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华,夏 爽
(沈阳医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被就业”一词源于2009年的网络用语,起因是一名大学生发现自己档案中所签订的就业协议书并非本人所为,遂在网络发帖感慨,“被就业”一词随即传播开来。根据“被就业”的具体情况可将其分为“被要求就业”、“被瞒着就业”,泛指在本人不愿意或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了就业协议[1]。近年来,随着医学生就业人数存量和增量的逐年攀升,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迫于多方面的压力和需要,各级各类学校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毕业生“被就业”现象。
“被就业”只是一种表象,其衍生和蔓延有着深层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归根结底是政府、社会、学校对于就业率的高追求与医学生低就业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对立,“难就业—不就业—被就业—高就业”这已然成为高校就业的操作套路。可见,若要分析医学生“被就业“的深层原因,就是要找到医学生就业难、不就业的症结所在。
学生的自我认知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脱离,学生依然视自己为天之骄子,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宁可不就业也不委屈就业。理想与现实的脱节导致大学生逃避就业、延迟就业的人数越来越多。
目前的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视为掌上明珠,不愿孩子在外吃苦受罪。尤其是条件好的家庭,宁可让孩子在家待业,等待机会,也不愿意让孩子到外面闯荡。“啃老族”的出现就是如此。
随着医学毕业生的逐年增长,供大于求现象渐趋严重。加之目前我国医学生的就业市场处于不平衡状态,中心城市、高层医疗单位就业人数密集,机会趋于饱和;边缘城市、基层单位因资源匮乏、发展缓慢致使就业人数稀疏。
医学生因专业性强导致就业面相对狭窄。因职业的特殊性,医生的准入门槛也越来越高,招录标准要求必须在研究生以上学历或者必须持有执业医师证的非常普遍。这样的用人标准必然把应届本科毕业生挡在了门外,致使很多学生不得不放弃就业专心考研和考证。
就业率是学校教育质量的体现,也是社会评价的重要指标。可以说,就业率决定学校的社会声誉和招考导向。为了在同行业学校竞争中站稳脚跟,吸引更多的学苗报考,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追求高就业率必然成为趋势。
各级各类部门多次下发文件,把就业率作为学校拨款、专业招生的重要依据。甚至有些地区提出了对于就业率不达标的学校,实行校长约谈制。这给学校的就业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所以,很多学校不得不把高就业率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面对学生的“被就业”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就业是民生根本,以教育部为首的政府主管部门动用了权威、劝诫、激励等多项政策、措施和手段促进、推动和保障就业,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社会的稳定,和谐和发展。然而,由于就业难度的客观存在,为了完成“保稳定、促增长”的重大任务,学校开始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应对战,致使就业率被逐渐异化。
就我国医学生需求来说,中心城市大医院趋于饱和,人才过剩,而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和西部欠发达地区有广阔的就业市场和发展前景。据一项调查显示,仅有6.9%的医学生选择到基层医疗机构就业,在“影响您选择基层卫生机构工作的因素”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经济收入低(73.6%)、各种体制不完善(68.2%)、工作环境差与设备陈旧(66.1%)、不利于个人发展(57.1%)[2]。
推动医学毕业生走进基层,首先,国家要在基层就业设施和资源配置上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基层就业的吸引力;其次,国家要加强基层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大众健康理念和就医愿望,保证基层医疗机构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再次,实施基层服务和人才发展计划,实现城市和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的双向流动,提高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由于医学生就业人数的增多和集中,使得用人单位在招录标准上“水涨船高”,这种忽视岗位需求一味抬高用人标准的做法实际上是对人才资源的过度消费和盲目浪费。当前,用人理念上的偏差和误导使得诸多适用性人才被拒之门外,也出现了大量毕业生回流考研的热潮。所以,更新用人理念乃当务之急。
首先,应规范和制定科学的用人制度和选拔标准,弱化学历的作用,净化就业环境,倡导公平竞争,将品德和学识作为人才选拔的重要标准。其次,要注重研究和实践,实现医学生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促进毕业生的合理配置和平稳分流。
单纯将就业数量作为就业率评价指标衡量一所学校或地区办学水平有失偏颇。就业专业、发展空间以及就业满意度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另外,就业率统计时间也缺乏合理性。我国就业统计时间分初次就业率(毕业当年7月份)和年度就业率(毕业年底)。对于医学生来说,各地招录考试大多在年底,正式录用至少在毕业后半年到一年左右,执业医师考试在毕业后一年。所以,医学生就业率的统计应该考虑到专业的性质和特点,将就业率统计时间适当后移,可参照发达国家就业率的统计方法,将就业率的统计时间确定为毕业时、毕业半年后、一年后、两年后。以此减缓学校的就业压力,避免人为操作因素,还就业的本来面目。
我国就业率统计工作模式是由学校自报就业率,教育主管部门依此公布就业率,这就出现了统计主体也是利益主体的情况,使得就业统计的真实性引发质疑。大学的职能在于教书育人,不应承担过多的社会职能,教育质量的好坏应该交由社会检验和评价。政府的职能在于对社会负责,所以必须去除修饰和伪装,让就业统计的数据不再为某些人或某些部门的利益服务,而是为全社会服务。
因此,我国应该打破政府和学校之间的就业利益链条,引入第三方非利益体进行有效的参与和监管,构建一个完善的就业质量认证体系。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就是将毕业生完全纳入社会就业体系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使国家、地方、学校的就业信息联成一体[3]。
高校培养人才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知识更新,加快教育教学改革。首先在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上要与市场需求相一致,与学校的办学能力和培养水平相统一,不能过渡招生,盲目招生;其次,学校在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上要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比如我校近年来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了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运用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进行成绩考核和综合评定,开展PBL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的内容将基础综合和临床综合作为单独科目列入教学计划,另外将医院实习时间由一年延长至一年半,并定期举办和积极参加各级临床技能大赛,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已成为大学生新型就业模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毕业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道德境界就会在就业选择中起决定性作用。如今,教育功利思想和社会浮躁之风蔓延,给大学生的就业观带来一定的冲击和转变。缺乏理想信念,淡化社会责任,忽视国家需求,追求经济利益等等不良就业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大学生把成功和自我价值实现定义为当大官,挣大钱,追名逐利,好高骛远,宁可在大城市蜗居也不愿意回家乡服务,把到基层就业到农村发展看成没出息,很失败。所以,高校在培养学生就业技能的同时更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把培养和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作为重要任务,引导医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走上精神化需求的发展之路。
[1]滕贺圆.从“被就业”再审“三螺旋”[J].中国青年研究,2010,1:83-85.
[2]陈爱云,范阳东.再论医学生的就业问题[J].医学教育探索,2008,7(4):397-398.
[3]侯 捷.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制度研究及其借鉴意义[J].教育与职业,2007(33):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