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闻失实拦截在严谨的采编流程之中

2014-02-04 16:56杨永青陈治军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6期
关键词:核实新闻报道稿件

□杨永青 陈治军

(荆门日报传媒集团,湖北 荆门 448000)

将新闻失实拦截在严谨的采编流程之中

□杨永青 陈治军

(荆门日报传媒集团,湖北 荆门 448000)

对一名长期在党报从事新闻采编的媒体人来说,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等出版流程虽早已烂熟于心,但可能没有一位媒体记者、编辑敢保证从不出现新闻失实报道。新闻报道无小事,采编流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极有可能产生新闻失实;如果产生较大的新闻失实,则完全有可能将我们通过漫长时间建构的传媒公信力一下子给摧毁掉。那么,如何有效地规避新闻失实呢?如果把新闻作品比作一杯水,那么在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就好比用层层过滤网滤掉杂质那样,将各种失实隐患剔除,最后得到一杯纯净无比的“新闻之水”。如何用严谨的采编流程过滤新闻失实呢?

在采访中存疑求证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要用事实说话,寻找和求证事实是记者的基本任务。只有确保事实报道的准确,新闻的真实才有可能得以保障。虽然每个记者都知道真实和准确的重要性,但每年新闻界的假新闻仍然层出不穷。新闻失实对记者、媒体乃至整个行业的公信力都会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力求新闻的真实和准确,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新闻报道中,采访是新闻活动的起点,也是保证新闻作品真实的第一道关口。正因为采访是如此的重要,就需要记者在采访中要绷紧弦、多存疑、多求证,力求客观地呈现新闻事实。

首先,记者要少看材料、少听汇报,多带着疑问到实地采访和求证,亲自掌握第一手的现场资料。一般来说,记者亲自采访的第一手资料是最可信的,也是最有生命力的。这样不仅减少了信息的层层传递,而且保证了信息的可信度和鲜活度。记者在实地采访中,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头脑去想,将一个个疑团在现场解开,将自己在现场考察的实际情况真实而客观地传递给受众,从而在新闻源头上保证新闻的真实,从而防止新闻在传递过程中失实。

其次,要认真核实新闻事实,确保无误后再进行报道。记者搜集到资料后,不要盲目相信,还需要对事实做最后的核实,一是向事件的当事人进行核实;二是向信息的权威发布方进行核实。此外,对于新闻事实中涉及到的人名、地名、职务、数字等信息,要认真仔细地进行再次核对,防止差错。2005年,京山县爆出“佘祥林杀妻冤案”,某地方媒体据实说话,在全国首发消息进行了报道。之后,因为新闻价值重大,该消息被评为2005年度湖北新闻奖一等奖。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消息中将人名“佘祥林”误写为“佘强林”,这实际上是一个方言字导致的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稿件的完美性;如果记者当时多存疑,并进行求证,则完全有可能将这个“硬伤”过滤掉。

在写作中慎笔推敲

记者在写作新闻作品时,无意识地会将自己的主观意识融入到作品中,当这种主观意识过浓时,就很有可能造成新闻失实。这就要求记者在写作时,要心思沉静,客观公正,全面准确,一定要慎笔、推敲,写出对读者和社会负责的新闻作品。

在下笔前,记者要努力让自己的思想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避免掺杂个人和社会偏见。这是因为,新闻报道是主观的选择,新闻或多或少的都会受到来自于记者个人的主观见解和价值取向的影响,但是我们应该尽量地减少这种主观因素的掺杂,尽可能地还原事实的本来面目,让受众自己去评判和选择。

此外,媒体实际运作有时会与一些利益集团相关联,宣传这些投资集团的利益取向有时会与媒体运作客观性背道而驰,甚至发生利益偏见,因此我们要尽量做到全面、客观、公正。特别是在舆论监督报道的写作上,要反复推敲,谨慎下笔,要平衡呈现事件所涉及各方的事实和观点,不使用片面的消息来源。如果涉及到批评报道,事先就要尽可能采访到被批评对象,尊重其辩解的权利;若经过努力仍没有采访到某一方,应在新闻稿件中加以说明,这也是新闻采访规范中的基本要求。

笔者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半个城区停电的新闻报道,在这起停电事故中,供电部门认为是城郊一化肥厂发生的急性粉尘污染引发了线路接地跳闸;而这家化肥厂承认前段时间存在粉尘污染,但并不是引发跳闸的主要原因。记者经过认真调查、走访,得到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写作时,谨慎下笔,将双方的观点以及环保部门的分析结论,都原原本本地展示出来,一一在作品中予以交代,真正做到了客观、公正,争议的双方也无可挑剔。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闻写作慎笔中,还要尽量地减少使用模糊性的词语。比如,当新闻中涉及数量问题时,尽量不用笼统的“许多、很多、最多、几十、几百”等词语;在表示程度的词语使用上,尽量不要使用“可能、差不多、基本上、大概”等词语。这些词语数量模糊,容易产生误解。

在编辑中斟酌考证

编辑环节是新闻作品生产和把关的第三道关口。一个负责任的编辑通常长着一双“火眼金睛”,经过反复的斟酌、考证,将一些新闻作品中的失实之处翻拣出来,并加以更正,如果等到刊发,就后悔莫急了。

编辑在编审稿件时,应有如履薄冰的态度,反复斟酌、权衡后再下笔修改。这就要求编辑不得随意添改事实,不得凭借主观猜测杜撰事实、虚构细节,歪曲事实真相,不得对图片、视频内容进行影响其真实性的修改;稿件有关内容和日常实际感受有差距时,即使有权威数据等信息,也注意留有余地,不夸大、不渲染;在编发涉及民意调查的报道时,须使用权威、可靠的数据来源,注明调查委托者、执行者的目的、总体情况、抽样方法、样本数量等。

特别是在细微易错处,编辑必须格外谨慎,逐一核实、考证。比如,对时间、地名、人名、职务、领导人直接引语等处须认真核实;所涉及的重要数据,应反复计算、核对,以判断是否失实;涉及文献、著作和署名文章时,注意与权威史料、规范表述、经典文献等信息进行核实。在具体操作中,对积压的新闻稿件,要特别注意重新核对事实,必要时重新送有关部门审定;对文中出现“首次”、“第一”、“国际通行惯例”等模糊提法时,须仔细核实,不能确定时最好不用。

需要注意的是,除明显差错外,如需对时间、地名、人名和所述基本事实进行改动时,编辑应与作者沟通后才能确定。本报一位编辑在编辑一篇通讯员来稿时,文中出现了一位女农场主的名字——李逢苹。这位编辑首先想到的是“萍水相逢”这个成语,认为是作者在用拼音输入法时打错了字,将“苹”错写了“萍”。为了谨慎起见,专门给写稿记者打电话,记者马上联系到了那位女农场主进行核实,果然是叫“李逢萍”,一个不必要的差错成功避免了。

总之,对一名新闻从业者来说,要时刻遵循严谨的采编流程,并用其过滤掉各种新闻失实,最终为读者提供货真价实的新闻作品。

猜你喜欢
核实新闻报道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阅读理解精练精析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中国2012年增速确认为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