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坤
论作品的独创性
——以对作品概念的科学建构为分析起点
王 坤
独创性分析的关键在于准确地界定作品概念。作品是一种具有精神功能的符号组合,由存量要素和增量要素构成,作品独创性的本质在于具备一定的增量要素。独创性分为表层、中层和深层三个层次,作品可版权性的条件在于具备表层独创性和中层独创性,深层独创性是判断作品可版权性的奢侈条件。除了判断作品可版权性以外,作品独创性分析还有助于判断特定作品著作权的保护范围,论证著作权保护的正当性。
作品 独创性 可版权性 存量要素 增量要素
独创性是著作权法的核心概念之一,但各国对作品独创性界定的差异很大,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抽象型界定方法。以德法等国为典型代表,德国著作权法认为作品应当具有一定的创作高度,缺少创作高度的作品不具有独创性,aSee Elizabeth F. Judge & Daniel Gervais, of silos and constellations: comparing notions of originality in copyright law, 27 Cardozo Arts & Ent. L.J. P.383(2009).法国著作权法认为作品应当表现或显示作者的个性。bSee Elizabeth F. Judge & Daniel Gervais, of silos and constellations: comparing notions of originality in copyright law, 27 Cardozo Arts & Ent. L.J. P.380(2009).抽象型界定方法的优点在于从作品本身判断其是否具有独创性,缺陷就在于过于抽象,没有给人们提供比较具体的判断标准,“创作高度”、“作品个性”等概念并不比“独创性”概念更好理解,这种界定实际上等于是没有界定。“独创性概念的不确定导致了版权司法在确认版权作品和判定版权侵权上存在着盲目性和任意性的问题。”c参见金渝林:《论作品的独创性》,载《法学研究》1995年第4期,第51~60页。另一种是经验型界定方法。以英国早期版权法的司法实践为典型代表,认为作者独立创作了作品,就具有独创性,倾向于从作品创作过程上判断其是否具有独创性。经验型界定方法的优点在于比较感性、简便、易行。其缺点也很明显,这就是,任何胡编乱造的东西,只要不是从其他地方复制而来,均具有独创性。这必然使得作品类型和范围泛滥,不利于公共利益之保障,殊为不妥。dSee Carys J. Craig,The Evolution of Originality in Canadian Copyright Law: Authorship,2 U. Ottawa L. & Tech. J. P.437(2005).仅仅因为作者投入了“才能、劳动或判断”,尚不足以就此认定作品具有独创性,从而享有著作权。eSee Interlego A.G. v. Tyco Indus. Inc., U.K. R.P.C. P.371 (1988).美国著作权法则从“经验型界定”转向“抽象型界定”。美国一开始遵循“额头流汗”原则,这是对“经验型界定”的形象说法。但自1991年Feist一案后,美国法院提出作品应当具有最低限度的创造性要求,fSee Feist Publ'ns, Inc. v. Rural Tel. Serv. Co., 499 U.S. PP.345-346 (1991).显然,这是一种“抽象型界定”。英国法院现在也倾向于根据作者在作品中投入的“才能、判断和劳动”来决定作品的独创性,gSee Ladbroke v William Hill.1 W.L.R. 273 HL .P.282(1964).体现了“经验型界定”向“抽象型界定”的转变。
由此,不管是英美的经验型界定,还是德法的抽象型界定,均难以对作品独创性进行科学的解释。博登海默认为:“没有限定严格的专门概念,我们便不能清楚地和理性地思考法律问题。”h[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04页。在著作权法上,对作品独创性无法进行科学界定的根源就在于对作品本身缺少一个科学的界定。一言以蔽之,只要人们将作品理解为一种“智力成果”,对作品独创性就不可能有一个科学的分析。众所周知,“智力成果”本身就是个极不确定的非科学概念,要界定“智力成果”的独创性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因此,要科学地界定作品独创性,就必须先对作品概念进行科学界定。只有正确地理解了作品,才能够正确地理解作品的独创性。本文对于作品独创性的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建构作品概念的基础上,简要论述作品独创性的本质;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作品独创性的层次及其对作品可版权性的意义;第三部分主要是论述作品独创性的功能,认为作品独创性除了具有判断著作权能否成立这一主要功能之外,还有助于判断作品中著作权的保护范围,论证著作权保护的正当性。
本文将作品建构为一种具有精神功能的符号组合。i具体可参见《作品概念的科学建构及其在著作权法上的意义》,载《知识产权》2010年第6期,第82~88页。作品、商标、发明均为一种符号组合,其区别就在于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中,发明具有实用技术功能,商标能够促进商品销售,是商品销售力的集中体现。jSee Frank Schechter.The Relational Basis of Trademark Protection. 40 Harv LR. P.818(1970).作品具有的则是一种精神功能,包括审美功能和信息功能两种。比如,科学作品给人以理性的启迪,旅游指南、菜谱、地图等事实作品提供信息指导,艺术作品塑造艺术形象,给人以审美感受。另外,作品也是由各种要素构成,从来源上看,可将作品要素分为存量要素和增量要素两种。k参见《知识产权对象中存量知识、增量知识的区分及其功能》,载《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第54~59页。其中,存量要素是作者移入到作品中的既存的知识要素,增量要素是作者在作品中增添的知识要素。新思想、新观点、新风格、新信息、新形象、新意蕴、新情节、新布局等均为增量要素。这些增量要素反映著作人的愿望、意志、情感、技巧和创造能力,蕴涵着著作人的个人特征,构成作品之原质。l施文高:《比较著作权法制》,台湾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614页。
任何创作都不可能不利用符号世界中各种既存的要素,作者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借鉴他人的思想观点、学习他人的艺术风格、参考他人作品中的论证逻辑,续编作品、改编作品还直接利用了他人作品中的各种艺术形象。这一切不是剽窃,而是创作的本质之所在。mSee Jessica Litman. The Public Domain . Emory Law Journal, P.967(fall, 1990).在各种存量要素基础上,作者或是针对现实问题,或是基于自身的生活感受,综合运用各种创作技巧,借助各种表现手段,或是提炼了新观点,或是虚构了新情节,或是设计了新结构,或是塑造了新的艺术形象,或是炼成了新风格,或是创造了新意境。这些均构成作品中的增量要素。因此,从表面上看,创作是一个作者投入体力和智力的过程,是一个“额头流汗”的过程,实际上是作品形成增量要素的过程。
基于存量要素、增量要素的区分,独创性其实就是要求作者在作品中形成新的符号组合、新观点、新形象、新结构、新情节、新信息,新思想、新风格。独创性的本质就是要具有一定的增量要素,具有新颖性。n在专利法中,新颖性要求发明必须是新的、以前没有申请过专利、描述或以其他方式为人们所预期过。See Richard A. Mann et al, Starting from Scratch: A Lawyer's Guide to Representing a Start-Up Company, 56 Ark. L. Rev. P.785 (2004).学界通常认为独创性不同于新颖性,oSee Richard Bronaugh & Peter Barton & Abraham Drassinower,A Rights-Based View of the Idea/Expression Dichotomy in Copyright Law. 16 Can. J.L. & Juris. P.12(2003).或是认为法律并不把新颖性作为作品具有著作权的必要条件。p[西]德利娅・利普希克:《著作权与邻接权》,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43页。试想,如果一部作品从符形组合到符号信息没有任何新颖性,缺少增量要素,那么它就只是对旧作的复制,没有任何独创性可言。qSee Burton Ong ,originality from copying: fitting recreative works into the copyright universe, 2, I.P.Q, P.174(2010).(In this context, the originality criterion approximates to the "novelty" standard used in patent law, where the author of the derivative work has to show that he has added something that was not already found in prior art).see also Alfred Bell & Co.v. Catalda Fine Arts,191 F.2d 99,104-05,90 U.S.P.Q. P.153(2d Cir.1951).(in the case, novelty has a limited use in determinations of originality).当然,这里的新颖性并非仅仅指作品思想观点、艺术形象等要素,也包括作品的外层符号组合方式、结构等要素。试举一例,传说慈禧太后曾请一书法家为她的扇子题唐朝王之涣的诗《凉州词》,由于疏忽,书法家忘写了“间”字。慈禧大怒,要杀他。那位书法家急中生智,连忙解释道:“老佛爷息怒,这是照王之涣的诗意填的一首词。”并当场断句,读给慈禧听:“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著作权法的角度上看,后面更改后的词没有新的意境和思想,但具有新颖的符号组合方式、韵律、体裁,这些就是作品中的增量要素,同样能使得新作具有独创性。相对于王之涣的诗而言,改写后的词构成原作的演绎作品。
因此,作品独创性其实并不神秘,独创性的本质在于作品须具有一定的增量要素。当然,并非任何具有增量要素的作品都具有独创性,从而能够获得著作权。否则,就会出现这样一种荒谬的局面:在他人的作品上改动了一个字,就产生了增量要素,就产生了新的作品,“一字师”就能够获得著作权。这就需要对增量要素的层次进行研究,只有具备一定层次上的增量要素,具有一定层次上的独创性,作品才可能获得著作权。
作品独创性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层次,不同层次的独创性对于作品可版权性具有不同的意义。现行著作权制度一个严重缺陷就是仅仅将独创性当作一个作品可版权性的门槛,没有对作品独创性的层次进行必要的区分。rGideon Parchomovsky和Alex Stein将作品的独创性分为三个层次:高度独创性、一般独创性、细微独创性或无独创性,不过,没有指出划分的具体标准。See Gideon Parchomovsky& Alex Stein, originality, 95 Va. L. Rev. P.1525 (2009).作品独创性层次分析依赖于对作品的层次进行必要的划分。当代一些艺术理论家认为作品应当分为三个层次,如法国现象学美学的代表人物杜夫海纳认为,艺术作品分为感性、主题和表现三层:感性指艺术作品的物质媒介和艺术语言;主题就是由物质质料和艺术质料构成的再现形象;表现,使得艺术作品的意义具有多重性,不可穷尽性,是艺术作品最本质的东西。s参见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8页。另外,现代文学理论也有把文学作品分为语言结构层、艺术形象层和哲学意味层,或者是分为语言层、形象层和意蕴层。t参见赵炎秋、毛宣国主编:《文学理论教程》,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08页。借鉴上述文艺理论上对作品层次的划分,可以把作品中的要素分为三个层次:表层、中层和深层。其中,表层为作品的外观,也就是符号形式层次。中层和深层都是符号信息层次。中层为作品的框架,包括作品的情节、结构、形象等要素;深层为作品的灵魂,包括思想观点、意蕴等要素。作品中的增量要素随之也可以分为三种:表层增量要素、中层增量要素和深层增量要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表层独创性、中层独创性和深层独创性,它们对于作品的可版权性具有不同的意义。
(一)表层独创性及其对作品可版权性的意义
作品表层就是指构成作品的各种符形之组合,也就是指作品的外观。科学作品和事实作品的表层是各种符号形式之组合,不过这些符号形式一般不具有审美价值,通常为各种文字符号和形式语言符号。艺术作品的表层是由文字、声音、线条、色彩、画面等艺术语言形式所构成的整体,这些艺术语言形式是创造艺术形象的手段,有的本身就具有审美价值。u参见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0页。比如,书法家可以通过笔法和墨法控制线条的运动和力度,让人们感受到线条的“表情”。v参见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表层独创性要求作品具有新颖的符号组合方式,这种新颖的组合方式使得该作品从外观上不同于任何现有作品。如果不具有这种新颖性,就说明该作品仅仅是现有作品简单的复制、抄袭或模拟,就没有新作品的存在,根本就没有任何独创性可言。比如,衍生作品(derivative work)如果与原作过于接近,无法与原作有效地区别开来,就缺少独创性,不能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wSee Howard B. Abrams. originality and creativity in copyright law, SPG Law & Contemp. Probs. P.41(Spring,1992).
表层独创性是一种最基本的独创性,是构成判断作品可版权性的第一步,但仅仅到这一步仍然是不够的。有时候存在着这样的情况,某一种作品尽管有着不同于任何现有作品的符号组合方式,但纯粹为符号元素的胡乱堆积,是任意涂鸦的产物。既不表露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也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思想观点,更没有艺术作品所应当具有的形象或意蕴。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产生一定的精神功能。作品是一种具有精神功能的符号组合,如果不能具有相应的精神功能,即使其具有表层独创性,也不能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自然也就难以认定其享有著作权。“著作权的首要目标不在于奖励作者的劳动,而是促进科学和艺术的发展”xSee paul goldstein, copyright, patent,trademark and related state doctrines.Foundation Press, P.610(2002).。因此,仅仅具有表层的增量要素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超越作品的表层独创性,进入作品中层考量其独创性。
(二)中层独创性及其对作品可版权性的意义
中层为作品的框架或作品的主体部分,是表现、支撑或论证作品灵魂或精神的主要手段和依据。不同种类作品的中层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作品的中层就是作品中无形的结构以及围绕着作品结构而展开的决定作品有无价值的核心要素,如艺术形象、情节、分论点、论据等。具体而言,在小说、戏剧等作品中,结构、环境、情节、剧情、人物形象等要素构成作品的中层,而以人物形象为中心;在绘画、雕塑、书法、摄影、建筑等静态形状著作中,中层则为作品的结构布局以及艺术形象本身;在科学作品中,中层为作品的论证逻辑,包括作品的结构以及各种分论点和论据;在事实作品中,中层为叙事顺序,也就是作品各个部分之间的结构安排、编排次序。
中层独创性就是要考量作品是否具有新颖的结构,是否具有前所未有的情节、意境、意象、分论点、论据、艺术形象,是否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个层次上的增量要素,在艺术作品中直接决定着作品有无艺术价值;在科学作品中决定着作品有无思想价值;在事实作品中决定着作品有无信息价值。一般情况下,如果作品具有中层独创性,就说明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思想价值或信息价值,能够发挥一定的精神功能。这样,在作品具有表层独创性,不与其他现有作品雷同的情况下,再具有一定的精神功能,就能够促进文化繁荣和科技进步,符合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因而完全有理由获得版权的保护。在Bleistein v. Donaldson Lithographing Co案件中,美国法官霍姆斯指出,由仅仅受过法律训练的法官来判断作品的价值是件危险的事情。ySee amy b. cohen,copyright law and the myth of objectivity: the idea-expression dichotomy and the inevitability of artistic value judgments. Ind. L.J. P.189 (1990).一定意义上讲,确实如此。不过,鉴于作品是符号组合这一事实,为了防止任何符号元素之组合皆能够成为作品,必然需要对作品的价值或功能之有无作一个最基本的判断。英国版权法直接规定不以艺术质量作为作品可版权性的判断标准,zUK Copyright, Designs and Patents Act 1988 s.4(1)(a) provides that artistic works, including photographs, are protected as copyright works "irrespective of artistic quality".应当理解为不以艺术质量之高低作为衡量标准,而并非艺术质量之有无。没有任何艺术质量的符号组合不具有精神功能,根本就不是艺术作品,自然不可能成为著作权之对象。至于由法官来判断作品艺术价值之有无是否合适的问题,应当看到,法官在审理其他类型案件的时候,同样需要获得专业知识,或者获得专业判断的支持,因此才有了建立“专家参审制”@7汤维建:《民事诉讼法全面修改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3页。的必要性。法官仅仅受到法律训练的事实并不能排除法院对作品价值之有无等方面专业问题进行必要的判断。更为重要的是,著作权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促进文化繁荣,一个没有任何精神价值的符号组合不能实现著作权制度的立法目的。因此,作品价值或功能之有无在判断作品可版权性时就显得至关重要。这样,中层的增量要素之有无,或者说,作品的中层独创性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判断作品可版权性的根本标准和关键步骤。
(三)深层独创性及其对作品可版权性的意义
深层指作品所要表达的以及作品所具有的深层次的意义取向。对于科学作品而言,深层主要是表达了一定的思想观点;对于事实作品而言,深层就是作品所提供的特定信息;在艺术作品中,深层表现为作品的意蕴。黑格尔说:“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艺术作品应该具有意蕴。”@8[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5页。一般而言,科学作品和事实作品深层所反映的思想观点或信息具有可确定性。但艺术作品的意蕴常常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尽管如此,它却是艺术作品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之所在。@9参见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7页。
深层独创性要求作品具有创造性的思想观点、新颖的信息或独特的艺术意蕴,因此,深层独创性最终决定了作品艺术价值、思想价值和信息价值的高低。如果不具有深层独创性,作品的价值就是有限的,就不能给人以前所未有的艺术享受、深刻的理性指导和全新的信息导航。实际上,在整个知识世界中,具有深层独创性的作品居于少数,并非任何作品都具备深层独创性。
深层独创性难以作为作品可版权性的要件,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对于作品价值的高低,往往不容易形成共识;其次,如果以深层独创性为可版权性的要件,势必将大部分作品排除在外,无法促进科技文化的繁荣。对于作品的可版权性而言,主要应当考量有无新作品的存在以及新作品价值的有无,但深层独创性仍然可以作为一个非必要的考量因素。也就是说,如果科学作品能够具有创造性的思想观点,或是艺术作品具有深厚的艺术底蕴,或是事实作品提供了新信息,从“举轻以明重”的当然解释角度上,#0#0 参见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1页。#1 See Gideon Parchomovsky&Alex Stein, originality, 95 Va. L. Rev. P.1505 (2009).(Under our proposed design, authors of highly original works will not only receive greater protection, but will also be sheltered from liability if sued for infringement by owners of preexisting works).#2 See Gideon Parchomovsky&Alex Stein, originality, 95 Va. L. Rev. P.1505 (2009).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其具有独创性,能够得到著作权的保护。
现行著作权制度仅仅将独创性作为作品可版权性的要件,这是远远不够的。作品独创性除了作为可版权性的要件以外,还能够判断作品的保护范围。独创性程度越高,作品的保护范围越大。在面临侵权指控的时候,独创性程度高的作品也不太容易侵犯其他作品的著作权。#1#0 参见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1页。#1 See Gideon Parchomovsky&Alex Stein, originality, 95 Va. L. Rev. P.1505 (2009).(Under our proposed design, authors of highly original works will not only receive greater protection, but will also be sheltered from liability if sued for infringement by owners of preexisting works).#2 See Gideon Parchomovsky&Alex Stein, originality, 95 Va. L. Rev. P.1505 (2009).此外,作品独创性分析还有助于论证著作权保护的正当性,下面予以具体分析。
(一)作品独创性分析有助于判断作品的可版权性
“独创性是作品可版权性的同义词。”#2#0 参见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1页。#1 See Gideon Parchomovsky&Alex Stein, originality, 95 Va. L. Rev. P.1505 (2009).(Under our proposed design, authors of highly original works will not only receive greater protection, but will also be sheltered from liability if sued for infringement by owners of preexisting works).#2 See Gideon Parchomovsky&Alex Stein, originality, 95 Va. L. Rev. P.1505 (2009).可以说,判断作品的可版权性是独创性分析的基本功能。对于作品而言,表层独创性关系到有没有新作品的存在,是判断作品可版权性的第一步;中层独创性决定了作品价值的有无,是判断作品可版权性第二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而深层独创性则纯粹是一个奢侈的条件,但也可以作为一个考量作品可版权性的非必要因素。也就是说,表层的增量要素仅仅是符号形式上的增量要素,尚不足以构成作品可版权性的条件;中层和深层的增量要素属于各种各样的符号信息,作品至少具有中层的增量要素才有可能具备可版权性。当然,上述仅仅是对增量要素进行质的分析。从量的角度上看,一部作品中增量要素越多,其独创性就越强。因此,作品独创性不仅仅是有无的问题,而且也具有一个高低强弱问题。作品中增量要素的层次越高,增量要素的数量越多,其独创性就越强,就越有可能具有可版权性。比如,同旧版相比较,新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增加了很多新的情节,如新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刻意把黄巾起义虚化,把结义的目的改成了剿除董卓。新版中,曹操刺杀董卓不成,董卓派吕布血洗曹府。以上这些新情节都是新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增量要素。这些创新的情节越多,作品的独创性就越强,就越是具有可版权性。
在广西广播电视报社与煤矿工人报侵犯电视节目预告表使用权案中,争议焦点之一就在于电视节目预告表是否具有独创性。#3#3 参见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1994)柳地法民终字第127号。#4 Niva Elkin-Koren ,COMMENTARY: Of Scientific Claims and Proprietary Rights: Lessons from the Dead Sea Scrolls Case, 38 Hous. L. Rev. P.453(Summer, 2001).#5 See Id, at455.#6[美]保罗・戈斯汀:《著作权之道》,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7 See, Alfred C. Yen, A First Amendment Perspective on the Idea/Expression Dichotomy and Copyright in a Work's "Total Concept and Feel,38 EMORY L.J. PP.398-407 (1989).#8 See paul goldstein, copyright, patent,trademark and related state doctrines.Foundation Press, P.596(2002).#9 See paul goldstein, copyright, patent,trademark and related state doctrines.Foundation Press, P.813(2002).$0 See Hughes, The Philosoph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77 GEO.L.J. PP.315-325 (1988).$1 See Bonito Boats, Inc. v. Thunder Craft Boats, Inc., 489 U.S. P.141 (1989).依据本文确定的分析框架,可以考察三点:第一,电视节目预告表有无新颖的符号组合方式,是否具备表层独创性;第二,对信息有着新颖的编排结构,是否具备中层独创性;第三,有没有提供新的信息,是否具备无深层独创性。该案中的电视节目预告表均符合上述三个层次的独创性要求,应当享有著作权。
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审理的死海古卷案件中,Qimron教授用67个古卷片断设法整理出一个121行的文本(以下简称“解密文本”),其中的40%是补充67个古卷片断文本中所没有的空白。#4#3 参见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1994)柳地法民终字第127号。#4 Niva Elkin-Koren ,COMMENTARY: Of Scientific Claims and Proprietary Rights: Lessons from the Dead Sea Scrolls Case, 38 Hous. L. Rev. P.453(Summer, 2001).#5 See Id, at455.#6[美]保罗・戈斯汀:《著作权之道》,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7 See, Alfred C. Yen, A First Amendment Perspective on the Idea/Expression Dichotomy and Copyright in a Work's "Total Concept and Feel,38 EMORY L.J. PP.398-407 (1989).#8 See paul goldstein, copyright, patent,trademark and related state doctrines.Foundation Press, P.596(2002).#9 See paul goldstein, copyright, patent,trademark and related state doctrines.Foundation Press, P.813(2002).$0 See Hughes, The Philosoph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77 GEO.L.J. PP.315-325 (1988).$1 See Bonito Boats, Inc. v. Thunder Craft Boats, Inc., 489 U.S. P.141 (1989).1991年12月,Hershel Shanks未经同意,在美国由圣经考古学协会出版了一本叫做“死海古卷的摹写版本”的书,附录之一是解密文本草稿的复制件。1992年1月14 日,Qimron教授在耶路撒冷地区法院起诉。在这个案件中,争议的焦点就在于Qimron教授的“解密文本”有无独创性,是否具有著作权。从独创性分析的角度上看,Qimron教授将古卷碎片进行组合、编排,并且填补其中的空白部分,由此形成了“解密文本”。毫无疑问,Qimron教授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脑力劳动,但“解密文本”只是对各种存量要素进行重构,既没有对原有材料重新进行编排,也没有进行翻译或解释。#5#3 参见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1994)柳地法民终字第127号。#4 Niva Elkin-Koren ,COMMENTARY: Of Scientific Claims and Proprietary Rights: Lessons from the Dead Sea Scrolls Case, 38 Hous. L. Rev. P.453(Summer, 2001).#5 See Id, at455.#6[美]保罗・戈斯汀:《著作权之道》,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7 See, Alfred C. Yen, A First Amendment Perspective on the Idea/Expression Dichotomy and Copyright in a Work's "Total Concept and Feel,38 EMORY L.J. PP.398-407 (1989).#8 See paul goldstein, copyright, patent,trademark and related state doctrines.Foundation Press, P.596(2002).#9 See paul goldstein, copyright, patent,trademark and related state doctrines.Foundation Press, P.813(2002).$0 See Hughes, The Philosoph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77 GEO.L.J. PP.315-325 (1988).$1 See Bonito Boats, Inc. v. Thunder Craft Boats, Inc., 489 U.S. P.141 (1989).因此,“解密文本”没有独创性,Qimron教授对“解密文本”没有著作权。
(二)作品独创性分析有助于划定特定作品中著作权的保护范围
英国著作权法学者奥古斯丁·比勒尔认为:“一条羊腿是属于我的,这很容易证明或否定,但是,我的书中有多少是属于我的,这却是一个大难题。”#6#3 参见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1994)柳地法民终字第127号。#4 Niva Elkin-Koren ,COMMENTARY: Of Scientific Claims and Proprietary Rights: Lessons from the Dead Sea Scrolls Case, 38 Hous. L. Rev. P.453(Summer, 2001).#5 See Id, at455.#6[美]保罗・戈斯汀:《著作权之道》,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7 See, Alfred C. Yen, A First Amendment Perspective on the Idea/Expression Dichotomy and Copyright in a Work's "Total Concept and Feel,38 EMORY L.J. PP.398-407 (1989).#8 See paul goldstein, copyright, patent,trademark and related state doctrines.Foundation Press, P.596(2002).#9 See paul goldstein, copyright, patent,trademark and related state doctrines.Foundation Press, P.813(2002).$0 See Hughes, The Philosoph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77 GEO.L.J. PP.315-325 (1988).$1 See Bonito Boats, Inc. v. Thunder Craft Boats, Inc., 489 U.S. P.141 (1989).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判断是否侵犯著作权,就需要划定作品中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在现行的著作权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一般采用“思想表达二分法”和“公共知识分析方法”。其中,思想表达二分法认为著作权法保护表达,思想不受保护的范围。但对于什么是思想,什么是表达,从来都是一笔糊涂账。#7#3 参见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1994)柳地法民终字第127号。#4 Niva Elkin-Koren ,COMMENTARY: Of Scientific Claims and Proprietary Rights: Lessons from the Dead Sea Scrolls Case, 38 Hous. L. Rev. P.453(Summer, 2001).#5 See Id, at455.#6[美]保罗・戈斯汀:《著作权之道》,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7 See, Alfred C. Yen, A First Amendment Perspective on the Idea/Expression Dichotomy and Copyright in a Work's "Total Concept and Feel,38 EMORY L.J. PP.398-407 (1989).#8 See paul goldstein, copyright, patent,trademark and related state doctrines.Foundation Press, P.596(2002).#9 See paul goldstein, copyright, patent,trademark and related state doctrines.Foundation Press, P.813(2002).$0 See Hughes, The Philosoph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77 GEO.L.J. PP.315-325 (1988).$1 See Bonito Boats, Inc. v. Thunder Craft Boats, Inc., 489 U.S. P.141 (1989).往往将不受保护的部分,统统纳入到“思想”范畴中,将需要保护的部分称作“表达”。#8#3 参见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1994)柳地法民终字第127号。#4 Niva Elkin-Koren ,COMMENTARY: Of Scientific Claims and Proprietary Rights: Lessons from the Dead Sea Scrolls Case, 38 Hous. L. Rev. P.453(Summer, 2001).#5 See Id, at455.#6[美]保罗・戈斯汀:《著作权之道》,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7 See, Alfred C. Yen, A First Amendment Perspective on the Idea/Expression Dichotomy and Copyright in a Work's "Total Concept and Feel,38 EMORY L.J. PP.398-407 (1989).#8 See paul goldstein, copyright, patent,trademark and related state doctrines.Foundation Press, P.596(2002).#9 See paul goldstein, copyright, patent,trademark and related state doctrines.Foundation Press, P.813(2002).$0 See Hughes, The Philosoph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77 GEO.L.J. PP.315-325 (1988).$1 See Bonito Boats, Inc. v. Thunder Craft Boats, Inc., 489 U.S. P.141 (1989).如同汉德法官所认为的那样:“没有人曾经确定思想和表达之间的界限,也没有人有能力这样做。”##3 参见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1994)柳地法民终字第127号。#4 Niva Elkin-Koren ,COMMENTARY: Of Scientific Claims and Proprietary Rights: Lessons from the Dead Sea Scrolls Case, 38 Hous. L. Rev. P.453(Summer, 2001).#5 See Id, at455.#6[美]保罗・戈斯汀:《著作权之道》,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7 See, Alfred C. Yen, A First Amendment Perspective on the Idea/Expression Dichotomy and Copyright in a Work's "Total Concept and Feel,38 EMORY L.J. PP.398-407 (1989).#8 See paul goldstein, copyright, patent,trademark and related state doctrines.Foundation Press, P.596(2002).#9 See paul goldstein, copyright, patent,trademark and related state doctrines.Foundation Press, P.813(2002).$0 See Hughes, The Philosoph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77 GEO.L.J. PP.315-325 (1988).$1 See Bonito Boats, Inc. v. Thunder Craft Boats, Inc., 489 U.S. P.141 (1989).9公共知识,也被称为公共领域或公有领域,在知识产权语境中,是一块真正的公地,$0#3 参见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1994)柳地法民终字第127号。#4 Niva Elkin-Koren ,COMMENTARY: Of Scientific Claims and Proprietary Rights: Lessons from the Dead Sea Scrolls Case, 38 Hous. L. Rev. P.453(Summer, 2001).#5 See Id, at455.#6[美]保罗・戈斯汀:《著作权之道》,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7 See, Alfred C. Yen, A First Amendment Perspective on the Idea/Expression Dichotomy and Copyright in a Work's "Total Concept and Feel,38 EMORY L.J. PP.398-407 (1989).#8 See paul goldstein, copyright, patent,trademark and related state doctrines.Foundation Press, P.596(2002).#9 See paul goldstein, copyright, patent,trademark and related state doctrines.Foundation Press, P.813(2002).$0 See Hughes, The Philosoph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77 GEO.L.J. PP.315-325 (1988).$1 See Bonito Boats, Inc. v. Thunder Craft Boats, Inc., 489 U.S. P.141 (1989).由不适合于私人所有权的知识要素构成。$1#3 参见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1994)柳地法民终字第127号。#4 Niva Elkin-Koren ,COMMENTARY: Of Scientific Claims and Proprietary Rights: Lessons from the Dead Sea Scrolls Case, 38 Hous. L. Rev. P.453(Summer, 2001).#5 See Id, at455.#6[美]保罗・戈斯汀:《著作权之道》,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7 See, Alfred C. Yen, A First Amendment Perspective on the Idea/Expression Dichotomy and Copyright in a Work's "Total Concept and Feel,38 EMORY L.J. PP.398-407 (1989).#8 See paul goldstein, copyright, patent,trademark and related state doctrines.Foundation Press, P.596(2002).#9 See paul goldstein, copyright, patent,trademark and related state doctrines.Foundation Press, P.813(2002).$0 See Hughes, The Philosoph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77 GEO.L.J. PP.315-325 (1988).$1 See Bonito Boats, Inc. v. Thunder Craft Boats, Inc., 489 U.S. P.141 (1989).公共知识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种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二是作品中未受保护的那部分知识。$2$2 See Jessica Litman. The Public Domain . Emory Law Journal, P.977(fall, 1990).$3 See Jessica Litman. The Public Domain . Emory Law Journal, P.995(fall, 1990).$4 施文高:《比较著作权法制》,台湾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614页。$5 See Gideon Parchomovsky&Alex Stein, originality, 95 Va. L. Rev. P.1505 (2009).$6 See Carys J. Craig,The Evolution of Originality in Canadian Copyright Law: Authorship,2 U. Ottawa L. & Tech. J. P.425(2005).$7 See Computer Assocs. Int'l, Inc. v. Altai, Inc., 982 F.2d 693, PP.706-12 (2d Cir. 1992).$8 参见王坤:《论著作权保护的范围》,载《知识产权》2013年第8期,第20~24页。$9 See 17 U.S.C. §103(b) (2006); see also CMM Cable Rep, Inc. v. Ocean Coast Props., Inc., 97 F.3d . P. 1515 (1st Cir. 1996).%0 参见[美]威廉・费歇尔:《知识产权的理论》,黄海峰译,载刘春田主编:《中国知识产权评论》,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0~40页。由此可见,在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中,也存在公共知识要素和非公共知识要素两个部分。前者属于公共领域,后者则被纳入著作权的保护范围。运用公共知识理论确定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在特定作品中,除了公共知识以外,还存在着受到其他作品著作权保护,但却不受该作品著作权保护的知识要素,这部分知识要素不属于公共领域。因此,认为特定作品中受到著作权保护的部分归私人所有,不受保护的部分属于公共领域,$3$2 See Jessica Litman. The Public Domain . Emory Law Journal, P.977(fall, 1990).$3 See Jessica Litman. The Public Domain . Emory Law Journal, P.995(fall, 1990).$4 施文高:《比较著作权法制》,台湾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614页。$5 See Gideon Parchomovsky&Alex Stein, originality, 95 Va. L. Rev. P.1505 (2009).$6 See Carys J. Craig,The Evolution of Originality in Canadian Copyright Law: Authorship,2 U. Ottawa L. & Tech. J. P.425(2005).$7 See Computer Assocs. Int'l, Inc. v. Altai, Inc., 982 F.2d 693, PP.706-12 (2d Cir. 1992).$8 参见王坤:《论著作权保护的范围》,载《知识产权》2013年第8期,第20~24页。$9 See 17 U.S.C. §103(b) (2006); see also CMM Cable Rep, Inc. v. Ocean Coast Props., Inc., 97 F.3d . P. 1515 (1st Cir. 1996).%0 参见[美]威廉・费歇尔:《知识产权的理论》,黄海峰译,载刘春田主编:《中国知识产权评论》,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0~40页。这是不准确的。
德国学者乌玛认为,著作之个人性,不仅为权利保护之关键,而且为划定保护范围之标准,构成著作之原质。$4$2 See Jessica Litman. The Public Domain . Emory Law Journal, P.977(fall, 1990).$3 See Jessica Litman. The Public Domain . Emory Law Journal, P.995(fall, 1990).$4 施文高:《比较著作权法制》,台湾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614页。$5 See Gideon Parchomovsky&Alex Stein, originality, 95 Va. L. Rev. P.1505 (2009).$6 See Carys J. Craig,The Evolution of Originality in Canadian Copyright Law: Authorship,2 U. Ottawa L. & Tech. J. P.425(2005).$7 See Computer Assocs. Int'l, Inc. v. Altai, Inc., 982 F.2d 693, PP.706-12 (2d Cir. 1992).$8 参见王坤:《论著作权保护的范围》,载《知识产权》2013年第8期,第20~24页。$9 See 17 U.S.C. §103(b) (2006); see also CMM Cable Rep, Inc. v. Ocean Coast Props., Inc., 97 F.3d . P. 1515 (1st Cir. 1996).%0 参见[美]威廉・费歇尔:《知识产权的理论》,黄海峰译,载刘春田主编:《中国知识产权评论》,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0~40页。所谓著作之个人性,其实就是作品独创性的部分,就是作品中的增量要素。独创性程度不同的作品,其作品的保护范围是不同的。其中,独创性程度高的作品能够得到更多的保护。$5$2 See Jessica Litman. The Public Domain . Emory Law Journal, P.977(fall, 1990).$3 See Jessica Litman. The Public Domain . Emory Law Journal, P.995(fall, 1990).$4 施文高:《比较著作权法制》,台湾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614页。$5 See Gideon Parchomovsky&Alex Stein, originality, 95 Va. L. Rev. P.1505 (2009).$6 See Carys J. Craig,The Evolution of Originality in Canadian Copyright Law: Authorship,2 U. Ottawa L. & Tech. J. P.425(2005).$7 See Computer Assocs. Int'l, Inc. v. Altai, Inc., 982 F.2d 693, PP.706-12 (2d Cir. 1992).$8 参见王坤:《论著作权保护的范围》,载《知识产权》2013年第8期,第20~24页。$9 See 17 U.S.C. §103(b) (2006); see also CMM Cable Rep, Inc. v. Ocean Coast Props., Inc., 97 F.3d . P. 1515 (1st Cir. 1996).%0 参见[美]威廉・费歇尔:《知识产权的理论》,黄海峰译,载刘春田主编:《中国知识产权评论》,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0~40页。因此,作为版权法中的一个基本概念,独创性不仅决定了哪些作品能够具有著作权,其重要功能还在于划定了作品保护的范围。$6$2 See Jessica Litman. The Public Domain . Emory Law Journal, P.977(fall, 1990).$3 See Jessica Litman. The Public Domain . Emory Law Journal, P.995(fall, 1990).$4 施文高:《比较著作权法制》,台湾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614页。$5 See Gideon Parchomovsky&Alex Stein, originality, 95 Va. L. Rev. P.1505 (2009).$6 See Carys J. Craig,The Evolution of Originality in Canadian Copyright Law: Authorship,2 U. Ottawa L. & Tech. J. P.425(2005).$7 See Computer Assocs. Int'l, Inc. v. Altai, Inc., 982 F.2d 693, PP.706-12 (2d Cir. 1992).$8 参见王坤:《论著作权保护的范围》,载《知识产权》2013年第8期,第20~24页。$9 See 17 U.S.C. §103(b) (2006); see also CMM Cable Rep, Inc. v. Ocean Coast Props., Inc., 97 F.3d . P. 1515 (1st Cir. 1996).%0 参见[美]威廉・费歇尔:《知识产权的理论》,黄海峰译,载刘春田主编:《中国知识产权评论》,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0~40页。实际上,每一个侵犯著作权案件中,都需要法院辨别作品中的独创性成分,并且判断被告是否利用了原告作品中的独创性表达。$7$2 See Jessica Litman. The Public Domain . Emory Law Journal, P.977(fall, 1990).$3 See Jessica Litman. The Public Domain . Emory Law Journal, P.995(fall, 1990).$4 施文高:《比较著作权法制》,台湾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614页。$5 See Gideon Parchomovsky&Alex Stein, originality, 95 Va. L. Rev. P.1505 (2009).$6 See Carys J. Craig,The Evolution of Originality in Canadian Copyright Law: Authorship,2 U. Ottawa L. & Tech. J. P.425(2005).$7 See Computer Assocs. Int'l, Inc. v. Altai, Inc., 982 F.2d 693, PP.706-12 (2d Cir. 1992).$8 参见王坤:《论著作权保护的范围》,载《知识产权》2013年第8期,第20~24页。$9 See 17 U.S.C. §103(b) (2006); see also CMM Cable Rep, Inc. v. Ocean Coast Props., Inc., 97 F.3d . P. 1515 (1st Cir. 1996).%0 参见[美]威廉・费歇尔:《知识产权的理论》,黄海峰译,载刘春田主编:《中国知识产权评论》,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0~40页。本文认为,这个过程大体上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第一步,将存量要素排除出特定作品的保护范围。存量要素中既包括公共知识,也包括仍然受到其他作品著作权保护的非公共知识。对于前者,它们是人们可以自由运用的知识部分,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纳入到保护范围。对于后者,作为一种排他性支配权,著作权只是基于特定的作品而产生。如果他人利用了作品中的存量要素,而这部分存量要素属于其他作品的保护范围,则侵犯了其他作品的著作权,但没有侵犯该作品的著作权。
第二步,在作品增量要素中,既有属于公共知识的部分,也有属于著作权保护范围的部分。这需要根据作品的层次进行划分,一般来说,构成表层独创性的符形组合本身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对作品的复制、发行等行为均侵犯了著作权。在构成深层独创性的诸要素中,艺术意蕴不具有可支配性,另外,作品蕴含的信息和思想观点也不能被纳入著作权保护范围,它们均属于公共知识部分。构成作品中层独创性的各种要素中,各种艺术形象(音乐形象除外)、事实作品的编排结构、科学作品的论证逻辑等,均不属于公共知识。这就是说,在将存量要素排除出特定作品著作权保护范围之后,还需要对作品中的增量要素进行分析,将其中的公共知识排除出著作权保护范围。
在上述两个步骤中,前一个步骤就是一个将“存量要素”排除出特定作品著作权保护范围的过程,其性质为事实判断;后一个步骤衡量增量要素的保护范围,其性质为价值判断。$8$2 See Jessica Litman. The Public Domain . Emory Law Journal, P.977(fall, 1990).$3 See Jessica Litman. The Public Domain . Emory Law Journal, P.995(fall, 1990).$4 施文高:《比较著作权法制》,台湾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614页。$5 See Gideon Parchomovsky&Alex Stein, originality, 95 Va. L. Rev. P.1505 (2009).$6 See Carys J. Craig,The Evolution of Originality in Canadian Copyright Law: Authorship,2 U. Ottawa L. & Tech. J. P.425(2005).$7 See Computer Assocs. Int'l, Inc. v. Altai, Inc., 982 F.2d 693, PP.706-12 (2d Cir. 1992).$8 参见王坤:《论著作权保护的范围》,载《知识产权》2013年第8期,第20~24页。$9 See 17 U.S.C. §103(b) (2006); see also CMM Cable Rep, Inc. v. Ocean Coast Props., Inc., 97 F.3d . P. 1515 (1st Cir. 1996).%0 参见[美]威廉・费歇尔:《知识产权的理论》,黄海峰译,载刘春田主编:《中国知识产权评论》,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0~40页。在发生侵害著作权纠纷时,首先需要通过事实判断方式将各种形式的存量要素排除出著作权的保护范围,作品既存的各种要素不属于保护范围;$9$2 See Jessica Litman. The Public Domain . Emory Law Journal, P.977(fall, 1990).$3 See Jessica Litman. The Public Domain . Emory Law Journal, P.995(fall, 1990).$4 施文高:《比较著作权法制》,台湾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614页。$5 See Gideon Parchomovsky&Alex Stein, originality, 95 Va. L. Rev. P.1505 (2009).$6 See Carys J. Craig,The Evolution of Originality in Canadian Copyright Law: Authorship,2 U. Ottawa L. & Tech. J. P.425(2005).$7 See Computer Assocs. Int'l, Inc. v. Altai, Inc., 982 F.2d 693, PP.706-12 (2d Cir. 1992).$8 参见王坤:《论著作权保护的范围》,载《知识产权》2013年第8期,第20~24页。$9 See 17 U.S.C. §103(b) (2006); see also CMM Cable Rep, Inc. v. Ocean Coast Props., Inc., 97 F.3d . P. 1515 (1st Cir. 1996).%0 参见[美]威廉・费歇尔:《知识产权的理论》,黄海峰译,载刘春田主编:《中国知识产权评论》,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0~40页。再以价值判断方式衡量体现作品独创性的增量要素之保护范围,将增量要素中的公共知识部分排除出去。
(三)作品独创性分析有助于奠定著作权正当性的法哲学基础
在论证著作权正当性的几种法哲学理论中,人格说、劳动说、激励说等学说从不同角度上论证著作权的正当性,但彼此之间互不关联,甚至相互对立。%0$2 See Jessica Litman. The Public Domain . Emory Law Journal, P.977(fall, 1990).$3 See Jessica Litman. The Public Domain . Emory Law Journal, P.995(fall, 1990).$4 施文高:《比较著作权法制》,台湾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614页。$5 See Gideon Parchomovsky&Alex Stein, originality, 95 Va. L. Rev. P.1505 (2009).$6 See Carys J. Craig,The Evolution of Originality in Canadian Copyright Law: Authorship,2 U. Ottawa L. & Tech. J. P.425(2005).$7 See Computer Assocs. Int'l, Inc. v. Altai, Inc., 982 F.2d 693, PP.706-12 (2d Cir. 1992).$8 参见王坤:《论著作权保护的范围》,载《知识产权》2013年第8期,第20~24页。$9 See 17 U.S.C. §103(b) (2006); see also CMM Cable Rep, Inc. v. Ocean Coast Props., Inc., 97 F.3d . P. 1515 (1st Cir. 1996).%0 参见[美]威廉・费歇尔:《知识产权的理论》,黄海峰译,载刘春田主编:《中国知识产权评论》,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0~40页。其实,这些学说在论证著作权正当性方面各有其缺陷,只有通过独创性分析这个中介,才能够有效结合起来,共同奠定著作权正当性的法哲学基础。
就劳动说而言,创作的过程是一个脑力和体力消耗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产生增量要素,创作成果才能够获得著作权。但劳动说没有指出增量要素的来源,因此仅仅劳动说尚不足以构成著作权正当性的理由。就人格说而言,作品是作者的识度、情感、品格等各种人格要素的反映,而正是这些作者人格要素的外化构成了作品增量要素的源泉,从而形成了作品的独创性。%1%1 参见王坤:《著作人格权制度的反思与重构》,载《法律科学》2010年第6期,第38~46页。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格说构成劳动说的补充。但著作权于近代才产生,因而仅仅靠劳动说和人格说还不足以论证著作权的正当性,这就需要利用激励说的理论。激励说设定了著作权得以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商品经济条件;二是发达的著作利用技术。只有在这两个条件具备时,激励才能发生作用。这就说明著作权是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从而弥补了劳动说和人格说的缺陷。激励说也存在缺陷,它通过赋予著作权的方式鼓励作品的创作,但这种作用的发挥需要附加作品独创性的条件,缺乏独创性的作品没有知识增量,从而难以促进科技文化的繁荣,不能实现激励说的初衷。
因此,人格说论证了增量要素的来源,劳动说论证了增量要素的产生过程,激励说论证了赋予作品以著作权的社会历史背景。这样,创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将各种符号元素进行选择、组合的过程,也是一个消耗脑力和体力的劳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的识度、情感、品格等人格要素外化形成了作品的增量要素,使得作品具有独创性。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为了促进具备独创性作品的创作,就有必要赋予作者以著作权,以促进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因此,从根本上讲,著作权制度的正当性在于人格说、劳动说和激励说三者的有机结合,而独创性分析则构成了此三种学说联接的中介。通过这个中介,上述三种理论能够有效地结合起来,共同奠定著作权正当性的法理基础。
在作品独创性问题上,以往的各种解释之所以存在着各种缺陷,主要就是因为将作品视为一种“智力成果”,因而难以对作品构成要素以及作品的内在层次进行具体分析。“智力成果”概念一日不除,著作权法便一日不能实现科学化。本文认为,作品是一种发挥精神功能的符号组合,由各种存量要素和增量要素构成。在此基础上,对作品独创性的本质、层次、功能进行分析。上述努力仅仅是一种尝试,一种促进著作权法科学化的尝试,希望学界方家予以指教。
The key to analyze the originality of works lies in accurately defi ning the conception of works. Works essentially are combinations of symbols with mental function, including stock elements and incremental elements. The essence of the originality of works is novelty, which requests some incremental elements in the work. Originalit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different layers, including the surface layer, the intermediate layer and the in-depth layer. Works have surface originality and intermediate originality are copyrightable and the in-depth originality is just a luxurious condition for works to be copyrightable. Originality can help to prove the validity of copyright, as well as determine the extent of protection of copyright.
works; originality; copyrightability; stock elements; incremental elements
王坤,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浙江君安世纪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
本文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4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著作权法学体系的科学化研究》;为2014年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部分成果,同时,本论文获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地方法治研究中心基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