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地面建设中集输系统工艺完善探讨

2014-02-04 09:20:37姚闰婷
中国储运 2014年10期
关键词:产油集输井口

文/姚闰婷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能源问题已成为当前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能源问题的发展好坏直接影响着当前国民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的稳定。但是,由于人们的过度消费,使得许多的资源和能源都被大量的浪费,因此,人们也不得不面对当下的资源能源较为紧张的现状,而石油作为主要能源之一,也面临着相同的情况。对于当前石油的开采事业,各项功能技术的发展已较为成熟,但是,在各项技术都已轨道化后,也使得我国的石油开采走到了中后的发展阶段,在大量的开采之下,导致了产油设施的变化,这对负责进行油气输送的集输系统影响较为严重,降低了其效率,而且在工作的过程中,容易产生问题,从而导致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一、油田集输系统的常见问题

油田在被长时间地进行开采后,其内部容易出现空缺,从而导致了注水量的不断增加。现在,我国的许多开采时间较长的油田都已进入到了高含水的中后期阶段,使其内部的地质结构、产油条件以及产油环境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这种变化也使集输系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其主要的问题包括:

1.基础设施严重老化 这是油田安全生产的较大隐患问题。一个油田在准备进行开采工作时,首先需要建设的就是相应开采设施,其中包括转油站和脱水站等,等这些工作完成后,才能进行相应的开采工作,因此,其设施的建设较为久远,再经过长时间的石油开采工作后,其内部的石油容器、抽油或抽水机泵,以及地下的金属运输管道等都会受到相应的腐蚀损害,使其出现严重的老化情况,而此时就需要石油开采工作者们对其进行及时的修理和维护,如果老化程度较为严重,要直接更换新的,由此来避免意外安全事故发生。

2.开采难度高 由于油田注水总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产油地质内部的油层环境发生改变,使其开采难度加大,抑制了油量的产出,同时,也增加了采油机械内部系统对电力等各项能源的消耗。

3.原油处理站设备不完善 油田的原油站设备不完善,对于其中的集油系统和脱水系统设备,其载荷能力不高。在石油产量急剧降低的情况下,使脱水系统中本就载荷较低区段由于此项因素的影响,其荷载变得更低,直接影响着整个采油集输系统的正常动态运行。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也导致了集输系统中部分的水驱转油站和聚合物驱转油站的载荷能力较低。

二、油田集输系统工艺优化措施

对于当前油田的集输系统优化,首先需要结合具体的油田地质条件,来进行相应的准确且详细的勘察,分析掌握其具体的油田各项要素情况,主要有:油田的规模、油田的钻采技术以及油田的本身特点等,不仅要分析产油井场主要的管道布置方法,还要准确预测油田开发情况。考虑滚动开发特征,将地上与地下紧密联系起来。从油田的长期使用发展方向考虑,具体的集输系统优化包括四个方面。

1. 单管加热降粘 有些油田的性质比较特殊,其内部的含蜡量比较高,使得粘度比较大,尤其是在开发水平井时,较为明显。由于水平井本身的粘度就比较高,且结腊的周期性较短,因此,导致了集输系统在此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像这样的情况,我们通常可采用两管掺水的方法、通过管道将稀油掺入其中或者是采用井口加热措施。因为油田油气较高,这一定程度上导致其伴生气含量较多,所以,相应地利用此项性质,采取具伴生气的方法,来降低减小产油井口的回压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采用单管加热降粘工艺技术,可有效优化稠油集输系统工艺问题。

2.优化流计量 在对单井计量时,大都采用常压罐的方法。由于生产的压力大于井口的压力,所以,使得生产和计量之间的条件差异较显著,在此之中,主要是油井里存在的大量伴生气,导致了计量准确性比较低,为了避免计量上的差异情况,我们可采用从零计量方式优化单井计量。主要是先对各项计量方式进行相应的工艺优化,包括稠油称重式计量、多相流计量等。再比较不同计量方式各个方面性能,通过比较可知多相流计量较好,具有体积小的特点,能够进行移动计量,不需要采用特别的固定装置,可有效控制油田开发产业的成本资金投入。

3.油套分开 在当前油田采油过程中,许多的油井井口套管压力都比较小,大约在0.4MPa左右。但是当套管压力逐渐增大时,会导致油流进油泵,致使油泵的采油阻力增加,对于井口的套管压力一般属于油井的井底流压,在井口压力不断加强过程中,也相应地影响着油田的产油状况。对于这些问题的主要解决措施包括;首先全面地分析井口套管气的基本特性和规律及其对生产油田可能带来的影响,采取油套分离方法,防止后期生产出现意外。主要就是将套管气和油气的主要生产体系看成独立的工艺,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考察,在丛式井场的周边,收集一些套管气作为燃料。对于油气的生产主体可充分利用油管压力,对管道内部的各种伴生气加压,并将其输送到中心处理站内,此项过程不用采取压缩机措施,减少了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4.优化集输站场工艺 当前许多的油田原油性质比较特殊,属于稠油;目前大多数的油田开采工程,其油井布置都是丛式的布置方式,所以,使其内部的油气相对较高一点,而这就需要针对井口的回压,进行相应的降压,从而达到优化集输系统的目标。通过当前的工艺特点,将油气的分输和混输工艺,以及油气经过分离后管道的混输等多种工艺进行对比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分析其投资成本,分析其是否有对伴生气进行详细的计量,分析油气混输过程中泵参数波动较大的特点,从能源消耗,投资成本以及运行过程管理等相关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衡量,通过相应优化工作,选择油气分输工艺,达到在充分开发利用地层能力的基础上,对天然气施压,将其输送到中心处理站。

三、结束语

对于当前油田的集输系统,其主要功能就是全面收集原油以及油田气,通过相应的处理,将其输送到外输站、压气站,以及矿场油库中,其工作效率对于整个石油的生产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建设油田地面工程时,优化改造集输系统工艺是极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具体的采油工作中,我们需要结合实际的油田情况,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的采油集输系统,从而促进石油企业的发展。

[1] 吴向峰,刘玺,刘丽. 油田地面建设中集输系统工艺的完善措施[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09):269

[2] 马宏伟,贺鹏,常旭轩. 老油田地面集输系统的完善策略[J]. 化工管理.2012(S1),2

[3] 陈进峰. 探讨如何完善油田地面建设中集输系统工艺[J].化工管理,2013(16),236

猜你喜欢
产油集输井口
简述油气集输系统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140MPa井口压裂四通管道冲蚀分析
基于FLUENT天然气集输管道直角弯管磨损分析
煤气与热力(2021年4期)2021-06-09 06:17:06
靖边畔沟长6油层采油制度效益研究
亚洲陆上最深油气田累计产油突破200万吨
HYSYS软件在复杂山区页岩气集输管线中的应用
CO2驱油系统的井口预警系统设计
煤层气田集输工艺优化建议概述
中国煤层气(2015年1期)2015-08-22 03:05:47
气田开发试采井口流程探讨
井底之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