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药学本科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科研式教学实践

2014-02-05 13:50张巧艳孙治国钟延强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药剂学科研活动药学

俞 媛,张巧艳,鲁 莹,邹 豪,陈 琰,张 翮,孙治国,钟延强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 200433)

从“知识传授”到“知识创新”的教育链建构与教师的科研工作互为促动,是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进展。大学的主要职能包含了教学与科研,与此相对应的是知识传授与学习创新,这种一体化模式符合社会与科技的发展,契合现代教育以促进教育主体——人的现代化和全面素质发展为核心的主线。因此,完成知识传授,为知识创新奠定基础、进而知识创新反馈于知识传授,丰富与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整体运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1-2]。

一、大学生创新培养计划

“大学生创新性计划”是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原则,强调实施过程中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收获,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3]。“为创建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军医大学,加强本科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和支持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创新实践活动”是本校大学生创新培养计划的指导原则。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选题,独立完成课题方案的设计、组织设备和材料,实施实验与分析处理数据、独立撰写报告等,并进行创新项目的过程管理。计划的实施,旨在探索并建立以科研为中心的研究式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实施。

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知识教育转向以培养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是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教学运行密不可分[4]。在本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教研室是基地,依托科研活动的实验室运行条件作为根本保障,实践教学项目的实施是载体,有机结合学生的科研与教师的教学。

二、科研反哺教学

教学与科研作为一个完整体系贯穿知识的传递,符合教学对象的认知模式。学生掌握知识需要经历认知与评判,这个过程有抽象化知识灌输的枯燥感,通过教学实践环节在科研活动中进行识记可以改善这种状况。高校科研与科研院所不同在于其教育性,科研活动为知识传授提供体验式、开放性、多元化的模式,在科研过程中对知识实现多角度、再体验式的综合学习。因此,大学科研职能的拓展被赋予内在、必然的培养人的要求。然而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大学科研活动的育人功能没有得到有效牵引,导致科研与教学脱离,甚至冲突的状况。而事实是,大学科研工作的教育性决定其育人导向,科研工作的知识体验功能是反哺教学最直接、最有效的资源优势。也说明教师的科研工作对教学能力的提高具有相关性,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以科研为指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也称之为研究式教学模式[1]。开展研究式教学需要教师从创设问题出发,将教学内容还原在科研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应用,通过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形式,实施集体讨论与独立思考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强调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和协作性,激发创新思维,进行知识的体验。

三、药学科研式教学实践

药学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型学科,包含基础化学、药物分析、生药学、药剂学、药理学等,同时在分子生物学,高分子材料等学科间有着日益广泛的交联。但是受班次年级、学科授课及实验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多为各自独立的教学,知识相互联系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利用大学生创新课题的开展,合理配置教师的实践性教学,使其既能突出某一学科的特点又能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对学生知识的稳固,综合能力提高有所助益,成为值得思考和探索的内容。

药剂学是药学后期专业课,实践性强,应用面广,需要药学基础课和其他专业课知识的综合应用,同时也是将药学各学科联系起来的纽带。目前药剂学实践教学存在一些缺陷,例如验证性实验比重过大,实践教学开展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缺乏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和互动,这显然不利于目前教育改革大力提倡和推动的对学生主动思维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式将知识传授从单一传授引向主动思考与实践,但这仍然是单纯的就教学而教学的思维,教学与科研不能充分结合而有效互补[1]。事实上科研活动中知识体验与创造是最好的知识评判的环节,经历这样的环节才能进一步巩固知识的识记。

因此,从学科特点和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出发,以大学生创新课题的开展作为实施基础,以药剂学为主体联系并整合生药学、有机化学、药物分析及药理学作为科研式教学的实施链,我们于2010-2012年进行了以药学大学生综合创新能力提高为目标的科研式教学实践。从广度与深度两个方向同时开展,引导学生探求药剂学的研究热点,与其他学科知识点相联系,开展独立的科研活动。作为教师,通过课题的实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多角度全方位为学生创新项目的实施搭建舞台,为培养新时期军队药学创新型人才做出有益的探索。

四、综合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的实施

1.设计思路。药物制剂新技术、新剂型是研究的热点领域,也是药剂学课程的重点内容,学生通过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创新性计划以药剂学为主体,引入多个药学学科进行设计,整合形成内容连贯,深度有所拓展的系列小课题,使学生系统性的完成科研工作。主要步骤:中药材的鉴定与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生药学/植物化学)→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析(药物分析)→新型给药系统的设计制备,包括聚合物的化学合成(药剂学,有机化学)→细胞学实验及动物实验(药理学)。

2.研究方法。在2008、2009、2010级学生中开展自主性科研课题,实施本教学实践,分为以下部分:(1)制定课题方案,由上述不同专业的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和研究基础,提出科研小课题,每个小课题之间具有纵向的延续性和关联。在第二课堂的基础上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研方向,自由分组组成5人左右的团队,协作进行文献查阅,撰写课题方案。指导教师加入讨论,进行方案的细化、分析和完善。(2)学生独立撰写标书,参加大学生创新课题申请,获得课题后进行自主的课题管理。(3)根据所申请的大学生创新课题,展开科研实践,包括以下主要内容:①收集不同地域的商品药材,明确其基原,采用硅胶柱层析和制备液相制备主要化合物。②建立主要成分的含量分析方法。③合成需要的聚合物材料并进行结构鉴定。④选取有效的中药成分,制备具有控缓释作用的微粒药物传递系统,并对其药效学做出初步考察。⑤学生整理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完成创新课题的结题工作,撰写文章。(4)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科研活动做出总结,听取学生的体会,建议,困难,提出并分析问题以及希望做出的扩展。

五、教学实践的成果及意义

创新项目的自主设计与实施,使学生真正经历科研过程,具备基本科研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本教学实践活动遵循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路线,探讨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课题延续性、协作性展开,学生完成由他们负责的科研项目,由不同专业的教师针对性指导,也培养了优秀的科研后备力量。学生对科研活动有了最直观的体验,主动探索能力,尤其是对科研工作的认识有明显的提高,相信这样纵横兼顾的实践式科研教学,将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非常有益的模式。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途径改善了由课程设置造成的学生阶段性、单点式的知识识记[5]。

教学实践在不同年级药学学生中开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申请并完成相关大学生科研创新课题四项,获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创新成果二等奖一项,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果交流会一等奖一项,发表科研论文两篇。同时指导教师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课题立项。

科研辅助教学培养模式的构建也有益于教师的培养机制,指导教师首先必须加强自身专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综合课题设计使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探索学习整合资源,启发式、引导式的培养学生的知识获取[6]。在科研过程中,教师不是作为旁观者,从立题、实验方案确定、课题具体实施到最后的汇报总结,指导教师都需要悉心指导和积极引导,这也促使教师去查阅文献,思考方案,探索实践,不断提高自已的专业素质。从课题实施开始,与学生一起投入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中。因此,教师更多地关注教学目的专业性、教学内容前沿性、教学过程探索性与教学环节研究性,为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提供有益的模式。

[1]李昌祖,冯 雯.大学“科研反哺教学”及其实施[J].教育发展研究,2009(19):71-74.

[2]刘咸卫.回归大学育人本真:教学的研究性与科研的教育性[J].中国高等教育,2008(21):29-31.

[3]沈苏南,王婷婷,盛 宴,等.医学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5):31-32.

[4]Blouin RA,Riffee WH,Robinson ET et al.Roles of innovation in education delivery[J].Am J Pharm Educ,2009(8):154,1-11.

[5]陈中文,袁小鹏.大学生科研导论[M].科学出版社,2008.

[6]李 晶,朴金花,王迪迪.科研式教学方法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8):39-40.

猜你喜欢
药剂学科研活动药学
计算机学科科研活动行为规范建议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新形势下药剂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光绪《黔江县志》的药学价值
针对药剂专业学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浅谈基因药学实验技术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
机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研究
依托科研实践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