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吴庆
克服激励难题:以岗为校,强化培育
文 / 吴庆
解读:带好队伍,努力建设一支党放心、青年满意的团干部队伍
团十七届二中全会在团干队伍建设问题上提出了要重视团干的激励问题特别是兼职团干的激励问题,这是团组织下一步发展特别是团干队伍建设中的关键课题。这是团组织面对现实、本着实事求是态度、积极寻求改变,着力再造组织发展动力的清醒之举。
当前全团专职干部有25万多人,兼职干部接近500万人。他们是团的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党的年轻干部的重要组成。这些干部需要带动的团员规模是多大呢?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团员8990.6万名,共有基层团组织359万个,其中,基层团委27.1万个,基层团工委2.2万个,团总支21万个,团支部308.7万个。也就是说,平均一个专职团干要带动一个多团委,要带动20个兼职团干,要带动360个团员;而一个兼职团干平均要带动0.6个团支部,18个团员,很明显,全团基层活力的主要现实推动力量应该是在兼职团干。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兼职团干的工作动力还需要大大提高。兼职团干本身有主要的工作,这些工作大部分有比较刚性的考核,而兼职团干的工作很多并没有刚性的考核,工作很多需要依赖团干的主动自觉,同时更存在工作时间难开展、业务时间开展难的现实困境,如果没有十足的工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心及积极性,工作势必无法推动。当前从全团完成两大战略目标,从实现组织基层影响来看,兼职团干的动机确实值得研究,这个问题无法解决,所有的规划也都无法实现。
团干工作的动机应该是什么?近10年来历届团中央的领导都对团的工作岗位和团干的工作态度有过重要阐述。他们的论断都很鲜明地提出了团的岗位的特殊性,特别是在理想信念、素质锻炼、有为做事上给与了高度的认可,这理应是所有团干从事团的工作动机的最核心部分。
如果从基层团干的角度考察,从事团的工作的动机的确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我们在研究发现,基层兼职团干的工作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责任信仰论:为政党工作的觉悟,奉献助人的境界,事业发展的期待;二是素质平台论:丰富自己的人生,获得新的平台和经历,知识、信息、能力的补充;三是交友尊重论:在组织内结交大批的朋友,获得难得的青春感情和人际尊重;四是领导信任论:主要是因为受到领导的重视,需要好好的展现;五是领袖“陶醉”论:成为组织和团队小“领袖”,积极而有所作为,在组织凝聚力的提升中体会个人成就;六是永葆青春论:喜欢做和青少年打交道的事情,心态年轻、热情活力,富有朝气和激情。以上几种类型在一个团干身上也许会同时存在,但基本反映了基层兼职团干从事工作的动因的主要方面。可以看到,基于理想信念的、基于利益素质的、基于感情人际的都客观存在,这就是基层兼职团干的思想现实,团组织需要面对。
面对这多元的动机,如何实现一统?有的地方团组织在对团干的激励中提出一个口号:“要给团干一个干工作的理由”。这样的提法并不合适但可以理解。不合适是指:团组织本身应该是一个信仰共同体,更多来源于内心的一种精神追求,绝不是“给个理由”就可以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团组织在工作推动过程中需要面对一批还在人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团干,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需要经历在现实中不断提升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完成和思想的飞跃的确需要需要的依托,这些需要有的是来自于利益,有的则来自于情感。尊重基层团干的需要,按照需要的规律实现团干精神提升是团组织在教育引导团员中同样要高度重视的重要工作,只有这样,团组织才能真正构牢团干工作动力的基础。
其实,有一个角度是可以将这些问题化解的,那就是要更加强化团组织“学校”的性质,强化团干的“学生”性质,强化团干之间的“同学”性质,强化团的工作“培训”性质。从这个角度出发,兼职团干并不存在专职工作和兼职工作的矛盾而只存在“专职工作”和“业余学校”的矛盾。这样的视角使我们对团干工作动机有了更新的解释。对于这所学校来讲,工作重要,学生的素质和发展也很重要;工作结果很重要,工作过程更不能忽视。团的工作要发展,团的干部要成长,需要在这所学校的培养链条中加以实现。
在这所学校里,团干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能力。主要体现在:团干和各级党政组织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个岗位上,他们的政策水平和全局观念有了更快的提高;团干和青年有着广泛的联系,这使得他们的思想活跃,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共青团主要的工作载体是各项活动,这使得团干精力充沛,充满活力,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演讲能力、写作能力;共青团系统本身没有多少资源,其开展活动需要多方争取,这要求团干协调能力强,人际关系好;团的职能为团的干部拓展空间提供了舞台,使其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团组织为一批青年人才提供了深入交流、结交深厚情谊的机会等。只要将团的工作做舞台,用心对待,这些素质都会随之而来。
然而以上这些素质融化成团干的宝贵作风,影响团干今后的工作和生活还需要客观条件。最核心的是这种作风的形成来源于学生的勤奋态度和实际付出。团干作风并非“空穴来风”,团干作风建设的源头来自于党性,来自于对青年群众深厚的感情;团干作风并非“弄月吟风”,共青团干要在迎着困难,敢于碰硬的工作中锤炼作风;团干作风需要“相习成风”,团干要养成一些习惯,养成良好作风。团干在青年群众工作的大课堂中锻炼本事,养成良好作风,共青团就能实现团的工作和团干的双重发展。
结论是:对于团干的激励问题,无论是从信仰的角度,还是利益的角度还是感情的角度,当前最核心的问题是要在共青团这所大学校中关注团干的成长和发展,在团的工作中激发他们的素质提升,在学校中倾注学校对他们的培育,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情感和信仰,真正使他们的正能量和组织相连,同时也使他们的提升和未来的发展、幸福的生活紧密相连。只有这样,团组织上下才能产生合力,组织的发展才会有更充分的保障。
(作者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中央团校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