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健
眼光是人看待事物的视界、立场和态度,是人的一种发现问题、洞穿本质的理性智慧。眼光是教育批判的前提。有眼光才能洞穿事物的本相,看到它的本质;才能看到问题背后的所在,才能对现实做出诊断、判别,进而进行褒扬或是否抑的价值肯定或批判选择。
批判的本质在于对事物做出全面而深刻的反思与评价。按照波普尔的说法,批判就是一种“自由讨论理论以发现其弱点并加以改善的传统,是合理的和理性的态度。”黑格尔强调,批判是意识的自我辩证过程。现实总是一种令人不满的存在,而人是在一种不完善中追求完善的存在。正如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所说的那样:“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态的存在物。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恰恰就存在于这种审视中,存在于这种对人类生活的批判态度中。”
人不应该对现实盲从和对消极顺应,而应该有自己看待现实的态度和立场,有自己对事物认知的尺度和标准。当下职业教育的现实中有着许多似是而非、偏颇而失当或纠偏而“过正”的东西,对待这些问题,如果我们缺乏识别与发现的眼光,缺乏辩证的思考,就只能跟风而盲从、迎合而捧场,成为无思而盲信的一族。比如,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人文性关系问题。以前职业性少、人文性多,一致强调职业性,现在职业教育的观念转变刚见起色,“职业性”的认同刚有“眉目”,职业教育发展刚入正轨。换言之,高职教育刚刚返本开新或“认祖归宗”,就又有人跳出来质疑高职生的文化缺失、知识浅薄、精神虚无、素养低下,指责过度职业化的倾向;或忙不迭地“纠偏”,强调不能只重工具性,把学生当成经济发展机器上的齿轮和螺钉,而应该回归人文教育、文化育人。表面上看,这些观点正言匡误,堂而皇之,实际上却是无视职业教育现实、对象和价值特点的矫“正”而“枉”,其必然的结果是直接否定了高职教育观念转变的成就,只能将高职教育打回学科教育的“原形”。高职教育永远是“致能”教育,它永远是在职业化的前提下强化人文教育;反过来,学科教育永远是在知识本位的前提下加强实践性、应用性。如果我们连这点批判眼光和能力都没有,不能坚持职业性的逻辑前提,不能坚守能力本位的教育底限,还一味地跟着起哄,就只能将我们费了很大的劲才转变过来的观念再转回去,再回到克隆本科的起点。这就是折腾,没有定性、定力,没有思想、头脑,不懂哲学、抛弃辩证法。也是我们应当警惕和批判的反职业教育现象。
对职业教育领域问题和现象的认知与批判不是简单的否定或解构一切,批判之后如何重建一种教育,才是批判的真正目的。离开了这一批判目的,批判的价值就会“缩水”,批判就会沦为为批判而批判。所以,真正的批判应该是建设性的、再造性的。
1.批判应有助于人们找到“应该怎样”的价值方向。真正的批判往往并不疾言厉色,也不咄咄逼人,而是在静静的思考和理性的反思中对问题的澄明、真理的探求。如职业教育对“职业性”的坚守,就是必须坚持的永恒的价值方向。一切有意或无意以各种漂亮的借口或诱人的目标误导人们弱化或放弃坚守的思想和观点,都是错误的,都必须予以批判,并在批判中澄明事理,坚守正确的价值取向。真正的批判就是这种对错误或片面东西的一种揭露和否定,对正确事物的一种捍卫和弘扬。
2.批判应该给出重构的建议和方案。批判当然是对与正确的东西相左的事物的解构,但解构并非目的,或者说充其量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目的而已,批判的目的在于建设和重构,而不是破除一切、摧毁一切。这就要求批判者要有自己的思想和定数,能够为“立”、“重构”、“建树”提供建设性的方案或意见。比如,学习国外先进的职教经验不能“削足适履”,这是一种迷失自我、弃守特色、本末倒置的行为,而该“削履适足”,即以改造国外经验之“履”为手段,使之达成“适”中国教育之“足”的本土化的目的。批判是人的创新能力和智慧的彰显。这种创新智慧尤其应当在重建的对策、出路、方略中获得释放和分享。
3.批判应该有助于形成健康的精神生态。批判不是为了分出输赢高下,不是为了学派的门阀之见而斗气争胜,也不是为了维护自身的观点一味否定他人、排斥异己。这样的批判都不利于健康的精神生态的营造,只会将批判引入歧途。健康的批判应该是以服膺和探求真理为目的的宽容而平等的讨论,应该是以尊重他人为前提的真诚的交流与对话。在这一问题上,黄济先生谈学术争鸣的一番见解颇为中肯,富有启发。他认为:“在争鸣中,一要认真思考,不发空论;二要发扬学术民主,虚心听取不同意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三要与人为善,不要出言不逊,更不要相互攻讦。”老前辈的这番持中益善的论见,当为我辈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