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夫教授治疗偏头痛经验

2014-02-05 11:54:40张梅奎胡龙涛张效科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川芎偏头痛头痛

张梅奎 胡龙涛 张效科

1 解放军总医院,北京 100853;2 陕西中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张建夫教授治疗偏头痛经验

张梅奎1胡龙涛2张效科2

1 解放军总医院,北京 100853;2 陕西中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偏头痛为临床常见的脑系疾病,张建夫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审证求因,重视辨证论治,在偏头痛的治疗中疗效显著。

偏头痛;经验;瘀血

张建夫(1924-),男,陕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陕西省西府名医,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自幼研习岐黄之术,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60余年,擅长中医诊治心脑血管疾病、内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等,在偏头痛的中医药治疗方面疗效显著,现将张建夫教授治疗偏头痛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偏头痛是一种具有发作性、周期性或家族性特征的一侧搏动性头痛,属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所致的失能性神经血管功能失调性疾病。其病因病机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现代医学认为与遗传、内分泌、代谢及精神因素有关。本病女性患者发病率约为男性2~3倍,多起于青春期,发病高峰期为25~34岁,40岁以后发病者并不多见。精神紧张、气候变化、进食含有酪胺或苯乙胺的食物如巧克力、红酒等均可诱发。

偏头痛,中医称为偏头风,此病名始见于《丹溪心法》,又名“边头风”。其疼痛部位多位于颞部,或左或右,更有连目痛或痛久损目者,兼有恶心呕吐等证。其痛暴作,痛势剧烈,或牵掣及眼、齿,痛止则如常人。张建夫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头痛病因虽多,但总的病因不外乎内伤、外感两大类,风邪是其发病的根本。风有外风和内风之别,偏头痛日久不愈,符合内伤头痛的基本特点,故将本病归属于内风范畴。然而内外风往往互为因果、相互为患,外风可引动内风,故偏头痛患者每遇风则疼痛加剧。

2 辨证论治

张建夫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新发偏头痛以风热者为多见。皆因现代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饮食不节,过度饮酒,进食膏梁厚味,加之工作生活压力增加,情绪紧张激动,五志过极,化为内热,如复感受风邪则致内外合邪,而出现风热邪气上攻脑窍,此类头痛单纯应用祛风药无效,当予以疏风清热之法方能奏效。张教授以“川芎茶调散”为基础方。本方以川芎为君,川芎辛温香窜,为血中之气药,上行头目,善于祛风活血而止头痛,为治疗头痛之要药;羌活、白芷以疏风止痛;薄荷既可制约诸风药之温燥,又能清利头目、清解风热。风热重者加菊花、僵蚕、蔓荆子以疏散风热,兼有湿邪者加用苍术、藁本以祛风除湿。

张教授认为偏头痛经久不愈者多为痰瘀。每遇头痛日久者,张老必仔细询问病史,仔细诊查,辨其病因。痰浊蒙窍者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日久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气血运行不畅痰湿内生而致。此类患者多表现为首重如裹,呕吐痰涎,口中涎沫较多,肢体困重,乏困无力,食少纳呆,舌质红,苔厚腻,脉滑。治疗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天麻、法半夏以平肝熄风、燥湿祛痰,白术、茯苓燥湿健脾以祛痰,痛甚者加川楝子12 g、元胡12 g以行气止痛。瘀血阻滞者多因痰浊阻塞脉络,或气血不足,推动无力所致,此类患者多表现为头痛剧烈,痛如针刺,痛处固定不移,甚则头皮青筋暴露舌质紫暗,舌下脉络青紫迂曲,脉弦涩。治疗张老多应用虫类药物,以桃红四物汤为基础,加用全蝎10 g,僵蚕12 g以祛风通络止痛,待疼痛缓解后给予水蛭3 g,三七粉3 g研末冲服以缓消瘀血。

多数患者对于偏头痛发作期的治疗极为重视,一旦疼痛缓解则认为疾病已愈,不重视调护。张教授认为偏头痛缓解期的治疗尤为重要,他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偏头痛的缓解期应积极调护患者自身的正气,予以补中益气汤以补益中气,中气充沛则全身气血运行通畅,痰湿瘀血生成无源,才能达到“瘥后防复”的效果。并且对于情志调护也十分重视,尤其对于女性患者、因情志不畅而发病者,张老必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嘱其调畅情志,多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防止气机不畅而致病。

3 典型病案

李某,女,35岁,教师。因“间断头痛4年”于2010年11月13日就诊于张建夫教授。患者6年前与家人吵架后出现右侧颞部头痛,痛如针刺,伴有恶心呕吐,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血压正常。经口服“布洛芬”及“西比灵”后症状稍缓解,后每于生气及劳累后出现头痛,且发作次数逐渐增加,服药剂量渐增,疗效不佳,遂求诊于张建夫教授。诊见:头痛剧烈,通如针刺,脘腹胀满,胁肋胀痛,月经量少色暗,夹杂有血块,舌质暗,苔薄白,脉弦涩。诊断为偏头痛,辨为气滞血瘀证,治宜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方选柴胡疏肝散合通窍活血汤加减:柴胡12 g,郁金12 g,香附10 g,川芎10 g,白芷10 g,细辛3 g,赤芍12 g,白芍18 g,川楝子12 g,元胡10 g,桃仁10 g,红花10 g,全蝎10 g,僵蚕12 g,益母草20 g,甘草6 g。7剂,每日一剂,水煎服。服药后头痛大减,脘腹胀满、胁肋胀痛亦减,已停用“布洛芬”,于原方去川楝子、元胡,加用水蛭3 g(冲服),三七粉3 g(冲服),继服10剂。头痛已愈,经血未再出现血块,颜色较前转红。给予补中益气汤服用一月,诸证皆消,随访半年未复发。

R249.2;R277.7

B

1674-9308(2014)04-0089-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4.058

猜你喜欢
川芎偏头痛头痛
头痛应该灸哪里?
基层中医药(2021年4期)2021-07-22 07:15:28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川芎外治 止痛功良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中成药(2018年7期)2018-08-04 06:04:02
头痛与口疾
特别健康(2018年3期)2018-07-04 00:40:10
川芎土茯苓鱼汤缓解头痛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50
远离头痛的困扰
红土地(2016年11期)2017-01-15 13:46:38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6年2期)2016-01-23 02:14:01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医研究(2014年4期)2014-03-11 20:28:41
会变身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