;又注重学生对各种法律具体制度的应用以及解决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学生能够运用法学专业各课程理论和基本原理及有关法律、法规,对生活中出现的法律纠纷做出学理上的分析,并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分析和处理各种法律问题。

法学专业课程的特点还表现为:法律作为在维护社会秩序,建立健全法治社会,保障和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的社会经济行为规范,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最普遍适用的行为规范,它涉及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法学专业各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难度大、知识庞杂、内容多。法学专业各课程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和不可或缺,但法学专业各课程的内容又由复杂的概念、术语和逻辑所构成,使普通人难以理解,如法学专业各课程中的基本名词、术语、制度、规则数不胜数,术语专业,难以理解和掌握。法学专业各课程拥有法学特有的实践和专业技术特征,其学习目标应该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学习法学专业课程不仅要注重法律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应提升学生理解、运用法律的能力,使他们通过学习,能够运用法律思维方式审视各种实际问题,并用法律方法解决现实中的各种法律问题。

三、基于开放教育和法学专业课程特点的教学模式的构建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总是在特定的教学理念指引下,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确立的,同样,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建立也离不开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依托。因此,本文基于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和法学专业课程的特征,以教学思想、教学理论为依托,确定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建构维度,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寻求最佳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过程往往是具体而复杂的,而教学内容是丰富而系统的,加之开放教育教学环境的特定化和多样化,因此,并不存在对任何教学过程都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没有统一的范式可供遵循。而一体化、系统化的单一教学模式,更多地立足于教的立场,较少关注教学活动中活生生的学习者,这与开放教育的特征是相悖的。我们应从现有的多种教学模式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在认识及掌握的基础上进行有机的融合和变通。国内外出现的各种教学模式,都是现代教学理论与学科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类宝贵的思想财富,它们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甚至相互融合的,体现出多元综合的发展趋势。因此,可通过借鉴和移植,吸纳现有的各种教学模式的精华,并融入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和开放教育的特点,既继承传统教育形式中的优秀部分,又适应开放教育发展的需要,基于开放教育多样化、个别化的特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职业学习人员的需求,形成我们所需要的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同时,教学模式的建立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活动的诸因素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组合,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样式,而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以开放教育的宗旨为前提。开放教育的目的在于将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与知识同等甚至更高的地位,从侧重培养理论性人才,转向侧重培养应用性人才;从侧重对知识的继承、传授和掌握,转向侧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以及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因此,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途径科学化,新的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目的,是使学习者能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以提高学习者能力,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应是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学习途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与真实生活有着较为密切关系的问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更好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法学专业课程中具体体现为案例教学法。

教师首先要精心选择具有典型性、针对性,贴近生活的,适度、适用的教学案例,既要是日常生活中能典型地反映教材内容关键性问题的案例,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又要使学员易于接受和认同。同时,教师要针对案例随时给学生设置问题。在设计问题时,作为学生学习重要载体的问题的引出,必须以法学专业各课程的相关知识为基础,可以是法学专业各课程教材内容的延伸,也可以是对课外各种法律现象的探究。问题应该有足够的复杂性和实际意义,要尽可能建立在唤起对所要学习的内容的兴趣基础上,[1]能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通过提问,使学生学会注意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使案件中的症结和疑点逐渐清晰,而不是让学员找到唯一正确的答案。要充分调动学生关注案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学生通过对真实个案的了解和分析,能及时接受教师的辅导,理解典型案例代表的普遍规律性的东西,深层次地把握法学专业课程的基本概念。同时,通过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掌握知识结构,从而将所学法学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司法实践。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其在运用法律推理时出现的错误和法律知识上的缺陷,引导学生对法律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案例教学法既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仅要求学生思考并分析许多理论与实践的问题,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还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将学习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将所学领域的知识迅速运用于实践问题。因而,基于问题式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分析能力的形成,使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而教师则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从而比传统教学更好地培养了学生学会学习的技能,实现了教学相长。

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建立了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和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当学生完成问题的解决之后,他们就会成为自主的思考者和学习者。这个过程可以使学生发展更高级的认知能力、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2]基于问题式学习符合远程开放教育和法学专业课程的特点,无疑能有效提高法学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有机地整合到一起,融合理论和实践,学会分析方法和提高实际能力。“问题驱动”课程教学模式的最大特色就是使学生达到“会学”与“学会”并重。为了促进学生灵活掌握基础知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是一个可靠的改革思路。

(二)基于开放性特征的互动教学模式

在以开放性、远程化、教与学的时间与空间分离、师与生的实体分离为主要特征的开放教育环境下,教师和学生处于分离状态。为了解决师生双方由于物理上的距离而导致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减弱的问题,在教与学行为发生的过程中,要在时空两个维度上重新整合教学行为,这就使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信息技术在开放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教师和学生二者越来越呈现出动态的交互关系。互动模式在法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具体表现为“诊所式法律教育”,[3]即设立某种形式和内容的法律诊所,使学生在接触和处理真实案件的过程中学习、运用法律,从而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协作学习小组是这种教学模式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

在法学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许多实际问题必须要通过相互讨论才能得到更加透彻的理解。每一个讨论要解决一个知识点,这个知识点应是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从而使学生通过讨论,理解知识点,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教师要围绕案例主题精心设计能引起争论的、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学生可分成小组参与到讨论组,进行讨论或发言,以便于相互启发、相互交流。讨论的深入需要通过教师来参与和指导,因此,教师要设计能将讨论逐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让组内的学生获得进—步的学习。在讨论的过程中,作为在互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要发挥鼓动者、引导者和学习组织者的作用,[4]通过提问来引导讨论,启发、培养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和互动,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活动过程。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生成、转化、扩展的,是由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建构的。上述讨论不只限于案件本身,教师可对案件背后的法学原理等进行分析和评价,使师生在探讨和争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最便捷的方法。教学在师生的讨论过程中得以延伸和补充,互动不再是简单地展示结论,而是教学相长的过程。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直接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个案分析中了解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

互动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能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通过进行意义建构,获得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习者的创造性、自主性和互动性。通过“法律诊所教育”式的互动教学,学习者不仅具备了较完备的法学专业理论基础,更具备了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对开放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而符合法学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总体要求和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全方位地掌握系统的法学专业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开放教育环境下,法学专业为社会培养更多高层次高水平的应用型高级法律专门人才的宗旨。

[1][美]布鲁纳.教育过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48.

[2]陶伯华,朱亚燕.灵感学引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83.

[3]杨欣欣.法学教育与诊所式教学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70.

[4]拉塞克,维迪努.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3.

猜你喜欢
法学专业教学活动法律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02
高校书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构建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5:08
论法学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
广东蚕业(2019年3期)2019-05-14 05:37:32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第三节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
让人死亡的法律
山东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30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11-16 01: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