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 知 与 迷 茫 之 间
——从精神分析角度阐释电影中镜子的文化内涵

2014-02-03 05:12李迪
文教资料 2014年29期
关键词:妮娜拉康黑天鹅

李迪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7)

认 知 与 迷 茫 之 间
——从精神分析角度阐释电影中镜子的文化内涵

李迪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7)

镜子是电影中的常见道具,而精神分析在电影的发展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指导着电影的创作,甚至成为了电影表现的对象。镜子这一道具在电影中,有着认知与迷茫两层不同的寓意,镜子之所以能承载这些含义,主要是取决于其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为其赋予的丰富文化特性。而其相对应的精神分析理论则主要涉及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拉康的“镜像阶段”等,只有对自己有理智的认识和对于本色的坚持,才能活出真正的自我。

镜子 精神分析 认知 迷茫

电影作为一门独特的综合艺术,日益受到大众关注和研究者的青睐。当人们评价一部电影是否算得上是好的作品,会从其叙事、色彩、意境、声音等的运用进行分析。而道具作为电影造型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在场景中随处可见却又隐于无形,默默无闻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巧妙的道具设置,也会成为观众和评论者关注的焦点。试想,电影如果缺少了恰如其分的道具,它又如何让观众陷入其苦心营造的梦境中呢?而道具的作用,却远远不止“逼真”而已。在特定的情境下,它们可以产生一种意象,甚至是象征的灵性,让人觉得妙不可言[1]。

镜子是电影中常见的道具,它在观影者心目中已经产生了一些约定俗成的含义。比如,在惊悚片中,灵异事件会被正在看镜子的主角目睹;而电影中破裂的镜子往往暗示着照镜子的人的人格分裂[2]。镜子之所以能够承载如此深刻的含义,与它自身的物理特性有关,而更是取决于其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为其赋予的丰富文化特性。镜子的历史其实就是映照人类的历史。

镜子在电影中,往往和人物的塑造、心理变化息息相关,甚至可以映照人物心底的欲望,这与精神分析的许多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精神分析学说与电影的关系十分密切,甚至有一种说法,好莱坞在走向‘梦工厂’的辉煌路途中始终都有精神分析学说的辅佐”①。因此,本文将以精神分析的方法,来阐释电影作品中镜子这一意象所赋予的文化内涵和对于影片的作用。

一、认知

“认识你自己”,是人类文明史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一句话,只有真正了解了自己的需求和优缺点,才能完善自己,达到更高的境界。而真正认识自己,往往是理解别人的基础,人际关系才得以和谐融洽。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认识到了自身以及自己的欲求,人类才会艰难地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科技、文明才得以发展。

(一)镜子在认知方面的文化

从史前开始,人类就对自己的形象感兴趣,但直到镜子出现,人才看到了自己清晰真实的影子。对于自己的认识,并非是浮于表面的,柏拉图说,人应该关照自己的灵魂,它是人的本质。认知,便是通过寻常镜子中可感知的有形表象——映像、影子或幻象——深入自己的灵魂。镜子,是人们认识自己的起点,即对于自身映像的认识。但是它所产生的意义并非如此而已:镜子是自然与文化的交汇点,使人的眼睛训练有素,协助培养礼仪,还有对身体的全新认识,人们看到前所未知的形象,更唤起了羞耻感和自我意识。[3]因此在众多的艺术作品中,镜子成为了自我认知的符号。

(二)从精神分析角度阐释电影中镜子的“认知”含义

1.精神分析学理论中的自我认知

在《论那喀索斯主义》的论文中,弗洛伊德引用了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那喀索斯的悲剧故事,将这样的情形称之为“自恋情结”②。弗洛伊德认为,出于这种心理作用,人的自我才得以形成。无论接下来对于自我的态度是如何,自我的认证总是第一步的。而这一过程只能借助于自身在其他媒介物的映像来完成,人不能直接从外在于自己的地位来看自己。这一概念对拉康的影响有着巨大的启迪作用,拉康的镜像理论是描述人的自我意识如何产生的理论[4]。他提出,当婴儿进入到6-18个月时,便处于镜像阶段,在此期间,婴儿从认为镜像是另外一个儿童,到认出其实就是他自己,虽然对这个映像的理解还不等于他有了自我意识,但这无疑是通向自我意识的最关键步骤。因此在电影创作中,镜子便经常被用于辅助鉴明身份和自我再现。

2.《美国往事》中镜子对自我的映照

在电影《美国往事》中,镜子的运用被赋予了特殊的抽象含义,成为了主人公审视自身、认识自己的象征。男主人公面条是纽约的街头小混混,他一心迷恋少女黛布拉,可惜黛布拉一心想出人头地,瞧不起面条的行径。在熙熙攘攘的街头,她用轻蔑的眼光从头到脚反复大量了面条,然后让他自己去照照镜子。面条一头雾水地照镜自视,紧接着他的朋友们出现,年纪最小的多米尼克凝视着镜中的自己,却又险些撞上旁边的另一面镜子。这个细节的含义是十分具有象征性的:他们碰到镜子,审视自己,转身又碰到镜子如同碰壁。这就是面条与他的朋友们一生的写照:碰壁、认识自己、碰壁[5]。面条照过镜子,隐约意识到自己与黛布拉的差距,这次审视更像是站在黛布拉的角度进行的。而多米尼克在镜子前的行为,更多的显示出自己对未来的迷茫,没有真正认识自己(被自己的镜像吓到)。另外一处运用在影片的后半部,当时过境迁,年老的面条找到了已经成为明星的黛布拉,他们之间的对话是通过一面镜子进行的。此时审视的主角是黛布拉,她对着镜子要卸掉妆容,镜头对准的是镜中的黛布拉,她努力想去掉脸上的油彩,与面条不自然地对视。当面条夸赞她事业成功,她神采奕奕地望着镜中的自己;而对方说起第二个来意,表示要去见贝利部长时,知晓内幕的黛布拉眼神却开始飘忽不敢看自己在镜中的形象。就像她发现脸上的油彩好像永远也擦不干净,物是人非之后,她也无法再以本来面目面对面条了。镜像阶段的概念是拉康理论的出发点,如果把这一阶段与“认知”相联系,那么它不仅仅停留在婴儿期,因为人们认识自身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照镜子这一特殊行为,也已经成为了自我意识的一个符号,在视觉艺术中被广泛运用。

3.《黑天鹅》中镜子对于人性的多重揭示

“弗洛伊德提出,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这一理论是人类认识自身道路上所迈出的重要一步,它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人的存在性质。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被许多作者运用到了电影中”③,如《黑天鹅》这部影片,在挖掘人性的多重性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镜子这个道具,使得弗洛伊德的这一理论与电影的思想内核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黑天鹅》主要讲述了年轻的舞蹈演员妮娜为了扮演好芭蕾舞剧《天鹅湖》中黑天鹅与白天鹅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不断突破自我,最终走向毁灭的故事。白天鹅与黑天鹅,一个代表着自我,一个代表着本我,妮娜的善良、禁欲让她成为扮演白天鹅的不二人选:而黑天鹅则邪恶、充满诱惑力,这两个分裂的形象看似水火不容,但却和人的本我与自我一样,是统一于人性本身的[6]。弗洛伊德是这样定义自我与本我的关系的:自我把对能动性的正常控制转移给本我,这样在它和本我的关系中,自我就像一个骑在马背上的人,它得有控制马的较大力量,所不同的是,骑手是通过寻求用自己的力量做到这一点的,而自我则使用借力。如果一个骑手不想同他的马分手,常常被迫引导它到它想去的地方。同样如此,自我经常把本我的希望付诸实施,就像是它自己所希望的那样[7]。由此看出,本我体现人最根本的欲望,是人们行动的最根本动力。而自我有一种把外界的影响施加给本我的倾向,并努力用现实原则代替在本我中占主导地位的快乐原则。因此妮娜追求艺术完美的过程可以看做是寻找本我的道路,就像艺术总监托马斯对妮娜说的,阻止你的只有你自己,要失去自己——换言之就是让本我摆脱自我的束缚。

与莉莉的性爱是妮娜突破自我的重要戏份,在这场戏中,镜子揭示出妮娜自我与本我分裂的状态。莉莉个性叛逆张扬,被妮娜视为扮演黑天鹅的竞争对手,也是她本我的体现。当妮娜醉后和莉莉(事后被验证是妮娜的幻觉)回到家中,这里导演运用了镜子的多面性和不规则性,采用镜子的反射原理,拍摄了妮娜的多重画格,镜子反射出妮娜在精神上处于分裂,迷幻药的效果没有失效,此时的自我放松了对本我的约束,本我得以外显[8]。妮娜挣脱母亲回到自己房间的过程中,镜中的妮娜却是莉莉的形象,这样的细节不易被察觉,却显示出导演的独特用心,表示从此妮娜突破了自我防线,突破了母亲的控制,进而认识到自己内心的欲望、嫉妒,也逐渐具备了黑天鹅的诱惑力。

妮娜在舞台上正式演出是影片的高潮部分,在这个段落里,妮娜的本我和自我展开了最激烈的对抗和斗争。当妮娜回到化妆间,看到莉莉坐在她的化妆镜前,说要替代妮娜来跳黑天鹅。但当莉莉转身,她的形象突然变成了妮娜自己,这里的对峙其实也是妮娜自己的内心独白。狭小的化妆间,梳妆台和墙壁都有镜子,镜子作为一种特殊媒介和物象透彻地照耀着妮娜的内心冲突和世界。两个妮娜在打斗的过程中,将休息室里的镜子打碎,这场打斗使得妮娜体内的本我被唤醒,成为了真正的黑天鹅。弗洛伊德认为,由于本我的受压抑状态,使得本我、自我和超我很难保持平衡,而正是这种不平衡为他寻找病态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更成为电影创作者表现的主题[9]。妮娜同自己的斗争,是本我对自我攻陷的过程,也是挖掘自身无限潜力的过程。这一过程通过镜子完美地阐释了出来,让我们认识到调节自身不同层面、认清自我的重要性。

二、迷茫

(一)镜子在人类发展中的负面作用

镜子是一件蕴含丰富的物品,它反射出人类对真实的探寻、自我认识的努力,以及对美、身份的追求;同时它又和人类的虚荣、欲望紧密关联。在镜子的发展史上,也有出于人类的不理性而导致的对镜子的狂热追求和不正当利用。因为仅仅自我的客观观察和映照无法满足人类的欲望,镜子激发了人们的无限能量,带来了对虚幻之美、理想之我的渴盼[10]。在玻璃镜子普及之前,镜子象征着人们的身份和地位,它们的作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外貌与礼仪,而是成为了自我修饰、自我表现的手段。16世纪初,一面镶有精美银框的威尼斯镜子价格为8000英镑,几乎是当时拉斐尔绘画作品的三倍。路易十四时代,贵族阶层迷恋镜子,贵族家庭出现各种镜室和镜子饰品,路易十四也在凡尔赛宫建造了镜厅,用300多面镜子制造出离奇的效果,轰动一时。这种对于自我形象的过度追求与热衷,最早可以追述到希腊神话中美少年纳喀索斯的悲剧,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这也是当时的人们对于外在与内在认识的失衡[11]。人因为虚荣,想照见自己的影子;又是因为虚荣,人不想照见自己的影子,由于他们无法忍受自己的缺陷。当自己的缺陷在镜子前无处遁形的时候,人们往往调整和掩饰自己。甚至人们还改变镜子来适应自己,创造出理想的自我形象。人们创造出“恭维的镜子”,这种镜子可以掩盖缺点,据说伊丽莎白女王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用这种镜子,在临终前,她希望照照真正的镜子,之后开始申诉那些奉承她的人。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人类制造镜子的初衷是对光明的向往以及自身形象的认识,而当这种追求失去了理智的束缚,镜子反而会使人孽生贪婪的自我意识,以致迷失自我。很多艺术作品中的镜子便扮演了将人引入深渊的负面角色,如《红楼梦》中的风月宝鉴,贾瑞的悲剧就在于他只会去看他想看到的一面,如果他选择照反面,病就会治好。因此镜子是无罪的,握着它的人才是真正的抉择者。再如《白雪公主》中的魔镜,它只是负责反映真实,告诉皇后白雪公主是最美的,这一事实却让皇后起了妒恨之心。如何看待镜子反映出的事实,关键还是在人[12]。因此镜子的两面性就好比人类发展的写照,从古代哲学家一直追求的“认识你自己”到文艺复兴时期对人自我价值的重视再到如今现代人的诸多迷茫。人类在寻求中迷失,在迷失中寻找,反反复复,永不停息。

(二)从精神分析角度阐释电影中镜子的“迷茫”含义

1.自我与主体性的分裂

与镜子将人类引入迷失相对应,拉康关注的是人类通过自我误认而逐渐失去真实自我的过程。拉康提出“镜像阶段”是自我的确认阶段,在此阶段,婴儿才开始将“他们”与“自我”进行转化和区分。实质上,当婴儿确认镜像即是自身时,他也获得了另外一双眼睛,也就是说,他认为镜中的那个镜像正是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镜子面前的自己正用他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13]。同时,这种初次认同也提出一个意味深长的问题:儿童认同于自己的镜像,实际上并不是儿童自身,只是一个影像。因此,自我生命便是在一个误解的迹象之下开始的[14]。因此,儿童在经历了“镜像阶段”之后,一个真实的自我便从此不再存在,人类本身其实只是一个被“他者”侵占和控制的傀儡。

镜像阶段的概念处于拉康理论的出发点,在产生自我意识以后,需要进一步形成“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形成与知识和周围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拉康所说的主体发生的过程中,“他者”一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从镜像中的那个他者,到母亲,再到父亲这个“他者”,最终到达象征界这个大他者[15]。我们可以看出,拉康重点是想要说明,“在镜像阶段之后,人类便被他人的眼光和欲望所左右,镜子使我们在乎的,并非是我们自身真正的欲求,而是他人对我们的要求”④。人类更多地是在别人构建的框架中活着,我们自懂事之后,便随时听从着所谓先贤、长辈的各种声音,却往往忽视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主体基本是根据他者来建构的,深深地打上了他者的烙印,也只有承认他者并与之认同,主体才能进入社会,被社会接纳。

2.《记忆碎片》中镜子对于真相的阻碍

影片《记忆碎片》的主角莱昂纳多因为脑部的严重损伤而得了一种奇怪的“短期记忆丧失症”,从此他只能记住十五分钟前发生的事情。他发誓为惨死的爱妻报仇,但是支离破碎的记忆却成为了最大的障碍。他只能凭借一些零碎的小东西诸如纹身、宝丽来快照等才能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而且,每当他找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时,他必须要使用一切方法立即将之记录下来,因为很可能十几分钟后,他就根本无法记得自己在什么地方、来做什么[16]。在影片的开始,莱昂纳多对着镜子小心翼翼地注视着自己的纹身,上面记述着自己找到的重要线索,如凶手的名字、种族等;其中还有一句他提醒自己的话:相信事实,记忆误人——这句话也是莱昂纳多一切行动的标准。他深信自己记下的一切都是真相,而事实上这些却有可能是自己短暂记忆中的主观感觉,很容易被其他人误导。而这误导的线索又会成为他下一次记忆的开始,因此恶性循环,在不知觉中走入迷宫。当影片结束时,我们都知道莱昂纳多正是由这些他深信不疑的线索所误导,被娜塔莉利用而杀错了人。

莱昂纳多每次“醒来”,对着镜子看到自己的纹身,就像一个初生者一样,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这些刻在身上的任务。这本质上是和婴儿对于真实自我的确认是一致的,但是他所依靠的并非本身的记忆,而是那些相片与纹身,那实质上只是一个个“他者”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记。那些宝丽来相片,即使拍摄的主体是他自己、照片上的线索也是由他本人写上去,但当记忆一次次被清空,他对于这些线索都无法再次做出判断,只能机械认为这些是真理和事实。我们所有人的活动都是有目的性的,而这目的又建立在各自的记忆之上,如果停止生成新的记忆,其实就是表明我们只能活到这一刻。莱昂纳多的追凶过程,实际上就是追寻“真实自我“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镜像来进行的,必定会被打上“他者”的烙印,结果确立的主体性并非是“真实的自我”而是由“他者”所构建的。最终就像对待别人的话盲目听从一样,他只是一个容易受人控制的杀人机器了。自我借助于他人而产生,依赖于他人而存在,如果他打算向真理迈进,他就必须超越那 “只给它提供表面现象而实际上其实什么也没有的镜像”[4]。

3.《变脸》中镜子对自我的奴役

镜子对人自我的这种奴役,在影片《变脸》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变脸》讲述的是一个歹徒和警察身份互换的故事,肖恩为了查出歹徒特洛伊藏匿炸弹的地点,同对方换了脸,岂知特洛伊杀掉了所有知情的人,将计就计成为了肖恩。肖恩无法接受自己成为特洛伊的事实,努力要夺回自己的身份。而变成肖恩的特洛伊,虽然成了“好人”,但实际上也厌倦这样的生活。在镜子前的对峙形成了影片的一个高潮。两人站在一个双面镜子的两边,他们都知道彼此在镜子的背后,两人猛然转身拿枪指着镜子。此时,他们所看到的镜像,明明是对方的形象,然而实际上却是他们自己本身。因此他们都迟疑不敢开枪,镜子背后的人,究竟是敌人,还是自己?这里的镜子实际上扮演了“他者”的目光,镜子反映的内容是真实的,同时又因为只涉及表象而不真实。影片中的其他人都同这面镜子一样,相信的往往是眼睛所看到的表层,就像拉康所说的,婴儿确认镜像即是自身时,他也获得了另外一双眼睛,也就是说在镜子前的人们会用他人的眼光审视自己——“眼睛”才是自我的真正来源。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太在意这个“眼睛”(即“他者”的目光)对我们自身的影响,但是在《变脸》中,“眼睛”同自己对自我的认识已经对立为水火不容的关系。这时,我们就会不免问问自己,我们究竟是谁?是否一直在甘愿做别人眼中的“自己”?影片中幸运的是,肖恩的妻子感受到了假“肖恩”的异样,并且通过血型检测认证了肖恩的身份。即使是依靠冷冰冰的技术,但不可否认的是,她对自己丈夫的感性认识在其中也占了很大的成分,因为两人彼此心灵相通,深入到了他的人性本质。也是因为如此,镜子这个“眼睛”所造成的迷局最终也得以被打破。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镜子是我们认识自身的起点,它可以反射出人类自身的真实形象;在此基础上对自我的主体性进行确认时,人类自身会难以避免被打上“他者“烙印。

在电影这门复杂的造型艺术中,镜子会揭示人物个性特质、指引主人公加深对自身的认识;镜子也会误导他们,使之走向迷途——这矛盾的逻辑,正对应着镜子发展历程中与人类复杂微妙的关系,更是和人类自身的发展脚步紧密相连。除此之外,镜子还可以幻化时空、创造新的世界,成为电影这个造梦机器中最神秘、具有意蕴的工具之一。通过对镜子运用的心理学依据,我们应该意识到:认识自己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极易受到自身或者外界的干扰与阻碍。只有对自己有理智的认识和上下求索的坚毅,才能活出真正的自我。

注释:

①邵牧君.西方电影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5.

②[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导论讲演[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166.

③宋佳玲,宋素丽.影视艺术心理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58.

④[法]雅克·奥盟,米歇尔·马力.当代电影分析[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37.

[1]李一成.影视道具的象征意义分析[J].呼和浩特:语文学刊,2008,17.

[2]宋佳玲,宋素丽.影视艺术心理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3][美]马克·彭德格拉斯特.镜子的历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4]王小亮.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幻灭[J].合肥:科教文汇,2007,3.

[5]马新美.象征主义与《美国往事》[J].海拉尔: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2.

[6]吴艳,陈杰.尼娜的精神分裂探析——论《黑天鹅》中主人公人格的对抗[J].绵阳: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7]石磊.弗洛伊德谈自我意识[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1.

[8]武继贤.《黑天鹅》之心理镜像化空间探究[J].北京: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9.

[9]陈宇荣.中美电影中精神分析的表现元素比较[J].长春:电影文学,2011,19.

[10]梁庆标.反思镜子文化[J].沈阳:中国图书评论,2007,8.

[11][法]萨比娜·梅尔吉奥尔-博奈.镜像的历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2]周韧.西方文学中镜子意象的演变[J].合肥: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8.

[13]陆莉莉.从弗洛伊德到拉康——略论西方精神电影分析学的理论来源[J].郑州:美与时代(下),2010,09.

[14]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530.

[15]李静.迷失的”自我”——拉康镜像理论之维下的自我建构[J].太原:名作欣赏,2011,21.

[16]邱路.后现代叙述狂欢——解析影片《记忆碎片》叙事策略的修辞格运用[J].贵阳:电影评介,2011,11.

[17]王海龙.影视画面中“镜子”的美学功能[J].济南:青年记者,2010,9.

猜你喜欢
妮娜拉康黑天鹅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thermal relaxation of exchange bias field in CoFe/Cu/CoFe/IrMn spin valve∗
黑天鹅格里布
除了“黑天鹅”“灰犀牛”别忽视了“大白象”
“灰犀牛”“黑天鹅”
Inevitability of Willy’s Tragedy as Seen from Lacan’s Mirror Stage
直视“黑天鹅”
“天下之言性也”
——拉康对《孟子》的误读?
精神分析批评中存在的几种对拉康的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