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军
门诊输液室患者的健康教育
高 军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室开展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12月门诊输液患者194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实施语言性教育、电化教育、文字化教育、告知宣教,对照组患者施以简单的沟通和加强巡视。结果观察组患者中,91例(93.8%)掌握自身疾病相关知识,86例(88.7%)知晓药物知识和输液常识;对照组患者中,53例(54.6%)掌握自身疾病相关知识,47例(48.5%)知晓药物知识和输液常识,6例(6.2%)患者对护士的指导内容半信半疑,甚至置之不理。结论 对门诊输液的患者施以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的健康素养,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和水平,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使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明显提高。
门诊;输液;健康教育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形象的重要窗口,门诊输液患者的治疗时间一般比较短,不可能在短暂的输液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得健康知识。健康教育是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及有评价地进行教育的活动。本文收集我院2013年5月至12月在门诊输液因人施教的健康教育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有效开展健康教育,满足输液患者对健康的需求,促进身心健康,重视健康教育的真正落实。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集194例患者,均为2013年5月至12月门诊输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7例患者中,男44例,女53例,年龄18~69岁,平均(37.4±1.3)岁,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输液42例,腹泻输液37例,高血压输液7例,过敏性疾病输液11例。对照组97例患者中,男43例,女54例,年龄21~73岁,平均(35.9±1.7)岁。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输液44例,腹泻输液35例,高血压输液9例,过敏性疾病输液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育方法 对照组患者施以简单的沟通和加强巡视。具体方法为:加强巡视,简单指导患者输液前后的注意事项,告知注意保持输液室内的卫生,患者穿刺时握拳,输液过程中不能随意调整滴速,拔针后按压穿刺处不出血时即可松手将胶贴留在针眼处;简单解答患者的疑问。观察组患者实施语言性教育、电化教育、文字化教育、告知宣教。
1.2.1 语言性教育 针对不同患者边做边讲简单的药物知识、治疗方法和效果。详细介绍我院输液室的周围环境及有关规章制度,主动问及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需求,语言和缓地解答患者或家属疑问。将健康教育纳入护理常规,教育内容贯穿于操作前、中、后的解释之中[1]。
1.2.2 电化教育 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水平及接受能力,将健康教育形式多种多样,在输液室的墙壁上挂置大型屏幕,计划性宣传健康教育内容,宣传医院相关先进技术、各资深医生等信息或录像资料。让多样的健康教育服务方式具有知识性、新颖性和趣味性[2]。
1.2.3 文字化教育 向输液患者及陪护亲属发放健康教育卡,介绍县区内、外、妇、儿等各种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症、防治方法、加强锻炼、营养健康等保健知识。利用黑板、橱窗增设的健康教育专栏,介绍医院综合情况,每周或每月更换1次宣教内容。
1.2.4 告知宣教
1.2.4.1 选择安全可靠的穿刺部位,做到边穿刺边交流,以分散患者注意力。告知患者输液前做好排尿、适当进食的准备工作,输液时让患者握拳、情绪放松等。告知患者盐酸山莨菪碱会出现口干、面色潮红,礼物模糊等症状,可适当饮水[3];退热药物能引起大汗,应补充水分,并及时擦干汗液。护士必须勤巡视勤观察,告知有些药物滴速过快会引起循环血容量骤变,使心肺负担加重而引起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尤其对性情较急的中青年患者,切不可自行将液体调快输入,严防急性肺水肿的出现。
1.2.4.2 告知患者或家属在输液过程中不要随意调节输液滴速,输液中出现不适要及时通知护士。主动向患者介绍输液情况,消除恐理心理,耐心向患者介绍输入药物的主要作用。输液结束告知并向患者示范拔针后按压穿刺针眼的时间和正确方法,避免造成出血和皮下瘀血。对脂肪减少、皮肤松弛、凝血功能减弱的患者,告知拔针后一定要按压3~5 min。
1.2.4.3 针对不同患者就诊病情应分类指导,如告知高血压患者注意低钠低脂、饮食,要遵医嘱服用药物定期测量血压,避免情绪过度波动;对于小儿输液患者态度要亲切、和蔼,向家属交待各种注意事项[4];对年老者沟通宣传时要语调适中,并且端正态度耐心反复地讲解。
1.2.4.4 根据不同类型用药的患者进行健康指导,讲解抗生素类药物要现用现配,并且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配合使用。需要输入高渗性脱水药物者,告知必须快速输入方能起到脱水、利尿、降颅压作用;输入补钾类液体时必须注意滴速,绝对不可自行调整滴速[4]。
经过不同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中,91例(93.8%)掌握自身疾病相关知识,86例(88.7%)知晓药物知识和输液常识;对照组患者中,53例(54.6%)掌握自身疾病相关知识,47例(48.5%)知晓药物知识和输液常识,6例(6.2%)患者对护士的指导内容半信半疑,甚至置之不理。
在医疗技术水平不断进步的今天,静脉输液仍是一种迅速而有效的给药方法,在多种治疗途径中占首要地位[5]。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促使患者获得预防疾病、维护健康、促进康复的护理活动[6]。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后,相关新农合和医保政策的实施,使部分患者不愿选择住院治疗,致使门诊输液患者数量有增无减。护士对门诊注射室静脉输液的患者或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减少疾病的复发率。所以,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有计划性的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加强患者与护士之间的沟通,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而且还能增强患者配合疾病治疗的信心。
[1] 彭晓欣,郑土康,郑文静,等.门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实施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08,29(16):1339-1340.
[2] 刘佳举.健康教育在门诊输液病人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学术版(中旬刊),2011(12):164-166
[3] 田丽君.健康教育在门诊输液患者中实施的效果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11):1370-1371.
[4] 王琼英,张庆珠.“视觉行动”中健康教育的实施[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63-64.
[5] 郭明贤,刘冬焕,徐巧玲,等.创新教育与护理教学[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24-25.
[6] 谷淑梅.门诊输液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24):3066-3067.
R472.9
A
1673-5846(2014)09-0137-02
吉林省镇赉县医院,吉林白城 13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