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雪莹
(汕尾日报社,广东 汕尾 516600)
浅谈新闻角度选择原则与方法
□温雪莹
(汕尾日报社,广东 汕尾 516600)
新闻角度,是寻找、透视、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的取向或侧重点,也就是采写和报道新闻事实所选取的侧面。《新闻学大辞典》注义:新闻角度是记者在采访和新闻写作中认识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即记者从什么立足点,什么视角,什么突破口去寻找、挖掘、认识、选择和表现新闻事实,以更充分、更鲜明地体现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选择一个好的新闻报道角度能化腐朽为神奇,为新闻报道增添色彩,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反之,新闻角度选择不当,却会使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和宣传价值大打折扣。鉴于此,如何选择一个好的新闻角度,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巧的从相关新闻事件或新闻素材成功采写出一篇新闻作品,是作为一名新闻记者首当面对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新闻从业实践,谈谈新闻角度的选择方法。
全局的高度,也就是宏观高度,包括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的总方针、政策,包括政治形势、经济形势、思想动态,较大范围的客观情况,发展趋势、趋向等。这些构成了新闻的社会背景,没有这些大背景,便无法判断其新闻价值的大小。
作为新闻记者,在第一感知新闻事件或素材时就应做到心中有全局,下笔之前就已经对所要报道的事实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观察和分析,从中选准最佳角度,写出最有价值、最能体现主题思想的新闻来。首先,记者要有“我是总理”的全局意识,在采编新闻报道中要站在总理的角度,去俯视、把握、掂量新闻事实,以全局性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新经验为出发点而进行采写。其次,记者要有“沉下去、浮上来、跳出去 ”的采编实践自觉。所谓“沉下去”,是指采访中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越深入越好,掌握报道的第一手材料。“浮上来”,是指记者要与材料保持一定的距离,从宏观高度,居高临下,选择角度或切入点。“跳出去”,是指记者要跳出被采访的事物,冷静地、客观地、全面地对手中的材料进行分析、梳理、判断、选择,做好“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读者最关心什么,就写什么”。这是每一位媒体人新闻采写的基本经验。新闻媒体的受众是人,记者在采写文章的着眼点应该是一个大写的“人”字,也就是报界常说的“读者是报纸的上帝”。围绕广大读者最关心、最感兴趣的共同话题即热点问题、疑点问题、焦点问题、难点问题,找准文章的切入点,是选择新闻最佳角度的方法之一。
刘少奇同志1948年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指出:“要把群众真正的思想搞清楚,把人民心里不敢说的,不肯说的,不想说的,想说又说不出来的话反映出来,要把人民的要求、呼声、困难、趋势、动态,真实地、全面地,不是拉杂地而是精彩地反映出来”,这番话点出了记者在采编新闻报道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了。纵观这几年被评上全国好新闻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作品提出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解答了人民群众想知而未知的问题。同样的道理,文章选择人民群众最感兴趣、议论最多的事件动态,就最拥有读者。因此,当记者进行采访之前,就应该掂量脚下这块土地上,哪个问题最为群众所关心;动笔之前,想想哪个角度最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换句话说,怎样写才跟广大读者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这里所说的共鸣点,是指新闻报道努力在情绪上、情感上、心理上拨动读者的心弦,引起读者心理上的“共振”。可见,新闻作品要引起读者的共鸣,就必须用心找到广大读者的思想“频率”,诸如“心理频率”、“道德频率”、“审美频率”等,以寻求同读者思想感情上的和谐一致,这样,则不难实现报社和读者之间的?心有灵犀一点通了。记者在确立报道主题的同时,应同时把握好读者的共鸣点,这样写出的报道就自然具有报道的价值而产生强大影响力、感召力和震撼力。
新闻报道中的“人无我有”是指报道独辟蹊径,以独取胜,敢于标新立异,能见人之不能见,敢言人之不敢言,敢写人之心有笔下无题材的文章。新闻报道中的“人有我优”是以质取胜,强调“笔头功夫”,做到同样的题材比角度,同样的主题比采访挖掘深浅,同样的角度比切人点的刁准,同样题材、角度、主题比标题特色、文字优美和结尾意味。新闻报道中的“人优我特”是指以新取胜,热门话题不赶潮头,疑点问题发现冰点,冰点问题兼顾歧点。总之,作为一名记者有责任要比一般读者眼尖手快,对待话题题材目光要放远些,尽量做到笔下永远有写不完的新题材、新内容、新角度、新意境。
一位老新闻工作者曾这样说过:“只要你的文章跟别人有一点点不同,你就有可能超过人家”。新闻界常常被同一单位邀请,参加同一活动,组织者把材料准备得应有尽有,记者只需删删改改,甚至一字不动,署上大名就行了。这种文章说难写也好写,说好写也难写:一是大兵团作战,一窝蜂下去,很难沉得下去;二是材料干篇一律,面面俱到,且多是正面材料;三是甚至吃了人家的,拿了人家的,就是发现什么问题也难免笔下留情,很难写出有特点有个性的文章来。但是,有经验的记者往往能从中脱颖而出,写出不同于众的文章来,即:跳出特设的框框,去写一些“人无我有”的东西来——这种思维方式,恰如成功商家的生意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永远在同中求异,同中求新。
采写一条新闻稿与其大而全、大而空,面面俱到,泛泛而谈,不如选准一个小角度,窄口子,写深写透,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湖北省《孝感报》是一家地市小报,但出乎意料的是该报在八十年代初的全国好新闻评比中却连年获奖。纵观该报的获奖作品,无一不是口子小,角度刁,题材新,立意巧。如:《应城县农民杨小运说:他家今年愿向国家交售两万斤粮食只要求卖给他家一辆永久牌自行车》,这篇仅有200多字的报道之所以能起这么大的推动作用,主要是捕捉了一个新角度,触及了农村出现的一个新情况、新问题,拨动了当前社会上最紧张的“那一根弦”,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农民对生产、生活的必需品的要求提高了,工商业怎么办?这是当时很有代表性的题材。
从老典型中选择新闻角度,落笔点应在“新”字,犹如老树开新花一样,记者要善于发现,将已经过去的“旧闻”与今天的现实联系起来,从“旧闻”中找出新闻,巧妙地利用历史的、现实的材料,推陈出新,把“旧闻”作为背景,作为铺垫,作为反衬,为“新闻”服务。
这里的“旧”是指包括老问题、老典型、老话题等。老问题中选择新角度,是记者们经常碰到的,也是新闻工作者的一个共同课题。老典型,常常是曾经有过显赫的历史,或者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起到了某种重大作用,由于时代在前进,这个典型逐渐被人淡忘了,或者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新闻记者追溯历史的脚步,写出老典型的新意境,自然会引起广大读者的兴趣。
(本栏编辑: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