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聚焦点

2014-02-03 08:44韩庆祥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体制改革开放改革

□ 韩庆祥

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聚焦点

□ 韩庆祥

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改革发展稳定”这一总问题,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为什么要改革”、“当今我国改革有什么新的历史特点”、“改革什么”、“怎样改革”、“改革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即:改革开放的统领地位和作用以及改革就是解决问题的本质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全面深化改革;深水攻坚涉险滩是今天我国改革最大的历史特点;改革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是发展和稳定问题,要破除影响发展和稳定的障碍,集中解决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问题;要通过坚持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确定改革的科学方法论,明确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举措来全面深化改革;最终实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上述这些重大问题,在理论上具有重大创新,显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聚焦点。

中央领导集体 全面深化改革 理论创新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系统总结我国35年改革开放历史经验基础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又一次全面研究改革的重要会议,其力度、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尤其是围绕“改革发展稳定”这一总问题,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回答了“为什么要改革”、“当今我国改革有什么新的历史特点”、“改革什么”、“怎样改革”、“改革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在理论上具有重大创新,显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聚焦点。

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即着手考虑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议题,认为要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战略目标和工作部署,必须抓紧推进改革。十八大之后习总书记第一次到地方调研考察,就选择了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广东。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纷纷就改革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十八大召开一年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事的各项工作,大都是为全面深化改革做准备的。这足以说明全面深化改革在党中央工作全局中的重要位置,也表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全面深化改革倍加关注。

为什么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倍加关注改革?主要有两大原因。

一是从改革开放取得的历史成果与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看。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之所以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化,我国能实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飞跃,我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开放。上述成就升华了我们党对改革开放重大意义、重大作用与历史地位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中创立的,也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也是在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实现的,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才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继往开来,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显然,改革开放是一个具有统领地位和作用的总问题,其他重大问题,诸如发展马克思主义、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改进和加强党的领导、中国的前途命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都只有纳入到改革开放这一总体框架中,才能真正得到深刻理解。

二是从改革的本质看。习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因而,我们要具有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这里鲜明地揭示了改革的本质:改革就是要解决问题,不解决问题的改革不是真正的改革。

我们的改革是具有自我完善性质的改革,是自己拿起手术刀割除“藩篱”和“痼疾”的改革。这意味着,在改革过程中,由于遇到体制机制和利益固化阻碍,致使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当问题积累到非常严重的地步非改不可了,就提出了深化改革的紧迫要求。当今有哪些问题迫使我们必须改革呢?(1)与“发展”和“稳定”有关的问题,发展缺乏动力和创新活力,社会也具有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2)利益固化的藩篱。在当今我国社会,利益主体出现了多样化,利益也出现了分化,进一步出现了利益固化。(3)影响发展和稳定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固化的体制机制弊端。若基本面的问题经努力解决且长期解决可就是解决不了,就是体制问题。如以“官本位”为核心的官僚主义,管制有余服务不足的家长制作风,能力不足的本领恐慌,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分配不公等,这些问题,我们努力解决长期解决但就是解决不了,原因就是其背后的权力高度集中的传统行政体制。若体制问题努力解决长期解决但就是解决不了,一定是结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努力改革那些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深层次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其原因就是这些改革遇到了“难啃的硬骨头”,即传统的权力结构及其权力运作方式。结构决定体制,体制背后是结构,有什么样的结构,往往会有什么样的体制,结构不调整,体制往往不会发生重大变化。人们常认为,中国存在的问题是体制性问题,是由体制产生的,这在一定意义上是正确的。但进一步追问就会发现:体制是由结构决定的,归根到底,许多问题是由结构产生的,是结构性问题。当今中国存在的许多问题,包括体制问题,其基础和根源,主要就是传统社会形成并作为残余遗留下来的自上而下的、逐级管制的传统社会层级结构及其权力运作体制。结构问题不解决,体制问题就难以解决,大量的问题也就难以真正解决,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社会矛盾甚至社会冲突。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全面深化改革。提出“问题倒逼改革”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我们要具有“问题意识”和“担当精神”,从解决问题角度理解改革,即改革就是解决问题,只有在解决问题中我们才能前进,不解决问题,我们永远前进不了。任何回避问题、掩盖问题的做法,都是不负责任、不敢担当的。

当今我国改革具有什么新的历史特点

这是对当今我国改革新特点的理性认知。

与1978年相比,当今我国改革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当初我国改革主要是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的,今天我国的改革则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改革;当初我国改革多是从先易后难的地方改,今天我国的改革则处于“攻坚期、深水区”,需要攻坚克难、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触及深层次问题、深层次矛盾,敢于触及利益格局;当初我国改革主要处理的是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今天我国改革则要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当初我国改革的根本目标主要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今天我国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初我国的改革是通过解放思想为改革开路,今天我国的改革虽然也要通过解放思想为改革开路,但同时还要通过改革来解决问题;当初我国的改革基本上是摸着石头过河,今天我国的改革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与进行顶层设计的统一。

这样看来,今天我国的改革是全面性改革,是攻坚性改革,是治本性改革,是强调必须解决问题的改革,是决定命运的改革。显然,这样的改革,最大的历史特点就是深水攻坚涉险滩。这好比攀登一座没有探测过的险峻高山,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就要求我们对面临的严峻形势有一个清醒的研判,要具有忧患意识,要具有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担当精神。

改革什么

全面深化改革究竟要改什么,或者要解决什么问题?在不能改的地方坚决不能改且永远不能改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来说,改革可从下面入手:

首先着重于“立”上。当今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解决很多问题,但最主要是解决“发展”和“稳定”问题。具体说,就是要通过以公平正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改革,进一步使发展充满创新活力,使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决定》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与稳定问题的。应当说,这是检验改革成效的基本尺度。

其次着眼于“破”上。即破除影响发展和稳定的障碍。这种障碍,就是影响发展和稳定的体制机制弊端和利益固化藩篱。《决定》指出:要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决定》所强调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其实质就在于要破除影响发展和稳定的体制机制障碍。

再次体现在“核心”上。无论是解决发展稳定问题,或者是解决影响发展稳定的体制机制弊端和利益固化藩篱问题,或者是解决改革发展进程中出现、积累起来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等,归根结底可归结为一个核心问题——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问题。《决定》所讲的改革,就是要解决这两个根本机制上所存在的问题:一是市场、社会的发展动力、创业能力和创新活力。这是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二是社会稳定和公正和谐。这是稳定的平衡机制问题。这里,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真正把改革、发展和稳定有机统一起来了。《决定》在谈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时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把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进社会活力。这就在指导思想上,把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有机统一起来了。《决定》还强调,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主要解决的是发展问题;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来解决社会和谐稳定问题。

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决定》对怎么改作出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主要包括坚持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确立改革的科学方法论,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落脚点,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立足点、重点、主要任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举措等八个方面。这里只就其中几点给予分析。

关于坚持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决定》主要讲“四个必须长期坚持”,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今天,到了该总结35年我国改革开放经验的时候了。这四个坚持,就是贯彻我国改革开放35年历史中最基本的经验,是我们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弥足珍贵,应倍加珍惜。

关于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决定》强调要“坚定信心、凝聚共识。”这实际上要为全面深化改革凝聚力量,形成改革合力。十八大召开一年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所做的各项工作,大都是为不失时机地实行全面深化改革打好基础、营造环境、准备条件,是为改革凝聚力量的。这种凝聚,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的建设等主要领域着眼。具体来说:(1)在政治上注重“硬”。打铁还需自身硬。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所要打的坚硬的“铁”。为把这样的“铁”打好,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针对我们党面临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强调从精神、能力、作风、先进性上硬起来。其目的就是强化中央权威,使自身硬,为深水攻坚、涉险滩式的改革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以保证全面深化改革平稳进行。政治上不“硬”,就无法领导改革。(2)经济上注重“稳”。强调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经济上不“稳”,就无法深化改革。(3)文化上注重“导”。注重文化导向和文化凝聚,为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为改革发展稳定把握方向、凝聚力量,避免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文化上不“导”,就会使改革偏离正确方向。(4)社会领域注重“聚”。即汇聚社会正能量,凝聚改革最大共识。社会上不“聚”,就难以形成改革共识和改革力量。总之,它是以政治上的“硬”、经济上的“稳”、文化上的“导”、社会上的“聚”,来攻“改革”这个坚和难。

关于确立改革的科学方法论,《决定》认为这是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的重要保证。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发展已进入关键期,稳定已进入艰难期,确实遇到了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避免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聚合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就必须用辩证思维正确处理改革中的重大关系,使各项改革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决定》主要讲三种基本的方法论。第一,正确处理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中国的改革都是解决难题的,没有担当精神是不行的。我们不能向后退缩,退是没有出路的。有效的办法,就是邓小平同志所强调的,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具体而言,就是要敢于承担风险,但要减少风险;应允许实验,但要选择好时机和方式;应允许失败,但要减少失败;不怕出现问题,但发现问题要赶快解决;不怕犯错误,但要及时总结经验,稳步前进;应敢试敢闯敢于创新,但在处理具体事情上要谨慎小心;应预见可能出现的代价和风险,但应及早积极采取相应对策;应稳妥,但不能把稳妥变成停滞不前。第二,正确处理加强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应在实践经验和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对改革作顶层设计,以避免出现颠覆性错误,避免改革的“碎片化”倾向;同时,在改革实践中,在一些新的领域和具体问题上,还要继续摸着石头过河,再进一步注重实践摸索,摸出经验规律来。第三,正确处理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好全面和重点的关系。这一认识的意义,在于要把我国的改革提升到科学化的水平。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落脚点,《决定》明确强调要是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问题。1978年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步伐。由于我国历史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当时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根本任务,并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初期,我们把发展看作硬道理。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然而,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却日趋扩大,也存在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这既影响了社会创造活力,也影响了社会和谐。当然,今天存在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许多是发展中的问题,由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进一步把“蛋糕”做大,为公平合理分割“蛋糕”打好坚实的物质基础。否则,实现公平正义就是不切实际的空洞的抽象。发展程度制约着实现公平正义的程度。同时,还要解决好公平合理分割“蛋糕”的问题,改革那些不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的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否则,既影响人们参与改革的积极性,认为改革没有意义,又影响发展活力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从而阻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公平正义又制约着发展和稳定。深化改革、深入发展需要促进公平正义,促进公平正义也需要深化改革、深入发展。促进公平正义,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由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公平正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此来解决人民福祉与社会稳定问题。只有这样的改革,才能赢得更加广泛的支持和拥护。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举措,《决定》是在对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状况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和方法,并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依然比较低的实际,明确强调,要坚持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它根据当今我国生产关系在某些方面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在某些方面阻碍了经济基础发展的实际,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它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和方法,既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又强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和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它根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原理和方法,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同时弥补市场失灵;它根据当今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状况的性质和特点,强调今天我国改革处在“攻坚期”、“深水区”,要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以“敢啃硬骨头”的担当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是,它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这契合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之机理,抓住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两个要害。特别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以及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论述。十八届三中全会根据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的原理和方法,强调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这种弊端,主要是影响发展活力、创新能力与社会稳定、公正和谐的体制机制障碍。其中主要的是传统行政体制。这种体制蕴含的是权力至上、自上而下、逐级管制的权力运作方式。这种体制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进步作用,也有一定局限:它使政府力量有余而市场力量和人民力量不足,权力至上有余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行政权力管制有余而公平正义不足。由此,必须把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其关键就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既是经济体制改革,也是行政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利益再调整,行政体制改革的实质是权力再分配。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改革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市场力量会日趋增大;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中,改革就是要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激发社会活力,这会增强人民力量;当市场力量与人民力量日趋增大时,会出现“水涨船高”的倒逼效应,要求政府定位其边界,转变其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改革要达到什么样目标

《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引领,表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改革的理解既清醒又自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意味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中,《决定》更侧重制度。这与当年邓小平同志对我国改革成果的期盼有关。他在1992年说过,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邓小平同志战略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这一制度的政治意义,在于保持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连续性、稳定性与科学性,不因领导人变而变。这充分表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长远而深层的考虑。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注重的是党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党的建设的制度体制机制体系,也包括对执政主题、执政目标、执政理念、执政思路、执政方略等总体框架的科学设计。这里讲的治理框架体系的现代化,是指要由传统管理走向现代治理,这种治理主要体现在党与政府、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中。它要求从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基点、治理目标、治理方式、治理手段、治理思维等方面,体现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1)治理主体趋向多元,由过去政府一元主体变成党委、政府、社会各方、公民多个治理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对国家事务的治理;(2)治理基点趋向人民群众,它要求把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治理的突破口,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治理新局面,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创新治理体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治理方式趋向科学,要求运用法治与道德、制度化与人性化、效率与程序、协商与互律相统一的方式治理国家;(4)治理思维趋向清晰,既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社会矛盾,把治理纳入法治框架中,也注重运用哲学的“极限思维”,使各个治理主体有其职能边界、范围,党委是领导,政府是主导,社会各方属于参与。极限思维,就是既要考虑“力所能及”,又要考虑“力不能及”,把握好“度的边界。”超越了“度的边界”,就是大包大揽,做力不能及的越位的事,出力不讨好,事干得很多还遭人骂。有些政府无所不管、无所不干,很累,反而集矛盾于一身,就是如此;达不到“度的边界”,就是没有去做力所能及的事,这是缺位,未尽职尽责,同样遭人指责。有些政府不作为,就是如此。(5)治理手段趋向系统,它由传统的权力管制发展成为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力求从根本上治理国家;它由传统的自上而下管制变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治理,力求使渠道、信息更通畅。

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注重的是由权力管理国家走向由能力治理国家。由权力管理到能力治理,是认识和实践上的飞跃,是一种质的转型。过去主要是凭权力配置资源、管理国家。这对集中力量和资源办大事来说,有一定优势。但是,如果决策失误,就会出现颠覆性错误。为避免出现颠覆性错误,就必须既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又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需求,必须在判断、理论、决策、目标、方案、政策和和操作等方面达到科学。这就对我们党的治理能力提出很高要求,要求我们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判断能力、理论思维能力、决策能力、制定政策的能力和实践执行能力等。

综上所述,1978年以来,我们党最伟大的创造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最鲜明的旗帜。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果都应归结为改革开放。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思考的总问题,是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这是统领其他一切问题的根本问题,其中,改革又是这一总问题的牛鼻子,它统领着发展与稳定。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恩格斯讲,社会主义是不断改革的社会。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由此,我们应当从对改革发展稳定尤其是对改革的哲学思考中,提升出一种具有引领作用的战略思想。

(责任编辑:杜洪梅)

D616

A

1243(2014)02-0004-06

作者:韩庆祥,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和中国问题研究。邮编:100091

猜你喜欢
体制改革开放改革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改革之路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改革备忘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