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区药品管理

2014-02-03 23:45:09和润龙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病区药学药品

和润龙

病区药品管理

和润龙

病区药品是供病区临时周转使用和用于抢救患者时使用的备用药品。笔者在参加病区药品质量管理检查中,发现存在药品储存保管不规范、需要标识的药品未标识或标识不清等问题,给患者的安全用药带来隐患。本文通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总结提高病区药品管理持续改进能力,是提升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病区药品;管理;持续改进

为确保患者及时用药,各病区贮存有急救药品、毒麻药品、精神药品及其他用于抢救患者的常备药品。笔者通过参加药学部组织的每月病区药品质量管理检查工作中发现,病区药品管理存在一些问题,给患者的安全用药带来了隐患。因此,笔者对此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病区药品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1.1 药品保管储存摆放不规范 在保管过程中,由于药品本身的理化特性以及外界因素的作用,引起药品外观的变化,加速药品变质。甚至产生有毒物质,更严重的可能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所以,病区药品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各类药品制剂本身的理化性质及外界对药品可能引起的不良影响,严格按照《中国药典》和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储存条件进行储存保管。但检查时仍发现药品放置不规范、归属不清、混装、到期药品未及时移除等情况。此外,还发现不需冷藏的药品存放在冰箱;需避光保存的药品未采取遮光措施;批号不同的注射剂混装在一起等,直接影响药品质量和存在使用安全的隐患。

1.2 相关标识不清 为了防止差错事故发生,药学部按“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对全院高危、毒麻、精神、放射及易混和外用药品,强制施行相关标识规定。但仍有病区药品存在批号管理规定未落实、无近效期标识预警的现象,部分药品标识与框内放置的药品不相符,将以上现象归咎于抢救患者、工作繁忙。对相关药品标识警示目的不明,存在一些医疗安全隐患。

1.3 对病区药品管理未引起足够重视 检查中发现,病区实际药品管理与规章制度要求相符度不高。记录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操作的情况。各病区按照需求,将药品品种和基数向药学部报备,但检查时发现部分病区与其报备基数不相符,究其原因,是由于治疗或抢救患者的药品在治疗或抢救结束后未及时补充而造成。毒麻、精神药品应按“五专”要求管理,但仍有病区不能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认真执行。病区药品管理规定护士长负首责,具体工作由主班护士完成。病区药柜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场所,所有医护人员均可随时取用药品,易造成药架上的药品摆放混乱,或无有效标识等情况发生,但查看相关记录均无异常。追其原因,在于管理质量依托于操作者的责任心上,导致监督管理缺失,出现问题难以及时处理,相关责任难以确认,责任落实不到位。

2 病区药品持续改进的建议

2.1 加强护士对病区药品管理工作的重视 药品在医院的流通环节中,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执行者和观察者,在整个药物治疗过程始终处在第一线;是病区药品保存与使用的直接责任者,护士对药品知识的掌握程度、责任心的强弱,直接影响临床药品管理使用质量,甚至诱发相关医疗纠纷[1]。由于专业知识所限,部分护士对临床用药知识多凭借经验。因此,药学部要加强同护理部的配合沟通,让病区药品管理工作真正纳入安全护理范围中,充分认识到规章制度在防范风险中的重要性。大力发扬药品管理较好的病区经验,如建议护理部选择各病区工作态度端正、有责任心的护士担任药品领取或管理工作,严格规范药品领取工作和管理方面的操作规程;激励护士长的管理潜能,量化安全目标管理,提高护士临床用药的安全意识[2],从而引起病区药品管理参与者的重视,提高病区护理人员对病区药品管理的能力和依从性。

2.2 加强病区药品监督检查指导力度 药学部要加强督查指导工作,避免药品使用差错发生于不起眼的细节,防止“破窗效应”的产生。加强对病区药品储存保管情况的检查指导,规范病区药品放置,将不同规格的同类注射剂,读音相似、名称易混淆的药品分开摆放;将外观颜色相似,易产生差错的药品分开摆放。运用定置管理,将药柜内药品分门别类,排列整齐,有效标识,并确定放置位置,达到易找、易取、易归位的目的,使药品摆放有序,一目了然,减少寻找药品的时间和药品积压。使药品存放合理,无过期、失效和变质。对有特殊储存要求的药品,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严格规范药品有效期的管理,按照“先产先出、先进先出、异变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急救药品有效期“可视化”,在药盒外面写上或贴上醒目的有效期标识,以保证药品质量。各病区根据其特点、用药情况及时调整药品种类及数量,减少备用药品种类。严格管理麻醉药品;应用“五专”管理,做到实物与账目相符;账目与逐日消耗相符;逐日消耗与处方相符;处方与病历相符。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找出改进办法,无限进行持续改进。

2.3 发展新病区药品管理理念 新的病区药品管理理念,着重点是平时工作链管理,通过降低过程风险管控药品风险,将使用药品风险发生率降至最低,实现一个好的结果。如要求把特殊药品、高危药品、近效期药品和易混药品规范放置,均是为了防止药物使用过程中发生差错事故,确保医疗安全。这些新的理念是通过学者们多年研究积累的经验,但医护人员以往多年形成的管理模式已形成深深的烙印,对新的管理理念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因此,药学部要转变工作思路,主动深入病区掌握病区药品管理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倾听医师、护师的意见和建议,创造性地参与病区药品监督管理指导工作。加强药品管理或开展药品知识的培训及信息交流,主动承担药品在保管、养护、配制等相关知识培训教育任务,通过讲座、发放资料或临床药师宣讲等方式传授药学知识,提高药品管理方面的认识,消除安全隐患。运用服务的理念来保障临床用药需求,帮助解决医护人员在病区药品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满足临床治疗需要基础上,严格控制药品规格、剂型和药品厂家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严格执行一品两规制度和近效期药品管理规定。实现既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又给病区药品管理带来方便的目标。

3 结束语

病区是药品流通中的最后一环,其管理质量、药品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身体健康,因此,对其进行科学规范化管理尤为重要。全体医务人员要以谨慎和积极的态度,防范用药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的用药环境;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院病区药品管理持续改进能力,践行患者安全管理目标,为确保患者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1] 徐梅英.浅谈二级综合医院病区备用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5):329-329.

[2] 阎晓红.临床路径管理在医院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8):16-17.

R954

A

1673-5846(2014)09-0187-02

丽江市人民医院医药部,云南丽江 674100

和润龙(1963-),主管药师,药学专科,主要从事医院药品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病区药学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8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48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
中国卫生(2014年7期)2014-11-10 02:33:02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