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视角下高职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创新机制探析

2014-02-05 14:11张丹萍
职教通讯 2014年14期
关键词:实践育人学生党员入党

张丹萍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高度,面临着办学层次提高与办学规模扩大两大问题并存的局面。在此背景下,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也赶上了促进自身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学生党组织建设工作和大学生党员的教育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党建是我党党建工作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1]前年,党中央和国务院相关部委共同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强调,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和教育重点在于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而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就是继续教育。[2]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学生党员有290.5万名,基层学生党组织(党支部)86788个,这表明,我国高校学生党建在量上已经达到了一个较大的规模。但是,我们在数量上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在党建质量和效果上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3]“重发展,轻教育,少实践”是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高等教育基层党建工作的突出问题。出于一种短期的目的,部分高职院校在党建工作上把精力大多放在党员数量上,非常重视党员发展前期的考察、培养,注重党员发展前期的程序,学生党员发展后的继续教育和实践却常被忽视。结果,致使部分大学生党员在入党前后表现相差很大,高职院校学习年限较短,入党后的学生临近毕业进入社会,缺乏实践教育令这种表现更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学校培养党员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学生党员的活力和在学生群体中的先进性没有体现出来。因此,为确保学生党员的“量”“质”同步提高,以实践育人的方式进行党员的继续教育和管理理应受到高职院校党建管理者的重视。

一、实践教育视角下,加强高职学生党员继续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和管理是我们党和国家培养合格人才和建设者的需要

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的地位在世界上举足轻重,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仍然很快。国内外的形势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国际关系一直处于不断的调整当中,这对青年学生来说个认识上的挑战——高职学生党员面临大量各类的文化思潮的冲击,有不少时间会直接面对多元的价值观念。[4]我国目前正在进行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开放,使得经济的成分、组织形式、分配方式变的多样化,也产生了较为复杂的利益关系。受此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活动也更趋多元化。在这种形势下,仅靠学校的理论教育和一时的学校教育,不能解决学生党员在复杂环境下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是非辨别力的问题。只有通过工作实践、社会实践等实践教育的形式,才能使大学生党员掌握有力的思想武器,保证个人发展的方向性与社会发展的方向性一致,这关系到我们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

(二)继续教育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自身修养

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先进性需要党组织的长期培养以及党员有意识自我提升方可形成。入党前相对集中的教育给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思想理论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党性形成的长期性和发展性决定了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同样不能放松。通过入党后的实践,能使学生更清晰党性的重要性,更端正入党动机,鲜活的实践教育更容易使这些青年党员接受党的理论和方针。[5]

(三)继续教育和管理有助于促进高职学生党员专业知识的学习

随着职业管理和技术应用复合型人才在就业市场的持续走俏,本来就火爆的高职教育近年来的发展更是如火如荼。高职学生党员的身份既有学生的特征,也有党员的特征。作为学生,他们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要任务,但是由于缺乏社会实践锻炼、生活阅历不足,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学习文化知识的精力无法集中,影响自身专业技能的培养。[6]而作为党员所要求的教育实践为核心的继续教育则能够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性格,形成健全的人格,排除外界干扰,反过来促进学校专业知识的学习,不虚度自己人生的黄金阶段。

二、高职院校中学生党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党员自身素质存有缺陷

就学生自我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1)个别学生入党带有明显的功利性,把入党看成就业亦或是今后个人发展的手段和途径,缺乏奉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忽视政治思想教育实践,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面对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冲击,部分高职学生党员缺乏足够的前进动力;(3)欠缺文化知识素养,党性修养不足。高职教育与其他层次的高等教育相比,有自身的特殊性。学生的入学层次和学校的办学层次也是参差不齐,部分高职学生入党后热衷于繁多的校园学生活动,放松了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思想政治的实践。这些学生入党后慢慢的失去了文化学习的兴趣和思想政治的高度。两者的标准降低,在学校这个环境不能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发挥不了先锋模范作用。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给继续教育带来难题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社会需求而发生变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注重校外的实习实训,学生党员校内统一教育管理的实践明显缩短。人员的流动性大,地域分散,课堂面对面的培训教育机会变少,定期的党组织活动难以组织,继续教育难以落到实处。但是注重实习实训这种新型开放的社会教育替代封闭的学校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趋势,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必然对大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带来一些挑战。

(三)部分高职院校的党建管理者对学生基层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存有问题

部分高职院校表面上很重视学生党建,特别是体现在党员发展的数量指标上。对于不大容易体现发展成果的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上则缺乏足够的热情和积极性,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目标更是含糊。上级有关继续教育的红头文件,只做工作性宣传,执行不力;继续教育偶尔强调流程,没有实践,更是跟不上学生党员的思想变化。从事学生基层党建组织管理的队伍中缺乏成熟的管理者和专家,年轻的辅导员是学生党建管理的主力军,党建管理经验缺乏、阅历浅,平时又忙于其他学生的日常管理,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更是有心无力。

三、以实践教育活动为载体,科学构建高职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新平台

作为高职学生党员进行继续教育和管理的载体,实践教育也是学生党员们保持先进性的重要途径。因此,随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调整,学生基层党组织也应该及时改进做法,调整流程。即时考虑学生党员的群体特征、思想动态,找到党建工作的抓手,因地制宜,合理妥当的构建继续教育与管理的新平台。

(一)以两课实践教学活动为载体,继续对高职学生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中的“两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课堂,“两课”的任课老师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充足,在党员思想理论继续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以两课为起点,教师们可以鼓励学生按照继续教育的需要,成立学习小组,学习党的历史、党的理论和时事政治,对社会热点进行调查和辩论,让他们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良好的两课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党员们理想信念,易于接受教育。

(二)以学风建设实践教育活动为载体,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生党员具有双重身份,学生的身份使学生党员成为学风建设的主力军和促进者。我们的教育管理机构可以把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与学校的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学生党员们本身成绩优秀,思维活跃,在促进学风建设和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上具有模范带头作用。部分高职院校推行的学生党支部党员联系班级制度是个值得推广的做法。每位学生党员联系一个班级,担任班主任助理,协助班主任和辅导员开展有关思想政治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学生党员可以积极主动的联系培养班级入党积极分子,引导班级同学学习文化,学习政治;在学习中他们是排头兵,在生活中和其他同学是好伙伴。这样,学生党员在参与班级工作的过程中自身也获得了继续教育的机会。

(三)以进公寓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高职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管理、服务”的能力

在学生社区,以公寓楼的分布区域划分片区,成立学生公寓党支部,组织学生党员在社区生活中也积极参加活动,接受继续教育。社区公寓不同于教室课堂,社区的管理更强调服务和责任,学生党员参与其中,在为同学们管理的过程中我党的宗旨更容易体现。例如,有些高职学校推行的学生党员寝室挂牌制度,一个党员联系一个寝室,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学生党员们不但能够帮助和指导所联系的寝室创建文明寝室,协助解决学生们在社区公寓生活中碰到的各类问题,还可以更好的接受广大同学的监督,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四)以义工服务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高职学生党员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

义工服务是志愿者服务社会化发展的主要形式,逐渐的成为实践教育一种有效载体。[7]学生党员把义工服务看成是对于社会责任的释放的一种崭新表达。在做义工的过程中,实践着自己入党的誓言;通过服务,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读书期间,他们参加各类社会义工服务,可以培养提高自己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社会使命感,因为义工服务的过程就是学生党员们继续教育的过程。

(五)让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成为高职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新形式

实习实训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越来越重要,学生们时常在企业顶岗实习。在企业实习实训阶段,企业成为培养和管理学生的机构。利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成立校校企联合党支部,或者是把学生党员编入企业党支部。学生党员们除了实习工作的表现,生活的表现作为企业和学校考察的重要内容外,党员的继续教育和发展也成为考察的重要内容。鼓励学生党员进行吃苦磨练,考验学生党员的意志品质,提倡党员示范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促使其从一名优秀的高职学生向优秀的员工进行转变。

党员的教育需要长效机制,伴随着党员的一生。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教育不能高开低走,继续教育意义重大。实践教育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特有的优势,因此各基层党组织要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群体的特点,充分利用好实践教育各种形式的载体,以“实践育人”为视角,构建平台,创新机制,营造良好的继续教育氛围,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合格党员。

[1]邱兴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几点思考[J].求实,2011(1):272.

[2]丁丰华,王海红,黄航星.高校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创新机制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8):49.

[3]蒋娇龙.当代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创新机制研究——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D].西安: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钟天送,卜海龙.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多元化机制的思考与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8).

[5]陈诗.高职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思想教育途径探析[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2(10):82-84.

[6]张艳霞.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初探[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7]范洁梅.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全程培养教育模式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0(2):36-38.

猜你喜欢
实践育人学生党员入党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憨娃入党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职学生党员职业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入党志(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