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河南”建设一体化的机制创新研究

2014-02-05 07:43姜国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河南建设文化

桂 玉,姜国峰

(河南工程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一、“富强河南”机制建设

1.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以科技为核心助推河南经济创新式发展

产学研协同创新通常是指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及用户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展开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1]对此,我国于1992年4月组织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于2012年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并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在这一背景下,由河南农业大学牵头,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农科院等单位参与共建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成为首批14个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之一。与此同时,2002年成立的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表明,大学在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传播、生产和应用创新性知识,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促进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国家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国外大学的经验也表明,大学利用其独有的知识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的有机结合等优势,能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所以,重视大学在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价值,对于促进河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方面,应进一步明确大学科技园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定位。要依托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中的经验积累和成就,继续采取“多校一园、共同发展”的建设模式,依托河南省高校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搭建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使其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培育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基地、高校技术创新基地。在这一过程中,有些基本问题是需要认清和理顺的,即在大学科技园建设过程中,不能简单效仿国外科技园的经验,要根据河南省的实际情况,吸引国内外优秀的高校资源,与本省高校资源联合,形成智力提供的强大原动力;以高校资源为依托,鼓励和支持经济实力、社会影响力比较强的企业注资大学科技园,解决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2];注重引导高校培育有影响力的重大科技项目,促使高校和企业依据各自优势联合攻关,提升河南高校科技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使河南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社会地位和竞争力明显提升,为河南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注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服务功能与方式创新。依靠河南省大学科技园的资源优势,逐步完善政府、大学和社会资源“三位一体”的现代企业运作制度,完善以模拟公司为重点的企业管理模式,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法律支持和服务;应以河南省大学科技园为中心,通过政府招商引资、大学自行寻找合作伙伴、企业资源入股等形式,加快构建“中心+孵化+平台”模式,建立集研发、设计、采购、物流和营销为一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不断拓展河南省大学科技园的规模、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奠定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在推进大学科技园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中,要注意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生产性服务业规模[3]。河南目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最大问题是产业化层次较低,高端产业发展缓慢。所以,在富强河南建设过程中,河南省委省政府、各级主管部门应该按照 “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原则,依据河南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总体战略,以及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大力发展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四大战略新兴产业以及化工、钢铁、有色、纺织服装等四大现代服务业,加速产业融合速度,增加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需求,促使河南省由“制造中心”向“服务中心”转型。同时,要利用全球产业重组,学习北京和上海等发达城市经验,主动承接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转移,充分利用跨国企业总部把技术标准、产品规范、功能参数、管理经验等大量的显性和隐性知识,通过人员、信息等交流,转移或溢出给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子公司的机会,占据全球价值链高端。

2.打造兼具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产业,以文化为核心助力河南经济内生式发展

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是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狭义上包括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摄影、舞蹈、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当前,世界各国均将文化产业作为提升本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刺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4]我国在“十五”计划建议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概念之后,关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指导思想和国家战略相继出台,从而确立了文化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为拥有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殷墟文化、三皇五帝等众多文明的历史文化名省,河南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方面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同时,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地处中原的河南有更多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吸收多元思想及信息。所以,河南可以借助本土的传统文化优势,结合现代文化资源,打造兼具传统和现代的文化产业群,助力河南经济的内生式发展。河南可以继续挖掘的文化产业群包括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艺术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等,可以打造的文化产业群包括新闻出版发行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等。一方面河南要注重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河南文化产业发展中遇到的一个最大瓶颈就是人才的匮乏,包括人才的培养跟不上发展的需要、人才的引进力度和质量不尽如人意、民间人才的挖掘力度不够等问题。所以,通过文化产业发展推进富强河南建设,要依据河南现有的文化优势,挖掘优秀民间艺人,并组成优秀民间艺人专门机构,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将这些艺术活化石身上的文化资源保存起来。通过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努力培养本土文化人才,通过吸收和人才共享引进外来优秀人才到河南发展。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培育一批文化素养较高、创新能力强、掌握核心技术、精通管理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河南要注重加强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创意之父”霍金斯曾经有一句著名论断:“知识产权是创意经济的一种货币,知识产权保护在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充当中央银行。”[5]由此可见,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元素就是知识产权,是保证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更是不断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砝码。所以,应该不断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观念、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健全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处等,为河南文化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3.完善多维度管理与分配政策,以民生为核心推进河南经济持续性发展

民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当前,各地都在进行以民生为重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领域的改革。富强河南的建设,离不开“民生”这一关键词,需要举全省之力,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和分配政策,大力发展民生事业。为此,应该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提高服务型政府建设效能,并本着“首要”和“第一重要”的原则,在百姓最为关注的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环境、食品、药品等惠民工程上下大力气,使全体社会成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实现条件和机会平等[6];不断健全金融财税政策,通过结构性减税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措施,鼓励民营企业不断扩大规模和实力,使民营企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税收、就业、慈善等方面体现其价值性;通过不断完善分配制度,加大初次利益分配和再分配力度,运用经济立法、经济政策和税收、金融、行政等调节干预手段,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坚持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的原则,实现社会分配公平。[7]

二、“文明河南”机制建设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不断丰富和不断践行的理论,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全社会关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为建设文明河南贡献力量。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内容,应该不断强化学校教育的有效性,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在基本教育内容体系指导下,设计符合河南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按照理论通俗易懂、内容生动活泼、分层次和渐进式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教育。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要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并注重实际效果,使其接受系统而真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强调社会教育的实用性,针对目前公众普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应自上而下地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教育,并要求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尤其是广大党员干部,做到自我教育、清正廉洁,使百姓信任、信服政府,最终完全认可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应该“通过实现个体利益与社会共同利益进而更好地实现全体社会成员个体利益”的方式进行引导教育。[8]实际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凸显了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只有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共建中共享,共享中共建,才能真正搞好社会主义建设,也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共同理想。所以,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在大力发展政治、经济、文化过程中,在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细节和小事问题上,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真正树立百姓利益无小事、百姓是衣食父母的执政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各项工作都以百姓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及愿望,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才能够赢得最广泛的群众支持,使河南的各项建设因为有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而顺利开展,并为实现建设四个河南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奠定坚实基础;关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引导最广泛人民群众树立了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和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共同奋斗的意识观念后,以凝心聚力的思维方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设四个河南过程中发扬优秀的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精神,提升责任意识,锻造精神支柱,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将其与公民道德建设和道德模范品牌建设紧密结合,针对现代人表现出的精神支柱方面的拜金主义和责任意识弱化,凝聚力方面的离心离德和责任意识逆反,文明秩序方面的道德虚无和责任意识逃避,个人生活方面的享乐主义和责任意识的远离,存在意识方面的人情冷漠和责任意识疲软等问题[9],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八荣八耻”为基本要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为着力点,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培育公民的责任意识、塑造具有道德责任感的社会公民,为建设文明河南提供民意帮助。[10]

2.公共文化建设

公共文化具有整体性、公开性、公益性、一致性等特征,以公共文化场所为依托,借助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资源,发展群众参与性、资源共享性的文化,能培养人们的群体意识、公共观念以及文化价值观念上的群体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11]目前我国的公共文化建设存在重政府投入轻质量保证、重表象化工程轻内涵式建设、重城市和发达地区轻农村和偏远地区等问题。同样,河南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也存在上述问题,而且,还具有明显的政府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完善、公众主动性不高等问题,导致公共文化建设缺少广泛的群众基础。为此,应该以建设文明河南战略构想为契机,大力开展公共文化建设工程,形成政府引导,企事业单位、社区、非政府组织和公众个体广泛参与的和谐、安全社会氛围。首先,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政策与法规。公共文化政策作为公共文化建设的宏观指导体系,需要本着符合河南发展实际、充分利用河南现有文化资源、有利于创新文化样式的原则进行制定和完善,使政策的制定与工作的实施具有一致性。同时,公共文化法规作为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有效途径,对于促使公民充分享受文化服务权、文化生活权、文化教育和培训权具有法律性作用。所以,各级有权限制定公共文化政策和法律的部门应该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政策和法规,并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公共文化政策和法规的宣传解释工作,使全体社会成员形成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普遍了解和认同,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公共文化建设进程中,夯实公共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其次,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投入。目前,河南省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总量上是不断增加的,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维修和管理也已经列入政府资金计划和财政预算,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和制约公共文化的建设,如在农村地区以及省内经济落后地区公共文化建设明显落后、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公共文化供给与普通公众的公共文化需求严重脱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滞缓以及不合乎实际、公共文化设施资源配备不平衡等问题比较突出。所以,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在分类布局、平衡发展的原则指引下,在注重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下,应加大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公共文化投入,在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表演团体等公共文化信息体系建设等方面下足功夫,要按照农村实际需要,选择符合农民的图书资源、文学艺术形式等,不能单纯追求数量以及平均数而忽视实际效用。最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和资金保障。当前,河南省公共文化建设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与公共文化创作人才、传播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匮乏,以及缺乏多元化的公共文化资金投入密切相关。所以,应该鼓励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通过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实行人才引进来和走出去政策、挖掘本土优秀文化人才等途径,使公共文化服务人才规模和质量得以提高。同时,应该多元化公共文化建设资金来源渠道,逐步形成财政拨款、银行贷款、社会资本参与、赞助、基金等形式的资金汇聚网,保证公共文化建设的持续性运转。[12]

3.道德模范品牌建设

道德模范大多是普通公众,他们的事迹最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也最容易感动人和鼓舞人。近年来,全国性的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影响和感动着无数中国人,也促使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道德状况不断提高。但总的说来,在日益膨胀的经济价值影响下,全社会的道德状况让人堪忧,见死不救、坑蒙拐骗、制假卖假等一系列表征道德滑坡甚至沦丧的事实在身边时有发生,对和谐社会和平安河南的构建提出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应该以全国道德模范和河南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为牵引,以发现生活中的普通人身上光辉的道德形象为着眼点,以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道德建设和道德践行行列为目的,积极开展道德模范品牌建设,使河南大地处处涌现出像宋丽萍、李国喜、李守禄、任庆河、程相文、李权卿、刘秋玲、谢宇慧这样的全国性道德模范,也处处存在像最美党员老奶奶彭秀英这样的河南省道德模范,更要发现更多的市、县(区)、乡镇、村级的道德模范,使河南大地呈现出“好人好事接连不断”、“人人随时随地做好事”的局面。为此,应该在河南省最有影响力的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开展《道德模范故事》讲述专栏,以故事化的讲述手法,着力挖掘凡人、亮点,打造一大批接地气、内心力量强大、可亲可学的新时代道德模范;在河南有影响力的平面媒体上开辟《道德模范发现》专栏,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线索,引导公众广泛参与讨论,形成全社会认可、熟知和接受道德模范言行举止的良好氛围;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品牌营销》活动,以戏剧、微电影、生活剧、宣传单(栏、展板)等形式,免费提供道德模范宣传展示服务,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从身边道德模范的点滴事件中得到启发和鼓舞,形成人人争当道德模范,人人都是道德模范的社会风气,成为文明河南建设的无形力量。

三、“美丽河南”机制建设

1.节地、碧水、蓝天、节能计划

实施“节地”计划,严格按照土地控制要求,增强红线意识,按照不拼经济总量拼土地保有量、不拼利益拼生态、不拼土地拼规划和智慧的理念,让河南的土地数量和质量得以保持在合理范围,实现“土更肥”目标;实施“碧水”计划,利用河南丰富的水利资源,加强水利水电基础设施建设、人与水和谐景观建设、水系连片建设,以此加强河南水文化建设,实现“水更清”的目标;实施“蓝天”计划,健全企业排放物监测和惩罚机制,对排放物超标的企业进行不同等级的惩罚直至勒令停产取缔等。不断优化能源结构,在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等方面积极探索新的路径和有效方式方法,实现“天更蓝”目标;实施“节能”计划,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的垃圾处理与回收站,逐渐形成健全的废弃物分流和分类处理体系。不断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和市民文明意识,倡导低碳出行、人人参与节能行动,形成全社会联动的节能氛围,实现“绿色发展”目标。

2.生态产业发展计划

生态产业发展既是河南经济发展的新兴支持产业,又是建设美丽河南的重要途径。河南要充分利用作为国家循环经济第二批试点省份的契机,结合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等三大国家战略规划,从宏观上进一步理顺国家循环经济战略,从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推进生态产业发展;培养一批重点节能企业、实施一批节能重大工程、研发生产重大节能技术和设备,增强河南生态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合理引导、布局有污染的企业,实现河南省内大型城市市区内无工业,中小型城市市区内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在可控范围内;积极发展环保、新能源、新技术、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群,打造河南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

3.绿色消费计划

要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实现人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在观念层面,要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型,塑造一系列新型的决策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消费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文化、科技文化。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人们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公众建立起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13]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促进绿色消费的自觉意识;在行为层面,不断完善环保激励制度、协调统筹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及环境监管制度等,引导人们坚持简约性消费、耐久性消费、共享性消费、无害性消费、体恤性消费的消费原则,加大生态工业园区、清洁生产行业的建设力度和发展规模。[14]

四、“平安河南”机制建设

1.平安河南队伍建设工程

首先要着力深化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要围绕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能力、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的要求,不断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对各级政法领导干部、基层干警等政法队伍人员通过在线学习、网络培训、远程教育、挂职锻炼、交叉任职、部门交流等方式开展“五个能力”全员培训,使其不断积累经验,提升综合素质;其次要着力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对执法司法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建立普通案件、典型案件以及个别案件研究制度,提高审判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坚持从严治警,坚决反对司法不公,坚决惩处司法腐败,全面加强执法司法流程、质量和效率管理。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害群之马”,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最后要注重舆论正能量引导,强化社会监督。不断健全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制度,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发布有关信息,做到信息公开透明。通过制作图文并茂的专门网站,引导人民群众关注并参与互动,发挥网络舆论的正能量,不断提高与树立政法系统的整体效能和外部形象,富有成效地实现社会监督和自我监督的双向约束。

2.利益协调工程

目前,我国社会阶层分化严重并引发复杂尖锐的社会矛盾,与没有一套成熟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有关。如果有一套完善且高效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不同的利益阶层、利益集团、利益群体和个体的利益诉求都能够得到充分表达、有机整合并充分体现到公共决策的过程和结果中,那么社会就会更加和谐。[15]否则,社会分化和矛盾激化不可避免,而且还有可能引发社会和政治动荡。为此,应该开展利益协调工程,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健全利益协调机构。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辖区内所有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利益协调领导小组,坚决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让百姓有渠道来参与制度和政策的制定、监督和完善全过程。同时,应充分发挥社团、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和城乡基层组织的作用,建立起各方共同参与的利益诉求模式,以引导人民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其次要探索利益协调长效机制。要以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姿态投身于建设平安河南的改革实践,变堵为疏,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引导,变人盯人为信息化管理,变突击行动为建立长效机制,勇于破题,敢于攻坚,不断开辟新局面。特别是要着眼“老百姓痛恨什么犯罪,就严厉打击什么犯罪;老百姓反映什么问题,就集中治理什么问题”,确保全面形成“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新局面;最后要圈定容易引发群体性或突发性事件的关键领域。针对目前存在的各种复杂的利益矛盾,特别是针对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要特别关注如征地拆迁、集体上访、干群冲突和警民关系、食品药品安全、民生、恐怖主义等问题,并使这些问题成为领导小组的核心问题和第一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好预案和善后处理程序设计,有诚意地致力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为社会和谐稳定、百姓放心安心奠定坚实基础。

3.群防群治工程

公众既是平安河南的最大受益者,又是平安河南的广大建设者。建设平安河南,离不开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因此,必须创新社会动员体系,积极探索依靠群众建设平安河南的新途径,着力构建更加坚强有力的群防群治队伍,紧紧扭住做好群众工作这条主线,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一是要建立巡防员、综治协管员、治安信息员、志愿者等群防群治队伍,并使其合法化和固定化,给予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二是做好群防群治的宣传解释工作。综合运用法律、行政、道德、科技等手段规范,向公众宣传群防群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公民在参与群防群治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使其认识到这项工作涉及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与每个个体息息相关,最广泛地组织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平安河南”建设,夯实“平安河南”建设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三是畅通信访和举报渠道,使群众的利益表达和诉求得到真实有效的反映,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当事人,不能立即解决的,应说明原因及解决步骤。同时,对于群众的举报,要做到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要抽调相当的人、财、物进行核实,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治良性互动。

总之,四个河南建设机制创新的探索,是依据系统理论把它与河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总体战略,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以及“三化协调”、“四化同步”重大举措而进行定位和思考的,内容涉及河南发展建设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及社会等维度,具体机制设计具有可操作性,对于加快河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最终实现与全国同步的小康社会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陈 劲.新形势下产学研战略联盟创新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陈薛孝,等.大学科技园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企业经济,2012,(5):122-125.

[3]张志彬,张四梅.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J].求索,2012,(4):32-34.

[4]齐 勇,闫晓从.以传统文化艺术产业促进河北经济发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94-95.

[5]陈汉欣.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瞻[J].经济地理,2008,(9):17-18.

[6]江 琼,赵 武.关于建立健全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的思考[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7,(6):32-34.

[7]潘华实.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利益冲突协调机制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81-184.

[8]高 力.公共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9]郭金鸿.道德责任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0]张 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公民道德建设的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2):76-79.

[11]万林艳.公共文化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1):98-103.

[12]李建华,蒋林峰.创新社会管理与社会道德建设[J].求索,2012,(1):92-94.

[13]张 宏,等.关于生态社会公平性建设的思考[J].生态经济,2005,(4):32-35.

[14]侯向军,刘细发.生态建设与发展方式的转变[J].经济问题,2013,(8):33-35.

[15]刘建明.和谐社会条件下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研究[J].理论探讨,2000,(6):26-29.

猜你喜欢
河南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