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补服原剂量降糖药物对血糖的影响

2014-02-03 23:45:09亓胜霞何小敏王明军陈君远薛柳英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降糖药低血糖处方

亓胜霞 何小敏 王明军 陈君远 薛柳英

餐后补服原剂量降糖药物对血糖的影响

亓胜霞 何小敏 王明军 陈君远 薛柳英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餐前漏服降糖药物后,餐后按原剂量补服降糖药物是否致低血糖的问题。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西药房的5 956张处方,并抽出有使用降糖药物的处方。对这些处方例数筛选后,再进行电话回访调查并记录患者反馈的内容。结果 本次调查成功电话回访30例,其中准时准点正常服药的有12例,占总例数的40%;曾经餐前漏服药物的有18例,占总例数的60%。结论 餐后按原剂量补服降糖药物易导致低血糖,患者应减量补服或缩短下餐进食的时间以避免低血糖。

餐前口服降糖药物;糖尿病;低血糖;补服

糖尿病(DM)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目前,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用药治疗,而降糖药物的设计要求血药浓度曲线与餐后血糖浓度曲线基本一致,其服用时间和剂量相对比较严格,如果服药时间推迟,则会使药物的达峰时间与血糖达峰时间不一致,出现低血糖。因此,本文对餐前漏服餐后补服原剂量的降糖药物致低血糖的情况分析,进一步了解糖尿病患者餐前漏服及餐后按原剂量补服降糖药是否引起低血糖反应具有重要意义,并为临床餐后补服降糖药物提供相应的依据,使患者避免严重低血糖及低血糖症造成的伤害。

1 资料与方法

1.1 处方抽取 随机抽取门诊西药房处方5 956张,并抽出有使用降糖药物的处方。

1.2 处方筛选条件 对使用降糖药物的处方中进行筛选,选条件需符合以下要求:联用2种或以上口服降糖药物;至少有1种药物的用法为餐前给药;处方中除降糖药物外未联用其他药物;有完整的电话联系方式。

1.3 电话回访调查 对所筛选出的处方例数进行电话回访调查并记录患者反馈的内容。回访内容包括是否准时准点正常服药或餐前漏服药物;如有餐前漏服是否餐后补服;如有餐后补服如何补服;餐后补服后进餐时间是否有改变及如何改变;餐后补服后是否有低血糖反应或不适等。

2 结果

2.1 糖尿病处方比例统计 5 956张处方中,332张处方为糖尿病,即糖尿病例数占门诊西药房总例数的5.6%。

2.2 糖尿病例数的年龄统计 332张处方为糖尿病中,电话回访调查成功者30例,年龄31~84岁,其中中青年(31~59岁)6例,占20.0%;老年人(60~84岁)24例,占80.0%。

2.3 餐前漏服药物比例统计及餐后补服情况 回访30例患者中,准时准点正常服药12例(40.0%),曾经餐前漏服药物18例(60.0%)。在餐前漏服药物的18例患者中,有14例餐后按原剂量补服,占77.8%,其中21.4%(3例)出现低血糖症状或不适,14.3%(2例)餐后有意识地进食或缩短下餐的进食时间而避免了低血糖,35.7%(5例)无明显低血糖症状,28.6%(4例)无留意血糖变化;4例餐后无补服,占22.2%。需要注意的是,在餐前漏服药物并餐后按原剂量补服且无明显低血糖症状的5例患者均为中老年人,年龄48~67岁,平均(59.4±2.1)岁。

3 分析

3.1 糖尿病患者及其年龄比例 糖尿病例数占门诊西药房总例数的5.6%,显示糖尿病仍是值得关注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且以老年人占大多数。

3.2 餐前漏服药物比例统计及餐后补服情况 本调查发现,60.0%的患者曾餐前漏服降糖药物,此情况若不及时处置,势必会引起血糖的明显波动,进而影响对患者血糖的平稳控制。从电话回访调查结果来看,在餐前漏服例数中,无明显低血糖症状的5例患者中,均为中老年人,说明患者可因年老衰弱,各感觉阈值升高,敏感度下降,或长期卧床,意识能力差,常无低血糖症状。再者,糖尿病患者随病程延长和自主神经系统的损伤,对低血糖的抵抗调节能力越来越差,低血糖症状也越来越不明显、不易被察觉[1]。因此,此类患者虽无明显低血糖症状,但不排除患者已发生低血糖症,只是未被察觉。这样的患者极易进展成为严重低血糖症,使其陷于昏迷或惊厥。所以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变化,使其维持在正常生理范围内,以避免发生后遗症或更严重的并发症。患者餐前漏服后,餐后不补服或按原剂量补服均会造成不良反应,且该不良反应若持续得不到纠正,常不易逆转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3.3 出现低血糖的原因 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使用剂量过大;不按时服用药物;营养不良或进食食物过少;进餐时间推迟或不按时进餐、忘记进餐,如应餐前15 min内服用的那格列奈,服药30 min后仍未进餐;运动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和肝肾功能不全;饮酒或饮用含乙醇的饮料;与其他药物的合并应用,但本调查排除了此原因的可能。

3.4 药物的药动学及其服用方法

3.4.1 促胰岛素分泌剂

3.4.1.1 磺脲类(SUS) 短效药物如格列吡嗪、格列喹酮,其达峰时间分别为1~2 h和2~3 h,通常要求每餐前0.5 h服用。

3.4.1.2 格列奈类 代表药物有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瑞格列奈在空腹或进食时服用均吸收良好,食物能延长该药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和半衰期,30~60 min达血药浓度峰值,然后迅速下降。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起效时间为30 min,单剂给药达最大效应的时间为60~90 min[2]。对于瑞格列奈,患者若餐后补服,在食物的作用下,该药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和半衰期均延长,如单剂给药,至少需60 min以上才能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再加上进餐至补服药物的时间段,食物早已消化吸收,血糖已由高值转向低值,而这时的降糖药物却为最大效应,促进胰岛素分泌,快速降低血糖,使患者难免会发生低血糖。而那格列奈于餐前服用后可迅速吸收,15 min起效,平均血药峰浓度通常出现于服药1 h内。本药必须于每次餐前15 min内服用,餐后给药可影响本药的快速吸收,导致疗效降低。本药显效迅速,若于餐前30 min以上服用,可能在进餐前诱发低血糖[3]。

3.4.2 α-糖苷酶抑制剂(AGI) 代表药物有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其达峰时间分别为1~2 h和2 h。阿卡波糖结构类似于低聚糖,且其活性中心结构上含有N,与α-糖苷酶结合能力远较低聚糖强,能竞争性抑制低聚糖的分解,从而延缓肠腔内双糖、低聚糖以及多糖释放为葡萄糖,最终降低餐后血糖。与其他降糖药物合用,作用加强。应餐前整片吞服,或在刚进食时与食物一起嚼服,若服药与进餐时间间隔过长,则药效较差,甚至无效。而伏格列波糖为α-糖苷酶抑制药物,可选择性地抑制小肠壁细胞的α-糖苷酶从而抑制碳水化合物分解为单糖。

4 正确补服降糖药物的建议

4.1 促胰岛素分泌剂 对于短效磺脲类和格列奈类药物,其餐前漏服的处理比较类似,如餐中想起漏服,可立即补服;如餐后想起漏服,可马上舌下含服原剂量或口服原剂量的2/3或1/2;如餐后已按原剂量补服,需适当进食或缩短下餐的进餐时间;若马上到下一餐时间,则要测量餐前血糖,若升高不明显则无须改变用药和进餐量,反之,可适当增加餐前用药剂量或减少该餐的进食量,使血糖尽快恢复至正常范围,减少餐前漏服药物造成的影响。

4.2 α-糖苷酶抑制剂 因为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延缓肠道中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故若餐中想起漏服,可马上补服;如餐后补服不可舌下含服,可口服原剂量的2/3或1/2、适当进食或缩短下餐的进餐时间。需要注意的是,阿卡波糖如发生低血糖,应给予葡萄糖纠正,进食或口服糖水效果较差。

5 结论

由以上结果分析可以看出,餐前漏服餐后按原剂量补服降糖药易致低血糖,补服后适当进食或缩短下餐进食的时间可避免低血糖,按时、规律用药是平稳控制血糖的基本要求。患者应尽量减少或避免餐前漏服降糖药物的情况,一旦发生,就要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并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调整餐后补服的剂量。另外,患者可随身携带一些含糖的食物,如糖果、饼干等,若餐后补服的剂量过大而出现低血糖,应立即服用适量的含糖食物,将低血糖带来的危害降至最低。

[1] Yang WY, Lu JM, Weng JP,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1.

[2] 陆再英,钟南山,胡品津,等.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23-556.

[3] 张象麟,张克坚,赖琪,等.药物临床信息参考[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2007:1212-1213,1216-1217.

Analysis of postprandial hypoglycemic drugs missed dose of the original dose induced hypoglycemia

Qi Shengxia He Xiaomin Wang Mingjun Chen Junyuan Xue Liuying

Objective Investigate diabetes fasting missed hypoglycemic drugs after the original dose missed dose if postprandial hypoglycemic drugs problems caused by hypoglycemia.Methods A random sample of 5,956 outpatient pharmacy prescriptions,and have withdrawn the use of antidiabetic drugs prescription.After screening these case,make the follow up call to investigate and record the contents of patient feedback. Results 30 cases of the telephone interviews were successfully,Which time punctuality of 12 cases of normal medication,40% of the total number of cases;Drugs had fasting missed 18 cases,60% of the total number of cases.Conclusion Postprandial hypoglycemic original dose missed dose prone to cause hypoglycemia,patients should be missed dose reduction or shorten the time to eat the next meal to avoid hypoglycemia.

Oral hypoglycemic drug before the meal;Diabetes mellitus;Hypoglycemia;Complement

R587.3

A

1673-5846(2014)09-0033-03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广东广州 510080

猜你喜欢
降糖药低血糖处方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两味鲜为人知的降糖药
基层中医药(2021年6期)2021-11-02 05:46:08
服降糖药要选对“时辰”
人间处方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34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饮食保健(2019年2期)2019-01-17 05:35:44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妇女之友(2016年11期)2017-01-20 20:02:31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哈尔滨医药(2016年3期)2016-12-01 03:58:29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加用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疗效及对抑郁情绪的影响
处方
小说月刊(2015年1期)2015-04-19 0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