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宁,吴 斌,王小娟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陕西 西安 710061)
全科医生也就是家庭医生,他们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承担基层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人们尊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在我国农村、城市社区需要医疗服务的人口急剧快速增加。同时,面对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并存的双重压力,慢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数量的激增,健康守门人—全科医生需要量越来越多,而一级医疗工作者数量严重不足,全科医生培养已成为我国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如今,我国全科医生的培养和开展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建立全科医生培养制度,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具有重要意义[1]。
陕西省卫生厅结合当地现状,从2010年9月起在全省高等医学院校对各市、区、县基层不同学历教育层次的全科医生进行定点培训,逐步建立了一套转岗培训教育模式。本校是培训学校之一,在培训中本校不断提升教学和管理水平,不断拓展全科医生的知识面,先后成功举办五届中美全科医学论坛,拓宽了基层医生的视野,了解了国外全科医学的最新进展。结合本校连续举办五届中美全科医学论坛的报告以及本校的教学培训和管理,浅谈一些美国家庭医生培养对本校的全科医生教育培训的启迪和帮助。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一些研究组织一致认为,需要由具备资格的医生给予病人全方位的照顾,而不是孤立的治疗疾病或单个器官功能障碍;医生和病人之间需要保持持久的联系;医生需要具备全面的知识,能够治疗一个家庭中所有成员。同时在不久的将来,需要培养新型的家庭医生。1969年官方同意成立了美国家庭医疗委员会(American Board of Family Practice,ABFP)。1970年,“美国通科医生学会”更名为“美国家庭医生学会”[2]。
美国家庭医生学会制定统一的标准进行考试,颁发家庭医师资格培训证书。获得该证书后还要再医学院校进行职业化教育,家庭医生的教育具有连续性,从最初的入学基础理论课程教育到毕业后的继续教育这几个阶段,职业化教育始终贯彻整个医学职业生涯,全科医生都在不断地进行理论和实践技能培训,内、外、妇、儿以及其他科室的临床学习,使全科医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他们处处以病人的利益优先,病人有主权。在全科医生的培养中,国家要求每位医生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具有有效履行责任和获取信任的能力。家庭医生的训练要求严格,既要有全面的医疗技术,比如做简单的小手术,又要有对需要进一步专科诊治的病情有准确的判断力。专为各类病人服务,包括初级医疗服务和疾病预防,主要面向社区,强调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专业与其他专科相比,家庭医生的显著特点是对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预防。还要参加每6年一次国家组织的执业医师考试,合格后才能拿到注册执业医师资格证方可继续执业。确保全科医生的质量,是美国医疗保健体系的重要资源。
目前,我国全科医学教育体系是多层次、多类型,主要有学历教育、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等几种形式的全科医生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老百姓不再满足以前的吃饱肚子,个人健康提到了首位,尤其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环境的破坏、生活习惯、社会公平、法制、福利、健康意识、维权意识、社会诚信等等由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成熟度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如人口流动、世界物流、疾病传播、国际合作等等都需要一批懂基础、会实践、懂人文、会预防的全科医生。经过这几年本校接受的基层全科医生学员,可以清楚地看到,相对于发达国家我们的全科医生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培养数量和教育程度严重不够,全科医生数量很少,本科以上学历者不到15%,其余的为大专、中专学历,还有一些无学历的,也在基层医疗为百姓服务。而在基层,医疗常见的是健康问题中的高危人群,这些全科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整体偏低,往往不被大众看好,认同度很低,群众对全科医生没有信心。由此可以看出全科医生的培养需建立在提高基层社区医院和乡镇医院医生的素养基础上。
全科医生的继续教育、医疗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需要建立健全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完善培养机制,尤其是执业后的规范化培训工作还需进一步规范。要培养出一批留得下、靠得住、技术水平高、医德医风好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还需要进行全科医生的一系列规范的标准化培训,最大程度的提高全科医生的质量和社会认可度,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真正做到老百姓健康的“守门人”。家庭医生是病人的早期一级医疗服务者,能够掌握病人的第一手资料,对病人的基本情况很了解,这对病史的采集和收集提供了重要信息,对更好的有效治疗起到重要作用,也为下一步转入专科医院减轻了压力,无论对医疗系统、对病人还是对医护人员自身,利远大于弊。此外,随着社会进步和民众健康需求的增加,基层医疗的公平性、经济性与可及性日益显现,于是关于经济学的考虑即低廉的成本也成为家庭医学中重要的价值之一。
针对全科医生进行转岗培训,应重在夯实理论基础,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扎扎实实地学习,不走过场。理论课聘请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教授授课,并且能够结合临床实践经验进行讲授;临床上要跟随高年资医师,从病人入院问诊开始,实行负责制,提高临床实践技能水平。结业前分别进行理论、操作考试,每次考试从题库中抽选试题,一对一进行技能操作,对每一位培训者负责,切实做好培训转岗的继续教育。
针对目前医患关系颇为紧张,辱骂、殴打医务人员,围攻医院,有甚者故意将医务人员致残、致死……一幕幕暴力恶性事件在全国频频“上演”,性质极其恶劣的情况,结合临床医学的特点以及临床医学容易出错的地方,强调医师之职责以及医务人员对病人的义务,对病人要说实话的理由和照顾病人的基本原则,在与病人沟通中尽可能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的道理给患者说明病情。所以,培训学习不仅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技能,还涉及医学科学以及与之相关的专业领域,包括医学以外的行为科学、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文学、艺术学等。使学员通过一年的培训,不仅要在理论与技术水平上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还要将他们培养成类似“医学服务者”与“管理者”,工作遵循“照顾”的模式,既有科学性最高价值,又有顾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充分体现医学的人文艺术方面,做到亲情关怀。同时,培养他们在当地开展一些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筛查、心理咨询等活动,更好地服务当地,把好当地群众健康守门人的第一关。
总之,全科医生的培养不能单靠在医学院校学到的一些知识,还要依靠后期的继续教育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规范化的培训是每一位全科医生不可或缺的。要得到群众的认可,要实现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是国家医改中的重要部分,还需要国家不断地完善全科医生培养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使全科医生做到以社区为基础的以家庭为照顾单位可及性人格化照顾,持续性服务,协调性服务。家庭医生的培养任重而道远。
[1]温家宝.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Z].2012,7.
[2]鲁健华,陈 融,王青青.美国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对综合医院全科医生培养的启迪[J].全科医学教育探索,2013,1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