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建标
(白垢学校,广东 封开 526551)
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莫建标
(白垢学校,广东 封开 526551)
学生在试图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力可以得到培养。学生也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把握好时机和方式,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评价反思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评价和反思能力。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评价和反思
低年级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对于整个小学阶段都很重要。《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目标中阐述:“使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以日常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可见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体现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现代教学论研究也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而一旦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因此,将问题贯穿教育过程,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的目标,也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理想。
“数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说明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而我们通常所说的解决问题,就是安排在教材中体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具体实例。解决问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解决数学学科问题,二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或其他学科中的实际问题。我们说的问题常常隐含在一定的情境当中,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因此,学习数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以数学思想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例如,在讲述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例3时,笔者创设了情境教学:春天到了,大自然多美呀!草儿长出了嫩绿的叶子,花儿露出了笑脸,小鸟在快乐地唱歌,小朋友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尽情地玩着跷跷板,还有的小朋友正朝着跷跷板乐园走来……,通过让学生观看图画,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经验思考:你知道有哪些数学信息(有3组小朋友在玩跷跷板,每组4人,又走来了7人)?根据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一方面培养学生逐步用数学的方法去观察生活的,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充分用数学语言概括跷跷板乐园的图意,培养学生从学习中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由教师为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鼓励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并尝试应用观察、动手、探究等教学策略解决发现的问题。
提出问题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在观察、实验、猜测等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例如,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例1,就可以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完整表述题目。原来有22人,走了6人,又来了13人,现在有多少人?教师不作任何提示,让学生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找到解决方法后,用算式表示出来。这样,让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然后让每个小组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方法一:22+13=35(人)
35-6=29(人)或22+13-6=29(人)
方法二:22-6=16(人)
16+13=29(人)或22-6+13=29(人)
方法三:13-6=7(人)
7+22=29(人) 13-6+22=29(人)
这个结果是小组合作的结果,有时会出乎老师的意料,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让学生意识到努力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探索性解决问题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再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和能力。
语言是表述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外延,从想到说,是理解过程的飞跃。在讲授数学应用题时,可以利用教具、图表直观演示,训练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叙述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在已知条件下,再叙述数量关系。如小学数学第三册中有这样一道题:“二(1)班有50人,其中有女同学28人,男同学有多少人?”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读题并复述题意,再回答下面几个问题:“二(1)班有50人,包括哪两部分(包括男生和女生两部分)?”“题目中哪一部分人数已经告诉我们(女生28人)?”“哪一部分人数要我们求(男生的人数)?”再引导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学生经过思考很容易找到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关系列式计算。又如在第四册第31页例4中,12元可以买3辆小汽车,买5辆小汽车要多少元?这是一道解决乘除两步计算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怎样解决,并充分让学生说出解题的思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列式后再说明算式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通过让学生口头叙述解题思路和数量关系式,既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解题能力,培养了思维的能力。
解题策略对于学生来说是重要的,而对结果的及时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反思是数学的重要活动,反思是通过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地对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考察、分析和思考。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更容易接受来自学生群体的评价。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在充分肯定,激励性评价为主的同时,还应采用学生的自主评价,让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的解决问题方法,让学生对他人的发言给予评价。评价解题时哪方面更合理更快捷,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自己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成为问题的探索者和解决者。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反思: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算?你认为哪种解决方法更好?用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关键,教师的点拨是保证。教师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从多角度、多侧面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问题,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帮助每一个学生成长。另外,教师还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有意识地捕捉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肯定和称赞,让其在评价中产生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责任编辑:李方满)
莫建标,男,广东省封开县白垢学校,数学小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