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在先天性心脏病术中及术后的应用

2014-02-04 13:09张润生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人工心脏心外膜心律

张润生

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在先天性心脏病术中及术后的应用

张润生

目的 评价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在先天性心脏病术中及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4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矫治术,并于心外膜表面放置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分析窦性心律恢复情况。结果 所选患儿均起搏成功,15例术后即转为窦性心律;4例术后2h出现交界性心律,后转为稳定窦性心律;18例心率较慢患儿起搏3h后心率升高,术后15h转为窦性心律,起搏1d后转为稳定窦性心律;其余患儿在术后临时起搏期间均恢复窦性心律。平均住院时间为(15.4±2.1)d,起搏期间均未出现并发症,且均未留置永久性人工起搏器。结论 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在先天性心脏病特别是复杂心脏畸形术中及术后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术后维持较适宜的心率,从而维持循环稳定,使患儿顺利度过围术期,并恢复窦性心律,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先天性心脏病;术中及术后;应用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即指胎儿期血管及心脏异常发育而导致局部解剖结构变异或出生后通道关闭不及时而引起的畸形,发生率为4%~6%,属于常见的小儿心脏病[1]。作为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心律失常的发生严重影响术后患儿恢复及正常生活,而采用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则有助于患儿恢复窦性心律,安全度过围术期,进而显著降低死亡率。本研究就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在先天性心脏病术中及术后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4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1例,女25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3.2 ±0.3)岁;病理分型:室间隔缺损2例(4.4%),法洛四联症5例(10.9%),三尖瓣下移畸形6例(13.0%),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12例(26.1%),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21例(45.6%)。

1.2 治疗方法 所选患儿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矫治术。对出现室性心律、交界性心律以及术中心率较慢但为窦性心律患儿于右室游离壁心外膜表面放置临时起搏器;对二次开胸探查后心率较慢的患儿于右室心外膜放置临时起搏器[2],所用临时起搏器为美敦力Medtronic(美国)5348型单腔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起搏方式为VVI,具体操作方法为:关闭心包前将正负电极缝于右心室心外膜,要求两极导线间距离>2cm,调节起搏频率、感知灵敏度及起搏阈值等参数,导线经心包剑突下切口缝合处引出固定在局部皮肤上,于体外连接起临时起搏器,对所有患儿均采用R波抑制型临时起搏器,与此同时采用利尿剂、β受体兴奋剂及极化液等辅助治疗[3]。

2 结果

46例患儿均临时人工心脏起搏成功,成功率为100%,15例术后即转为窦性心律,心率维持在75~120次/m in;术后2h出现交界性心律4例,后转为稳定窦性心律;18例窦性心律但心率较慢的患儿临时起搏3h后心率恢复至85~95次/m in,术后15h转为窦性心律,起搏1d转为稳定窦性心律,心率维持在125~140次/min,血氧饱和度及血压术后逐渐升高;心脏复跳后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其中临时起搏5h~8d转为窦性心律3例,转为交界心律1例,后转为窦性心律;二次开胸探查患者术后15~20h转为窦性心律4例,后转为稳定窦性心律;起搏后仍为I度房室传导阻滞者1例。所有患儿住院时间8~30d,平均住院时间为(15.4±2.1)d,未出现死亡病例,使用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心肌穿孔、血栓形成、局部感染等并发症,均于出院前拆除起搏导线,未留置永久性人工起搏器。

3 讨论

由于心脏外科心内直视手术需体外循环下进行并需要心肌阻断停跳,创伤大,心肌存在不同程度的再灌注损伤,故术中及术后出现心律失常特别是缓慢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较常见,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则有助于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心脏复跳后心动过缓患儿维持较为适宜的心律并及时恢复稳定窦性心律,对维持术后循环稳定有极大帮助。

据资料显示[4],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后会出现多种心律失常,其原因主要包括心肌保护不良、冠状动脉内气栓塞及心内膜下缺血、近房室结区心内操作、主动脉阻断心肌缺血时间过长等;另外,心脏停搏液中所含普鲁卡因、高钾及钙通道阻滞剂等可显著延缓心率,进而延长P-R间期,影响心脏传导;心脏在低温环境下延长P-R间期及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徐鸿远等[5]研究表明,将术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型心律失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采用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另一组则采用临时人工心脏起搏治疗,在心律转复及术后生存率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临时人工心脏起搏治疗组明显优于异丙肾上腺素治疗组。上述结果表明,临时人工心脏起搏能有效调整心率,提高患儿生存率,本次研究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对患儿行心内直视手术,并于心外膜表面安装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进行辅助治疗有助于使心率得到及时调整,继而转为稳定窦性心律,另外,起搏治疗期间未出现局部感染及心肌穿孔等并发症,不良反应少。

综上所述,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在先天性心脏病特别是复杂心脏畸形术中及术后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临床中如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三尖瓣下移畸形等术后缓慢型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的心内畸形,术后安置临时人工起搏已成为常规,有助于术后维持较适宜的心率,从而维持循环稳定,使患儿顺利度过围术期,并恢复窦性心律,安全性高。

[1] 王伟平,范美艳,李小玲,等.临时人工起搏器在小儿暴发型心肌炎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6):95-97.

[2] 刘国华,王海永.64层螺旋CT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前诊断及术后评估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9):1487-1489.

[3] 常瑜,路长鸿,赵玉红,等.人工心脏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分析及随访程控[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1,3(1):34-37.

[4] 王建新,樊川民,崔旭辉,等.液体复苏联合临时心脏起搏对急性右心梗死PCI术保护作用的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1,29(1): 31-32.

[5] 徐鸿远,吴鲲鹏.人工心脏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现状及展望[J].临床合理用药,2011,4(2):147-150.

R541.1

A

1673-5846(2014)06-0086-02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河南郑州 450016

猜你喜欢
人工心脏心外膜心律
现实版“钢铁侠”:我的心脏能充电
心外膜与心脏修复再生
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外膜脂肪厚度的价值及其与心房颤动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房性自主心律连续夺获窦性心律的散点图特征分析
心外膜脂肪组织与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电散点图技术在诊断室性并行心律中的应用价值
联合运用3种心电散点图快速解析特殊复杂心律失常
你听说过人工心脏吗
“久安心”人工心脏进入临床试验
3D打印人工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