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的革命、建设、发展的根源在于我们党的道路选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将三者有机地统一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并由此而要求我们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有机统一
自党的十二大以来,我们国家的建设的首要目标和任务就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让人民享受到社会主义带来的福利,为此,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及制度也必须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并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成熟的、科学的体系与制度。这也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更大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面旗帜,必将引领着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三个自信”是党和人民对历史和实践的总结,是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三个自信”之间紧密相连,密不可分。
一、道路自信是实现途径
道路是旗帜,是方向。列宁曾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①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了的情况下,怎么样发展社会主义,走什么样的道路,这是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大事。历史与实践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是正确的,科学的。道路自信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道路的必然要求,是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含义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其一,从中国的国情来说,这是决定中国一切事务的基础。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经济文化还处在一个比较落后的状态。这是中国最大的国情。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二,从党的基本路线来看,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方向性的阐述,同时也是对马列主义在中国发展,并且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而进行的创新和发展。
2、道路自信是基础
邓小平曾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②道路的开拓为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思想材料和理论发展的客观基础。例如,改革开发的伟大实践,促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推动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更深的认识。新时期下,对党建工作的改革,推动了党内民主建设的理论发展和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探索等。这些理论上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在道路自信上取得的。所以说道路自信是理论自信的源泉。
制度是理论与实践的产物,制度的建设同样也是要以道路为前提的。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以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的政治制度和以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区域管理制度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制度。所以说道路自信是制度自信的前提。
二、理论自信是行动指南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不断发展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发展的。自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就一直在同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相结合,并以中国的具体实际为出发点,在一直创新和发展着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高度的责任感,站在党和国家兴亡的角度上,创造性的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一些理论成就,并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飞跃。通过这次理论发展,为近一段时期和将来的一段时期,中国走什么样道路提供了理论指导,并促进中国经济到现在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站在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建设的角度,对党的性质,党的任务,领导方式等进行了探索,并创造性的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对党90多年奋斗历程的负责任的历史性概括,是对党今后更好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必将对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建设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理论是思想指导。理论体系的创新和发展,是对道路选择的反映,也是制度建设的“先遣队”,同时理论自信又为道路自信提供了精神动力。从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每当时代和国情发生变化,人们对社会主义道路产生动摇和疑惑时,都会有一个新的发展的理论的出现,这些新的发展着的理论也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好又快的发展。制度的完善和发展首先要求理论体系必须是要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和科学的,是在理论体系与实际相结合的情况下建立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情况下,经过浴血奋战,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经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并创新和发展起来的。理论自信的发展,推动着制度自信的前进。
三、制度自信是根本保障
制度自信是对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发展的经验总结,是对历史和实践过程中正反两个方面斗争的经验总结。无论在任何时期都显示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制度自信是对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的必然结果,同时也为道路与理论体系的平稳发展和国民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制度的建立是政治體制走向现代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标志。
制度不仅起到保障和支撑的作用,还在政策执行等方面起到监督和管制的作用。制度的实施一方面是要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保障和监督“中国道路”的正确性与科学性。
四、三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三个自信”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发展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的财富,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争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的武器。“三个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生、完善和发展的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对马列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和总结。只要我们牢牢的坚定“三个自信”,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实干兴邦”的热忱,脚踏实地的做好工作,社会主义在中国一定会开出更加绚丽的花朵和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98页
[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5页
[4] 田克勤 张泽强.《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J].思想理论教育,2013年3月上期
注解:
① 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98页
②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