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洁娜
(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以综合之眼观之,以历史之感析之
——“西方美学史”课程教学探
胡洁娜
(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为解决“西方美学史”课程教学中内容庞杂、学生不感兴趣等问题,教师必须思考如何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讲授思辨性强的美学思想。为此,作者总结了一种“以综合之眼观之,以历史之感析之”的教学思路,以期打破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疏离感,解决目前教学中的难题。
“西方美学史”;教学;综合之眼;历史之感;
“西方美学史”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三年级的一门选修课程,是“美学原理”的后续课程,属于文艺理论的提高课程。课程以古希腊时期美学至德国古典美学为主要内容,概要介绍现当代西方美学的发展态势。时间跨度大、内容庞杂、思辨性强是这门课程自身的难点。就学生状况而言,认为内容生涩、不太感兴趣。如何将思辨性很强的美学思想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讲授,如何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学会思考理论问题,是担任“西方美学史”课程的教师必须仔细思考并贯彻于自己教学过程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反复思考,笔者总结了一种“以综合之眼观之,以历史之感析之”的教学思路,以期同行共商。
所谓“以综合之眼观之”指的是并非仅仅学习美学思想自身,而是将美学思想作为时代与民族的高级产物,结合相应时代的艺术作品,总结其时代精神以及民族特性,并依此所形成的审美意识作为理解美学思想的切入点。我们知道,美学的发展历经了三个阶段: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三者的演变形态是低级的审美意识发展到具有民族整体性的高级审美意识,随后由审美意识形成美学思想,最终形成美学学科。当我们学习美学思想史时,不能完全撇清审美意识,甚至可以说西方美学史是有关美学思想和审美意识的历史。但是,现行的有关“西方美学史”的著作,往往只局限在美学思想方面,即使对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文化有所涉猎,也基本上只把它们视作一个显现的结果,或是看作是美学思想的一种佐证,很少将其作为美学史的主要研究部分而加以反思。“一个民族的审美意识是其在适应生存环境、创造自己生活方式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稳定性、指向性、优化性的美感精神选择。它既具有人类审美意识的共性,又富民族自身的独特性。”[1]也就是说,审美意识尤其是高级的审美意识凝练了民族与时代的精神走向。
鲍桑葵在《美学史》中有意识地注重将美学思想与审美意识紧密结合,他明确提出研究美学史尤其需要关注时代精神在美学思想中的投射,“按照世界史上各个不同时期的主要思想家的设想,美在人类生活的体系中究竟占有什么地位和具有什么价值?”[2]塔塔尔凯维奇的《古代美学》和《中世纪美学》也侧重思想理论产生时的社会条件、自然因素以及种族状况等要素,力求揭示美学思想与审美诉求、历史生活之间的关联。“美学史的内容也就是历史哲学家为了解释或有条理地说明与美有关的事实而提出的一系列有系统的学说。其实,事实并不止于此,因为任何理论的发展自然有其历史的逻辑规律,但是更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美学史所关注的中心问题,就不仅仅是美学理论的发展,而是美对人类生活的价值。”[3]其中“美对人类生活的价值”所指的就是时代、民族特定的观念,由此可以看出作为高级形态的美学思想无法割裂与反映时代、民族精神走向的审美意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美对人类生活的价值”何处体现呢?艺术作品成为其最好的载体。其实,许多“西方美学史”的著作,都会以时间阶段作为节点介绍历史文化背景,但是在接受过程中,学生总是感到脱节,未能将二者紧密结合,其根本原因就是忽视了艺术作品对审美意识的承载作用。“每种艺术作品都属于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各有特殊环境,依存于特殊的历史的和其它的观念的目的,因此,艺术方面的博学所需要的不仅是渊博的历史知识,而且是很专门的知识,因为艺术作品的个性与特殊情境联系着,要有专门知识才能了解它,阐明它”。[4]依据近代文艺批评理论,艺术作品带有创作主体个性化特征,但仍然是时代、民族等特殊环境下的产物,“艺术的使命在于用感性的艺术形象的形式去显现真实”。[4]只有展现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才能接受历史的洗礼成为真正的艺术。同时,艺术作品是学生很熟悉的审美对象,以此为切入点可以打破理论学习的陌生感。例如,我们总是将古希腊罗马时代并称,但是古罗马虽然也崇尚古希腊的艺术,却形成风格迥异的美学思想,究其原因何在呢?关键在于两个时代的民族特性、时代精神不同,这样的差异在二者的建筑、雕塑以及文学作品中都有明显的体现。于是,在讲述这一部分时,请学生收集了古希腊雅典卫城建筑与古罗马时期的斗兽场建筑作为比较,以此探讨两个时代的不同。两者在功能作用上是相似的,形式上的差异就展示了两种时代精神。可以说,欣赏希腊建筑像聆听着一曲优雅古典的小夜曲,时时激发你最深邃的思考和想象,而古罗马建筑更像是一部气势磅礴的交响乐,让你不由自主地被它的宏大气势折服。如果说古希腊建筑是精致连续的展开,那么古罗马建筑即是宏伟巨大的汇聚。正如意大利建筑师布鲁诺·赛维在他的《建筑空间论》中指出:“希腊式=优美的时代,象征热情激荡中的沉思安息;罗马式=武力与豪华的时代。”优美时代的古希腊散发出自信、宁静的气息,形成追求和谐、庄严的审美意识,喜好哲学思辨,对美的本质思考开启了人类追寻美、思考美、认识美的旅程。武力与豪华时代的古罗马呈现出个人化色彩,追求文治武功,更多的富丽堂皇、气势恢宏的审美追求主宰了这个时代,艺术门类化、细致化的思考成为这个时代美学思考的主流。这样由感性及理性的分析思路既增强了学生对差异性审美意识的认识,也有助于他们理解美学思想的特色。
所谓“以历史之感析之”指的是分析具体的美学思想时,具备一种历史态度和历史意识,以期尽量客观地考量美学思想具体产生的语境,充分考虑到不同时空、不同民族的时代诉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性,使美学的历史性内涵更加充分地显现出来。我们所持的“历史态度”即要求现代人进入美学家所处历史所给予的情境去理解他们如何思考、怎样思考。要现代人去完全忠实地复原历史上美学家的思想和意图并不具备可行性,他们思考的问题因其时代的变迁而失去了原有产生的契机,只是在文本中保留了下来。因而我们只能通过这些文本以及相关文献来重新构建时代特殊语境来追诉美学思考价值所在。例如,古希腊时期美学家们在思考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时,提出了“艺术模仿自然”的理念,甚至几乎每一个时代都有类似的“模仿说”提出,其价值在于在不同的情境对“自然”所作出的差异性界定。“模仿说”的提出不再是对原有艺术理论机械地重复,而是不断地创新。正如要欣赏某件艺术品,就必须体验当时那位艺术创作者言说的情感一样,要解析某位美学家的美学思想,也就必须了解他思考的核心命题是什么,为什么要思考这个问题以及他怎样解决思考的问题。具备这样的历史态度,我们才有可能对美学史上出现的美学思想作出合理的解释。
按照现代阐释学的观点,“个人的偏见构成了他的存在的历史现实性”。[5]因为时间性决定了人是一种历史的存在物,换言之,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受制于具体环境,历史文化成分会积淀为个人无意识结构的文化理念,无可避免地形成个人的文化“理解偏见”。但是,这种“理解偏见”作为人现实的存在状态是历史存在的现成品,但同时是一个开放的、时刻处在形成中的指向未来的可能性结构,是链接我们历史存在与未来建构的中介,是使我们的理解得以可能发生的起点和基础。
诚如现代人的前理解状况存在“偏见”一般,我们理解的对像作为人的理解活动和体验活动也是历史中的人在特定时刻以自己的“偏见”而建构起来的,也就是说理解的对象先带有自身的“理解视域”。当我们带着自己由“此在”所给予的“理解视域”走进对象时,两个不同的相互限定的历史视域必定会发生作用。用阐释学的术语来说,就是会出现“视域融合”。这一融合的过程并不是要让现在的视域或历史的视域消除或熔铸到对方之中,而是这两者共同并存在一种指向未来的可能性框架内,并相互作用,衍生出新的意义。就美学史的学习而言,一方面,我们在审视历史的时候,必须对美学本身依照现行理论确定出一种基本观念;而另一方面,我们的这一基本观念又必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必须能够保证对美学史上的审美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我们唯有这样的历史意识,才能历史地、辩证地评介理解对象。例如我们论及中世纪神学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时,我们总是在陶醉于文艺复兴文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时对中世纪采取基本不屑一顾甚至完全否定的态度。正如美国学者伯恩斯所言:“人们认为我们这个星球经历了两个伟大的发展时期:希腊罗马时代和近代发明时代。被认为愚不可及和迷信透顶的中世纪,则是处在这两个时期间的一个插曲。……今天,在一般人的头脑里,‘中世纪’这一名词臭不可闻,它已成为反动或者停滞的同义语。因此,如果一个现代改革家想要指责他的保守的对手的思想,他只要把他对手的思想贴上‘中世纪’的标记就够了。”[6]这足以显见在现代人眼中中世纪是一个多么愚不可及的时代。当人们将古希腊文化与文艺复兴文化视作西方历史上双峰并峙的文化高峰时,总认为中世纪是长达千余年文化低谷。实际并非如此,因为从史学的角度来看,中世纪的出现与宗教思想的盛行是顺应时代而为,是历史的必然。对中世纪的全盘否定无疑是我们先在的“偏见”,显然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对当时文化价值的张扬有关,与我们今天形成的对自由意识、主体价值的肯定有关。如果中世纪真是一座遍地杂芜的荒园,文艺复兴时期璀璨的艺术之花,丰硕的人性之果如何在此荒园绽放结果呢?对此,我们需要具有相应的历史意识去辩证地分析。
综上所述,教学“西方美学史”走“以综合之眼观之,以历史之感析之”的道路就是培养学生一种以多角度、多视域的方式去审视历史上曾经的理论成果,打破学生心中与美学思想之间的疏离感,使他们有兴趣自觉地将人类思想精华转化为自己心灵的养分。西方美学史的本科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向学生输入一堆枯燥的美学理论知识,而在于用历史展望当下,启发当代大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懂得欣赏时代所赋予的美,乐于积极地创造符合新时代审美诉求的美的事物。
[1]胡洁娜.仡佬族审美意识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6.
[2]鲍桑葵.美学史[M].张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2.
[3]周维山.美学迷雾与教学困境——关于“西方美学史”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8):119-123.
[4][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9,68.
[5][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45.
[6][美]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第一卷)[M].罗经国,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39.
An Explor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A History of Western Esthetics”
HU Jie-na
(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 563002,China)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such as complex and numerous content,students’being tired of learning,etc.,teacher need think howto presentthe estheticthoughtto students.Therefore,the authorof this papersummarizesa teaching method of“readitwith a holistic view and analyze it with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in the hope of getting rid of the sense of alienation of theory,thus solving the thorn question in the teaching at present.
A History of Western Esthetics;teaching;a holistic view;sense of historical perspective
G642.0
A
1009-3583(2014)01-0100-03
2013-11-15
胡洁娜,女,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王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