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风 王朝霞
鹤壁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 鹤壁 458030
HPV、TCT检查联合阴道镜下活检用于宫颈癌筛查的应用效果分析
李秀风 王朝霞
鹤壁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 鹤壁 458030
目的探讨HPV、TCT检查联合阴道镜下活检应用于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1 650例开展HPV-DNA分型检测、TCT检查及阴道镜下活检,同时以宫颈活检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作为确诊标准,分析HPV-DNA、TCT联合阴道镜下活检的诊断价值。结果1 650例宫颈病变患者中,宫颈良性病变1 438例,占87.15%;宫颈不典型增生与上皮内瘤样病204例,占12.36%;宫颈癌8例,占0.48%。宫颈良性病变中HPV阳性412例,占28.65%;宫颈不典型增生与上皮内瘤样病HPV阳性42例,占20.59%;宫颈癌HPV阳性8例,占100.00%结论HPV、TCT检查联合阴道镜下活检是一种先进且有效的宫颈病变检测方法,在提升宫颈病变的宫颈癌的检出率方面具有突出作用。
HPV;TCT;阴道镜活检;宫颈癌
宫颈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和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1]。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宫颈癌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严重影响了我国女性的生命安全。早期确诊和治疗是治疗宫颈癌的最有效手段,液基细胞学(TCT)、HPV-DNA检查和阴道镜下活检都是临床常用的检测宫颈病变的技术,但三者联合使用的临床价值尚不明确[2]。为此,本文尝试联合使用TCT、HPV以及阴道镜活检筛查宫颈癌,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妇科收治的1 650例初次就诊的有同房史接受宫颈癌筛查的患者,患者年龄最小19岁,最大56岁,平均年龄(33.6±3.7)岁。首次性生活平均年龄22.7岁,平均孕次3.1次,平均产次2.3次。其中279例为无症状要求筛查。1 650例患者中宫颈平滑352例,1 298例存在不同程度的白带出血、白带增多、接触线出血以及宫颈糜烂、充血、息肉、肥大等症状。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HPV-NNA、TCT检查,对HPV-DNA检测阳性或TCT检查阳性或高度怀疑为宫颈病变的875例患者开展阴道镜下活检,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依据病理标本做最终诊断。
1.2.1 HPV-NNA检测。选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使用专用的宫颈刷刷取宫颈管内脱落的细胞标本,将宫颈刷放入专用标本液中,折断刷柄并盖好瓶盖送检。依此经由HPV-DNA提取、PCR扩增、杂交、洗膜、显色等步骤进行检测,最后根据斑点显现情况判定HPV基因型。
1.2.2 TCT检查。使用特制的宫颈刷在宫颈口刷5圈以选取标本,将取过标本的毛刷放置于装有ThinPrep保存液的小瓶中漂洗,采用ThinPrep-2000全自动细胞检测制备仪进行制片,随后进行人工巴氏染色,接着用OLYMPUS B×51显微镜阅片观察,使用TBS报告系统报告。
1.2.3 阴道镜下活检。借助阴道镜观察观察宫颈移行上皮与血管的微细变化,选取碘试验、醋酸白试验阳性部位的宫颈组织,所选标本应包括宫颈上皮基底层,使用4%甲醛溶液进行固定以进行病理学检查。
2.1 TCT检查结果
TCT检查结果显示本组1 650例宫颈病变中共有正常或慢性炎症1 456例,占88.24%;ASLUS165例,占10.00%;LSIL32例,占1.94%;HSIL15例,占0.91%;SCC2例,占0.12%。
2.2 HPV感染状况
宫颈良性病变中HPV阳性412例,占28.30%;宫颈不典型增生与上皮内瘤样病变中HPV阳性42例,占20.59%;宫颈癌HPV阳性8例,占100.00%。
2.3 阴道镜活检图像特征
本组1 650例患者中出现图像异常846例,其中镶嵌血管120例,占14.18%;点状血管138例,占16.31%;醋酸白上皮698例,占82.51%。对所有图像异常的患者均在异常区取样进行活检。例如:镶嵌异型血管、有局限性点状血管、宫颈上皮转化区等,本研究活检病例共计912例。
2.4 组织学诊断
912例进行宫颈活检的患者中,宫颈良性病变700例,占76.75%;宫颈不典型增生和上皮瘤样病变204例,占22.37%;宫颈癌8例,占0.88%。
2.5 以组织学诊断结果为诊断标准
1 650例进行宫颈癌筛查患者中,宫颈良性病变1 438例,占87.15%,宫颈不典型增生和上皮瘤样病变204例,占12.36%;宫颈癌8例,占0.48%。
近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生日益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发病人数以每年2%~3%的速度快速增长[3]。资料显示,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5年生存率为41%,在发达国家高达61%。宫颈癌从前期病变发展成宫颈癌大约需要十年时间,而前期诊断和尽早开展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的5年治愈率可高达80%~90%[4]。高效早期筛查是治疗宫颈癌的关键所在,因此,提升宫颈癌的筛查精确率成为了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TCT检查全称为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该检查可以较好地结合组织病理、细胞学以及临床处理方案,有效提高了癌前筛查的精确度。HPV即人乳头瘤病毒,是宫颈癌病变产生的诱因,也是目前最为普遍的宫颈癌初筛手段。宫颈活组织检查是最可靠的确诊宫颈癌的方法,但活检部位通常难以代表病变性质,其检测结果无法全面反映病变级别[5]。而借助阴道镜的指导,医师可选择病变最严重的部位进行活检,从而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度。阴道镜活检指导下多点活检加搔刮颈管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诊断性锥切,进而弥补TCT检测的不足[6]。本研究中2例宫颈癌患者在TCT检测中漏诊,而在阴道镜活检下得到确诊。
综上所述,应用HPV、TCT检查联合阴道镜下活检是高效、便捷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有助于提升宫颈癌前期病变的阳性检出率,降低误诊和漏诊率,从而辅助判断宫颈病变的发展趋势,帮助医生最大限度地为宫颈癌患者做到早期诊断与治疗。
[1]张德太, 左曙蓉, 杨文, 等. siRNA沉默转酮醇酶样基因1下调人宫颈癌细胞HIF-α表达及糖酵解关键酶活性[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4, 30(1): 72-76.
[2]梁冠盈, 迟秋君, 傅瑶, 等. HPV感染及IL-1β、IL-6、IL-13的表达与子宫颈癌临床相关性分析[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3, 47(6): 490-494.
[3]段鲜盟, 张劼, 任爱红. 集束化护理对宫颈癌化疗患者效果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影响[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4(11): 148-151.
[4]韩历丽, 王朝, 张月, 等. 宫颈癌筛查中宫颈细胞学阅片质量控制管理体会[J].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2, 41(11): 791-792.
[5]孙笑非, 顾依群, 王爱春, 等.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结合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评估[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3, 27(4): 273-276.
[6]李秀, 杨姗姗, 安然.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联合阴道镜在筛查宫颈癌前病变中的价值[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 17(9): 1644-1647.
R737.33
B
1674-9308(2014)04-0067-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