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民族事务委员会
201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0 周年,也是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成立30 周年。30 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的照耀下,在乐山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乐山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奋起直追,呈现出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事业繁荣、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形势。风雨兼程三十年,跨越发展正当时。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将一如既往发扬团结向善、感恩奋进的精神,抢抓机遇,努力作为,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不断繁荣乐山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乐山位于四川西南部,辖11 个县(市、区),幅员面积1.28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54万。有彝、回、苗等40 个少数民族,总人口约16万,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95% 。其中彝族人口15.3 万,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5.6%,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73%。
小凉山区是乐山市彝族聚居区,包括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和享受民族县待遇的金口河区。“两县一区”总面积5376 平方公里,占全市的41.9% ;常住总人口36.5万,占全市的11.3%。2013年,“两县一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24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98 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7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49元,与1984 年相比,分别增长49.7 倍、873 倍、15.4 倍、22.3 倍。
长期以来,乐山市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认真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通过政策机制推动、资金项目拉动、结对帮扶促动等,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2010 年以来,乐山市紧紧抓住“两县一区”纳入国家新一轮十年扶贫开发《纲要》、省《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规划》等重大机遇,把小凉山综合扶贫作为彝区最大的民生工程,坚持“输血”与“造血”结合,扶贫与扶智并举,整合资源,强势推进,取得了较好成效。
1.加强民族法规政策宣传教育。将《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学习纳入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学习培训,进一步强化民族地区干部法制意识。深入开展马列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法规等宣传教育活动,先后编印彝汉双语《民族政策法规普法读本》1 万余册,发放宣传资料2 万余册,在乐山电视台开办《走近小凉山——感受一越千年》电视专栏,每周播出一集,让干部群众了解和掌握民族政策法规。
2.支持民族地区依法行使自治权。乐山市先后出台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加强民族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意见,为民族地区发展奠定政策支撑。指导峨边、马边彝族自治县制定《自治条例》,累计出台涉及矿产、土地、水资源、婚姻、财产继承、语言、教育等方面的单行条例20 个,修改单行条例3 个,废止单行条例2 个。
3.切实增进民族团结。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坚持每年开展彝族年慰问活动,认真开展两个彝族自治县成立十周年、小凉山区实行民主改革十周年纪念庆祝活动,定期召开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不断深化民族感情、增进民族团结,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模范个人。自1984 年以来,先后表彰民族团结先进集体289 个、模范个人680 名。全市共有7 个先进集体、7 名模范个人受到国务院表彰奖励;12 个先进集体、18 名模范个人受到国家民委和省政府表彰奖励。
1.加强领导。建立“市负总责、县抓落实、部门帮扶、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市、县两级均成立综合扶贫开发协调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细化目标任务。精心编制综合扶贫开发总体规划,明确工作目标、路径和举措。市、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健全机制。按照“整合项目、统筹安排、捆绑投入、专款专用”原则,整合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扶贫解困、教育助学、医疗卫生、百姓安居等各类项目,打捆使用农业、林业、扶贫、农田水利、以工代赈等各类资金,加大彝区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项目监管、定期报告、督查推进和责任追究制度,成片实施,整村推进,提升工程实效。
3.凝聚合力。深入开展“挂包帮”活动,落实13 名市级领导、106 个市级部门、1 万多名共产党员,定点联系彝区150 个贫困村,结对帮扶1 万余户贫困户。组织开展“我为彝区教育发展作贡献”和“三个一送温暖,倡导彝区新生活”等捐赠活动,全市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企业、爱心人士纷纷为彝区捐款捐物,折合资金8552 万元,在全市营造了情系彝区、帮扶彝区、共同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4.加大财政保障。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投入,2013 年财政补助达20.94 亿元,年均增长22.77%,增幅高于全市1.19 个百分点。至2013 年底,民族地区共投入各类扶贫项目投资28.9 亿元,减少贫困人口13.1 万人。
1.改善群众住房条件。按照“三打破、三提高”的总体要求,加强彝区“三房”和彝家新寨建设。实施“三房”改造4511 户、异地扶贫搬迁试点342 户;编制261 个彝家新寨建设总体规划,启动84 个项目建设,现已建成彝家新寨188 个,新(改)建住房16109 户。配套抓好村级组织、卫生、文化、商贸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创建省级生态乡镇4 个、生态村30 个,因地制宜培育了农家乐、乌骨鸡养殖、核桃种植等主导产业。
2.加强交通路网建设。改造国省干道200 公里、建设乡村道路488.7 公里,解决了180 个村出行难,有效改善了“两县一区”通行条件。
3.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治理水土流失32.8 平方公里。加强供水保障和防洪减灾能力建设,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1.壮大工业经济。充分发挥小凉山区水电、磷矿、硅石资源富集优势,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2013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5 亿元。
2.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实施“一乡一品”、“一村一品”战略,建成茶叶、脱毒马铃薯、中药材、林竹、干果、乌天麻、红豆杉等优质基地66万亩。加快发展以生猪、肉牛羊、禽蛋为重点的畜牧产业,实现畜牧业产值年均6.6 亿元。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1家、农民专合组织11 个。
3.发展民族特色旅游。完成金口河铁道兵博物馆建设,大瓦山天池湿地公园成功申报为国家湿地公园,黑竹沟景区启动国家4A 级景区创建工作,实现旅游综合年收入6 亿元以上。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金口河区、峨边和马边彝族自治县分别于1998 年、2000 年和2004 年完成了“两基”攻坚任务,“两基”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49 所,在校学生5.9 万人,其中彝族学生3.3 万人;有教职工4033人,其中专任教师3693 人;有寄宿制学校67 所,“二类模式”彝语文教育学校30 所。逐步提高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今年秋季开学,小学、初中已由最初的400 元/生/年、600 元/生/年,统一提高到了1700 元/生/年。2.6 万名寄宿制学生享受了生活补助,4500 余名学生享受了免费中职教育,15 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8.4 年。
2.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启动3 个县级医院和金口河2 个中心卫生院建设,切实抓好艾滋病、结核病、麻风病等疾病防治。依托华西医院等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开展远程诊疗,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针对民族地区288 个行政村中120个行政村无乡村医生的实际,市政府投入资金240万元,在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开办“民族医士大专班”,培养乡村医士大专人才。
3.繁荣社会文化事业。完成45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建成“农家书屋”288 个,完成288 个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快实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现有放映厅(院)6 个,乡镇(村)固定放映点8 个,构建了县、乡(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现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 项、市级23项、县级28 项。发展文化产业,现有文化常住单位160 余家,年均文化产业增加值0.3 亿元。开展经常性群众文化健身活动,促进现代文明向彝区加快传播。
4.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开展彝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2 万人次,新增转移就业2.2 万人,实现劳务收入7.2 亿元。推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面加强社会保障。彝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8.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4.3%。医保人数33.56 万人,参保率97%。2.9 万彝区困难群众纳入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2013 年,实施城乡医疗救助3.5 万人次。
按照“增加数量、提高质量、改善结构、扩大交流”的基本要求,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管理和培养使用。目前,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干部总数已由1984 年的288 人增加到806人。现有正县级干部8 人、副县级12 人、正科级125 人、副科级及以下661 人。市政府办公室、市民委、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市畜牧局、市交委等多个市级部门和单位配备了少数民族领导干部。2008 年,对民族地区40 名科级少数民族干部进行党的理论、民族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和经济管理知识培训。2009 年,全市开展以智力扶贫为主要形式的“援助行动”,选派6 名专家组成乐山市人才援助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科技副职团队,针对彝区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给予有力的技术指导。根据民族地区人才紧缺的现状,从省、市选聘10 名左右的高层次专家人才到彝区挂职担任科技副职或政府经济顾问,每两年轮换一次;市级部门及行业(系统)企事业单位每年组织优秀人才赴彝区开展专业技术援助短期服务300 人次以上,选派50 名左右的教育、卫生人才到彝区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援助服务;每年赴彝区开展1 次“人才援彝专家服务团”集中服务;及时做好彝区急需紧缺专业大学生村官补充和续聘,确保每个村有一名大学生村干部。为鼓励人才服务民族地区,2009 年,40 名“民族地区突出贡献人才”受到表彰和奖励。为激励彝区干部人才立足本职建功立业,2011 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彝区干部人才职级待遇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彝区各级干部人才最短5年、最长12 年可执行上一级职务经济待遇或晋升上一级职务。同时,市委、市政府每三年开展一次“民族地区发展突出贡献奖”评选表彰活动;两年评选一次民族地区特殊贡献人才,特殊贡献人才每人每月由市财政发放200 元特殊人才津贴。连续两次获“民族地区发展突出贡献奖”或评为民族地区特殊人才的,可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称。今年,全面展开了在民族地区定向考录公务员中加试彝语的探索工作。
尽管乐山市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两县一区”基础设施落后、发展滞后、财力薄弱等问题依然存在,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现象没有根本扭转。我们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综合扶贫开发,奋力推进小凉山区“五年大发展、十年新跨越”。
针对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教育、卫生、文化、社会稳定、社会保障、农民增收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深入调查,充分论证,出台《中共乐山市委、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民族工作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政策支持,确保实现同步小康。
坚持把彝家新寨建设作为彝区综合扶贫开发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抓手,抓好彝家新寨建设规划。围绕建设“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特色鲜明、生活文明”的彝区新农村典范,坚持以点带面、连片开发、整村推进。在建筑色彩、房屋结构、外观装饰等方面,充分体现彝族元素、彝族符号、彝族文化,彰显浓郁的民族风情。大力宣传彝家新寨建设典型和样板,引导群众强化主体意识,不等不靠修新房、自力更生建家园。鼓励群众采取“村民自治”、“一事一议”等办法,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热切期盼转化为实际行动,进一步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彝家新寨的浓厚氛围。
发挥民族地区生态优势,用好“峨眉山”品牌的知名度,走“峨眉+有机”、“生态+绿色”的特色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品牌。加快推进彝区“4 +2”产业发展,抓好劳务输出、茶叶、中药材、脱毒马铃薯4 个重点,积极培育干果、畜牧2 个产业。立足水能优势,加快建设官帽舟水电站,开工建设枕头坝、沙坪等水电站。挖掘磷矿、硅石等资源优势,走“电冶结合”、“磷电结合”的路子,做长做宽产业链条,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整体推进“峨边—金口河”生态探险风情游线路配套设施建设,深度开发峨边黑竹沟、金口河大峡谷、大瓦山天池湿地公园、马边大风顶等旅游资源,加快建设金口河铁道兵博物馆,开发具有浓郁小凉山彝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做响彝族文化旅游品牌。
加快推进乐汉、仁沐高速建设,实施成昆铁路新线峨昆段等重大项目,从根本上改善“两县一区”交通条件。加快峨(边)马(边)公路前期工作,升级改造马边至美姑公路,加快推进县乡断节路、联网路、通村水泥路建设。同时,加快推进安全饮水、供电、通信、广电、清洁能源、垃圾处理、排污设施、环境绿化等综合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彝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认真实施新一轮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学校布局,适度扩大寄宿制学校规模,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制度,抓好特困家庭学生“一对一”定点教育帮扶,完善“控辍保学”长效机制,确保适龄彝族青少年全部入学并接受良好义务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抓好远程教育、电子教学,让彝区学生接受优质教育。加大彝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建立以初、中级技能培训为主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加快推进覆盖峨边、金口河的职教中心建设,改善教学设施和实训设备。加快推进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抓好与华西医院的远程医疗合作,增强彝区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大力开展适龄彝族青年免费培训,加强农技知识、就业技能培训,让群众“外可务工、内可务农”,由劳动致富向技能致富转变。深入开展彝区“讲文明、尚科学、改陋习、树新风”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乡规民约,统筹推进公共文化、禁毒防艾等工作,积极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