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定 政 , 黄 剑 炜
应急物流信息资源指应急物流实践活动中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既包括信息内容本身,又包括提供信息的有关设施、设备、组织、技术、人员、资金等。我国历次突发事件处置的实践表明,应急物流服务保障活动中存在的严重信息“迷雾”,使得应急物流的资源信息、需求信息、运行状态不能及时准确地被指挥调度机构所掌握和控制。2009年,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应急物流重点工程中特别提出,要“建立应急生产、流通、运输和物流企业信息系统,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紧急调用”。[1]实际上,应急物流相关信息资源并不匮乏,相反在客观上还存在一个分布广泛、规模庞大、信息丰富的“数据海洋”,其中大量的数据存在零散、无序、冗余、隔离、失真、过时、无效等诸多问题,还不能对应急物流有关决策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相对于丰富的社会物流资源而言,这些与应急物流服务保障密切相关的信息资源缺乏必要的整合,尚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此,亟需采取科学高效的推进策略,综合运用技术、经济、管理等手段,统筹规划、有效整合、全面管理应急物流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聚合社会物流力量,使之“形虽散而神聚”,确保应急物流资源力量能够快速应急响应,发挥高效可靠的保障效能。
应急物流信息资源整合存在巨大的潜在利益。政府有关部门掌握的信息资源本身就是行政管理的一种资源,关系到本部门的权责利益,掌握某个领域的信息就表明在该领域拥有事权和话语权,反之则意味着失去了这项权利。在这种情况下,有的部门将所掌握的信息资源作为寻求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筹码;个别政府部门甚至利用所拥有的数据进行赢利性活动,向社会不公平授权,进行信息寻租。[2]而企业信息关系到商业利益,将生产经营有关的数据向外扩散,意味着有可能会泄露某些商业秘密,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在应急物流信息资源整合过程中,将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到来自部门利益、管理体制壁垒、商业信息保密等各方面的障碍和阻力,需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整合进程。
1.突发事件应急部门大力支持。应急物流信息资源整合能够有效聚合分散的应急物流力量。尽管“十二五”期间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共享,建设政府间、政府部门间的综合性全方位应急管理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平台与跨行业专业领域的共享信息集成数据库,形成一整套应急管理信息统一收集、监控、评估、使用、发布系统,但长期以来,应急物流并没有被纳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范畴,直到“十二五”期间才开始提出要确定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应急物流建设项目。[3]突发事件应急部门要高度重视、科学认识应急物流的地位和作用,将应急物流作为突发事件应急体系重要的组成内容,纳入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的范畴,站在国家安全发展战略的高度指导应急物流主管部门推进应急物流信息资源整合,研究出台具体举措,提供可靠保障和积极支持。当然,如果能够由类似于美国国土安全部、俄罗斯紧急情况部的应急管理部门,来将应急物流作为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独立模块进行集中统一的规划安排并运行管理,将会更加有效地推进应急物流信息资源整合,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2.应急物流主管部门强势作为。全面提高应急物流服务保障能力,需要有效调控全社会的力量。2009年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颁布后,已经在客观上明确了应急物流主管部门的责任,理应责无旁贷,但在应急物流信息资源整合等方面仍然举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应急物流主管部门要迎难而上,加强应急物流信息资源整合的各项组织协调工作,以便在突发事件出现时能够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争取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肯定,并通过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有效消除现有管理体制的障碍和既得利益格局的阻力。作为综合部门,应急物流主管部门具有统筹协调的权责地位,能够从全局角度出发,统一组织协调应急物流建设各项工作任务。为此,应当积极作为,加强对各部门、各系统、各行业的综合指导,协调全社会应急物流信息资源的采集、处理、存储、流转和汇总呈现。此外,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作为国家相关部委和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非常设机构,从政策层面协调国家有关部委对现代物流的管理工作,对我国现代物流行业发展壮大具有积极作用,可作为一个有效的协调平台,及时发布应急物流信息采集更新、存储管理、统计分析、汇总呈现等有关政策要求,加快组织协调应急物流信息资源整合有关工作。
3.国家出台法规制度有效保障。法规制度是应急物流信息资源整合的根本保障。应急物流主管部门要按照“产学研结合”的方式,积极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及企业高管,论证出台应急物流信息资源整合相关法规制度、标准规范、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对应急物流信息资源进行全系统、全寿命的管理,重点规范应急物流信息资源的格式内容、采集时机、流转渠道、统计方法、呈现手段等,为应急物流信息资源的科学化、制度化管理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必要时,可授权行业协会、科研单位或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依法向全社会征集应急物流信息,并按照有关法规制度进行合理的运行管理和统计分析,面向全社会提供应急物流公共信息服务,为政府有关部门指挥调度应急物流力量提供辅助决策与参考依据。
应急物流信息资源在很多领域涉及物流、运输、仓储等企业,这些组织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赢得最大化的经济利益为根本目标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应急物流信息资源整合会涉及政府有关部门中诸多的既得利益者。因此,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确立有效的增量利益导向,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用市场这只无形之手推动应急物流信息资源整合。可针对不同主体的特点,采取收购式征集、订单式采集、有偿式引接等三种方式。
1.收购式征集方式。对应急物流骨干力量的信息数据采用带有行政强制色彩的收购式征集方式。应急物流骨干力量包括规划认证的应急物流中心和应急物流企业队伍,与应急物流主管部门签订有协议或合同,属于直接掌握的核心与主体力量。应急物流骨干力量的运营维护,受到了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对信息采集和管理的费用也在协议或合同中予以了明确规定。因此,应急物流骨干力量要按照协议或合同约定的信息数据内容,定期进行采集更新,确保数据的精确性、可靠性、真实性,并及时报送汇总到应急物流主管部门指定的信息管理机构。应急物流主管部门平时应在不影响应急物流骨干力量正常生产经营、不泄露其正当商业机密的情况下,明确信息数据征集相关要求,并将应急物流骨干力量平时的生产经营信息通过网络同步上传,对应急物流信息资源进行采集更新、加工处理和汇总呈现,建立专门的应急物流骨干力量数据库,实时掌握应急物流骨干力量的运营情况,以备突发事件应急时紧急调用。
2.订单式采集方式。对分散的社会物流信息数据,采用自愿与分派相结合的订单式收集方式,也就是面向全社会提供“数据订单”,给予一定的回报或者回报的预期(如承诺优先采购服务、予以事后补偿、适当减免税费等优惠待遇,必要时直接予以支付购置费用),有偿征集应急物流信息数据。应急物流主管部门组织专门的技术力量进行收集、分类、审核、汇总,建立一个包括物资生产、流通、仓储等各类供应商在内的信息数据库。在平时,主要进行目录管理,汇总呈现对应急物流服务保障具有支撑作用的信息资源;应急响应时,在平时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加大信息采集的频度、深度、广度,采用在线报送方式,为调用社会物流资源参与应急物流服务保障提供及时、可靠、高效的信息支撑和辅助决策。
3.有偿式引接方式。对已成体系的应急物流相关信息数据采取有偿式引接方式。与应急物流密切相关的交通设备、经济动员等系统拥有较为完整的数据信息,具备相当好的信息基础,可由应急物流主管部门协调有关部门直接购买其数据库的使用权,建立远程访问接口,统一协议标准,通过远程数据访问接口调用这些存储在异地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并进行有效的异网异构数据融合,将各部门、各系统汇交的多源、异构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规范进行集中加工后统一存储在数据库中,深入挖掘,综合呈现应急物流资源态势。交通、铁路、民航、气象、水利、地震、环境等部门拥有一整套专业化、常态型、例行性的工作机制以及实时的监测数据和信息,客观上能够为应急物流服务保障构设基本的环境条件。这些数据信息异构性强,数据量大,专业性强,能够在应急物流指挥调度中成为了解事态现状、预测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不仅能够省去数据处理时间,而且能够减少自建数据中心的存储负担,有必要将之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效、可靠地引接到应急物流信息平台系统。
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前进不竭的动力。从目前来看,尽管信息资源整合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在于技术手段,但作为一种决定性因素,技术手段直接关系到整合的质量和效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着力破解应急物流信息资源数据规模庞大、多源、异构以及管理体制复杂、综合利用不够等现实矛盾和问题,有效推进应急物流信息资源整合。
1.信息技术发掘“财富”。应急物流信息资源整合的有效推进,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应急物流建设具有后发优势,这就需要充分重视和依靠已有的信息基础,对应急物流信息资源整合进行深入挖掘。但正是因为已有的信息基础分属不同部门、不同系统,在客观上形成了信息孤岛,存在大量的异构数据,需要有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的模式和服务不断涌现,为信息资源整合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汇聚数据库、人工智能、数理统计、可视化、并行计算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对应急物流信息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从大量的信息中抽取有序化的数据形成数据库,通过提炼和归纳形成结论性的知识,能够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却又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4]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各种信息融合在一起,排除虚假信息和不确定因素,向应急物流指挥调度人员提供高度浓缩的知识型信息,综合呈现应急物流服务保障态势。采用J2EE技术、扩展性标识语言、Web Service技术、中间件技术等,在不影响接入方与用户实际业务以及业务系统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通过新建信息数据交换缓冲系统进行接入方与用户业务信息的数据交换,能够实现异网异构信息数据在统一机制下的高效有序转化与动态互通共享,有效消除信息体制差异带来的障碍。综合应用防火墙、异网单向数据传输等技术,为应急物流信息资源整合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充分满足应急物流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
2.管理技术提升“效益”。应急物流信息资源整合需要不断强化管理创新,以积极有效的管理手段提升质量和效益。运用集成管理理论方法,实现应急物流信息资源体系内数据信息、人力资源、设施设备、规章制度等各要素的优化组合,在系统要素之间形成强大的协同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放大系统功能和实现系统目标。运用供应链管理理论和方法,立足全系统、全寿命,以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统筹安排各部门业务流程,调整优化各环节信息流程。运用标准化管理理论和方法,对信息体制、数据格式、接口协议、管理流程以及设施设备配套建设等各方面逐步进行统一规范,尽可能减少和消除信息数据的异构性,实现相关资源的共享,减少因标准不统一而带来的额外成本。
3.技术集成实现“加成”。应急物流信息资源整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某项单一措施往往难以全面推进,为此应当高度重视技术集成创新。特别是正在蓬勃发展的信息资源整合技术,强调采用统一接口、统一标准访问异构网络、异构数据、异构平台的信息资源并进行深层次开发利用,是有效整合现有信息资源的一个技术群。这个技术群涵盖了整合基础网络层、整合数据层、整合平台层、整合应用层等四个层次,包括异构网络的协议转换技术、网络存储管理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交换技术、SOA技术、Web Service技术、中间件技术以及商业智能技术、协同技术、搜索技术、Web2.0支撑技术、门户技术等,[5]在消除信息资源分散与异构现象方面具有强大的功效,可在应急物流信息资源整合中加以吸纳运用。当然,应急物流信息资源整合既要注重在技术领域的集成创新,也要关注统揽全局,从技术、管理、经济等多个角度打出“组合拳”,多措并举,形成“1+1>2”的良好态势。全面贯彻协同创新的发展思路,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各级各类组织机构的优势条件,有效汇聚政府、行业、企业创新要素,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活力,通过深度合作实现“加成”效应。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EB/OL].(2009-03-13)[2009-03-15].http://www.gov.cn/zwgk/2009-03/13content_1259194.htm.
[2]栾婕,黄萃.政务信息资源整合[M]//王长胜.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No.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43.
[3]洪毅.中国应急管理报告2012[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2.
[4]朱明.数据挖掘[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4-5.
[5]彭洁,赵辉,齐娜.信息资源整合技术[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08: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