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红
(遵义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贵州 遵义563002)
信息时代学术期刊的网络传播模式探析
徐国红
(遵义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贵州 遵义563002)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时代是以网络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网络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传播以其极高的传播速度和广阔的传播领域给人类世界带来震撼。学术期刊以网络为平台,通过网络数据库、自建网站、优先数字出版、博客等网络传播模式加快传播速度,扩大传播范围,提高学术信息的利用率,是学术期刊在当前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和发展需要。
信息时代;学术期刊;网络数据库;网站;优先数字出版;博客
当今时代,能源、物质与信息一起被称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能源资源提供给人类的是各种动力,物质资源提供给人类的是各种材料,而信息资源提供给人类的是知识和智慧。物质和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所需的基本资源,信息则是一种较为高级的资源。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在经历了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之后,如今已迈入了信息社会,而网络又是信息社会先进生产力最重要的标志。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快速普及,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空间维度、传播速度和影响程度,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思维方式,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作、学习、购物、阅读、交友……,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媒介,而且网络对各行各业以及人们生活的影响在向纵深方向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世界的发展绝不能离开网络的发展。互联网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从其诞生之日起我国互联网事业就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中国网民的人数最近几年呈现惊人的增长,通过各种方式上网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全年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42.1%,较2011年底提升了3.8个百分点。中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较上年底增加约6440万人[1],我国网民规模继续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出版物制作和传播方式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过去的编辑出版运作模式完全被新技术、新手段代替,信息传播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化。通过互联网,人们了解信息、传递信息的渠道增多,信息传播更自由、更方便、更快捷,范围也更为广泛,各种信息一经上网,便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实现了对全球的传播。正所谓鼠标轻点,天涯咫尺,方寸之间尽览世界万象。网络传播正是依托其信息的载体是“无所不包”(所有信息都是数字化,并且可以通过因特网获取)、“无处不在”(无线移动技术可以保证网民随时随地接入),“无人不用”(所有人可以得到平等权利发布信息和获取信息)[2]的网络的巨大优势影响并改变着人类世界,使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由此开创了新经济时代。
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中传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储在光、磁等存储介质上,通过网络高速传播,使用计算机或类似设备进行阅读。它是继纸质媒体(书报刊)和可视听媒体(广播、电视、电子出版物)两种大众传播方式之后的又一种新型传播方式,具有范围广、速度快、信息量大、交互性强、超时空限制、多媒体、信息检索功能强大等优势,集中体现了新经济时代的特点。[3]网络传播的普及及其优势使数字化阅读逐渐成为人们了解和获取信息的首选方式,网络传播的影响力正在赶超传统媒体的地位。在信息时代的环境下,学术期刊旧有的传播形式已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学术期刊借助互联网加快信息传播速度,扩大信息传播范围,提高学术信息的利用率,为全世界读者服务,是学术期刊在信息网络时代的必然选择,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学术期刊传统的传播途径有交换、赠阅、邮发、文摘、磁盘等方式,这些传播方式因为受到时间和空间等条件的制约,因此传播速度滞后,传播数量和范围都极为有限。这种旧有的传播形式与当今信息爆炸时代要求极不相符,严重影响了学术科研成果的快速广泛传播,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而网络数据库在线服务是当前我国出版数字化较为成熟的一种方式,也是多数学术期刊实施数字化的有效途径。鉴于学术期刊出版单位自身在财力、人力、技术方面处于劣势的现实,与专业的网络数据库进行合作,利用其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丰富的开发、管理经验进行专业化的运作,将纸质期刊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形成学术期刊的网络版,实现学术期刊在网络上的数字化传播,是现阶段绝大多数学术期刊编辑部现实的选择。目前国内专业的网络数据库提供商主要有同方、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商,他们开发的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影响较大,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学术信息资源宝库。各学术期刊只要与他们签订合约并按时寄出刊物的印刷版,然后由该库的专业人员使用先进的软件对文章进行数字化处理并上传到数据库,就可实现学术期刊的在线阅读和全文下载,对于学术期刊出版单位而言既省钱、省力又省事,大大降低了传播成本。以CNKI而言,它是我国数字出版和知识信息服务行业的龙头,拥有海内外机构用户17000多家,其资源整合规模、知识组织与知识挖掘技术深具国际影响,在完整收录期刊、博硕士学位论文、学术会议论文、年鉴、工具书、专利、标准、科技成果等各类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了对国内外知识信息的深度增值开发和利用。[4]它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国内9100多种重要期刊,可以将论文信息传播到世界各地,有效地实现了学术信息的快速广泛传播。
就我国目前的期刊市场而言,由于绝大多数的期刊不具备直接建设、维护一个网站的能力,因此都是依托网络数据库实现刊物的数字化改造和网络传播,对网站建设介入很少。但是,由于网络数据库的局限性(以赢利为目的,使受众有限;以印刷版期刊为母本,在时间上比纸质期刊滞后;提供的模板页面设计基本相同,要想增加或调整信息内容均受到限制)以及印刷版期刊和其在线版期刊本身有内在的需求,希望将其统一在同一行政主体之内。于是,各学术期刊编辑部相继开始建立自己的网站,以实现现刊的在线版和过刊的数字化。[5]自建网站具有许多优势,首先可通过在线采编系统的使用,实现在线投稿、审稿、查询,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出版时滞;其次,网站交互性的优势,为读、作、编提供了一个互动开放的空间,有利于刊物质量的提高;第三,通过在网站上发布期刊介绍、学术动态、期刊目录、投稿须知、征文启示、征订通知、联系方式等信息,搭建起宣传、交流、展示期刊特色的平台,扩大刊物的影响力;第四,可以将期刊经营运用到网站经营上,开展网上发行订阅,开辟广告业务,多角度、多途径创造经济价值;第五,自主性强,可以根据期刊自身的特点设计网站内容,方便管理。因此一些有实力的学术期刊通过自建网站实现了期刊的集成化运作,将论文的投稿、审稿、编辑、排版、校对、查询、阅读、检索、征订、发行等功能集成在一个网络平台上进行,极大地提高了期刊编辑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基本实现了电子刊务。2010年调查的1868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的1105种有自建网站(不包括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等大型期刊全文数据库上网),占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总数的59.2%。[5]《岭南心血管病杂志》就建有自己的独立网站(www.jcd.org.cn) ,网站具有信息发布、采编系统、网刊发布、综合服务等功能,是读者获取本刊文献资源的途径之一,深受读者的喜爱,也是期刊提高网络影响力和加强编读交互的有效方式。[7]
虽然纸质期刊的数字化传播已具有相当规模,但并不等于数字出版。目前,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发行、定价等环节,仍然是纸质期刊出版的思维和操作模式,通过网络数据库和自建网站进行的网络传播只能称为出版数字化,而并非数字出版。所谓数字出版,是在出版的整个过程中,将所有的信息都以统一的二进制代码的数字化形式存储于光盘、磁盘等介质中,信息的处理与接收则借助计算机或终端设备进行。它强调内容的数字化、生产模式和运作流程的数字化、传播载体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学习形态的数字化。[8]简言之就是无印刷版的掣肘,用数字出版手段来办刊,是一种绿色的出版方式,是出版业的大势所趋。而优先数字出版的出现则是学术期刊由传统出版转向数字出版的有效途径,是数字出版转型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学术期刊的优先数字出版指的是在期刊印刷版出版之前,期刊社和作者之间经过协商后达成协议,通过互联网、手机、光盘等数字化媒体出版期刊印刷版已录用的论文定稿。优先数字出版的内容属于正式出版。[9]这种先以数字化方式出版,再以印刷出版方式跟进的出版模式,出版速度快,出版方式灵活(可单篇或整期出版),大幅提高了出版时效,加快了论文面世、传播的速度,从而使知识更新速度和创新能力得以提升,体现了现代出版技术的优势和发展潮流,是近年来国际学术期刊出版的新趋势。享誉世界的《自然》、《科学》等刊物均采用了这一模式。
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这一新兴的传播模式传入中国后,很快就被期刊界所认可和接受。“中国知网”凭借多年的数字出版技术和市场管理经验,在充分考察和借鉴国内外优先数字出版成果的基础上,于2010年研发了“中国知网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系统”并广泛推广,以提高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水平和应对新形势的能力,是目前我国最成功和最成熟的优先数字出版平台。打开中国知网,我们可以看到与中国知网合作的优先数字出版期刊有《资源科学》、《测绘科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等,已达775家。以《测绘科学》为例,在2010年以前,其出版时滞为500天,2010年10月开始采用优先数字出版平台以来,其出版时滞缩短到120天左右,特殊重要稿件可在2个月完成出版,受到作者的热烈欢迎,同时也提升了期刊的影响力。中国知网是优先数字出版集成平台的代表,而《浙江大学学报》则是学术期刊自助优先数字出版(期刊在自己的平台上比优先数字出版集成平台更优先出版)的领军,《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于2009年在浙江大学出版社的网站上推出了“在线优先出版论文”,使优秀论文在印刷版出版前先行通过网络面世,提前进入传播渠道,大幅缩短了论文发表时滞,使作者的科研成果更具时效性与创新性。优先数字出版的推广使用对增强我国学术期刊的时效性与国际竞争力,扩大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是学术期刊发展的新动力,将有助于国家期刊数字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博客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诞生的一种网络信息发布及交流的方式,它倡导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同时又以自身及时更新的特点,保证了信息流通的速度与效率。[10]它是一种网络新媒体,具有大众传播功能。近年来,博客的发展非常之快,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较2011年底增长了5873万,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较上年底提升了六个百分点,达到54.7%。[1]博客正在成为一种强大的传播力量,博客传播是网络传播领域出现的个性鲜明的传播现象。将学术期刊与当前这一最流行、发展最快的网络传播媒体结合起来,以博客为平台,及时发布学术期刊论文的题目、摘要、内容以及开展专题讨论和相关论坛,这对推动知识的传播、创新和扩大学术期刊的影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博客具有许多优越性,首先,它是最佳的交流平台。利用其交流的即时性、自主性、公开性、互动性特征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学术期刊创建博客,有利于读者和作者对学术信息作出迅速的评论反馈,方便编者与读者、作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拉近双方的距离,对于提高办刊水平大有益处。其次,它是综合性的展示平台,内容及其表达方式日益多样化。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博客从单纯的文字博客发展到集图片、音频、视频、动画为一体的多媒体平台,学术期刊可以利用博客的这一优势加强对刊物的宣传,将刊物丰富多彩的个性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于这一综合性的平台,扩大期刊的影响力。第三,它的链接功能使其成为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一个典型的博客,结合了文字、图像、其他博客或网站及相关媒体的链接,与广袤的互联网紧紧相连,具有极高的共享价值。学术期刊利用博客的传播力量与共享价值,有助于促进学术交流以及学术共享。近年来,一些学术期刊开始在互联网上开设博客,以提升杂志的知名度和质量。《中国学校体育》在新浪网上开设了自己的官方博客(http://q.blog.sina.com.cn/zgxxty)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更具开放性和建设性,可从多角度、多方面展示《中国学校体育》的特色和魅力。通过博客的开设,不仅方便杂志社了解一线体育教师对杂志办刊的看法和建议,从而不断提升办刊质量,为基层体育教师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同时也能够让广大一线教师及时了解学校体育的发展动态及杂志社的工作动态,扩大杂志的影响力。
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出版浪潮已经势不可挡,“不上网则消亡”并非危言耸听。学术期刊是应学术交流所需而生,自然就应该顺应学术交流的需要而变,顺应数字化的潮流,借助网络传播手段,适应网络环境下的传播规律,把握机遇推动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是每一个学术期刊人的使命和责任。
[1]2012中国网民规模5.64亿手机网民规模4.2亿[EB/OL]. http://news.52pk.com/cyyw/20130116/5456236.shtml,2013-01-16.
[2]徐建华.林金桐:后下一代网络无所不包无处不在[N].中国质量报,2007-12-25(002).
[3]洪杰文,宋强.现代传播方式的比较[J].印刷世界,2005,(12):35.
[4]陈磊.千家图书馆对接“中国知网”数字出版新平台[N].科技日报,2007-08-03(006).
[5]刘金铭.中国科学院学术期刊网站建设的现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6):807.
[6]程维红,任胜利,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网站建设现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5):649.
[7]李家红,莫雅贞等.《岭南心血管病杂志》的数字化实践[J].编辑学报,2011,(2):161.
[8]数字出版.[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04129.htm, 2012-02-25.
[9]陈世华,韩翠丽.优先数字出版形态浅析[J].中国出版,2011,(16):55.
[10]徐小丽.学术博客的兴起及其影响[J].中国商界,2008,(5):211.
(责任编辑:魏登云)
An Exploration of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Model of Academic Journal in the Era of Information
XU Guo-hong
(Journal Editorial Department,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 563002,China)
21st century is an era of information featured by wide use of network,and network has inflienced aspects of people’s life;what’s more,the high velocity of communication and wide field of dissemination of network shock the world.Dependent uponnetwork,academic journal furthersthe velocityof communicationandwidenthe disseminative areas by means of such communicative modes as net-data,website,etc,thus becoming a necessity and requirement for developing journals nowadays.
information era;academic journal;net-data;website;priority of digital publishing;blog
G237.5
A
1009-3583(2014)-0133-04
2014-06-12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2C143)
徐国红,女,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