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主持/刘道勤
老编有曰: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信投公司)与美国亚马逊公司,日前签署了关于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合作的备忘录。亚马逊将正式在上海自贸区设立国际贸易总部,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跨境贸易和跨境金融业务。
此前,海关总署发布《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从事跨境电商业务和行为的企业及个人的法规,预示着相关部门开始重视并着手规范饱受诟病的海外代购业。该行业存在哪些问题?监管为何频遇瓶颈?新规能否成为海外代购蛮荒期的“终结者”?
2014年8月20日,亚马逊(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宣布将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自贸区”)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
按照双方合作备忘录,最早从9月开始,亚马逊美国网站上将有一个直邮中国的频道,频道里的信息是中文,商品的款式和价格都跟亚马逊美国站点一样。
从2012年12月开始,中国海关总署陆续开辟了上海、重庆、杭州、宁波、郑州、烟台、平潭、哈尔滨、西安和绥芬河等城市作为跨境贸易电商试点城市。所谓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指的是以电子商务的方式做跨境贸易进出口。
其中,上海是最早一批建立起“跨境通”平台的城市,上海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自2013年12月28日正式启动。自贸区官网上,“跨境通”被称为“海淘里的正规军”。它们的对手是那些海淘“游击队”,跨境贸易服务商递四方信息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李衍升说,中国大概有300万海淘客,其中100万左右是直接从国外电商网站买东西。
海淘之所以广受中国消费者欢迎,就在于其通过避税而获得的价格优势。亚马逊与上海自贸区的合作、海关建立的“跨境通”平台,如何与其竞争?
上海自贸区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跨境通”,是一个类似电商导购的网站,主要销售中高端的服装、服饰、婴幼儿用品、3C电子产品、化妆品、箱包等品类。
“跨境通”由东方电子支付有限公司建设。东方电子支付的三个主要股东分别为中国海关总署下属企业与上海国资委下属企业。
亚马逊算得上是当前入驻跨境通的最大牌供应商了。但亚马逊并不是第一个杀入中国海淘市场的国际电商玩家。早在2012年,美国电商巨头eBay和中国时尚电商公司走秀网就联合推出本地化购物品牌“eBayStyle秀”,国内用户可购买来自海外的商品。
“我们是虚拟库存的模式,通过跟品牌方技术对接让商品信息上线,然后全网比价,让价格跟欧美市场同价甚至更低,最后是用户下单后我们从国外的仓库里配送。””走秀网高级副总裁牟清称。
其实,京东、天猫这样的电商也有类似的跨境商品平台,但都没有引人注目。京东的海外购频道和天猫的国际购业务差不多,都是允许国外或者国内做贸易的商家,在自己的平台上开店铺,销售海外原装进口的产品。
2014年7月23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简称56号文)。56号文鼓励电子商务企业或个人通过经海关认可并且与海关联网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跨境交易。
有曰一:海淘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三种路径:一是托人在国外代购;二是专门的代购网站;三是国内电商公司的海淘平台,比如京东和天猫都有这样的海淘频道。
亚马逊此举旨在增加与跨境电商贸易相关的服务,不仅仅是做一个电商平台,同时做仓储、物流、支付的服务。据了解,物流方面,亚马逊是全球电商中做得较好的,而且仓储运营中心都是自营的,不是租的。
低廉的价格、可靠的品质保证(特别是母婴产品),是消费者热衷海淘的原因。
事实上,只要有关税差异、价格差异,海淘就一直会存在。这并非中国独有的现象,只是由于中国相关税率相对较高、国内食品安全危机频发,中国消费者才成为世界最庞大的海淘群体。
李衍升表示,很多国家的免税额是比较高的。比如美国的免税额就在200美元左右,相当于人民币1300元。但中国消费者从美国购买手机等产品回国,海关的免税额只有50元。如果这个产品是以一般贸易的方式进口到中国来的话,税更高,一般要缴纳17%的增值税,再加上关税。如果是电子产品,这个关税大概在10%~20%。如果是进口汽车,综合税率往往高达百分之百。
“所以大量的进口产品是以海淘方式进来,这样只需要交行邮税,一般在10%左右,”李衍升说。行邮税是国家针对国内消费者购买国外商品给出的一个优惠税,只有一般贸易进口税的30%左右。
在日本做化妆品代购的中国留学生李斌翔说,一般小的代购都是留学生做兼职,有人下单后去日本的普通商店购买,加10%的代购费,再加运费卖给顾客。他的学费和生活开支现在完全来自代购生意,每个月能有2~3万元的纯收入。
一开始李斌翔是直接从日本商店里去买货再卖给国内消费者,后来李直接去找日本化妆品公司拿货。有的热门产品,能拿到八九折,旧型号能拿到三折。李斌翔不自己备货搞库存,每次有人下单之后,再从化妆品公司拿几十个商品。
对于李斌翔的售价,厂商一般也会有要求,比如不能以低于某个价格卖出去,有的厂商甚至会要求,在厂商正式在中国市场上线这款产品之前,李斌翔不能把产品卖到中国去。
有曰二:海淘行业在中国的兴盛,缘于中国海关高昂的关税和国内假货泛滥。消费者通过海淘代购,可以买到价格低廉且质量可靠的海外商品。中国各地海关建立跨境通的目的是使之阳光化,以免税收流失。亚马逊的加入,无疑为海关壮了声势,只是如果没有价格优势,海淘这样的跨境贸易仍将永远存在。
中国各地海关积极配合建立“跨境通”的同时,也在对日益庞大的跨境贸易加强监管。
在很多媒体的解读中,56号文的用意是为跨境贸易界定游戏规则,试图让那些海淘公司浮出水面,便于监管。
“56号文的出台背景是,政府一方面希望通过海淘来刺激国内消费,希望海淘能帮助国家消耗外汇储备,但也害怕海淘不可控,带来关税流失和走私的问题。”李衍升分析。
李衍升记得,2011年的时候,行业里有名气的帮海淘客做运输的转运公司只有五六家,2013年已经超过了一百多家。
一开始,日本留学生李斌翔就没有注册公司,是以个人名义寄给国内用户的,所以消费者要交行邮税。不同的到货口岸可能被抽税的金额不同,一般是商品价格的10%左右。李斌翔回忆说,以前给两个用户代购过同一台相机,一个客户交了500元,一个只交了60元。
后来,李斌翔注册了公司,以公司的名义寄给中国买家。到海关的时候,就是以一般贸易的形式交税,一般是7.5%的关税,17%的增值税。
行业的快速发展,养大了一批个体代购者,他们纷纷注册公司变成代购商家。但他们发到中国的货物依然是以个人对个人的货物身份来交税,这让国家损失了一大批税源。
有曰三:很明显,监管者希望把海淘客们赶到官方背景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上去消费,让跨境通这类官方平台成为代购市场的主体。消费者最终会用脚来投票。千万不要以为将货品放到网上卖就是电商,“商”是本质,“电”只是用来优化“商”的手段。传统外贸依赖大客户,而在跨境电子商务中,不仅原有的仓储、物流、金融、售后等服务都不能少,还要为小客户提供一对一的细致服务。
按照新规,海外代购将被纳入到税收体系,个人代购行为需采取“清单核放”方式办理电子商务进出境物品报关手续,并向海关提交订单、支付、物流等信息,以方便监控,消费者维权将有据可查。手续不全的海外代购行为,涉嫌走私、逃税,将受到海关处罚。而在监管上,工商、海关、财税、质检、银行等众多部门目前还处在单兵作战阶段,亟须政府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本刊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