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春平
(山西财经大学 文化传播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五章:文学阅读功能价值与当代大学生审美情操培养
——以中国现当代文学阅读为中心
金春平
(山西财经大学 文化传播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从文学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环节来考察,文学阅读处于文学消费阶段,是文学价值能够被广泛传播并作用于受众客体的重要过程,也是阅读主体对文学文本进行思想和美学重构的独立活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从空间上最具中国特色、时间上最具现代特色的文学类型,向来是当代大学生文学阅读的热门读物。而中国现当代文学也因其在社会、历史、人性、审美、哲思、情感、文化等诸多方面具有区别于中国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本土性、时代性、思想性等特征,对当代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操方面的培育和引导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价值。
文学总是对时代历史发展的一种呼应或制掣,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百年来中国历史的现代化进程紧密关联。大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阅读,一个重要的功能价值就是培养独立认知历史和介入历史的史学观。进入新世纪以来,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逐步由学术领域蔓延到中国民众特别是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质疑、解构、消解和颠覆一切,在带来人类整体认知思维解放的同时,也隐藏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构建的缺失。表现在历史领域就是对现代历史真相的颠覆重构,对现代历史发展规律的沮丧迷茫,等等。现当代文学作为中国百年来历史进程的艺术反应,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中国历史有着血脉相通的胶着关系,尤为可贵的是,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精英,通过经典文学的创作与传播,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了引领历史发展潮流、廓清历史发展蓝图的重任。许多现当代作家,不仅是文学家,还身兼思想家、革命家、社会活动家等多重身份,如鲁迅、茅盾、闻一多、巴金、老舍、丁玲等等,他们对阻碍历史进步的文化、制度、党派的批判,对历史进步力量的支持、扶持和呐喊,都代表了特定历史阶段最先进的文学方向,有的甚至为历史的进步而献出了生命。现当代知识分子的种种人格典范、种种思想光芒、种种历史责任,都凝结为他们的文学文本。因此,大学生对现当代文学阅读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认知中国百年现代史的曲折复杂,并应以史为鉴,祛除当下多元历史观的迷障,正确把握历史发展的进步主流和发展契机;同时,通过对现当代文学的阅读,还要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以现当代文学作家为典范,以文学经典作品的历史观为指导,树立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才可能跻身于历史主流,做时代的成功者和弄潮儿。
从更高层面讲,当代大学生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应仅停留于认知和把握的程度,还应该在文学作品中,透过对作家个体在特定历史情境中独特思考方式的体悟与解读,培养当代大学生评价历史、反思历史的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发展观。由于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中国政治、中国革命进程的水乳相交,对文学的阅读和审视,需结合特定的政治环境、文化环境、革命环境来考察,无论是对于从左翼文学到延安文学再到“十七年文学”的阅读,还是对自由主义、民主主义文学的阅读,都需要一个还原历史、回归历史的阅读意识。大学生要在尽力突破原有呆板历史观的同时,如何更贴切的反思历史,评鉴其背景下的文学创作,寻找文学作品中所隐藏的历史真相与密码,进而对文学作品中的历史观进行有效辨析,这不仅是对大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培养和考量,也是在无形中引导当代大学生站在大历史的宏阔高度上,对百年中国史进行总结和梳理。其最终目的不仅是为了避免单一的固化思维的窠臼,更重要的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对历史走向和历史细节的把握能力,从而培养起独立思考的能力,激活当代社会青年集体的历史反思意识,避免这代青年人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重走历史的弯路,更好的构建当下和未来的历史走向。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最切近、最生活化的历史艺术反应,它以艺术化和形象化的方式,反应了百年历史进程中诸多历史的“片面的真实”,大学生对其的阅读,不仅是停留于表层的文本层面,其中还隐藏着现当代优秀作家深层和多元的历史观;现当代文学的阅读,涉及到的不仅是一个代际传承的问题,还直接涉及到一代青年人对历史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而文学恰恰提供了一个形象而丰富的切入路径。
校园象牙塔已经走过数十年的大学生,他们一方面留恋和享受着校园的静谧安宁,但更多的是对社会这个万花筒世界的向往、好奇和憧憬。由于群体整体与社会的相对隔膜和疏离,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和了解,大多是通过“二手”渠道,诸如亲人、师长、媒体等等,来获得一些感性甚至是狭隘的认知。这些认知渠道固然有其当下性,但同样也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现当代文学作为近百年中国社会变迁的艺术镜像之一,在丰富性、流变性、深刻性、立体性等方面,是其他艺术类型和人为教导所无法比拟的。无论是“五四”时期的社会动荡,还是数次革命时期的社会思潮,无论是新中国建立之后的社会结构,还是当下中国的社会百态,文学都积极而敏锐的介入、参与、呈现、张扬和批判。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成长礼的重要一环就是对未来即将步入世界的了解和洞悉,明确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定位,树立自身的社会角色和人生使命,现当代文学的阅读则提供了最为丰富的社会样本艺术。比如,从“五四”时期到20、30年代大革命时期,以及40年代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文学对这段历史的社会变迁和社会现象做了非常全面和立体的再现和表现。最为宝贵的是,历代知识分子在面临生与死的抉择之时,都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杀生成仁、舍身取义”的道义观并践行之,这在和平年代青年学生普遍国家意识淡漠的情况下,无疑具有警醒作用。对于中国社会百年来的变迁,现当代作家通过丰富的文学创作,直指社会制度的不合理、社会秩序的不规范,从而在历代文学中,张扬和呼唤着公平、合理、健全的社会体制,表现在文学中,就是无论对封建家族制度的批判,还是对反动党团的批判、社会断层的批判,都隐含着中国作家对理想社会形态乌托邦的向往,都饱含着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的真挚热爱。现当代文学历代文学观念一以贯之的这条理路,正是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感缺失背景下,亟待补充和重树的价值建设重任。对历代社会现象和本质的透视,需要的不仅是敏锐的眼光、独特的思考、践行的精神,更饱含着对自我在社会中的角色思考,从而能驱使大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更好的面对社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
现当代文学的阅读,对于当代大学生社会观构建的最高价值,在于促使大学生树立明确、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从而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健康的社会心态。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断层业已成型,社会思潮风起云涌,文化观念多元共存。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迷茫的夹缝状态:一方面是长期接受的儒家文化价值体系,一方面是面对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商业法则。如何取舍、如何抉择、如何坚守,是每个青年人在社会生活中不得不面临的重大人生问题。而类似的社会价值状况,在现当代文学的历代经典作品中早已涉猎。大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最重要的不仅是为了从文学世界中获得对现实的更高远、更全面、更深刻的观照,而是从作家的创作中,获得穿越社会价值多元迷障的雾霾,获取那些经过了历史考验和时代洗礼的社会真谛,在群体跟风的社会风云中,培养自己独立认知社会、构建社会观念、坚守社会价值的价值操守。尤其是要建立起符合主体社会价值和历史潮流的正确价值观,真正明白真善美和假丑恶,树立自身在思潮裹挟中的价值定位,唯有如此,当代大学生才能匡正社会风气,引领社会进步。
正如钱谷融先生所说,“文学是人学”,文学的价值在于对人性的洞察、探幽和解密;文学之所以有经典、重要和一般的区分,一个重要评价标准,就是考察它是否为读者提供了洞悉人性的独特角度,是否揭示出人性的复杂与丰富。与中国古典文学总体的“文以载道”的价值观不同,中国现当代文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将“人”作为文学关注和表现的核心,这个人不同于古代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神魔鬼怪和绿林好汉,而是周作人所定义的 “平民”、“世间之普通男女”,从梁启超、胡适、周氏兄弟等五四干将的理论号召,到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文学实绩,“人”的文学书写,已经成为历代进步作家努力构建的文学方向,对人主体的自我认知,也成为现当代文学最大的价值所在。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生活氛围、生活状态、生活模式的局限性,他们更多的是关注于外在客体世界;但外在客体的世界最终还是要作用于人的主体,作用于人的心灵。因此,大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阅读,其重要的功能在于,能让大学生了解人性的丰富多样,能让大学生了解正是源于人性的复杂,才有了历代社会的复杂景观,才有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才有了命运的悲欢离合。只有让他们真正了解了“人”,才有可能洞悉在这个纷扰复杂的社会,人生最高贵的财富是什么;才有可能在这个激流勇进的时代,生命中永恒的东西是什么;才有可能在物欲膨胀的形而下环境中,不忘凝视人类精神和心灵的高贵等形而上的追求。
无论是孔子的“性善论”及其后继者,还是荀子的“性恶论”及其追随者,只能证明关于人性的复杂经历几千年仍无法窥视其全貌。现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它并未简单化的处理人性的复杂性,而是通过呈现、再现和反思,来张扬符合人性的言与行。鲁迅所开创的“国民性”批判主题,在对人性的劣根进行深刻揭露的同时,更将国人劣根的源头指向了传统封建文化,隐藏着一位文化先觉者对健康合理人性的热烈期盼;而沈从文等京派文学所开创的讴歌人性的文学主题,同样与鲁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通过描绘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性,来映衬现实中人性的缺失和变异,从而呼唤着一种“健康优美”的人性。这个主题一直延续到当下文学,无论是贾平凹、余华、王安忆等对人性阴暗的揭示,还是莫言、路遥等对人性温暖和强力的文学表现,“人”和“人性”始终是一以贯之的关注和书写对象。对于大学生来说,现当代文学的阅读,可以让他们更加了解人类的复杂、人性的多样,更加明晰人性中的“正能量”的价值,摒弃人性中的“负能量”,从而厘清人性的图谱,树立良好的人格,发展健全的心理,发扬人性的光芒,建设道德的力量;通过现当代文学的阅读,让学生在文学世界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变迁中,珍视人性的高贵、洞悉心灵的深邃;也通过文学的阅读和思考,坚守人性之真善美,拒斥人性的假丑恶,构建起符合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历史进步的人性观。
文学是语言为载体的艺术,与绘画、音乐等艺术门类相比,文学不是直接作用于人的知觉感官,它更多的需要依靠调动人的心与智的配合和主动才能形成可感知的对象。也正因为每个个体的感知能力的不同,造就了“一万个人眼中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的独特审美效果,而这种多样性、不确定性、甚至是歧义性,恰恰就是文学艺术的魅力所在。
由于艺术门类和现代传媒发展的历史阶段性特征,五四时期直到80年代,文学(无论是古典、外国还是现当代文学),都向来是大学生热衷的读物。随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的普及,尤其是今天微博、微信、广告、影视等视觉文化载体的蔓延,我们不得不承认“读图时代”已经来临。在肯定
网络媒体和读图载体的便捷、直观的同时,其更大的问题是现代人想象力的普遍缺失,慢阅读和深度阅读的缺失,而这些恰恰是欣赏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学必须具备的前提。为了适应现代人的阅读方式,大量的网络读物开始批量生产,模式化、复制化、影视化,成为当代文学特别是小说的主要特点,很多人甚至“懒得去想象”,直接诉诸于影视,比如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票房的业绩远胜于图书出版的业绩。越来越多的人只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追求故事的跌宕起伏,追求语言的通俗直白,其直接后果就是阅读效果的快餐化,有可能导致国民整体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的下降。大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阅读,其重要价值,就是重品精英文学和经典文学的语言魅力,重塑大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感知能力;让大学生在普遍的 “快”、“浅”、“粗”的阅读氛围中,重新回归“慢”、“深”、“细”的阅读情境中。因为,阅读审美与阅读快感是不同的两种阅读过程,也会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前者追求的是心与智的全面调动,是一种境界式的超越式的阅读,后者则是追求视觉快感,只是一种滑翔式的跳读;前者的效果是重在过程、重在思考、重在品味,它的审美是一种情、智、理的启发,后者的效果则只是追求故事的结果、文学的新奇、语言的口语,它的美学效果在于获得暂时的轻松愉悦。因此,大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阅读,不仅是现代文化的传承,经典现代白话文的传承,传统文学审美体系的传承,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代“树人”的工程,在普遍心灵感悟和审美感悟缺失的时代症候中,提倡大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阅读,是在重塑“人”的心灵世界,重造“人”的感知能力,这其中既有对社会弊端的批判,以及努力矫正的努力,也有着对当代社会某些功利时弊的鞭打,以及对人类审美思维匮乏的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