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娟 袁素平 杜光会 周 航
就双向转诊制度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索
何晓娟 袁素平 杜光会 周 航
双向转诊制度;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1.1 弱势群体就诊需要 对于我市弱势群体在经济和地理位置方面的特殊困难,就近就廉及时就医是其最大的心愿。双向转诊的实施对于这部分弱势群体可谓是意义重大。一方面在业务上各级医疗机构形成一体,各级医生加强了业务上沟通联系,实现业务指导的长期合作性和有效的指导性。另一方面弱势群体也可因此及时就医省心、省力、省钱,如此一来便达到了医院患者双赢的效果。
1.2 满足卫生软资源重新配置的需要 我国长期以来的卫生资源分配城市多、农村少;重医疗、轻防保。从而造成了许多医疗资源的浪费和许多意料之外的事故发生。经过推敲不难发现卫生软资源重新配置大有发展和改良空间。双向转诊制度的实行,正是卫生软资源重新配置的有益尝试。向上转;利于危重患者的有效控制;向下转,有利用卫生资源的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
1.3 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的需要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本身因地理环境和医疗硬件设施的局限性,其生存与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社区的门诊业务收入和政府的财政支持。但众所周知生存与发展之道在于自身的立足和不断的完善不断地强大。而随着人们观点的不断改变,患者“偏爱”大医院,造成社区门诊业务量小、业务收入少、医疗业务水平低,从而降低了其发展的信心。双向转诊,一方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加大了其门诊量,从而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压力,充分发挥其功能。
2.1 市民对社区医疗质量信任不足 生活中很多可在社区医院治愈的伤风感冒之类的疾病,有些市民却因为对社区医师的不信任宁愿绕远到大医院治疗。另外很多大医院患者病情稳定后本可转回社区继续治疗,但是由于对社区医疗质量的不信任,宁愿在大医院多花钱。因此不少基层卫生社区人员较少。
2.2 医疗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三甲医院医疗设备高端先进,而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设备陈旧落后[3]。因此三甲医院吸引走了大部分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加之社区资金基础薄弱,政府支持不足,造成发展困难。
2.3 验单、检查单难互认转诊受阻 目前化验单及其它检查结果在上下级医院间不能互认,较多患者在转诊后发现,医院间只能参考原有验单,转诊后仍需要重新检查,对此非常不理解,因此较多患者不愿转诊。
2.4 衔接、登记不完整 双向转诊的在三甲医院与区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的实施,因为信息系统的单向化,双向转诊的工作总结和统计及转诊患者数据的采编和上报都存在一定的登记和衔接问题[4-5]。
3.1 市场经济总体驱动 在我国尚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医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是阻碍双向转诊的首要原因。从客观上看,双向转诊的实行是医疗机构之间经济利益的流动,“到手的”效益怎能“拱手让人”这是现实的心理状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在经济上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利益体,存在利益上的竞争关系[6]。因此,出现社区医院不顾医疗技术水平的客观条件留住应该上转的患者,而部分上级医院常以病情需要留滞住患者直到康复出院,受到自身医疗利益的驱动,这无疑加大了转诊完善的难度。
3.2 缺少规范化流程 每一项服务体系的运作都有一套自己的规范流程。双向转诊中的向上转医生建议下患者一般会同意。而往下转就比较复杂,患者各异,病情不同,何时下转的标准难掌握,在加上社区部分医务人员对下转患者该如何进行康复治疗的业务不熟悉[7]。双向转诊中上下医疗机构的责任与义务不明确,该制度规范的缺失使双向转诊流于纸面、流于形式。
4.1 利用经济杠杆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据调查“321”制度在上海、北京等地运行的很好。即可参照在政府指导下,由三级医院、下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转诊。政府组织专门医改机构制订统一的经济标准、转诊标准等。建立实用的激励机制,采取独立分配原则、降低门槛、提高报销比例等综合措施,分配好各方的利益[8-10]。
4.2 加强医院间及医患间的信息沟通,加大对双向转诊的宣传教育,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社区范围,采取多种方式,改善人们对双向转诊的认知和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体系,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了解到患者内心的第一手有效资料,以便更好地做出信息反馈追踪。
4.3 建立合理的绿色通道,对于社区患者的转诊在二、三级医院应该有患者转入的绿色通道[11]。例如专人直接电话预约挂号、特殊预约大型检查、联系床位、安排疑难杂症会诊等。
总之,双向转诊是适应新形式采取的重要举措,随着法规不断完善和人们对该项制度的了解不断深入双向转诊制度将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1] 徐荣凯,曹荣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学习辅导材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64-66.
[2] 董哲,韩黎丽.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意见[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1994(9).
[3] 徐建林,王晓波.实施双向转诊制度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6,12(3):44-45.
[4] 梁万年,王亚东,杨兴华,等.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5,8(9):705-708.
[5] 刘丹萍,李宁秀,刘朝杰,等.四川省大中型医院双向转诊现状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2,22(3):44-45.
[6] 胡善联.卫生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20-130.
[7] 曹建芳.浅述医院分配制度改革[J].中国实用医学,2006,1(9): 101-102.
[8] 刘达恩.试论我国医院集团化的基本模式和政府的作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17(6):8-9.
[9] 张永红.护理信息处理是护理信息管理的关键[J].中国实用医学,2007,2(26):113.
[10] 范新全.当前医疗体制下医院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探究[J].医学信息,2008,21(2):224-225.
[11] 刘洋,王小芳.双向转诊制度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1,24(11):2-4.
R197.1
A
1673-5846(2014)02-0317-02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