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胸腔积液的应用及护理

2014-02-04 22:08黎少英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胸腔积液导管

钟 红 黎少英 张 静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胸腔积液的应用及护理

钟 红 黎少英 张 静

目的 探讨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本文对运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进行间断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持续引流护理。结果 60例患者均1次置管成功,无胸膜反应等并发症,平均引流时间(10.0±2.0)d。引流过程中有2例导管脱落,予以重新置管;5例导管堵塞,予以冲管后复通;3例穿刺处发红。行引流术后,患者气促、胸闷等症状较引流前明显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预防感染,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并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胸腔积液;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护理

胸腔积液是呼吸科的常见疾病,临床症状有气促、胸闷、胸痛、咳嗽等,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往的治疗方法是胸腔穿刺抽液,复查X线后液体量增加再行胸腔穿刺抽液,1例患者可能重复多次,给其带来较大痛苦。本科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胸腔积液的患者60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做胸腔闭式间断引流配以针对性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60例,均经B超确定胸腔积液量为中等以上,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48~76岁;病种分布:肺癌32例,结核性胸膜炎17例,肝癌5例,乳腺癌6例。

1.2 置管方法 协助患者摆坐位或半卧位,并反坐于靠背椅上,双臂置于椅背上缘,以B超定位点为中心,根据其定位选择腋后线第6~8肋间隙为穿刺点,安尔典常规消毒皮肤两遍,面积要在10 cm2以上。给予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边进针边抽吸,抽到胸水后拔针。用胸穿包里特制的5 ml注射器以麻醉点为中心与胸壁呈90°进针,有突破感,抽吸有积液时停止进针,将导引钢丝经穿刺针送入胸腔,退出穿刺针,沿导引钢丝将导管缓慢送入胸腔,边送管边抽导丝。进入深度一般10~15 cm,退出导引钢丝。用缝针固定导管,3M透明薄膜覆盖,连接无菌引流袋,将引流袋挂于床边,形成与输液形状倒置的引流系统进行引流[1]。

1.3 护理措施

1.3.1 术前护理

1.3.1.1 术前宣教 43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均属于癌症晚期,由于长时间治疗,对治疗缺乏信心,甚至出现抵抗心理。通过解释工作,告知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管径小、管软,可减小痛苦,置管后可留置较长时间,无需反复穿刺;注意在穿脱衣物或翻身时避免挤脱管导,对日常生活无影响。介绍同类成功病例现身说法,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增加其治疗信心。

1.3.1.2 常规评估及检查 评估患者活动受限程度,进行适当指导,尽快完善手术需要的常规检查,包括胸部B超定位、X线胸片、血常规、生化全套、出凝血时间测定。

1.3.1.3 常规用药及室温准备 在术前30 min嘱患者口服镇咳药物,提早预防术中咳嗽,并调节病室温度至26~28 ℃,避免受凉而导致咳嗽,造成误伤。

1.3.2 术中护理 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配合医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常规消毒处理后,医生行穿刺前,嘱患者放松,告知患者准备穿刺,请勿咳嗽、打喷嚏、转动身体。穿刺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脉搏和血压变化,与其交谈,询问有无异常感受,警惕胸膜反应的发生。当患者出现连续咳嗽、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出汗,甚至昏厥等一系列反应,立即停止胸穿并取平卧位,采取保暖措施,一般患者经休息或心理疏导后即能自行缓解。症状较重者给予输液、吸氧,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1.3.3 术后护理

1.3.3.1 一般护理 嘱患者尽量卧床休息,取平卧位或半卧位。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听取患者主诉,以便及早发现各种并发症;第1次引流量不超过600 ml,以后根据病情引流不超过1 L/d,以免胸腔内压力下降过快引起急性肺水肿。每8小时记录引流液的量、色及性状。引流袋不能高于引流口,防止液体反流;放液时,一定要将引流管夹紧,以防气体进入胸腔,导致气体胸。若发现胸腔积液引流不畅,患者胸闷症状加重,应立刻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1.3.3.2 用药护理 需胸腔给药者,先抽吸净胸水,后注入药物。胸腔注药应确定导管在胸腔内,药物注入完毕常规取稀释肝素封管。协助患者不断变换体位,体位变换顺序是先平卧位后左或右侧卧位,各15 min,共2 h[2]。使药物与胸膜接触,便于吸收,提高治疗效果。更换体位时护士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当患者不能耐受时可适当缩短体位保持时间,同时注意固定导管,防止导管脱出。注药后观察患者反应,如发热、胸闷、胸痛、恶心、呕吐等。

1.3.3.3 妥善固定导管,保证通畅,避免滑脱 要充分固定导管,防止导管脱落。在穿刺点加以缝线固定;导管体外部分也必须有效固定,将体外导管放置呈“S”状弯曲,贴上胶带。避免引起不适或过度牵拉,防止导管脱出,嘱患者及家属在活动时要注意保护导管。严格交接班工作,并仔细检查引流管有无扭曲、折叠、受压、脱落等。保持导管引流通畅,若出现引流不畅或不能引流时,除可能为胸腔积液引流完毕外,还会由于导管脱落、堵塞。若脱落应拔除中心静脉导管重新置管;若胸腔积液中的凝聚物堵塞,应在无菌技术操作下用注射器经三通管进行抽吸或向胸腔内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同时在每次引流结束关闭引流管三通接头时,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或肝素封管;若胸腔积液引流减少,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口位于胸腔积液面以上时,可将导管稍向外拔出一段即可,嘱患者改变体位也可得以解决。

1.3.3.4 预防感染 由于置管时间长,潜在的危险不容忽视。每周更换3 M透明贴1次以上,局部皮肤常规用安尔碘消毒,使导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若出现局部潮湿,或怀疑污染应及时消毒并更换3M透明贴,薄膜松动、卷边,应随时更换。观察穿刺点皮肤局部有无红、肿、热、痛情况。患者翻身时导管勿压于身下,以防引起损伤。每周更换肝素帽2次以上。禁止淋浴,可协助患者擦身,保持置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严禁弄湿穿刺点敷贴及肝素帽,防止渗水引起感染[3]。连接的引流袋应低于穿刺点6 0 cm以上,防止逆行感染。

1.3.3.5 饮食 鼓励患者多进食鸡肉、瘦肉、鱼肉、油菜、胡萝卜、黄豆、水果等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必要时补充人血白蛋白,增强体质,促进康复。

1.3.3.6 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作有效咳嗽和呼吸动作,病情许可者,可下床活动,有利于积液的排出,改善呼吸功能。

1.3.3.7 拔管护理 拔管前复查B超、X线胸片,确定无积液。拔管后常规用碘伏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按压4~5 min后,用无菌纱布包扎。告知患者拔管后48 h内禁淋浴,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或渗液。

2 结果

60例患者均1次置管成功,无胸膜反应等并发症,平均引流时间(10.0±2.0)d。引流过程中有2例导管脱落,予以重新置管;5例导管堵塞,予以冲管后复通;3例穿刺处发红。行引流术后,患者气促、胸闷等症状较引流前明显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3 讨论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胸腔积液已成为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置管后患者活动方便,基本不影响日常生活。因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可避免患者反复多次穿刺引起的痛苦,且引流效果好。此外,中心静脉导管管径细,拔管后易愈合,不形成瘢痕。但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对于少量胸腔积液或具有明显分隔的胸腔积液患者不宜应用,同时由于胸腔积液中纤维蛋白、血块等聚积,可使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特别是脓血性胸腔积液、脓胸和乳糜性胸腔积液等黏滞度过高的胸腔积液不建议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方法。因此,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术后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可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在指导患者自我护理的前提下,如何保持导管的固定通畅、及时预防穿刺部位感染是治疗的关键[4],适合的室内环境、饮食、相应的功能锻炼对康复效果非常重要。只有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取得患者的配合,才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取得患者满意的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1] 张娟.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置管引流55例护理[J].护理与临床, 2007,11(1):67-68.

[2] 盛忠兰,曾俊权,刘长英,等.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应用及护理[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8,29(4):107-108

[3] 陈仙芳.胸腔穿刺置管治疗大量胸腔积液23例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1):1500-1500.

[4] 胡广杰.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时导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研究,2005,20(13):24-25.

R473

A

1673-5846(2014)07-0174-02

广州市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内科,广东广州 511470

猜你喜欢
胸腔积液导管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一种新型眼科手术积液盒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腹水、胸水、心包积液,都是什么病?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