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党报民生新闻的挖掘

2014-02-04 16:56邓娜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6期
关键词:闽南党报日报

□邓娜

(闽南日报社,福建 漳州 363000)

浅谈地方党报民生新闻的挖掘

□邓娜

(闽南日报社,福建 漳州 363000)

做好民生新闻,要坚持“走转改”,深入基层,深入百姓,不断丰富报道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拓展报道的视野和格局,建立民生新闻报道的长效机制,真正地转变办报理念和模式。

地方党报 民生新闻 “走转改”

民生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各级党报关注的热点和重点。新形势下,地方党报要有效引导和影响社会舆论,必须以“走转改”活动为契机,转变观念,拓展视野,把做好民生新闻作为党报践行“群众路线”、落实“三贴近”的新举措,打造提升竞争力的新亮点和体现人文关怀的新平台。

关注百姓深入基层抓“活鱼”

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下大力气做好民生新闻,既是坚持党性与群众性高度统一的客观要求,也是增强自身竞争力、提高品牌影响力、树立社会公信力的根本所在。

地方党报在民生新闻的报道上有着天然的地域优势和便捷条件。近年来,结合“走转改”活动的深入开展,福建《闽南日报》加强了民生新闻的报道力度,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以老百姓的需求为着眼点,坚持三个“贴近”,融入大主题,突出大民生,使报道内容更加鲜活生动,更贴切群众的需求,增强了报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牢牢占据了有利地位。

2011年,在“走转改”活动中,《闽南日报》推出“记者走基层”活动。在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的日子里,记者把目光投注在一群特殊的姓“党”的孩子身上,深入福建漳州市社会福利院、学校等单位,通过亲身经历和现场感受,以专版形式将一个个孩子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展现在读者面前。报道刊登后,引起了很好的社会反响,读者纷纷给报社来电来信,给予这群特殊的孩子更多的温暖和关爱。

2012年春节,《闽南日报》策划了系列“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一路路记者深入田间地头,与民众促膝交谈,亲历一线“抓活鱼”。系列报道从平民的视角,以小见大,通过讲述改革开放给农村、给农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和点点滴滴的进步,反映出漳州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全貌。

通过深入基层采访,新闻采编队伍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报社的编辑、记者自觉体现出对民生的主动关怀,明白了“只有真心诚意深入基层、才能体验百姓真实的生活;只有倾听群众冷暖心声、才能报道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的道理。

胸怀大局行动改变民生

对于地方党报来说,要充分发挥民生新闻报道的舆论宣传导向作用,一方面要从百姓的视角,着力宣传报道好地方党委、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和举措;另一方面,要着眼于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使问题有反映的渠道和与社会互动的良性机制,促进有关问题的解决,在推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漳州市委、市政府打响“民生战役”以来,《闽南日报》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在报道民生新闻时,不仅追求对受众的服务性和贴近性,也经常有针对性地开展新闻策划,做好宣传报道的延伸,增强新闻的厚重感和现实感,使民生新闻的实用价值得到进一步升华。2013年,《闽南日报》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以“下基层”的形式策划了“科学发展成就辉煌——‘走转改’大型采访活动主题报道”,通过记者在走基层中感受政策出台给百姓生活带来的新变化,解读重大政策、宣传党和政府为改善民生作出的种种努力,也真实地反映群众的呼声和意愿,围绕中心工作做好民生文章。

报道中,记者紧扣民生建设的热点、难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挖掘“民生新闻”报道,深入基层采访身边的人物和事件,先后刊登了《看病就在咱“家门口”——漳州市加快乡镇卫生院发展的调查》、《渔民林振全的“旅游生意经”》、《东风吹水绿参差——南靖县土楼人家的生活嬗变》等一系列多侧面、立体化的重点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体现了党报应有的主流声音和社会形象。

作为地方党报,为弱势群体鼓与呼,也是做好民生新闻的一个重要部分。2013年7月,《闽南日报》开辟了“寒门学子圆梦行动”专栏,讲述一些家境贫寒的学子不向命运低头励志成长故事以及他们的大学梦想和人生追求,以及圆梦路上碰到的种种难题。通过本报记者走村入户进行采写,栏目连续推出《我的律师梦还能圆吗?》、《山凤欲飞却一路风雨》、《生活没有过不去的坎》等一组系列报道。截至2013年8月14日,共有20篇相关报道见诸报端,引发社会各界关注;通过媒体牵线搭桥,近60位寒门学子轻松迈进大学校门。

谋划长远健全长效机制

地方党报把民生新闻放在重要位置,绝非是权宜之计,或是应景之作,而是一项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硬任务、硬指标。做好民生新闻,就必须坚持“走转改”,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牢固树立民生观点,走好群众路线。新闻工作者在追求新闻的道路上,必须秉承民生优先、民生为上的责任感,始终保持着对职业的社会责任感,自觉的体现民生关怀,面对采访对象和情况的不断变化,坚持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沉下身去做好民生新闻注入新的动力。

积极拓展报道视野,提升报道内涵。在新闻报道中,要实现由“小民生”向“大民生”理念的转变,避免新闻报道局限在生活现场的表层,不断深入挖掘表现背后的实质,使新闻摆脱零碎化、娱乐化和低俗化,让民生新闻也能高端、大气、上档次,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深入谋划新闻报道,实现良性互动。通过做好新闻报道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无缝链接,激发和保护采编队伍的创造激情和热忱,真正把新闻报道权、舆论监督权用到新闻报道上来,使新闻报道能更多地满足群众的需求,让地方党报更多地与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

近年来,《闽南日报》紧紧围绕“民生热点”,先后策划了“关注企业记者行动”、“进百家台企话漳州先行”、“五大战役一线行”和“大众热线”进社区等大型专题采访活动。新闻选题策划后,单位领导带头沉下去,和采编科室、编辑、记者一同参与,坚持“骨干记者下基层”和“新进员工下基层”制度,把采访对象对准普通群众,多写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多写反映实际、反映基层的新闻,坚持在日常新闻报道中体现群众观点,产生了较强的社会反响。

报社在民生新闻报道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有效锤炼了采编队伍,形成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制度机制。深入基层、服务群众、转变作风、改进文风正日益成为办报理念、工作方式和职业追求。

猜你喜欢
闽南党报日报
热烈祝贺《平顶山日报》复刊40周年(1982-2022)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闽南文化传承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闽南,闽南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灵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